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以华北地区某县水源保护区内化肥平均施用强度的计算为例,利用ArcGIS8.3软件中空间分析、属性表关联、属性表计算统计等工具,探索一种基于地理空间分析方法评估保护区化肥使用情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应用1990--2005年的统计数据,研究了嘉兴市农业面源污染源的历史变化特点及农田N和P的平衡状况。结果表明,1990--2005年的16年间,嘉兴市主要农业面源污染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化肥施用对农业面源污染物N、P的贡献相对下降,而畜禽粪便排放对农业面源污染物中N、P的贡献却明显增加。全市单位面积农田N的盈余值1991--1997年间达到较高水平,在100kg·hm^-2以上;1998年以后明显下降,在53.87~100.73kg·hm^-2之间变化。而单位面积农田P的盈余值则随时间呈增加的趋势,1997年前在37.23~70.88kg·hm^-2之间;而1998年后在68.35~101.29kg·hm^-2之间;P已成为农田养分潜在流失的重要因子。总体上,2000年以来嘉兴市单位面积农田N和P的盈余值均低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在嘉兴市农田养分管理中,应加强人畜粪便的资源化利用,重视N肥的减量化施用和P肥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3.
对自动顶空进样器与气相色谱法联用技术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甲醇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样品加入4g氯化钠,顶空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20min,用HP—FFAP毛细管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时,得到甲醇标准曲线方程为y=23415x+237.2,相关系数(R)0.9994;检出限为0.002mg/m2,相对标准偏差(n=6)为0.5%,加标回收率为98.9%。该方法简单、灵敏、分离度好、检出限低。  相似文献   

4.
甲基橙是一种较难降解的有机苯环偶氮染料之一,研究其降解性能对其他染料废水体系的降解研究具有普遍参考价值。通过研究Fenton试剂降解甲基橙过程中的H202浓度、Fe2+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体系pH值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确定其最佳降解工艺条件为:当甲基橙浓度为20mg/L、pH值为3、Fe2+浓度为1.5mmol/L、H2O2为32mmol/L时,降解率达到最大值(98.95%)。  相似文献   

5.
HPA/ZnFe2O4-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对马拉硫磷的可见光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轶茹 《四川环境》2009,28(3):14-18
以纳米TiO2载体,利用浸渍法制备了HPA/ZnFe2O4-TiO2光催化剂。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XRD、BET、TEM和UV-vis DRS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样品均为锐钛矿相且ZnFe2O4很好地分散在载体表面,HPA/ZnFe2O4-TiO2光催化荆的平均粒径为10nm且在380-670nm均有强的光响应;反应最佳的HPA浓度为O.08molfL,最佳的ZnFe2O4负载量为1%。考察了HPA溶液初始浓度、ZnFe2O4负载量、溶液初始pH值、H2O2用量、催化剂用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在溶液初始pH=13,H2O2=6mmol/L,催化剂用量为2g/L的最优条件下,光照反应进行100min后,马拉硫磷的降解率可达87%;重复4次后马拉硫磷的降解率仍可以达到67%。  相似文献   

6.
化学活化法制备麻疯树果壳活性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麻疯树果壳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通过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碱炭比(KOH与麻疯树果壳炭化料的质量比)等因素对活化结果的影响,并利用N2吸附和BET等现代分析测试方法来表征活性炭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化学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吸附剂性能较好,且当活化温度为850℃,活化时间为240min,碱炭比R=4时制得活性炭产品的质量最好;化学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为微孔吸附剂,在最佳条件下得到最大的碘吸附值和比表面积分别为2218.44mg/g和1890m^2/g。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了活性炭管吸附CS2解析气相色谱法测定车间空气中微量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含量的方法,柱温1400c、汽化室温度为250℃、检测器温度250℃,氮气流量为50mL/min,用150mg活性炭管,采样流速为100-200mL/min时,其吸收效率为100%,解析效率为92.5%。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n=5),方法检出限为0.3mg/m^3。  相似文献   

