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测烟流高度资料的分析表明,Briggs近源处烟流轨迹方程的计算值偏高,而李宗恺的联合作用模式与实测值的关系明显改善。本文还提出了用实测的烟流轨迹来修正Briggs公式系数的方法,推导了对流条件下考虑环境湍流的烟流终极抬升公式。  相似文献   

2.
韩剑宏  倪文  江翰 《化工环保》2004,24(2):86-90
研究了低温条件下硬硅钙石二次粒子对UASB反应器污泥颗粒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硬硅钙石二次粒子可保证厌氧初期细菌所需的碱度,提高系统的耐缓冲能力,有利于维持系统正常的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促进高浓度颗粒化污泥的形成,提高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3.
自制了CuO-TiO_2/Al_2O_3粒子电极,对其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紫外光协同三维粒子电极电催化体系降解水中的罗丹明B,考察了降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动力学及机理。表征结果显示,粒子电极具有良好的表面结构及有效催化成分。实验结果表明:在罗丹明B质量浓度20 mg/L、槽电压15 V、电流0.3 A、溶液pH 3.0、曝气量1.5 L/min、Fe~(2+)投加量0.5 mmol/L的条件下反应60 min,脱色率达96.29%;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反应速率常数为0.060 mg/(L·min);紫外光的加入使溶液中H_2O_2的浓度降低约30%,促进了H_2O_2的分解。  相似文献   

4.
以退役的动力锂电池梯次应用性能为研究基础,运用分数阶卡尔曼滤波算法和粒子滤波算法公式推演验证,采用离线辨识法构建锂电池健康寿命模型,从而准确、快速地判别出锂电池的健康状态。用于梯次应用锂电池项目的电池管理系统,除常规的自动充放电控制,以及电流、电压和温度告警保护等功能外,分别从研究内容、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 3个方面,重点对健康状态、有源均衡和荷电状态等功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水雾荷电量与荷质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水雾荷电量与荷质比的相互关系作了讨论。进一步说明以实验方法确定荷电水雾群的平均荷质比及理论上的单颗水雾粒子的荷质比对收尘效率的影响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粒度分布与设计效率的对应关系以及漏尘率的观点出发,提出了电除尘器设计粒径的概念,分析讨论了将分散粒径体系模拟成等效的单一粒径的方法,给出了设计粒径的计算过程,并在计算机上得到实现,从而可将单一粒径条件的多依斯效率公式成功地用于分散粒径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某电厂露天煤场周围设置挡风抑尘网进行流场模拟,结合起尘量公式,计算了挡风抑尘网在不同高度下的抑尘效率。挡风墙高度分别12m、16m、20m、24m,当风速为4.3m/s时,挡风抑尘网效率分别为67.2%、81.4%、86.6%和88.3%;当风速为20 m/s时,抑尘网效率分别为55.1%、69.8%、74.6%和76.5%。  相似文献   

8.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模板,采用三氯化铁和蔗糖同步浇铸的方法,利用纳米刻蚀技术合成了Fe-Fe3O4磁性纳米粒子/介孔碳复合体(简称磁性粒子/介孔碳)。XRD分析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磁性粒子/介孔碳中含有强磁性粒子——Fe3O4和α-Fe。在初始罗丹明B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溶液中加入于碳化温度为800 oC下制得的磁性粒子/介孔碳1 mg/L,吸附190 min后,平衡吸附量为329 mg/g。吸附后的磁性粒子/介孔碳在乙醇中的脱附率可达93.7%。通过外加磁场可将吸附后的磁性粒子/介孔碳与溶液分离。  相似文献   

9.
优化了传统粒子群算法,运用了混沌算法对粒子做初始化,优化了传统粒子群算法的收敛特性,并在算法的优化过程中,增加了混沌干扰元素对整体最优化极值做混沌干扰,将符合杂交几率的优化粒子做杂交处理,提高了粒子群的种类,增强了粒子群算法的搜寻水平。并通过IEEE33节点的分布型电力系统做无功优化仿真验证,通过比较,验证了优化算法的优越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大型风洞中烟羽的瞬时和时间平均图象的分析,估算了下风向上的单粒子和双粒子扩散率。在图象法相同的风洞条件下,我们又对甲烷示踪气进行释放和采样,直接测得单粒子的扩散速率(即时间平均情形)。用烟羽图象法估算和示踪法直接  相似文献   

