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保护》2012,(4):14
曾几何时,人们认为地下水应该是和污染"绝缘"的,因为它有一层天然的"过滤器"——土壤。可是实际情况如何呢?2010年,国土资源部和水利部对全国182个城市的4110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2.
《环境》2017,(7)
<正>"地沟油"为何屡禁不止?它从哪里来?又销往何处?制售能有多少利润可图?食用它会有什么危害?它变废为宝的道路还有多远?……如何治理"地沟油"一直是个难题。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沟油"治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构建"地沟油"综合治理长效机制作出安排部署。这让人们看到解困"地沟油"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我国土壤环境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土壤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它,就没有一切”。土壤作为作物载体,它的环境质量直接维系着农产品安全,对人民身体健康影响深远。在我国所面临的人口、粮食、生态环境问题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更为严峻的同时,确保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安全是保障整个生态环境安全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因此,土壤污染及其环境安全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就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土壤环境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加强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4.
人工土壤渗滤工艺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处理系统作为生态学处理方法,实际上是追求土壤、含水层和植物的“处理”与“利用”两个功能的总体实现。人工土壤渗滤工艺正是针对传统土地处理工艺的改进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它使用人造填料代替土壤,构造人工土壤环境;有效改善了土地处理工艺占地较大和处理负荷低的弊端。并通过对人工土壤渗滤工艺的实际应用,对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尤其是通过一系列的微生物试验,对工艺中的核心部分——“人工土壤”的生物特性以及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净土保卫战     
正现在市场上出现的有机食品,价格高昂,但销量却是不少,为什么消费者会选择这样价格高昂的食品呢?因为公众越来越重视"舌尖上的安全"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市场的导向反映了公众越来越关心自己吃的大米、蔬菜是否受到污染,越来越重视自己居住的房子是否安全。一、土壤对人类具有重要的作用1厘米厚的土壤要历经1000年才能形成,土壤能够为植物提供养分和一定量的水分,并在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能保存至少四分之一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为生态系统提供重要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理活动对于农田生态系统干预性较强。国内的土地整理尚未形成规模,如何在土地整理过程当中,有效实现生态环境的科学保护,是摆在人们面前最大的问题。只有将生态环境进行合理改善,才能确保土壤质量不断提高,还能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更是实现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十四五”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不仅历史遗留土地污染问题的解决仍需大量的投入,而且新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和需求仍将不断涌现。建议从健全土壤生态环境可持续风险管控体系、构建土壤生态健康评估与考核指标体系、创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产业模式、提升国家土壤环境监管信息平台支撑体系、加大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科技研发力度、加强"一带一路"土壤环境保护等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入手,推进"十四五"期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酸性降水在西欧、北美一带,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特征。由于它引起水体和土壤酸化,危害人体健康和生物的生存,腐蚀城市建筑物,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已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和科学家的关注。目前,我国正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工业将迅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酸雨的形成,它有什么危害?对北京地区是否有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注意和探讨的问题。一、什么是酸雨,它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针对硒砂瓜工程土地生态安全尚缺乏系统研究。以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依据硒砂瓜地生态环境特点,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建立了由23个原始指标或生成指标构成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经研究,在13个安全趋向性为正的指标中,土壤有机质含量(C10)、植被覆盖率(C12)、水域面积比重(C16)、草地面积比重(C15)和抗灾率(C11)值较小,说明硒砂瓜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土壤有机质、植被覆盖、水域、草地等的生态风险增大,进一步导致该地区抗灾能力减弱。在10个安全趋向性为负的指标中,耕地压力指数(C6)、人口增长率(C1)、水土流失面积比重(C23)和城镇化率(C8)值较大,这是因为,随着硒砂瓜种植面积的剧增,耕地面积骤降,覆被等变化引起水土流失风险增加。同时,由于种植硒砂瓜短期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导致人口城镇化速度放缓,农村人口的增加进一步导致人口增长率提高。总体来说,硒砂瓜工程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得分为0.6139,处于预警状态(敏感状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每当冬春之交人们经常会或多或少地谈到一个"陌生又熟悉"的词"沙尘暴".所以陌生,人们不知它源起何处;所以熟悉,因为它来得太频繁,近期以北京为代表的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这些"黄龙"从何而来?怎么形成?如何才能征服它们?我们该做些什么?社会各界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得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污染防治补偿机制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志  王蓉 《环境保护》2007,2(1):43-46
农村环境问题的核心是农村土地污染问题,环境污染要素的主要影响最终都将归于土地.然而,我国目前关于土地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尚待完善,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关于农村土地污染防治的先进经验,针对我国农村土地污染防治单独立法,并在农村土地资源调查制度、农村土壤标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农业清洁生产制度、土壤的整治与补救制度、土壤保护预警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7个方面,对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月柴 《环境》2001,(7):9-10
当沙尘暴一次又一次蛮横地闯入人们的生活,当水资源严重匮乏影响到人们的生存,当物种灭绝、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等种种生态问题扑面而来的时候,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一个新的话题摆到了人们的面前,并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3.
<正>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于近日完成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程序。在法案中进一步落实"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明确土壤污染责任和治理修复责任,保证收储土地无污染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从立法和政策的大趋势看,完成土壤修复可能成为各地土地收储的前提条件,这意味着未来的土壤修复项目或将更少地来自政府和土地储备中心。  相似文献   

