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13年"11·22"中国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教训深刻,不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更促使全国各城市全面展开了地下管线普查和治理工作。据统计,2008-2010年间,全国仅媒体公开报道的地下管线事故平均每天就有5.6起,每年因地下管线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以数十亿元计。2009-2013年,依媒体公开报道且影响较大的原则,典型事故总计75例。  相似文献   

2.
地下管线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发展非常迅猛,但随之而来的地下管线安全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从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典型地下管线事故来看,城市的发展与地下管线的安全问题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地下管线在现代城市安全中占有的位置越来越受到关注,需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前置考虑地下管线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每年地下管线事故不断,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巨大,其中因第三方挖掘施工引起的占近五成。目前,全国各地正在组织开展地下管线普查,推进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建立地下管线基础信息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和信息资源应用服务机制,努力实现在城市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维和防灾减灾中,发挥地下管线信息资料的作用和价值,保障"生命线"安全高效运行。但是,由于资料准确性、完整性以及信息管理应用机  相似文献   

4.
易安民声     
《劳动保护》2014,(8):53-53
<正>"城市‘生命线’同时也是‘夺命线’。"——2014年6月30日18时30分,大连岳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大连市金州新区路安停车场附近,进行水平定向钻施工中,将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线钻漏,导致原油泄漏,溢出原油流入市政污水管网,在排污管网出口处出现明火。这一事故,引发网友热议。易安网友发表博客文章称,地下管线是隐蔽在地下的"大动脉",管道中"血液"的流动维持着城市机体的正常运作,它是城市的"生命线"。但它也会是城  相似文献   

5.
地下管线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命脉,由于它具有隐蔽性,所以常用"迷宫"来描述城市地下管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建的日新月异,地下管线敷设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传统管理模式,已给城市建设和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6.
<正>继2013年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后,今年又相继发生了4月10日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6月30日大连中国石油输油管线爆裂起火事故,暴露出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的脆弱和严峻的安全形势。目前,我国地下管线总量已超过300万km,城市建成区的地下管线密度已超  相似文献   

7.
<正>地下管线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生命线”。因地下管线运行时间过长,或受周边土体环境、自然灾害、人为活动等影响,可能出现腐蚀、老化、破裂、变形等隐患,不仅影响地下管线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灼烫、水淹、触电等事故,造成严重事故后果。根据“海因里希法则”和“事故灯塔法则”,一件重大事故背后必有众多潜在的隐患。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下管线的现状、问题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平  王立 《安全》2008,29(5):31-33
城市中的供水、燃气、热力、电力、排水、中水、通信信息、有线电视、输油、照明和公安交通等市政管线工程,俗称生命线工程,是维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关键。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城市对市政管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年来,城市地下管线事故时有发生,2006年1月3日的京广桥塌陷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地下管线事故频发,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青岛"11·22"中国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该事故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使得城市安全发展与地下管线规划之间的矛盾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施工引起的城市地下管线泄漏风险事故频发这一现实问题,考虑施工过程所具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基于模糊事故树的施工现场地下管线泄漏风险分析方法。对近年城市地下管线泄漏事故资料原因进行统计,根据管线破坏的4种不同情形,从"人-机-料-法-环"着手对"施工现场地下管线泄漏风险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并建立事故树。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引入模糊理论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最小割集和结构重要度排序找出该项目引发地下管线泄漏风险事故的主要原因,通过计算顶事件和中间事件发生概率,判断该项目地下管线泄漏风险处于中等风险范围,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基于模糊事故树的施工现场地下管线泄漏风险分析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13年12月2日,山东省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共造成62人遇难,医院共收治伤员136人,无1例死亡,已出院14人。这是中石化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事故。事故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山东省和有关方面组织力量,千方百计搜救失踪、受伤人员,并查明事故原因,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随着城市扩张和人口聚集,油气管线与市政管网的矛盾冲突在全国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同时,中国正处于新一轮油气管网建设高峰期,又有相当比例的管线进入"老龄化",油气管道泄漏事故也处于高发期。两相叠加,风险陡增。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城市集中供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城市供热需求的增加,供热地下管线长度迅速增长,供热地下管线事故时有发生,城市供热地下管线安全问题已成为市政地下管线安全研究的重点问题和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事故致因论的角度和事故树的方法对供热地下管线系统的危险因素和薄弱环节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合理有效的预防对策,有效消除事故隐患,减少事故发生,对确保城市供热管网安全、稳定、正常供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数字播报     
《现代职业安全》2014,(7):53-53
<正>10年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意见》提出,要在2015年底前,完成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编制完成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城市地下老旧管网改造,将管网漏失率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显著降低管网事故率,避免重大  相似文献   

14.
《劳动保护》2014,(7):I0001-I0003
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地下管线建设规模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凸显,一些城市相继发生大雨内涝、管线泄漏爆炸、路面塌陷等事件,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秩序。为切实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5.
庹云富  刘海燕 《安全》2006,27(1):31-31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生命线工程,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城市高效率、高质量运转的保证.地下管线的损坏会导致停电、停水、停气和通讯中断.2006年1月3日凌晨1时许,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路京广桥下的东南辅路突然塌陷造成的地下污水管线断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安全》2021,42(9)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和能源革命有力推进,燃气系统已经成为超大城市能源生命线的主动脉.国内超大城市面临着燃气管网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管控困难、事故频发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突破核心技术,保障地下管线安全运行.提升超大城市燃气生命线的风险管控能力已成为保障城市公共安全的重点方向.据资料显示,美国、俄罗斯和法国等国家的超大城市相继发生燃气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超大城市燃气管网风险管控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  相似文献   

17.
地下管线普查,是指针对某一区域内的地下管线敷设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根据不同地区的要求,也包括对部分地面以上的出露管线进行调查。地下管线普查内容一般包括:已有管线资料的收集和管线现状调绘图的编制、地下管线探测、地下管线图的绘制等内容。地下管线的普查是地下管线其他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在对现有管线相关信息充分掌握的情况下,才能对地下管线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并建立完善的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对预防地下管线事故提供信息层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南京“7&#183;28”丙烯爆炸事故,给城市地下管网的安全敲响了警钟,教训惨重,发人深省,如何确保这些“地下血脉”的畅通和安全,不仅是紧迫的现实课题,更是实现安全发展,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历史责任。常州市武进区两年前就对城市专业管线特别是地下管网的安全管理进行了认真的实践和探索,累积了很好的做法和办法,笔者经过调研,撰写了此篇文章,推荐给广大读者,以期对我们开阔城市地下管网的安全监管思路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城市燃气管线泄漏极易导致火灾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严重威胁城市安全。通过监测预警技术,快速准确地发现泄漏,防止可燃气体聚集,是保障燃气管线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提出了一种燃气管线相邻地下空间安全监测预警方法,构建了风险识别、预测预警、分析推演和决策支持一体化安全监测系统,并应用于合肥市2.5 km燃气管线及其相邻空间高风险区域。结果表明,提出的燃气管线相邻地下空间安全监测方法可用于燃气管线泄漏监测预警,以减少或避免燃气泄漏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20.
宁丙文 《劳动保护》2010,(9):104-105
2010年7月28日,途经原南京第四塑料厂拆迁工地的丙烯管道被施工人员挖断,可燃气体泄漏后发生爆炸,导致13人死亡、逾百人受伤。如果在施工前能了解地下管线的布局,明确标识出其具体位置,挖掘作业者就可避开一个个"雷区"。美国2007年设立的"挖掘前呼叫"号码——"811"专线,为地下管线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