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梦  邱榕 《火灾科学》2018,27(1):1-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每年都有大量的火灾事故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避免事故发生或者减少伤亡损失,火灾风险评估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之一。基于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对数模糊优先规划法进行火灾风险评估。首先以地下车库火灾风险评估为例,参考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建立了地下车库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对数模糊优先规划法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根据专家打分获得评语集,结果所计算的权重集,可以得到地下车库的火灾风险评估结果为"良好"。最后,进行讨论了火灾风险评估的方法的有效性,并与层次分析法对比,对数模糊优先规划法可以使得决策者更加自信和舒适,并且决策结果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地下车库电气设计应遵循的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设计,人防电站的平面设计和机组容量计算,并介绍了地下车库配电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铁路特长隧道火灾应急救援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长27.53km的向莆铁路戴云山隧道为研究对象,提出特长隧道的火灾防灾救援总原则,并从其结构、设计、安全管理等方面论述,重点针对火灾防灾救援隧道"定点"设置问题,从设置定点的必要性、定点位置、长度、定点的引导通道、引导通道与主洞的联络横通道、定点处的渡线设置等几方面进行研究,确定了戴云山特长隧道定点设置方案以及定点内的固定消防设施、通风排烟、紧急警报、诱导避难等设备设置,对促进完善我国铁路特长隧道的火灾防灾救援和安全疏散规划管理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经济日新月异发展下,汽车已逐渐进入千家万户,而地下车库的建设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地下车库作为地下建筑,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最近几年,地下车库已成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的必要条件,地下车库具有占地面积大、相对封闭的特点。在这样的空间里,停放着大量的车辆,并且,大多数地下车库都与地面建筑物相连。可见,地下车库的建设和使用也随即带来了消防安全问题,对于地下车库的消防设计必须加以重视,不可轻视,此环节已成为防范地下车库火灾事故的关键。因此,本文结合地下车库的防火现状,系统阐述了地下车库通风排烟消防设计的要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火灾人员安全疏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是一种新型城市地下公共交通系统,交通流量大、火灾危险性高、人员安全疏散相对困难,目前国内外尚无此类专业防火设计规范。以四川大源商业核心区地下交通联系隧道为研究对象,提出隧道主出入口、下沉庭院、防烟楼梯间及分车道、防火隔间相结合的人员安全疏散方式,出口共计61处;在此基础上运用Building Exodus数值模拟并予以对比分析,最终定量确定了火灾情况下人员安全疏散路径,进而为国内外相关工程的人员疏散设计及运营提供理论依据,并为UTLT相关防火规范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及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王军 《安全》2012,33(9):49-50
正近年来,新建的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居民小区等民用建筑物都设置了地下汽车库。地下汽车库因其面积大,节约建筑用地,管理集中等优势而越来越受到房地产商的青睐,但地下汽车库也存在火灾危险性。1地下汽车库火灾危险性及消防特点地下汽车库是指室内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一半的汽车库。高层建筑地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维联系数的城市交通安全态势监控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预防城市交通事故,提高城市交通安全管理水平,针对城市交通安全的现状和态势,根据交通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性,在分析城市交通安全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城市交通安全态势监控的指标体系,提出基于多维联系数的城市交通安全态势监控模型。该模型在定义多维联系数的基础上,研究了多样联系数的运算关系,并在计算各个指标与绝对理想指标的相对隶属度基础上,得到了城市交通安全态势的综合监控值。根据综合监控值不但能够评估城市交通安全状况,而且能够对不同城市交通安全态势进行大小排序。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是解决城市人口、环境、资源三大难题的重大举措.地下空间的大面积开发利用,最引起人们关注的当属消防安全问题,由于地下空间的特殊性,其潜在的危险因素远远多于地面建筑,尤其是地下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由于避难和扑救的难度远大于地面,造成的损失也将大大高于地面.因此,深入分折地下空间火灾的特性、成因,研究防火对策,是目前加强地下空间消防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射流风机用于地下车库类建筑防排烟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地下车库类扁平空间的火灾特点,提出此类场合内的合适的消防设计理念和利用射流风机的诱导作用来实现辅助排烟的设想.并结合双层流体稳定性判据,提出了射流风机的布置方案和出口流速的临界值,以克服射流风机干扰烟气层的弊端,最后在一假定地下空间建筑内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我国城市总体建设呈立体式扩展,高楼大厦林立,地下空间被广泛开发利用,地下交通、地下商服、市政工程等工业民用建筑层出不穷。地下建筑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因其结构复杂,环境密闭,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烟火易蔓延扩大,疏散逃生极为困难,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城市地下建筑火灾发生后,如何灭火、怎样救援,是城市消防面临的新课题。地下建筑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地下停车库的火灾特点。并从停车库的火灾规模、发生轰燃的烟气条件、释放辐射热的大小、相邻汽车被引燃的临界条件和自动喷水系统的动作时间等几方面对停车库潜在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探讨。以某地下一层停车库为例,对其火灾风险性进行了具体评价。  相似文献   

12.