14.
正湖南是鱼米之乡,曾因"湖广熟、天下足"而闻名于世;湖南也是有色金属之乡,受土壤重金属背景值高、土壤酸化、有色金属开采冶炼等历史遗留因素影响,土壤环境质量一直不容乐观。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通过"四个着力"强力推进"净土保卫战",力争实现土壤污染风险安全可控,为确保全省粮食和农产品安全打  相似文献   

15.
节能减排,一场史无前例的攻坚战.对于河北这个工业大省来说,人们赋予它更多的期待和关注. 一个排污大户如何"瘦身"为减污大省?特色鲜明的"双三十"工程何以形成了.抓重点带全面"的节能减排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李秀婷 《环境》2013,(7):54-57
镉大米背后,是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地。这些土地如何修复?植物修复技术脱颖而出,其中植物提取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利用超富集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取重金属,并将其转移、贮存到植物的地上部分,然后收割地上部分,连续种植超积累植物即可将土壤中的重金属降到可接受水平。但最重要的,是在源头控制住污染。  相似文献   

17.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而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受污染的土壤能够通过不同途径对人群健康构成威胁.国内外有关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可分为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以及联合修复,各修复方法适用范围差异较大.结合农业土壤、城市土壤以及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能够提出相应的更加合理的修复措施,最终为相关部门环境污染治理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石旭初 《环境》2000,(7):19-19
土壤,奉献五谷,普养众生。人们常用“大地母亲”来赞美土壤的慷慨。炎黄子孙,素来就眷恋有养育之恩的故土,热爱赖以生存的土地。游子离乡时,随身带着一包家乡的土壤,朝朝暮暮,以寄托思乡之情。据土壤专家说,从一个小土粒,到地球上所有的土壤,都是由岩石变化来的。这个变化是缓慢而难以觉察的。一块岩石要经过几个世纪的风吹、日晒、雨淋、雷击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才能变成土壤、在目前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生态安全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和基础,土地生态安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尤其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土地的数量、质量和利用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土地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土壤盐渍化及其治理措施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及其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土壤盐渍化是当今世界上土地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的主要类型之一,也是世界性的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土地盐渍化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因此,较准确的分析土壤盐渍化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变异尺度,揭示其分布规律来防治区域土壤盐渍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提出了盐渍化的相关概念,然后对导致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因素及其土壤盐渍化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进行全面阐述。结论表明土壤盐渍化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导致这种变化的驱动力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足够有效地揭示人为和自然因素与土壤盐渍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而且可以此来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土壤盐渍化的综合性建议以及土壤盐渍化研究中急待解决的研究课题及其有效的研究手段,从而为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土壤盐渍化研究的内容及水平打下了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