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接上期)9.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风险提示高度易燃,与胺、亚胺混合或急剧加热会发生爆炸。【理化特性】浅黄色粉末。微溶于水、乙醇、氯仿,不溶于乙醚,溶于丙酮。分子量186.21,熔点207℃(分解),相对密度(水=1)1.4~1.45。主要用途:用于橡胶、聚氯乙烯等塑料发生微空孔,制造微孔塑料。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高度易燃,遇明火、高温能引起分解爆炸和燃烧。【活性反应】与胺、亚胺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碱、酸或酸雾、氯化锌接触将迅速起火燃烧。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相似文献   

2.
正己烷,俗称白电油、除白水等。常温下为微有异臭的液体,易挥发,蒸气比重为2.97;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乙醚、乙醇;遇热、明火易燃烧、爆炸;能与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进而引起燃烧爆炸。  相似文献   

3.
硫化氢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化氢(H_2S)主要来自生产过程或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气。硫化氢是有强烈的臭蛋气味的无色气体。易溶于水,生成氢硫酸(一种弱酸)。溶于醇类、甘油、石油制品中。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燃烧及爆炸。硫化氢对铁等金属有强腐蚀性,也易吸附于各种织物。与许多金属离子作用,生成不溶于水或酸的硫化物沉淀。硫化氢用于分离和鉴定金属离子、精制盐酸和硫酸(除去重金属离子)以及制元素硫等。  相似文献   

4.
常识     
小美 《安防科技》2013,(8):43-43
Q:哪些物质着火不能用水扑救?A:救火时不能用水扑救的物质有:碱金属。因为水与碱金属(如金属钾、钠)反应后分解而生成氢气和放出大量热,容易引起爆炸。碳化碱金属、氢化碱金属。如碳化钾、碳化钠、碳化铝和碳化钙以及氢化钾、氯化镁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原则上不可用水扑救。熔化的铁水和钢水。因铁水和钢水的温度约为1600℃,水  相似文献   

5.
电石是碳化钙的俗称 ,气焊工艺的原料。电石属于遇水燃烧的一级危险品 ,即电石遇水发生剧烈分解产生乙炔并同时大量放热 ,该热量足以引起乙炔的着火燃烧或爆炸。爆炸原因 :(1)包装不严、电石受潮 ,使电石桶内空间形成乙炔与空气的爆炸混合气体。(2 )电石普遍含有杂质硅铁 ,装运时互相摩擦碰撞而产生火花 ,开启电石桶方法和使用工具不当 ,在操作中撞击产生火花。(3 )储存电石的场所受潮 ,使电石受潮分解。(4 )电石库房、乙炔站和电石破碎间积存的电石粉末未及时清扫和妥善处理 ,吸收空气中水分而分解。预防电石爆炸措施 :(1)防潮 :制好的电石…  相似文献   

6.
<正>二氯乙烷概念二氯乙烷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特殊芳香气。微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氯仿。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主要用途  相似文献   

7.
<正>理化性质硫化氢,分子式为H2S,在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剧毒气体。其无色,在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它能溶于水,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硫化氢与空气或氧气以适当的比例(4.3%~46%)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因此,含有硫化氢气体的作业现场应配备硫化氢监测仪。完全干燥的硫化氢在室温下不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但点  相似文献   

8.
武深秋 《安全》2004,25(6):35-35
苯是无色透明、有强烈芳香味的易燃液体。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2%~8%。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遇明火会引起回燃。不溶于水,比空气重,比重约为空气的2.7倍,蒸气往往漂浮于地表及下水道、沟渠、厂房死角等处,有潜在的爆炸危险。苯属中等毒类,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碳(C0)是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从感观上难以鉴别的气体。一氧化碳主要由含碳化合物燃烧不完全所产生。它能均匀散布于空气中,微溶于水,一般化学性不活泼,但浓度在13~75%时能引起爆炸。生产过程中,一氧化碳多数属于工业炉、内燃机等设备不完全燃烧时的产物,也有来自煤气设备的渗漏。  相似文献   

10.
爆炸起因 乙炔气瓶的爆炸是由于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乙炔发生分解而引起的。 下列原因可以引起乙炔分解: 1.焊枪回火。 2.外部加热(乙炔瓶附近有燃烧的物质,钢瓶上挂有未灭火的焊枪或切制枪等工具)。 3.钢瓶阀门或减压器附近的乙炔着火。  预防措施 1.减压器的联接要严密。 2.使用不会发生回火的焊枪。反复出现爆响的焊枪可能引起回火,使用的必须进行修理。 3.焊枪(尤其是未灭火的焊枪)和电焊钳(尤其是带电的电焊钳)不准挂在钢瓶上。 4.不允许把钢瓶放在热源(火炉、电炉、锻造炉等)附近。 乙炔分解的特点 如果回火之后,瓶壁温度上升(从瓶顶…  相似文献   