11.
对电除尘器除尘过程中粉尘粒子运动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用数学的方法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数学模型。通过设定合适的边界条件,采用差分法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并借助功能强大的数值计算和绘图工具软件Matlab将电除尘器中复杂的粉尘粒子运动进行数值仿真,力求清晰地描述除尘过程中粒子的运动状态和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电除尘器中粉尘粒子在横断面上的浓度分布大致符合指数函数的分布规律,靠近收尘极板的浓度值高于电晕线附近的浓度值,这说明数学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电除尘中粉尘粒子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2.
谭文轶  钟秦 《化工环保》2006,26(1):21-25
H2S燃料电池是一种环境友好、发电效率较高并且同时共生其他化学产品的装置,为合H2S气体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按照采用的固体电解质的导电粒子的不同阐释了H2S的电化学氧化基本原理,指出对H2S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氧化机理的研究将进一步扩大H2S资源化利用的范围,以实现H2S燃料电池电能与化学产品的同步生产。目前H2S燃料电池固体电解质薄膜和阳极电催化剂的研制及其一体化技术是H2S燃料电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超声光催化降解酸性粒子元青染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波  赵景联  冯霄 《化工环保》2002,22(6):319-323
对超声波作用下的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法降角酸性粒子元青染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的引入提高了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酸性粒子元青染料的降解率;降解率受反应时间、坡声波功率、空气流量的影响;添加少量的H2O2能够明显地提高酸性粒子元青染料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14.
光催化-臭氧联用技术协同处理硝基苯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军  周集体  张爱丽  孙丽颖  杨松 《化工环保》2004,24(Z1):192-195
研究了光催化-臭氧联用技术对废水中硝基苯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光催化-臭氧联用技术对硝基苯废水有较理想的处理效果,其降解效率大大高于单一光催化和单一臭氧技术,且有一定的协同性;硝基苯的降解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废水的初始pH对硝基苯的降解效果影响不大;COD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0%~93%之间;臭氧流量控制在12.6 mg/min为宜.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海波定影液体系中还原铁粉置换还原银,并生成致密产物层的液、固两相反应,建立了更一般情形的动力学方程,并给出其精确解。方程中Piling因子非限定,且定影液银浓度和还原铁粉几何面积随时间变化。应用此动力学方程处理液、固两相反应,比以往研究中的动力学方程更加准确、合理。该方程在原则上也适用于气、固两相反应。  相似文献   

16.
石静  陈丹  沈华瑶 《化工环保》2012,40(2):118-124
催化氧化技术可以有效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述了双金属催化剂催化氧化去除VOCs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Ag、Au和Cu基双金属催化剂催化去除VOCs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制备方法、粒子分散度、形貌、负载量、载体结构和表面修饰等方面讨论了催化氧化VOCs性能和催化剂结构之间的关系。指出:双金属催化剂制备调控可以有效提高金属活性粒子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度进而增强双金属间协同作用,最终提高VOCs催化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7.
烟气微细粒子高效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保标准的严格化,烟气微细粒子的控制日益受到重视。袋式除尘器和电除尘器是未来控制烟气微细粒子的主要除尘设备;空气动力和静电力结合的多机理复合除尘器也将成为一个发展方向;凝并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地控制亚微粒子;磁力除尘技术的开发,将使细微粒子的收集更为节能高效。  相似文献   

18.
王燕  吴先威  易俊  戴捷 《化工环保》2018,38(3):251-255
采用不锈钢作阴极、镀钌铱的钛板作阳极、铁碳材料作粒子电极,构建新型三维电化学氧化体系,处理压裂返排液,并通过响应曲面法考察COD去除率和除油率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及校正相关系数均大于0.9,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显著;返排液COD去除率和除油率影响因素的大小顺序均为电流电解时间粒子填充比,其中关键因素是电流,电解时间和粒子填充比之间的交互作用具有较大影响;在电解时间为31.8 min、电流为4.4 A、粒子填充比为61.2%的条件下,COD从606.4 mg/L降至68.5 mg/L,含油量从153.7 mg/L降至9.1 mg/L,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作者须知     
为了提高排印效率,减少差错,保证刊物质量,请作者在撰稿时,注意下列要求。一、稿件 1.来稿应主题明确,文字简炼,叙述清楚,数据可靠。每篇稿件,包括图表、公式和主要参考文献在内,一般不超过8000字,并请同时附寄本文提要(200字左右)。 2.来稿用钢笔在方格稿纸上缮写清楚,标点符号均占一格,务必做到清稿定稿。清稿即缮写清楚,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国外7个经验型的和分析型的沿海热力内边界层高度公式,以及按特定的统计检验法对这些公式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