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物元分析法是处理不相容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以竺山湾2010年7月水质监测数据为例,利用物元分析法分析太湖竺山湾水质监测点位分布情况,并将分析结果与系统聚类法的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物元分析法的分析结果是准确、可信的。综合使用物元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最终确定水质监测点位可由14个优化至11个。  相似文献   

2.
松花湖水质监测点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花湖水质监测点的优化范柳燕,邢爱黎(吉林省吉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132000)前言松花湖位于松花江中上游,属吉林市辖区之内。是我国大型人工湖泊之一。库容108亿立方米,水面面积550平方公里。它兼有饮用、灌溉、渔业、发电、航运和旅游等多种功能。从19...  相似文献   

3.
采用模糊数学“最大树”聚类分析法,对秦淮河水系的监测点位进行了优化.检验证明,经优化组合不仅保留了具有不同功能的监测点位,而且能够较好地反映秦淮河水质状况,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长江南京段监测断面现状,用相关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对长江南京段水质自动监测优化布点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依据功能区环境噪声普查数据和城市环境噪声功能区分布特征,进行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点位布设.研究的原则和方法,对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点位选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较少的监测断面,花费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能够反映具有代表性的水环境质量数据,是监测断面优化的主要目的。通过对监测断面优化的研究,能够为环境监测、管理、河流污染治理、网络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优化调整的原则主要是在原有监测断面的基础上,考虑水文特征、  相似文献   

7.
百色市大气环境监测点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色市位于广西西部,云贵高原边缘,全市山岭连绵,地形复杂.市区建成区面积为11.6平方公里,人口9.02万人.年平均气温为22℃,平均降雨量1098.9毫米,平均风速1.3米/秒.静风频率40%.市区属煤烟型污染,点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占总排放量的73.8%.多年来大气例行监测结果表明,百色市的大气污染以冬季最重,夏季最轻.  相似文献   

8.
模糊聚类分析法优化城市河涌水质监测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进行城市河涌 (小河滨、河沟等 )水质监测工作的初期 ,一般会布设较多的监测点 ,以掌握水域的水质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监测 ,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监测数据后 ,便应对监测点进行优化。现用模糊数学中的聚类原理[1 ] ,以广州市某涌为例优化水质监测点。1 水质监测点的优化1 1 建立标准化矩阵R该涌布设的 7个监测点在 1 997年— 2 0 0 0年间 5个常规监测项目的平均数据见表 1。表 1 广州市某涌 1997年— 2 0 0 0年监测数据 mg/L监测点COD BOD5NH3 -N TPSS淘金路 1175 7 72 2 32 76 32 2华乐路 17381 6 19 5 2 972 0 7…  相似文献   

