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机场植被管理与鸟击灾害防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鸟击灾害是航空“A”类灾难,机场鸟击灾害的根源在于机场生境对鸟类的吸引,减少机场生境中吸引鸟类的生态因子是解决机场鸟击威胁的根本方法。本文通过对南充高坪机场植被和鸟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寻找最适宜的机场植被管理措施。结果显示:植被为鸟类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植食性鸟类数量与植被的种类和季节变动规律基本吻合,同时植物的繁茂滋生大量昆虫,使肉食性鸟类数量增多。对飞行区植被进行处理,设法控制机场内鸟类的食物来源,对于减少飞行区鸟类的数量非常重要。建议采取的措施有碾压、割草和农药喷洒、挖除高草丛、使用除草剂、草坪植物种类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2006-2010年间鸟类组成、数量、多样性等方面的变化及其原因,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用样带法对机场飞行区内的鸟类进行了系统调查.将记录的数据与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第1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2目25科78种;第2次调查记录到鸟类10目16科31种,其中有11种鸟在第1次调查中没有发现.第1次调查中各季节及全年鸟类的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均大于第2次;机场鸟类的生态类群、食性变化明显;机场环境的改变是造成2次调查结果差异的根本原因,管理部门改造后的机场环境更加不适合鸟类栖息.根据调查资料提出了鸟击防范对策及建议,以达到持久高效预防鸟击事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昆明机场植物多样性及鸟类适宜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撞灾害是威胁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原因在于机场生境为鸟类提供了食物、水和庇护场所等多种适宜的生存条件。本文以样方法为主要调查方法,对昆明巫家坝机场的植物群落类型、高度、盖度等进行详细调查,并以植物在群落中的地位、植株高度、为鸟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等3个方面对植物的鸟类适宜指数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机场内现有11种草本植物群落、1种灌木植物群落共12种群落类型;含有植物60种,隶属于20科55属,其中对鸟类有强烈吸引作用的植物有13种。根据机场及其附近区域的生境特点,应严格控制对鸟类有吸引作用种类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并对此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系列的鸟类防控综合措施,以达到降低机场对鸟类吸引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机场围界存在虚警率高、信息分散和难以从全局角度管理等问题,提出基于安全度的机场围界安全评估方法。基于分散环境集中监控思想,利用改进DS证据理论将前端探测设备获取的信息进行融合,再利用模糊集理论获得区段安全度,进而求得防区安全度和全局安全度。基于C#和Map Xtreme开发机场围界监控平台,结果表明,基于安全度的评估方法能够准确反映机场围界安全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5.
采用样带法和固定半径样点法对包头民航机场8种生境中的鸟类分别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记录到鸟类153种,隶属于16目39科.计算了鸟类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度、密度、重要值等特征参数,探讨了影响鸟击发生的因素.结果表明,食源、水源、栖息地和繁殖场所是影响该机场及其周边地区鸟类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将调查期间记录到的鸟类划分为严重危险、很危险、较危险和一般危险4个等级,其中严重危险的鸟类有家鸽、雨燕、家燕、麻雀等10种,很危险的鸟类有苍鹭、大、喜鹊等31种,较危险的鸟类有风头鷉、灰鹡鴒、达乌里寒鸦等47种.