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对叶绿素a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的每年夏季 ,太湖某些水域都不同程度的出现大量藻类 ,个别监测点位的藻类密度高达7 6亿个 /L。由于藻类计数方法繁琐 ,藻类暴发期对藻类密度的监测工作显得力不从心。藻类属于低等浮游植物 ,各门藻类均含有叶绿素a ,测定叶绿素a可作为藻类现存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 ,通常可用叶绿素a来表示藻类含量的高低[1 ,2 ] 。叶绿素a测定方法较藻类计数更为简便、快捷。通过实践 ,对叶绿素a测定方法作一些改进。《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第 4册生物监测 (水环境 )部分关于叶绿素a的测定是将滤过水样的滤膜 ,置于低温冰…  相似文献   

2.
对生产力测定中“叶绿素a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产力测定中“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与改进,对样品研磨、转移损失、离心后750nm处吸光值达不到0.005要求等方面进行对比试验研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叶绿素a测定方法的改进及最优提取时间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方法进行了改进,并通过单因子重复水平试验和提取时间进行探讨,证明改进前后的方法无显著性差异,而改进后的方法简化了分析过程,并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  相似文献   

4.
水体中叶绿素a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水体中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乙醇免研法测定水体中叶绿素a的实验条件。用95%乙醇替代90%丙酮作为萃取剂,用高温免研磨萃取替代研磨萃取,其结果是乙醇免研法与丙酮法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同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显示, 乙醇法的测定结果与丙酮法无显著性差异,且乙醇免研法萃取效率有所提高,其测定结果均略高于丙酮法,说明乙醇免研法可以替代丙酮法。  相似文献   

5.
地表水浮游植物叶绿素a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了浮游植物叶绿素a测定方法中的丙酮萃取法和热乙醇萃取法.结果表明,应用反复冻融植物细胞的丙酮萃取法对地表水中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萃取率显著高于其他方法,且重复测定的精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用组织研磨、浸泡提取、热浴超声3种提取方法和丙酮、甲醇、乙醇3种提取溶剂,从实验室纯培养微囊藻中提取叶绿素a,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质量浓度。结果表明,经组织研磨破碎藻细胞后用甲醇提取的效果好于丙酮和乙醇,经浸泡和超声破碎藻细胞后用乙醇的提取效果好于丙酮和甲醇;使用乙醇-热浴超声法在所有的试验组合中获得最佳提取效果,条件为:乙醇温度为50℃-55℃,超声6min-8min后再静置提取5h-6h。  相似文献   

7.
水体中藻类叶绿素a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超声波法、反复冻融法、热乙醇法对小球藻和微囊藻中叶绿素a的提取效果,并与标准方法作比对。结果表明,4种提取方法中,标准方法对藻类提取效果稍逊,热乙醇法对小球藻的提取效果好,而超声波法和反复冻融法对微囊藻的提取效果好。建议针对不同水体中的优势藻类,标准方法可结合热乙醇法和超声波法,用乙醇替换丙酮作为叶绿素a的提取溶剂,并增加超声波破碎步骤,以提高叶绿素a的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8.
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了《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和ISO 10260:1992(E)中测定叶绿素a的典型方法,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之间既存在显著性差异,又有一定的相关性,从提取方法、提取溶剂和计算公式等方面讨论了原因,指出ISO方法提取效率更高,操作更简便。  相似文献   

