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煤矿周边土壤重金属影响评价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麟游县郭家河煤矿下风向500 m范围内布设10个土壤采样点,测定其表层土中Zn、Cr、Pb、Cu、Cd、Hg和As7种元素的质量比,利用土壤综合质量影响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评价该煤矿周边土壤重金属影响状况,并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污染来源。结果表明:Cu、Pb、Zn和Hg 4种重金属的平均质量比均高于陕西省土壤(A层)背景值和麟游县土壤环境背景值;距矿区10 m~150 m范围内7种元素富集状况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矿区Cu、Zn、Pb、Cd、As和Hg元素均来自煤矿开采导致的\"三废\"污染及农药、化肥的使用,Cr主要受成土母质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于2017年对浦东城区和郊区大气PM2.5中的重金属特征和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K、Fe、Na、Ca、Mg、Al等矿物元素为浦东新区PM2.5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中K的年均值为297.3 ng/m3.浦东城区的不同元素在季节变化上呈现较为不同的变化规律,郊区的金属元素值大部分呈现春季先逐月下降,在夏、秋季有起伏... 相似文献
3.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城市土壤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阐明城市土壤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分别从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异研究和重金属污染的环境效应研究两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国内外进展,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选取钢丝绳行业比较发达的某乡镇为研究区域,对其地区周边土壤及农产品的污染状况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中铅、锌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2)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废水灌溉方式有关。(3)废水灌溉的农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4)重金属主要富集在农产品的根部,果实中富集的量很少。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城市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空间分布特征、化学形态与影响因素,以及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与生物效应,指出今后的研究重点与趋势是建立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念和标准体系,研究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机制与规律及城市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发展判源分析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对某原工业生产用地土壤重金属Cr、Pb、Hg、As、Ni、Cu污染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深度为1 m~3 m处,Cr超标,地下深度为1 m处,Ni超标,其他重金属元素在地下深度为1 m~4 m处,均能达标;在地下深度为1 m处,Cr污染面积达39 700 m2,Ni污染面积达1 370 m2. 相似文献
7.
宁连高速两侧土壤及小麦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宁连高速沿线4个路段采集土壤和小麦样品,研究Pb、Cd、Cr、Cu和Zn等5种重金属在高速两侧土壤及小麦中的分布特征、累积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速两侧距路肩0 m~350 m范围内,土壤和小麦中5种重金属质量比均受到高速交通影响;高速两侧农田内土壤和小麦综合质量影响指数IICQ均<1,各路段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清洁;Pb同位素组成显示大气吸收是小麦中重金属累积的主要途径。交通污染是影响高速沿线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9.
鞍山市郊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鞍山市郊蔬菜基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分析表明,所采集的菜地土壤中Cd的超标率为44.4%,Cu、Pb、Cr、As、Hg无超标现象。大田菜菜地土壤中As、Hg、Pb含量比大棚菜菜地略高,Hg、Pb、Cu、Cr、Cd含量超背景值。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典型农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在蔬菜中的富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贵州省遵义县4个镇典型农业区,研究重金属含量和污染特征以及在蔬菜中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由于贵州省重金属本底值普遍较高,遵义县虾子镇、永乐镇、新舟镇和喇叭镇土壤Cd、Hg、As均有超标,Cd的超标率分别为64.3%、31.3%、23.5%和6.3%,Hg的超标率分别为37.5%、11.8%、12.5%和28.6%,As的超标率分别为6.3%、23.5%、31.3%和28.6%;从蔬幕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来看,辣椒、西红柿对于Cd有较强的富集作用,豇豆对As的富集系数略高于其它蔬菜,黄瓜、豇豆对Hg的富集强于对其它重金属元素的富集. 相似文献
11.
以钢丝绳产业集聚区内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和分析产业区中心河两边淹水环境下的水稻田、少用受污染河水灌溉的棉花田及不用受污染河水灌溉的蔬菜地样本,结果表明,产业区内土壤中铅和锌的含量明显高于产业区外。产业区内除水稻田土壤中铅的质量比超过评价参比值外,其他灌溉方式下土壤中铅和锌的质量比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pH值>7)。统计分析表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与废水灌溉方式有关,该产业区内土壤外源重金属来自钢丝绳产业的可能性很大。在不同的灌溉方式下,土壤剖面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2010年和2011年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13.
分析了目前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十二五\"期间南京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管理经验。指出明确的重金属污染物减量化目标、系统的管理模式设计和科学的政策手段是该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取得成效的关键,包括采取的主要干系人协调合作模式,以及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污染源头控制、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防范场地环境污染、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加强制度标准建设等政策手段,并对今后的工作方向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海南省昌江县石碌镇钴铜矿尾矿库环境特点,分别采集了矿砂、背景土壤、废水、纳污水体和植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钴铜矿尾矿库的土壤受As和Cu污染严重,周边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废水经过尾矿库沉淀处理后,SS、As、Cu、Co、Fe等监测指标均有所降低,尾矿库起到沉淀吸附处理作用;纳污河流石碌河水质良好;尾矿库内自然生长的菖蒲和水竹均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污染,尾矿库内的甘蔗中Cr、Pb含量均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表明尾矿库内不宜种植可食用作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田农药流失现状及减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具有生物毒性的农药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分析了我国农田农药流失现状,指出流失的主要农药品种与用药历史和特点密切相关,水体中检出的有机氯农药主要源于早期农药残留,检出的有机磷农药和长残效除草剂部分种类目前仍在使用。提出从影响农药流失的各个环节入手,制定严密的减控策略。植物缓冲带是拦截农药流失的常用措施,可以实现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可持续治理。建议实行生态功能区划,严格限制高毒农药的施用,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规范农药喷洒器械和施药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农药流失,从而降低农业非点源污染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某矿区采集农田土壤和菠菜样品,分析其中重金属含量,基于相关性分析和PMF模型对该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Cd、As、Zn、Cr和Cu元素明显富集,分别是当地土壤背景值的5.7倍、4.4倍、2.4倍、1.5倍和1.3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内Cu、Zn、As、Cd元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具有同一污染源;PMF模型结果说明,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主要来源分别为工业污染源、自然母质源、交通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其对当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贡献率分别为39.8%、22.8%、21.6%和15.8%.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湖北省典型矿冶城市表层土壤采样,测定其中Cd、Co、Cr、Cu、Mn、Ni、Pb和Zn等8种重金属的质量比,探究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与污染程度,并定量分析各污染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Cd、Cu、Pb和Zn污染严重且具有类似的污染空间分布,均在工矿活动区域富集,Co和Cu高值区均出现在铜矿附近。Cd、Cr和Cu污染程度较高,对土壤生态环境有较大的不利影响。研究区内主要受综合采矿源、铜矿采矿-冶炼源影响,对土壤重金属的贡献率分别为41%和31%。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农用地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京市农用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顺序提取的方法对Cu、Zn、Pb、Cd做化学形态分析,了解不同元素各形态下空间赋存的含量与占比。结果表明,在农用地土壤中,上述4种金属元素所赋存的化学形态活泼性顺序为CdPbCuZn,其中Cd主要为醋酸提取态,Pb主要为可还原态,各占总量的40%以上,具有较高的生物有效性和潜在危害性;Cu与Zn主要为残渣态,占总量的60%左右,生物可利用性较低。由因子分析法可知,土壤p H值越大,Zn与Cd就越趋于向稳定的化学形态转化,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对Cu与Pb的络合能力就越强,可以降低其环境危害性。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植物修复的相关机制及其进展和发展方向.随着一些功能基因的鉴定和分离,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能力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开拓了植物修复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