最后提出了鸟击防范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临海机场周边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滩涂湿地,吸引了大量湿地鸟类在湿地浅水生态位集群觅食,致使临海机场同时受到陆地鸟和水鸟的双重影响,造成严重的鸟击风险.利用一年时间在我国东部某临海机场及周边8 km范围内,对造成鸟击风险的生物因素进行综合调查.全年共监测到17目、40科、110种鸟类,其中水鸟占据绝对优势,鸻形目约占58%,雁形目约占12%.造成一级鸟击风险的水鸟有白鹭(Egretta garzetta)、大杓鹬(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海鸥(Larus canus).春季和夏末时鸟类活动最为繁盛.昆虫调查分析发现蜻蜓目与鸟类数量变化相关性最高,鳞翅目次之.根据鸟情综合调查资料分析,结合预警指数,提出了针对鸟击防范的方案,为临海机场的鸟击生态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震次生燃气管道泄漏事件是导致地震灾害影响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建 筑物内地震次生燃气管道泄漏事件的发展过程,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和统计资料,确 定建筑物内地震次生燃气管道泄漏事件贝叶斯网络的节点变量和取值范围。根据节点变 量及其逻辑关联性构建贝叶斯网络结构图,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数据的统计并结合专家经 验估算确定各节点变量的条件概率。利用贝叶斯网络工具计算建筑物属性和环境变量在 不同状态取值下建筑物遭受破坏、燃气泄漏、燃气扩散引发二次灾害等关键节点变量的 后验概率。通过实例分析得出,建筑结构和地震烈度是建筑物遭受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 ,风速、大气稳定度对燃气扩散引发二次灾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鸟击是影响民航机场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鸟类活动特征并预测其活动所造成的风险,基于某机场长期鸟类活动调研数据分析了鸟类活动与鸟击风险的关系,得到了4类12项对机场鸟击影响最紧密的风险因素。将上述因素作为输入向量,以鸟击风险作为输出变量,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法(ANN)建立了机场鸟击风险预测模型,以长期鸟类活动风险记录作为数据库来训练和验证ANN模型的准确性,为提高预测的可靠性,又进行了模型优化和机场实地验证。结果表明,建立合理的ANN模型并利用长期鸟类活动数据加以训练,可有效预测机场鸟击风险。选择合理的输入变量可提高分析速度和预测精度,不仅有助于ANN模型的优化,还可以扩大ANN模型的应用领域以适应不同机场的鸟类活动特征,做出更合理的鸟击风险预测,为机场运行保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综合考虑"鸟""机""环""管"等因素建立的飞行区鸟击风险预测模型表明,飞行速度(V)对鸟击风险因素评价的影响最小,飞行高度(H)和飞行路线(R)对鸟击风险因素评价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通过介绍与鸟撞相关的鸟类基础知识及研究进展,针对机场建设过程中对鸟类产生的影响,探讨机场建设项目环评中开展鸟类专题调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环评调查、分析时应注意的要点和环保措施要点,以期有效地保护鸟类和保证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为进行鸟击防范,对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巴彦淖尔民航机场和乌兰察布民航机场的鸟类进行调查,得到了86种鸟类的飞行高度,根据飞行高度单一因子计算各鸟种的风险值,再依据风险值进行危险等级的划分,其中严重危险鸟种占16.28%,很危险鸟种占17.44%,较危险鸟种占29.07%,一般危险鸟种占37.21%。根据相近的飞行高度将观察到的鸟种分为16个类群,其中严重危险类群3个,包括雁鸭类、隼形类和鸦类。并将此分析结果与二连浩特民航机场的研究进行比较(两者的危险等级划分标准不同)。不同标准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这4个机场的严重危险鸟种都包括百灵类和麻雀,一般危险鸟类大多为小型鸣禽。这表明飞行高度可以作为分析鸟种危险等级的因子。同时对其他危险等级鸟种也进行了潜在危险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鸟撞的建议,包括整治环境、合理安排航班时间和设置拦鸟网等。  相似文献   

11.