11.
武深秋 《安全》2005,26(6):44-44
无机氧化剂本身不燃烧,引起它着火爆炸的原因:一是它的包装着火,如三合板圆桶、塑料袋、木箱等;二是混触物着火.两种情况均能引起氧化剂快速分解、放氧,以致发生分解性爆炸事故.有些不稳定的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氯酸钾等受热时能迅速分解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12.
韦克 《劳动保护》2005,(3):82-84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者潮湿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可燃、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遇湿易燃物品不需要明火,即能自动燃烧或爆炸,如金属钾、钠以及三乙基铝(液态)、碳酸钙(电石)等。有的遇湿易燃物品与酸反应更加剧烈,极易引起燃烧爆炸。因此,这类物质达到一定数量时,绝对禁止用水、泡沫等湿性灭火剂扑救。这类物品的这一特殊性给其火灾时的扑救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现代职业安全》2006,(2):100-100
有关硝基苯单一因素造成的职业中毒案例不多见,媒体的报道也很少,因此人们对硝基苯很陌生。2005年11月13日,吉林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使硝基苯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但这并不是因为其职业伤害严重,而是硝基苯造成了水体污染所致。硝基苯的危害性危险特性硝基苯,又叫密斑油,是 C_6H_5NO_2的汉语名称。这是一种有苦杏仁味的、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工业上主要用来作溶剂,制造苯胺、染料等。它溶于苯、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硝酸反应也很强烈。因此,它的禁忌物是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和强碱。它燃烧后分解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对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中文名称:己烷英文名称:n-hexane中文名称2:正己烷英文名称2:hexylhydrideCASNo.:110-54-3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分子式:C6H14闪点(℃):-25.5引燃温度(℃):244爆炸上限%(V/V):6.9爆炸下限%(V/V):1.2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溶剂、化学试剂、涂料稀释剂、聚  相似文献   

15.
<正>砷化氢为无色带有大蒜气味的气体。微溶于水,溶于酸、碱、乙醇、甘油等,易着火燃烧形成三氧化二砷,易与高锰酸钾、溴和次氯酸钠等溶剂起反应,生成砷的化合物;在水中迅速水解生成砷酸和氢化物。遇明火、高热易燃烧爆炸。人体通过呼吸道吸入砷化氢,会引起中毒。对人体的损害急性砷化氢中毒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潜伏期一般为半小时至数小时。严重影响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是指在  相似文献   

16.
中文名称:己烷 英文名称:n-hexane 中文名称2:正己烷 英文名称2:hexyl hydride CAS No.:110-54-3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 分子式:C6H14 闪点(℃):-25.5 引燃温度(℃):244 爆炸上限%(V/V):6.9 爆炸下限%(V/V):1.2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溶剂、化学试剂、涂料稀释剂、聚合反应的介质等.  相似文献   

17.
《江苏劳动保护》2011,(4):39-39
特性:环氧乙烷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乙醚气味,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有毒易燃,在空气中易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星、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化合物起反应。  相似文献   

18.
<正>丙烯腈是一种无色透明有杏仁气味的易挥发液体,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易燃,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与氧化剂、强酸、强碱、胺类、溴反应剧烈,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而使容器破裂。丙烯腈燃烧(分解)产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相似文献   

19.
(1)碱金属火灾不能用水去扑救。例如钾、钠等的火灾。因为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的热量,足以使氢气自燃或爆炸。金属钾更为活跃,遇水即可自燃。(2)碳化碱金属、氢化碱金属着火不能用水扑救。如碳化钾、碳化钠、碳化铝和碳化钙以及氢化钾、氢化镁等的火灾。(3)硫酸、硝酸、盐酸不宜用强大的水流扑救。因为酸与水能引起酸的飞溅、流散,遇可燃物资后,又能引起燃烧的危  相似文献   

20.
一氧化碳(CO)为无色无味气体 ,不溶于水 ,易溶于氨水。燃烧时呈蓝色火焰。密度:0.97,自燃点:608.9℃ ,爆炸极限:12.5%~74%。各种有机物质如煤炭、木材、纸张、油料、煤气、炸药或其他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均可产生CO。接触CO的生产作业有冶金工业的炼铁、炼钢、炼焦 ;机械工业的锻造、渗碳和铸造 ;化学工业用CO作原料生产碳酸氢铵化肥、氨、甲醛、光气、羰基镍等 ;耐火、建筑材料和陶瓷业使用的窑炉、煤气发生炉、煤矿井下火药爆破等均可产生CO。因此接触CO的情况十分普遍。1危害性1 1易燃易爆CO与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