9.
河口海湾位于陆海交错带,受径潮流作用的双重影响,具有物质输运格局复杂、生态环境变化梯度大等特点。生态环境监测点位布设与优化是科学、客观评估河口海湾生态环境状况的前提。采用空间平衡抽样法开展监测点位增设和优化方案研究,将2020年5月上海市海洋环境趋势性监测布设的142个监测点位,增设至200个,并进一步优化至170个,对优化前后的点位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组数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并且优化后点位的方差和空间自相关值更小,说明空间平衡抽样法适用于河口海湾生态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和优化,点位布设和优化结果可客观反映河口海湾的生态环境状况。随后,采用泰森多边形法确定了优化所得的170个离散点位的海域代表面积,克服现有空间插值法的缺陷,为河口海湾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评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8年-2019年松江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物元分析和聚类分析相融合的评价方法对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物元分析适用于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监测网络,监测点从19个减少到8个,可节省50%的成本.F检验和T检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监测网络能较好地代表原始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11.
物元分析法用于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物元分析理论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叙述了方法的原理、模型及计算过程。运用物元分析法、多目标决策的优序法和密切值法对实例进行了评价比较。结果表明,物元分析法结构合理,计算简便适用,分辨率高,排序结果与实际环境质量状况较符合,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水质监测是开展水生态环境评价、监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随着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要求的提高,人工水质监测与自动水质监测相结合的模式应用越来越普遍。以船舶为载体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开展巡测,可实现高密度样品采集、检测及信息的实时传输,在长江泸州以下干流水域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系统的应用可弥补常规监测断面间距过大、人工监测频次低、固定站房式水质自动监测站近岸取样等不足,对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形成有效补充;船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定点、定深、定时监测,可以在河流污染带监测、入河排污行为的监管以及偷排行为的溯源、水污染应急动态监测等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既可应用于长江干流等河道较宽且水质可能存在岸别差异的河流,也可应用于滇池、太湖、丹江口等大型湖泊、水库水生态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13.
城市内河流水质监测点位的优化,是全面掌握河流水质状况的关键。文章采用贴近度法对萍乡市萍水河2005—2015年水质及监测点位变化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优化建议。根据萍水河水质污染特征,选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和高锰酸钾盐指数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2005—2015年,萍水河水环境质量整体情况较好,但在2010年后呈下降趋势;监测点布设方案的调整有一定合理性,也有欠妥之处;对目前监测点位进行删减,得到了水质优化监测布点方案。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走航船等手段组成的天空地一体化立体水质监测网络对淀山湖水质进行监测,并对水质参数的空间分布进行溯源分析。结果表明:(1)构建的水质参数反演模型实现了对淀山湖区域高精度的水质反演。其中总磷质量浓度反演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019 1 mg/L,决定系数(R2)=0.64(P<0.001);氨氮质量浓度反演结果的RMSE为0.036 0 mg/L,R2=0.83(P<0.001);(2)水质空间分布特征为淀山湖总磷和氨氮浓度均表现为西北高,中部和东西低;叶绿素a浓度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及岸边高、中心低的空间分布特征;(3)通过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对淀山湖水质空间分布进行溯源分析发现,入湖支流、动力船只、农田和水生植物对淀山湖总磷、氨氮和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格局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入湖支流的影响最大。该研究结果可为上海市水环境立体监测提供重要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工程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分析仪器、辅助系统、采样系统等方面探讨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行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长春南湖底泥疏浚前后水因子分析及动态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监测了长春南湖底泥疏浚后的DO、NH4_N、NO2_N、NO3_N、BOD5、CODCr、TN、TP、SS、pH、SD和水温等12项水化学指标。用因子分析方法找出了底泥疏浚前后影响南湖水质的主要因子,分析了底泥疏浚前后南湖水质变化的特征和底泥疏浚对南湖水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南湖疏浚前主要污染物是总磷,疏浚后总磷对水质的影响降低,悬浮物作用增大。  相似文献   

17.
选取湖北省100个国控断面2019年1—12月手工和自动监测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水质评价指标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pH、溶解氧等5项指标可以代表湖北省地表水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从而实现水质监测指标的降维。对手工和自动2种监测方式进行比对,证明自动监测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氨氮5项水质评价指标的数据、评价结果与手工监测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用自动监测5项指标进行水质评价是合理、可行的,并能减轻手工监测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调查监测数据和历史数据,分析兴凯湖中国区域水质及污染现状。结果表明,兴凯湖为Ⅳ类水质,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浓度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分析其原因,穆棱河分洪水是兴凯湖地面水的主要来源,这部分水质远较其他入湖河流水质差,因此穆棱河湖北闸在洪水期的泄洪水是兴凯湖的一个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东平湖水质变化趋势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了季节性肯达尔法水质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1984~2000年东平湖水质的变化情况,目前东平湖水质一般为Ⅴ类、Ⅵ类,个别年份为超Ⅴ类,氨氮平均值历年变化不大,一般均符合Ⅰ Ⅲ类水质,挥发酚和砷含量甚小,各年均符合Ⅰ类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