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是因为生物多样性的急剧丧失已在削弱未来人类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从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的性质和价值以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指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推动力是人类所采取的非持续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已成为人类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在分析、总结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就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  相似文献   

2.
(一)现代生态学形成于本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奠基人是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勒(A.G.Tansley)。1935年,他提出“生态系统”概念。他说:“我们对生物体的基本看法是,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有机体不能与它们的环境分开,而与它们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系统。”这就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生物与非生物环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污染与指示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植物与化学元素重金属污染物在环境中不能被生物降解,只能在价态和形态上发生转化,并且可以在生物体内富集积累。因此,对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带来潜在性的威胁。现在世界上对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重视。研究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环境科学的重要课题。在自然环境中,植物的发育、生长和繁殖需要一定的营养。而各种植物所需要的营  相似文献   

4.
森林是提供木材,蓄积水份,保护野生生物,保留自然风貌,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及在美学和精神价值等方面,对人类都有极大的重要性。随着对森林深入的了解,自然风貌的开拓,天然森林的养护及人工林的扩大,上述各种价值还将大大提高,但不幸的是,人类活动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种种胁迫,而大气污染是最重要的人为胁迫因素之  相似文献   

5.
城市环境质量问题是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它的形成原因复杂,与过去城市职能不清、缺乏全面规划、生产布局不合理、城市生态系统组成和结构不健全、对城市的生态系统的新陈代谢缺乏科学管理和有些城市老化、功能失调有关。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生态型—人类生态系统。由于  相似文献   

6.
地球上生栖着各种各样的野生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物质循环系统,建立起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生态系统。然而,由于各种因素,其中主要是人为影响造成野生生物资源的危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直接危胁野生动物的生存。大规模的露天采矿,使地球表面伤痕累累,大量的金属元素从地层深处采掘出来。散布到地表的各处,从而改变着元素的环境分布,以致引起疾病,整个生物界都不能幸免。今天,世界上近三分之二的森林面积已遭到破坏,这不能不改变整个生物圈,以及野生生物所生栖的自然环境,而使成百种珍禽异兽和有经济价值的动物面临绝迹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任务是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防治环境染污和生态破坏,为人民造成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讲发展。可见,环境科学所研究的是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创造舒适的生存条件,保障人类健康的问题。阐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是环境医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分泌的天然产物,由于其物理性质和化学结构与许多人工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相似,并且对土壤、淡水、海洋等生态系统毒性较低,因而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特别是在重金属和石油等有机溶剂污染的原位和异位生物修复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主要综述了近年国内外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廉价制备、作用机理、环境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绪言 生态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生物存在与活动的空间,一切与生物有交互作用和关系的环境。生态环境研究的基本含义就是:用生态学和环境料学的观点和基本原理,来研究人类活动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演化的机理和规律。生态环境概念的提出,是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生态环境研究的开展,标志着环境料学的研究工作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它是进行生态建设的基础,是为建设一个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大系统而探索科学规律、以便更好的指导人类的活动。生态环境研究的特点在于它的综合性,它需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全球性的大生态环境的研究是当前环境科研工作的一个大趋势,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15年来工作积累的一个新要求,是我国环境科研工作的一个新起点。为此,中科院于198G年10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0.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分泌的天然产物,由于其物理性质和化学结构与许多人工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相似,并且对土壤、淡水、海洋等生态系统毒性较低,因而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特别是在重金属和石油等有机溶剂污染的原位和异位生物修复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主要综述了近年国内外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廉价制备、作用机理、环境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仅提供了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食物来源,也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物圈环境。因此,从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态势以及其丧失的原因;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等方面加以阐述,以达到保护作物和畜禽等的遗传多样性及其野生亲缘种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指出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在加快,濒危物种在增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应是濒危物种。并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认为人口过快增加是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3.
小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小城镇和农村污水主要采用的小型装置和生态系统两方面的处理技术.分别描述了小型装置中UASB、SBR、生物滤池、化粪池处理技术和生态系统中人工湿地、绿色生态滤池在小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最后进一步对小型装置和生态系统两种处理技术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在中国小城镇和农村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处理、综合利用和无害化排放技术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及对氮磷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土壤、植物、微生物是其基本构成,因此,从这三个方面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综述了人工湿地在N、P去除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5.
工业园产业生态系统多样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样性是衡量开发区产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开发区产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完善、功能结构优化、规模竞争活力、稳定演化会产生重要影响。借鉴Shannon-Weaver生物多样性指数方法进行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生态系统结构多样性评价,类推多样性自然规律在产业生态系统的适用,结果表明,开发区产业结构组分多样性指数随整体产业规模扩大呈逐年下降趋势,系统存在不稳定;由结构元到结构网(Hu-Hc-Hn)产业生态系统中存在结构多样性递减趋势,系统功能多样性不完备。针对当前低碳经济产业发展要求,探讨了综合性开发区产业生态系统应采用改变新的组织形式、调整政策来恢复和保持产业系统调节功能的生态化模式,不仅为生态产业的构建和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而且为调整组分、改善结构功能、提高竞争力提供较为直观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发展引起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系统质量的变化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已经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很大影响。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胁迫3个方面构建生态系统质量评价模型,研究了2000年、2005年、2010年3个时期生态系统质量变化、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崇明县和中心城区生态结构指数最高;崇明县功能指数最高,中心城区最低;崇明县受城市化胁迫最小,中心城区胁迫最大。崇明县是上海市生态系统质量最好的区域,3个时期生态系统质量指数均处于1级水平,中心城区生态系统质量最差。提供了一种生态系统质量评价的方法,研究结果揭示了上海市2000-2010年生态系统质量演变趋势,可以为上海市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发展,各种人工合成的有机体不断的被带到人类的环境生态系统,尤其是塑料制品在人类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邻苯酸酯类化合物在塑料制品加工工艺过程中作为一种有效的增塑剂,它改变塑料  相似文献   

18.
绿色食品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只有一个地球,而且它的空间很有限,所有生物都在这个空间里进行生存竞争,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不断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改造着世界,时而也破坏着生态.长期以来,人类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不断增施农药和化肥,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除使人患病(致敏、致畸、致癌、致突变)外,还造成水质、土壤、生物和大气污染,不仅导致环境资源损失,而且导致经济利益损失.我国是农药用量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一些有机汞化合物具有慢性的毒理学性质,它比无机汞更毒。据瑞典科学家Jensen和Jerhelor首先指出,从工农业污染物中进入环境的多种形态的汞,可在天然汞的生态系统中转化成甲基汞.在国内外对沉积物中的汞的生物甲基化和鱼对甲基汞富集的研究工作已有报导。影响汞的生物甲基化的  相似文献   

20.
植物对环境中氟化物(特别是大气中的氟化物)有高度的富集作用,使氟化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变化甚为复杂,并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潜在的影响。生物样品中氟化物的分析,近年来有较多的研究。我们主要讨论近年来有关植物中氟化物的分析方法以及与此有关的氟化物微量分析。一、测定氟化物方法概述测定氟化物的方法很多,但是适于植物分析的微量方法,较早应用的有容量法,但其灵敏度较低,应用逐渐减少。近年来主要应用的有分光光度法、氟电极法、活化分析法以及极谱分析和发射光谱分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