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在2014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提出了适应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需要的环保改革路线图,其中特别强调要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新修订的《环境保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各级政府正大力推进智慧环保的发展,全面推动生态环境数字化转型,通过AI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强化大气、水、土壤、自然生态、气候变化等数据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与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层次日益增加。新时代,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生态环境保护有坚定的决心和最强的力度。2020年9月,我国主动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责任,提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为推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硬仗,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引导,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不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中实现“双碳”。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等关系。简述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特征;探讨了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逐步恶化,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探析出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权威机构权威背景:中环国投生态文明研究院是中环国投控股有限公司成立的一家专门从事生态文明与生态保护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权威机构。高端资源:中环国投生态文明研究院组建了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保护部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保护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保护研究所等单位的院士、研究员、教授等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与国家和地方有关科学  相似文献   

6.
<正>引言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虽已初见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环境治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各类污染现象仍然很严重。水体和空气污染加重,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农村环境保护相对薄弱,部分地区农田污染程度超标;生态用地面积继续萎缩,生态空间资源减少。为了解决环境污染带来的突出问题,建设和谐生态文明,就要着眼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多措并举,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方式,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在现代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不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亟需探索生态环境治理新路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并指出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数字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发展应用,分析了高光谱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高光谱走航监测系统在水环境污染溯源中的具体应用,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环境治理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新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9.
创刊寄语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三中全会上又明确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方式问题,必须在发展过程中加以解决,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就在于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环境保护战略政策进入到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文明战略阶段,环境保护参与规划制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的显现。本文通过梳理近期在制定环境保护规划以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思路,进行在新阶段如何完善环境保护战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引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环境和建设之间的关系,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农村在发展中没有注意环境的问题,严重影响当地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农村环境保护的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问题采取的措施。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要保证各方面的平衡发展,处理好自然和建设的关系。我国比较重视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前言当今世界,信息化领域高速发展,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影响和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引起国家和社会大众的关注和重视;随着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阐述和新环保法的颁布实施,环境保护工作更是被摆在了十分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为了满足新时期环保工作的要求,适应新形势环保工作的特点,将环保工作与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污染源自动监控  相似文献   

13.
《环境与发展》2020,(4):I0002-I0002
期刊简介《环境与发展》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更名,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主管,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环境保护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5-1369/X,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672X,面向国内外环保、科研、教学工作者和关心环保人士公开发行,月刊,每期定价25.00元。《环境与发展》发挥杂志在环境保护科研中的优势,同时依托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等单位的学术资源扩充专业领域,增加生态文明研究内容,主要报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各地区开展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实践的新动向、新成果、新经验,基础理论研究与实用性成果。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海南省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原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的环境保护相关职责,划入新近设立的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将作为统一依法监督管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省政府组成部门。  相似文献   

15.
铁路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在其全生命周期内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阐述不同时期应重点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基础上,从全过程控制角度,建立了涵盖前期规划、建设期、运营期3个阶段的铁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状况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评定。根据权重计算结果对铁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要时期及关键环节进行分析,为铁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考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引言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重点建设生态文明,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融入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其他社会建设中,并要建立环境保护制度。土地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土地资源是一种自然资源,包括各种环境因素,所以土地规划既包含环保规划,又受到环保规划的影响。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土地和环境的关系从空间结构来看,土地综合了地球中的自然环境、社会经  相似文献   

17.
<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强大精神动力应从何处寻找?”“在污染防治攻坚的主战场,如何才能讲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怎样适应新时代形势,让宣传教育工作触及大众?”日前召开的北京生态环境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上,北京市16区及经开区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同志围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的做法、成果,深入交流沟通,共同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营造良好社会的氛围和坚实的社会基础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正>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开发建设和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发展中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随之突出。近年来,党中央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政治保证。可见,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在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环评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保体制改革和环境管理战略转型中必须走在前面。进一步明确环评体制改革的目标环评制度的精髓和根本功能就是"预防为主、源头控制",这是环评领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环评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要求,充分发挥环评制度在优化经济发展、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方面的作用,全面提升环评的有效性和管理能力。围绕这一总的目标,初步考虑应构建和完善六个体制:  相似文献   

20.
《环境与生活》2023,(5):10-13
<正>4月22日—23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3年科学技术年会在南昌召开,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吴丰昌、贺泓,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彤等6位专家学者在会上作了主旨报告。赵英民副部长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科技创新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