8.
南充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安  李铁松 《四川环境》2006,25(2):57-62,82
本文利用美国生态学家H.T.Odum的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对南充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的分析。简要介绍了南充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概况,结合南充的基础数据,应用能值理论计算出1994~2003年南充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评估表及能值指标趋势分析。在计算南充的人均能值使用量(EPC),电力占有率(FEE),环境负荷率(ELR),能值投入率(EIR),净能值产出率(EYR),能值货币比率(EDR),能值使用强度(ED),人口承载力(PCC),废物能值比率(WER),能值自给率(ES),可持续发展指数(ESI)基础上,运用南充的各项指标与其它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结果表明:南充的生态经济系统是比较脆弱的,从发展过程来看还没有进入工业积累阶段,仍然属于农业大市。所以加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南充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9.
在线浓缩-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痕量的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海水中镉含量低、海水基体干扰严重等特点,建立了在线浓缩一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痕量镉的新方法。优化了Cd(Ⅱ)的显色条件、浓缩条件和解吸条件,在最佳检测条件下,Cd(Ⅱ)的检出限为0.02μg/L,线性范围为0.05~2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4%(n=g,Ccd(Ⅱ)=1μg/L)。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海水中Cd(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蔬菜中醚菌酯和肟菌酯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法。以乙腈高速匀浆提取、盐析。再经氟罗里硅土柱层析、净化,再经浓缩、定容后,采用气相色谱一电子捕获检测器对待测组分进行了分离和测定。本实验选用番茄为实验原料,通过在番茄样品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醚菌酯和肟菌酯混合标样,每档浓度做5个平行和1个空白。实验证明,添加浓度在0.01mg·kg^-1,0.05mg·kg^-1和0.2mg·kg^-1时,番茄中醚菌酯和肟菌酯添加回收率在81.2%~106.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5)小于10%,醚菌酯和肟菌酯在样品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mg·kg。  相似文献   

11.
以水稻为供试作物,水稻土为供试土壤,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以施肥后田面水中的总氮(TN)、NH4^+-N和NO3^--N浓度为指标,进行了施氮后田面水中氮素释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后田面水中的总氮(TN)、NH4+-N和NO3--N浓度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者的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一周后趋于稳定;以氮素表观盈余率和植株吸氮量为指标,从环境安全角度研究水稻生产化学氮肥投入阈值,初步确定试验区环境安全化学氮肥投入阈值为189.22~218.98 kg·hm^-2;以水稻产量为指标,进行了粮食安全氮肥投入阈值研究,初步确定试验区水稻生产粮食安全化学氮肥投入阈值为202.24~288.89 kg·hm^-2。综合考虑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试验区化学氮肥投入阈值为202.24~218.98 kg·hm^-2。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农业环境因素-化肥施用(1998~2007年)宏观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安  佘红英  张翔  万鹏  杨渺 《四川环境》2010,29(2):79-83,94
化肥的大量施用已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直接影响到农村村镇地表饮用水安全。通过分析四川省1998~2007年化肥施用量、农作物产量和农业劳动力的动态变化特征,发现10年间化肥总用量由205.32万t上升到238.2万t,总体上升16.0%;农作物播种面积由971.44万hm2下降至935.1万hm2,总体下降3.74%;粮食总产量和单产量均呈整体震荡减少,化肥施用相对生产力在下降。综合相关因素,分析认为粮食生产、农产品结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农业肥料资源和农村劳动力状况,以及城市化发展都是化肥施用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关联因素。化肥用量上升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3.
化肥施用与土壤退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当的化肥施用将导致土壤发生各种形式的退化,严重威胁着农业的持续发展。治理土壤退化需要采取各种综合性对策和措施,如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平衡施肥、合理科学有效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研制新型化肥和增加高效化肥用量、调整化肥流向等。实践证明,这些措施能改善土壤肥力现状,同时防止发生新的土壤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建立了气溶胶光学厚度与PM10/2.5的线性关系。分析了2008年~2012年四川省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特征,以成都市为特例分析了2003年~2012年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结果显示:气溶胶光学厚度与PM10/2.5的线性关系较高;川西高原具有较低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康定、马尔康、西昌、雅安等地年均气溶胶光学厚度约0.2;四川盆地区域具有较高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以成都、德阳等地为代表,年均值在0.8~1.0之间,并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特征;成都市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城市特点。这些时空分布的特征与四川省的工业情况、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Application of fertilizer can degrade quality of runoff,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first post-application, runoff-producing storm. This experiment assessed and compared runoff quality impacts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 application for a single simulated storm occurring seven days following application. The organic fertilizers used were poultry (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litter, poultry manure, and swine (Sus scrofa domesticus) manure. All fertilizers were applied at an application rate of 217.6 kg N/ha. Simulated rainfall was applied at 50 mm/h for an average duration of 0.8 h. Runoff samples were collected, composited, and analyzed for nitrate N (NO3-N), ammonia N (NH3-N), total Kjeldahl N (TKN), ortho-P (PO4-P), total P (TP),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total suspended solids (TSS), fecal coliforms (FC), and fecal streptococci (FS). Application of the fertilizers did not alter the hydr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ceiving plots relative to the control plots. Concentrations of fertilizer constituents were almost always greater from treated than from control plots and were usually much greater. Flow-weighted mean concentrations of NH3-N, PO4-P, and TP were highest for the inorganic fertilizer treatment (42.0, 26.6, and 27.9 mg/L, respectively). Runoff COD and TSS concentrations were greatest for the poultry litter treatment. Concentrations of FC and FS were greater for fertilized than for control plots with no differences among fertilized plots, but FC concentrations for all treatments were in excess of Arkansas' primary and secondary contact standards. Mass losses of fertilizer constituents were low (≤ 3 kg/ha) and were small proportions (≤ 3 percent) of amounts applied.  相似文献   