复杂地下空间交通体系作为新型地下交通形式,车流量大且存在多个分合流点,气流组织复杂,防灾排烟难度极大。以杭州某复杂地下空间交通体系连接匝道为研究背景,提出匝道通风排烟设计方法,再选取其中二合一式连接匝道结构,采用FLUENT模拟其两种防灾排烟方案的有效性。模拟结果表明:两个连接匝道末端单独设置排烟口的设计方案可有效保证火源下游车辆和火源上游人员的逃生安全;根据分合流流速分配理论模型,在合流处只设置一个排烟口且排烟量提高40 m3/s时,也可达到同样的防灾排烟效果,从土建成本考虑,推荐此方案,为同类型隧道结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准确预测火灾烟气运动情况,基于SGS湍流模型与大涡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地下车库中火灾烟气运动规律,采用简单化学反应模型处理地下车库中小汽车火灾的复杂燃烧过程,采用P-1模型计算烟气运动过程中的热辐射传递。设定了5种不同的计算工况,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出火场烟气、温度分布情况;对其中的部分工况进行了实体火灾实验,并与计算结果相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开启机械排烟比只依靠自然排烟时火场温度上升快,但是在稳定燃烧阶段温度相对较低;当火源功率为2MW时,仅依靠自然排烟时火场能见度为2m,当火源功率为4MW时,考虑机械排烟时火场能见度为10m,低于规定值;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说明采用的计算模型合理。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地下综合体在大型城市中迅猛发展,而现行防火规范中对其商业部分防火分隔的要求难以满足设计需求。结合城市地下综合体的建筑特点,提出将采取加强消防设计的步行街作为防火分隔的措施,以某城市地下综合体为例,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方法,证明了该防火分隔方案能够达到现行防火规范要求的分隔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地下建筑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应用。但是,由于这些地下建筑物具有封闭性强,自然通风条件较差,人流密集度高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重特大恶性事故。运用火灾动力学、烟气控制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对淮南中智大型地下车库不同条件下火灾烟气流动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喷淋系统对火灾抑制效果明显,但对火灾烟气控制会产生较为不利影响,有时会造成疏散出口处能见度下降20%~30%,且在一些半封闭区域内形成烟气集聚,不易被排出,从而对火灾遇险人员安全疏散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城市交通隧道坡度对火灾烟气扩散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城市交通隧道火灾自然通风下烟气的扩散规律,重点研究隧道的坡度对烟气羽流的影响。研究坡度在0-5%范围内的隧道内烟气层横向以及纵向温度场分布以及火源拱顶处最高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与坡度为零的隧道火灾的烟气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5%坡度对烟气纵向分布影响较大,尤其在火源下游的上坡方向,烟气层沉降快。坡度使烟气最高温度点火源下游偏移,但最高温度值变化不大。研究结果对于研究城市交通隧道的消防设计以及人员疏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引擎 《安全》2019,40(8):1-8,80
火灾科学是系统的科学,它涉及多个技术领域。从科学发展和现实角度,提出当前的火灾科学在城市消防规划、高大空间建筑防火设计综合方法、多层地下交通枢纽防火研究、安全疏散心理和机理研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关联研究、建筑防排烟技术研究、建筑结构耐火性能研究等10个技术领域需深入研究的课程,以最终实现基础理论、实用方法、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城市地下环路疏散出口对疏散的影响,优化疏散出口布置,应用Pathfinder软件对城市地下环路的人员疏散进行研究。调研分析城市地下环路的人员类型与紧急状况下的行动速度,分析不同疏散出口距离、宽度、类型对疏散时间及疏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疏散出口距离的增加,人员的疏散时间呈线性增加趋势;疏散出口宽度大于1.0 m时,对人员的疏散时间影响较小,反之影响较大;地下环路内人员的疏散,不仅与疏散出口有关,还与疏散人员的肩宽以及车辆与防撞侧石的距离有关;借用车库出口疏散可增加疏散的效率,但确保疏散楼梯前畅通对疏散更有利。  相似文献   

19.
地下商业街火灾烟气流动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烟气是火魔的杀手锏。在不同火源功率的长通道实体火灾实验基础上,研究地下商业街吊顶装修前后,以及不同的补风与排烟条件下烟气的特点,考察防排烟措施启动时机、启动位置以及排烟量的大小。实验结果表明:安装天花板有利于提高排烟速率,但烟气蔓延速度加快,因此宜采用镂空式天花板以利用顶部蓄烟;地下商业街宜采用远火源端补风、近端机械排烟方式,设计中需依据风量和速率选取风机,还应考虑风机对流场的扰动以及进风口设置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