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市污水化学除磷的探讨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阐述了城市污水处理除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在普遍采用的生物除磷技术不能满足出水磷的排放标准时可考虑采用化学除磷技术,系统分析了化学除磷的原理,特点及影响因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城市污水化学除磷的除磷效果,并指出了我国在现阶段城市的污水化学除磷技术研究与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的后置化学除磷试验研究,分析了药剂种类、二沉池出水磷浓度和浊度对化学除磷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的化学除磷效果略优于聚合氯化铝。随着进水磷浓度的升高,投加Fe/去除P的摩尔比会明显降低,这可能与化学除磷沉淀物的吸附和络合作用有关。二沉池出水浊度对后置化学除磷具有竞争性影响,较高的出水浊度将增大药剂消耗量。因此,污水处理厂采用化学加药后除磷工艺时,应根据二沉池出水总磷和浊度范围进行最佳投药量试验,并采取自动控制措施根据出水水质调节加药量,确保出水总磷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3.
污水化学除磷技术的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化学除磷的各种方法,原理,特点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化学除磷技术—固定化活性氧化镧的化学—吸附除磷技术。通过将其和一般的化学除磷技术进行对比,介绍了该技术所具备的开发潜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般污水除磷方法的局限性,提出并研究了一种新的化学除磷技术--真空可再生固定化活性氧化镧除磷技术,分析了该技术的优点及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城市污水处理厂化学除磷工艺精确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自动控制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总结归纳了污水处理厂的化学除磷工艺,重点对加药过程控制的类型,包括手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最后针对传统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研究污水处理厂化学除磷工艺精确控制系统技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污水除磷成本、再生循环利用高效除磷剂、回收水体中磷,在此提出并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化学除磷技术——固定化活性氧化镧(La2O3)化学除磷及其真空再生技术。该技术利用电解实现镧的固定,运用真空原理,实现氧化镧的再生和磷的回收。通过归纳各种常规除磷和新型除磷方法的特点,以及新型除磷方法的技术可行性,得出固定化活性La2O3化学除磷法较常规的除磷方法运行成本低,无污泥及二次污染产生,除磷效率高,可循环利用氧化镧除磷剂.回收利用水中的磷.  相似文献   

7.
磷酸铁沉淀对生物除磷所需钾离子的吸附竞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酸铁沉淀是化学-生物同步除磷系统的产物,其电负性对生物除磷必需的钾离子产生静电吸附。磷酸铁在纯水、污水2种介质中对K+的吸附试验结果表明:钾离子吸附率随磷酸铁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磷酸铁对钾离子的吸附程度弱,磷酸铁吸钾量占活性污泥吸钾量的21%~29%,混合污泥中磷酸铁含量升高至一定程度时,会对活性污泥吸钾产生拮抗作用,除磷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8.
生物及化学协同除磷可以达到较好的除磷效果,本文分析了污水可生化处理条件并探讨了污水处理系统中生物/化学除磷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磷是农业和工业生产中重要的资源,但由于工业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了大量的磷到自然界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污水中磷资源回收的常规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生物法以及吸附法。文章综述了磷酸根吸附材料的最新研究情况,探讨和评价了各种吸附材料的性能,最后讨论了未来研究的趋势和热点。  相似文献   

10.
污水生物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介绍污水生物除磷工艺的发展,对生物脱氮除磷特别是反硝化脱氮除磷原理和新工艺进行讨论,分析反硝化除磷技术的影响因素和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的优缺点,指出反硝化除磷工艺适合低碳磷比、碳氮比污水的处理以及实际应用中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评述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是一种重要的水污染控制技术,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脱氮,生物除磷及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研究方面的现状,结合笔者研究的情况,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废水除磷技术的常用方法,并阐述了工艺发展现状及污水除磷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提出以反硝化除磷教术为基础的双污泥工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处理工艺,磷的回收利用是除磷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除磷技术为目的,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人工湿地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生态处理技术,能高效去除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营养物,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磷的去除不同于常规化学除磷或生化处理工艺,而是集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于一体,即通过基质、水生植物及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完成。基质容易达到饱和是人工湿地除磷面临的主要问题,进水水质、水力条件、温度变化等条件也不同程度影响人工湿地的除磷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实现人工湿地除磷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废水除磷技术及进展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介绍了磷污染的危害,指出磷是产生水体富营养化的最主要因素.全面阐述废水除磷的技术,分析了各种工艺的特点,指出了生物除磷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碳量偏低对城市污水进行脱氮除磷来说比较困难.研究采用化学磷回收辅助A2O工艺处理低碳城市污圹水,考察生物除磷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磷的出水浓度可以达到0.5 mg/L以下,且可以实现磷的回收;HRT、SRT和DO是影响除磷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并按空间和时间顺序介绍了一些经典的脱氮除磷工艺,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通过对除磷机理及工艺的介绍和分析,提出应加深对生物除磷机理的研究,从微生物的角度进行工艺调控。  相似文献   

17.
某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要达到一级A标准,其难点之一为改造后总磷达标。为此进行了化学除磷深度处理的单元试验研究,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除磷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污水生态处理工艺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现在广泛应用于各类水体的处理,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脱氮除磷效率偏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应用,如何强化人工湿地脱氮除磷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从人工湿地工艺改进和创新、基质的选择与优化、植物的筛选与配置、设计及运行参数的优化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人工湿地强化脱氮除磷技术,以期提高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率,为人工湿地技术优化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聚磷菌生物除磷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废水中过量磷酸盐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生物除磷是一项新型的水处理技术。聚磷菌生物在多聚磷酸盐的合成和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目前聚磷菌生物除磷的生化机理,聚磷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酶类及磷酸盐转运过程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