沈韶平 《安防科技》2010,(5):39-40,52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筑物总量开始快速增加,随着大量的新建、改建、扩建建筑投入使用,数量庞大的消防电子产品也伴随之投入使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如火灾自动报警产品在维护管理及技术服务上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建筑的消防安全系数下降,值得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机场道面的外来物(FOD)防范是保障民航飞行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航业不断壮大,航线网络日臻完善,航班数量快速增长,机场改、扩建项目不断增多,鸟击、雷击、扎伤飞机轮胎等事件也随之增多,且世界各国的机场均有外来物侵袭事件发生,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现已成为世界民航业关注的焦点。作为机场安全的重大隐患,FOD风险已不容忽视。由于航空器相对于外来物而言非常脆弱,一只飞鸟或一小块塑料布被吸入发动机都可能引起空中停车,一个小小的螺钉、一片小的金属片、一颗尖锐的石子都会导致轮胎损伤甚至爆裂,爆裂的轮胎碎片又会打伤飞机机身、发动机或油箱、液压管等重要部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酿成安全事故。FOD威胁着飞行安全,不仅影响机场经济效益,也影响安全效益,因此减少FOD事件的发生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机场外来物含义、种类及危害性案例分析,提出防范FOD的重要性,同时也阐述了防范FOD的常用方法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机场在应急救援演练工作中,缺乏演练过程和监控记录、演练成本高且效果差、评价环节不科学等问题,基于GIS技术建立机场应急救援演练系统,论述系统功能需求、总体框架、实现方法和技术路线。实例证明:系统以GIS技术为基础,能够实现机场应急救援演练全过程记录,基本达到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演练及培训全过程的信息化、集成化要求,可为全国其他机场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系统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选择我国不同地域6条铁路,现场调查铁路取土、弃土(渣)场的使用及恢复情况,从取弃土场的占地面积及类型、取土量、弃土量等方面分析了其利用现状,并对植被恢复效果和难易程度进行了讨论。调查表明:北方平原区、荒漠区铁路的取土量较多,南部丘陵区的弃土(渣)场及弃渣量较多。从恢复效率和程度看,南部地区植被恢复相对容易且在1年内可以恢复到较好程度,但植被恢复不到位,较易发生水土流失等次生灾害;东北、华北地区植被恢复2年左右可以恢复至良好程度;西北地区植被恢复需求较小;对于部分高原地区,海拔越低、降雨越多,恢复越好,但部分地区降雨量是生态恢复的首要制约因子,保水措施是这类地区生态恢复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一、业内现状 国标<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06中,根据市场上不同的建筑类型和建筑物的实际用途,将建筑物划分为10种不同的类型,其中将轨道交通设施划归到交通建筑类中,同类的还包括机场航站楼、枢纽火车站、立体交通枢纽等.  相似文献   

16.
武广客运专线由北向南跨越武汉东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隧道和桥梁的形式跨越景区一级保护区的水域和陆域地带。本文主要从铁路选线、施工到运营过程中,重点结合景区规划和工程方案,对景区景观与植被、鸟类、水体等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针对铁路穿越景区的环保措施进行了研究,以评价铁路对景区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综合布线系统是通过对结构、系统、服务与管理这四个建筑物的基本要素以及对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作最优化的考虑,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具有高效、舒适、便利、安全的环境空间。具体而言,建筑物综合布线即在一个建筑物内安装一导体网络,该网络必须满足一定的数量、质量及安排灵活性的要求,并且具有模块化结构,有极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机场遮蔽应用规则,防止超高障碍物对机场安全运行产生影响,首先,调研分析美国、英国、印度等诸多国家的机场遮蔽应用情况;然后,针对机场周边障碍物限制面内不同的遮蔽区域,利用碰撞风险模型(CRM)模拟仿真障碍物遮蔽点碰撞风险值,提出不同区域遮蔽规则;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机场障碍物限制面内不同区域遮蔽方法和要求。结果表明:起飞爬升面和进近面内遮蔽区域按照一定扩散率外扩划设;过渡面内不建议应用遮蔽原则;内水平面和锥形面内按照分区域划设。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新建铁路对城市噪声的影响特点 ,笔者认为除了铁路运输噪声外 ,由铁路引起的次生环境噪声影响也较大 ,包括站区噪声及车站引起的周边新增道路交通噪声。这些噪声特点各不相同 ,但都受铁路规模大小影响。噪声预测方法应在考虑铁路规模的同时 ,针对不同影响特征建立不同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城市灾害避难是从危险程度高、基本生活条件差的场所向危险程度低、基本生活条件更好的避难疏散场所转移,以便降低灾害的威胁与延伸。危险程度低、基本生活条件更好的重要保障是用作避难所的建筑物不发生倒塌、不被严重破坏、不会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生命线系统未瘫痪或即使遭受破坏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因此,提高用作避难疏散场所的公共建筑设施抗灾能力主要是指建筑物和生命线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