16.
建立起农村地区空气自动站布点分布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以城市污染扩散效应、土地利用、人口和地面粗糙度4类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选取5个主要属性指标参数,采用指标属性值与整个研究区域此属性加权平均值组合频率的方式量化属性值,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5个属性指标的权值分布,最终在arcgis平台下利用格栅计算工具得出综合量化值,从而直观描绘出农村空气自动站布点密度空间分布图。本研究以四川省遂宁地区为对象,分析出了综合影响指标分布情况,并初步确定了遂宁地区农村空气自动站布点的代表性区域划分和布置点位个数。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为中国灰霾形势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对四川盆地大气灰霾的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环境一号卫星数据,对能表征大气污染程度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了反演。提出了用EVI植被指数判定暗像元精细化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方法,该方法能较好地去除部分大气影响,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结果与CE318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结果相关性较高,误差较小,具有较高的精度,反演结果满足精细化要求。反演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内有德阳、成都、眉山和乐山4个气溶胶光学厚度高值区,该高值区呈带状分布且与四川盆地的地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控释尿素不同施用条件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共设7个处理,即CK (空白处理,不施氮肥)、100%PU10/0(普通尿素全量基施,N 240 kg·hm-2)、100%PU6/4(60%的普通尿素基施、40%的普通尿素于拔节期追施,N 240 kg·hm-2)、80%PU6/4(60%的普通尿素基施、40%的普通尿素于拔节期追施,N 192 kg·hm-2)、100%CRU(全量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基施,N 240 kg·hm-2)、80%CRU(80%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基施,N 192 kg·hm-2)和40%CRU+40%PU(40%树脂包膜控释尿素+40%的普通尿素基施,N 192 kg·hm-2)。结果表明,无论是产量效应还是氮素利用效应,树脂包膜控释尿素(CRU)处理总体优于普通尿素(PU)处理,尤其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40%CRU+40%PU)效果最佳,以7709 kg·hm-2的产量、36.44%的氮肥吸收利用率、15946元·hm-2的相对净收入达到处理间最高水平。该处理在减少氮素投入量的情况下,不仅促进了冬小麦增产,而且显著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拥有较高的产投比。因此,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的配施处理(40%CRU+40%PU)是本试验条件下最优的氮肥处理。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主要采用产排污系数法,分析了2012年四川省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及残留量,以及主要农业残留物产量,以咨环境管理参考。结果发现,四川全省化肥施用强度、农药使用强度和农用塑料薄膜残留量较大,化肥施用强度超标;年末作物秸秆产量3504.2万吨,焚烧(焚烧比20%)排放的细颗粒物质和总悬浮颗粒物超过4.0万吨;主要粪便污染物是COD与总氮,粪肥年施氮量及总磷均超过还田限值。农业稳定增产条件下,农业环境压力将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20.
研究连续2年秸秆还田下氮肥用量对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增加,施氮量达到216 kg·hm^-2时,产量最高,施氮量超过216 kg·hm^-2时产量有降低的趋势。相同施氮处理玉米产量年际变化明显,2010年较2009年产量提高0.69%~4.75%。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年0~1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均以施氮240 kg·hm^-2最高,且有向土壤深层迁移的趋势,对浅层地下水构成潜在的威胁。与施氮240 kg·hm^-2相比,施氮168、192 kg·hm^-2和216 kg·hm^-2处理0~100 cm土壤无机氮残留量2年平均减少39.87%、35.84%和29.38%。相同施氮处理,0~100 cm土壤无机氮累积量2010年较2009年略有降低。综合考虑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与生态环境效益,该地区最适施氮量2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