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催化裂化汽油碱渣酸化液络合萃取脱酚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炼油碱渣属高浓度含酚废液,作者采用30%TBP-煤油体系对催化裂化汽油碱渣酸化液进行络合萃取脱酚,研究了不同的萃取时间、温度、pH值、溶剂比、盐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三级错流萃取后,废水酚含量由5457 mg/L降至50 mg/L以下,脱酚率≥99%。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石油炼厂中含酚废水主要来自碱洗汽油催化裂化及常减压工段,其中以反复使用洗涤汽油后的废碱液中含酚量最高,通常称为“碱渣”。该废水中还含有大量硫化物、油状物、碱及无机盐类,历来是各石油炼厂中难以处理而浓度又极高的有毒废水种类之一。目前,国内对该种废水尚无比较成功的处理方法,一般采用萃取法、加浓H_2SO_4提粗酚法、CO_2气提法以及回收碱法,这些方法都存在很多缺陷,如成本高,对设备的腐蚀性严重,酚的去除率很低等。有的厂则不经处理而将其与其他种类的废水混合稀释后排放,严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3.
对某厂硫酸卷曲霉素废水进行预处理试验,为水处理工程设计提供参考.选择混凝-气浮-水解酸化工艺组合作为预处理工艺,试验表明,依某厂硫酸卷曲霉素生产废水特征,以PAC为混凝剂、PAM为助凝剂,投药量分别为100和5 mg/L条件下,混凝-气浮单元的COD、BOD5和SS去除率分别在42.6%~48.7%、25.5%~40.8%和84.6%~92.6%之间;在水解酸化单元接种厌氧污泥,可以大大缩短污泥驯化时间,用经过14 d驯化时间的污泥处理气浮单元出水,HRT为16 h时,该单元的COD、BOD5去除率分别在8.4%~33.8%和5.0%~19.5%之间;气浮单元、水解酸化单元均提高了出水的可生化性.将混凝-气浮单元与水解酸化单元联合作为硫酸卷曲霉素生产废水的生化处理的前处理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一种酒红色石化碱渣废液,碱浓度为10%,COD值为110 000 mg·L~(-1),硫化物平均含量为2%,不能直接进行生化处理。向碱渣中加入4.5%浓硫酸中和处理,提取碱渣废液中7.5%的有机物组分,利用Na OH调节废液中过量的酸至中性后,进行电催化氧化处理,处理条件为:电解时间为2 h;电流为300 A;电压为1.47 V;处理量为1 L;极板间距为1.5cm;吨水电耗为98.0 k W·h~(-1);电流效率为54.61%。最终出水COD为38 mg·L~(-1),出水能够实现≤50 mg·L~(-1)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针对油田酸化废液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的问题,在对酸化废液主要污染物进行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p H调节工艺、总铁及悬浮物等污染物去除工艺的研究,形成了中和-氧化-混凝-过滤的处理技术。重点研究了药剂种类、投加量、处理时间等因素对酸化废液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Na OH与Ca O质量比为3∶1,c(H2O2)=4 000 mg·L~(-1),氧化时间为20 min,c(PAC)=800 mg·L~(-1),c(PAM)=10 mg·L~(-1)。研究结果表明,酸化废液经最佳工艺处理后可达到回注水水质标准:ρ(悬浮物)10 mg·L~(-1)、ρ(油)30 mg·L~(-1)、p H值为6~9、F(腐蚀速率)0.076 mm·a-1。为酸化废液回注处理工艺、装置的设计及现场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6.
用污泥加硫酸化液沥滤镍镉电池中的重金属是一种全新的工艺,该工艺主要由生物酸化反应器和金属沥滤反应器两个反应器组成.生物酸化反应器中产生的酸液就是沥滤电池中重金属的反应液.研究表明,酸化液在沥滤反应池的停留时间对沥滤的效果有显著影响.在1、4、7、12 d 4个停留时间中,4 d的效果是最好的,对金属Cd和Ni都用40 d左右基本实现了全部滤除;1d略微慢一些,Cd用了40 d,Ni用了45 d;7 d和12 d的沥滤时间都长于50 d.4 d产生的金属废液量是1 d的1/4,考虑到后续处理金属沥滤废液的工作量,选择4d的停留时间要优于1d.  相似文献   

7.
采用活性污泥法对某炼油厂预处理后的碱渣废水进行了处理。以目标废水为碳源对活性污泥进行了成功驯化,然后用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对炼油碱渣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以降低其COD(化学需要氧量)值。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生化处理对炼油碱渣废水的COD值具有较高的降低作用。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COD的平均去除率可达76%,容积负荷为0.7 kg COD/(m3·d)左右,运行10 d后,COD总去除率可达74%左右,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三级排放标准(GB 8978-1996)。  相似文献   

8.
对模拟磷霉素钠制药废水进行Fenton-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小试处理实验,考察了COD、有机磷的去除效果,并对处理前后的废水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显示,增加了Fenton预处理后磷霉素钠制药废水的COD和有机磷分别降低到100和2 mg/L,去除率均可达87%以上,出水COD满足化学制药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4-2008);Fenton过程对制药厂废水中的复杂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GC-MS结果表明,出水中基本检测不到复杂有机物。与制药厂采用的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处理效果相比,增加Fenton预处理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和系统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对水解+加压MBR处理中等难降解淀粉废水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增加水解酸化预处理后加压MBR处理效果有明显增加,不同操作压力下,膜过滤出水COD仅为无水解酸化预处理时的1/2。在操作压力为045MPa,进水COD10430mg/L,容积负荷522kgCOD/m3·d时,膜滤出水COD仅为202mg/L,COD去除率高达9981%。  相似文献   

10.
湖北西北部某工业园已建成污水处理厂(反应沉淀/水解酸化/MBR工艺)以处理合成制药废水为主,由于其预处理段处理效果难以满足后续MBR工艺要求,导致出水水质不能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急需升级改造。针对该合成制药废水污染物成分复杂、污染当量大、冲击负荷高、可生物降解性差以及水量水质变化大等特点,采用铁碳微电解/水解酸化两级预处理工艺对该制药废水进行强化预处理,并建立两级预处理/MBR工艺进行小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铁碳投加量为400g·L~(-1),铁碳质量比为4∶5,HRT=3 h,pH=4,曝气量为3 L·min-1时,一级预处理效果较好,铁碳微电解对COD去除率达47.50%,废水可生化性由0.23提升到0.38;二级预处理水解酸化将废水可生化性由0.38提升至0.46,促使MBR工艺运行效果大幅提升,最终出水达到《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 21904-20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