9.
基于高温条件下叶绿素a易降解的性质,分别以纯品叶绿素a和活体藻为实验对象探讨了温度对荧光法测定叶绿素a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机理。结果显示,温度升高会提高叶绿素a的降解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叶绿素a的相对荧光强度与温度呈良好的负线性相关;首次计算导出了叶绿素a、斜生栅藻、蛋白核小球藻及铜绿微囊藻的温度系数分别为0.30%、1.09%、1.17%及1.14%;此外,验证了在现场测定中当环境温度为15~35℃时温度对水体叶绿素现场检测仪的影响甚微,测定结果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岳阳南湖叶绿素a及其水质关系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通过对南湖水环境中叶绿素a的测定并同时分析其水质,结果表明,南湖水域叶绿素a呈现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夏季>春季>秋季>冬季,麦子港>湖心。叶绿素a含量与环境因子有关,如水温、水质营养因子、BOD5、CODMn有关,南湖N、P满足藻类生长需要,春季总P对数值与夏季叶绿素a对数值成线性关系。南湖叶绿素a含量变化范围在1.75~3.62mgm3,说明南湖水体处于中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1.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叶绿素a、b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同时测定叶绿素a、b 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该法不进行预分离,直接测定,操作简便,结果与先分离、再以强氧化剂消解后分别测定镁离子浓度进而推算叶绿素a、b 浓度的原子吸收法有一定可比性,本法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水源水除藻研究中藻类监测方法的选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显微计数和叶绿素α测定两种主要藻类的监测方法进行了简要评述,提出在水源水除藻研究中应针对不同的除藻机制,采取不同的藻类监测方法。化学氧化除藻大都使用强氧化剂,将它们投入含藻的水体后,能穿透藻类细胞壁,扩散至细胞内部氧化叶绿素,使藻类代谢终止、死亡,故宜采用叶绿素α法。生物法除藻是利用生物对藻类的吸附、捕食和分解等作用去除藻类,则应采用计数法。  相似文献   

13.
碘量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硫化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设计制作了测定硫化物的酸化 -吹气 -吸收预处理装置 ,验证了装置对硫化物的回收效果 ,对分析条件进行了最佳选择 ,对干扰及消除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本方法的测量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均为良好 ,适用于含硫化物在0 .40 mg/L以上的水和废水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岷江、沱江成都段主要河流流经各区(市)县和城区出入境断面水质评价及责任认定暂行办法》。指出依据该办法可以判别跨地区河流上下游相关地区的污染贡献和相关地区人民政府的责任认定。  相似文献   

15.
用碘量法测定废水中的硫化物,可能因无法消除干扰而使测定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对于同一废水样品,当碘量法和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时,可用Pb(Ac)2半定量法进行判定;对于某些化纤企业的废水,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洗涤沉淀,可消除碘量法测定的干扰。使用光度法时,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可由0~25μg,扩展到0~40μg。5 0μgS2- ml的ZnS混悬液置于冰箱内保存至少可以稳定一个月。  相似文献   

16.
根据江阴市四条主要内河锡澄运河、白屈港河、张家港河及横河的监测数据,分析叶绿素?a(Chla)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理化水质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建立逐步回归多元线性模型,筛选与Chla显著相关的水质因子。结果表明,四条河道Chla存在明显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异。不同河道对Chla有显著影响的水质因子各不相同。总体来说,锡澄运河、白屈港河及张家港河Chla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水温和外源输入,而横河除了这两个因子外,还受P和NH3-N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硝酸银和硫酸铬钾代替硫酸汞来消除 COD 测定中的氯离子干扰,同时将重铬酸钾溶液的浓度降低为0.100 mol/L,并用硫磷混酸代替硫酸,该方法经过对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的测定,表现出对于测定氯离子含量低于25000 mg/L的高氯低 COD 值水样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同时可以实现银盐的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18.
用改进的凯氏法测定生物样品和水样中总氮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凯氏法测定生物环境样品中总氮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以简易装置代替凯氏消解装置,省略了蒸馏步骤。避免了称量时易造成的样品损失及蒸馏过程的氨氮损失。经过实际样品的测定,并与原测定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证明改进后的测定方法具有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实验装置及步骤简便易行的特点。缩短了实验周期,提高了氮的回收率。同时,用改进后的方法对水样进行了测定,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品红亚硫酸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甲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方法的显色条件、抗干扰性,成功地应用该方法测定了高浓度有机废水。方法的精密度6%,回收率91%,检测下限0.5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