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污水处理厂COD和氨氮总量削减的成本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内12个城市污水处理厂COD和氨氮总量削减所需单位成本的调研结果显示,根据污水处理量确定运行费用的传统方法不能直接反映污染物总量削减的成本.在处理能力范围内,COD和氨氮总量削减所需的单位电耗随着其去除负荷增加而降低,并逐渐趋向定值.因此本研究以COD和氨氮总量削减所需电耗为基础,建立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模型,其影响因素包括进水和出水浓度、设计规模、水量负荷率等,根据该计算模型确定运行成本可以有效激励污水处理厂削减更多的COD和氨氮总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进而影响其污水处理潜力发挥和经济效益等问题,以昆明市为例,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排水系统模拟仿真模型.依据昆明市“十三五”规划目标,以2015年为基准年,设计4种减排情景,模拟预测了不同时期下不同情景的污水处理厂减排潜力及费用效益.结果表明:城市排水管网改造与强化管理对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充分挖掘其污水处理潜力至关重要,该情景近期与远期污水处理厂COD削减量较基准情景分别提高了314772,389126t;NH3-N削减量较基准情景分别提高24223,27234t;费效比较基准情景分别降低0.2和0.17,污水处理潜力得到充分挖掘,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进而影响其污水处理潜力发挥和经济效益等问题,以昆明市为例,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排水系统模拟仿真模型.依据昆明市“十三五”规划目标,以2015年为基准年,设计4种减排情景,模拟预测了不同时期下不同情景的污水处理厂减排潜力及费用效益.结果表明:城市排水管网改造与强化管理对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充分挖掘其污水处理潜力至关重要,该情景近期与远期污水处理厂COD削减量较基准情景分别提高了314772,389126t;NH3-N削减量较基准情景分别提高24223,27234t;费效比较基准情景分别降低0.2和0.17,污水处理潜力得到充分挖掘,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城市污水处理厂鼓风曝气阶段的节能降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建成并运行的污水处理厂越来越多,许多污水处理厂因为无法解决巨额的运行费用而不能正常运转,因此对污水处理厂运行进行优化管理,节约能源费用,降低处理成本是保障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城市污水厂中的“最耗能段”一鼓风曝气阶段的节能措施进行能耗分析与评价,提出此工艺段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5.
概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要消耗大量电能,是耗电大户。每1米~3污水,采用一级处理(一般沉淀法)时,耗电0.05~0.1度;采用二级处理(一般活性污泥法)时,耗电0.2~0.25度。所以,往往因电力不足而影响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正常运行。据上海6个小型污水处理厂统计资料,电费支出是污水厂总开支费用的主要部分。1964年前后,占80%左右,目前为65~70%。  相似文献   

6.
赵俊明  李咏梅  周琪 《环境科学》2006,27(11):2314-2317
采用发光细菌法测定城市污水毒性,并研究了模拟城市污水分别在厌氧、缺氧、好氧条件下的毒性削减情况.试验采用人工配水,其中添加了甲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吲哚、吡啶、环己酮、苯丙酸7种有毒有机物.并用GC-MS检测上述有机物在不同生物处理过程中的降解情况及出水有机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模拟城市污水经厌氧生物处理后毒性增大(HRT≤10h);缺氧生物处理对模拟城市污水的毒性略有削减;而好氧生物处理对模拟城市污水的毒性削减能力较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活性污泥法污水厂剩余污泥微氧消化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好氧消化的动力消耗,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在低溶解氧状况下的消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进行了连续流的中试实验。通过监测污泥体积的消减和挥发性有机物降解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污泥浓度下,曝气量为好氧消化的1/2时,污泥中有机物降解率在50%以上,达到了较好的稳定化效果。污泥微氧消化工艺为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稳定化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应用织物填料对传统活性污泥法改造中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织物填料的高效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进行城市污水厂,传统活性污泥法改造中试。介绍了该工艺的设计特点、参数及其运行效果。通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持续稳定。在污水量为1·4×104m3/d,曝气池停留时间1·89h、气水比减少一半的情况下,该工艺处理城市污水BOD5、CODCr、SS出水指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除磷脱氮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活性污泥法,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高于50%,对总磷的去除率高于70%。该方法适宜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改造。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原水性质、处理效果和污泥性质等方面的试验对化学 生物絮凝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化学 生物絮凝工艺来处理城市污水是可行的 ,且出水能够达到相关的排放标准。此外 ,采用化学 生物絮凝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可以节约基建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时期,随着中小城镇的不断发展,我国将在各中小城镇兴建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大批建成确实会逐步削减污染,对减轻环境负担和改善周围水环境做出巨大贡献,但在建污水处理厂时过分强调处理效率,忽略了它在建设及营运中所带来的社会和环境负效应。从生命周期评价角度分析了污水处理厂生命周期对资源消耗、全球变暖的影响,并提出了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措施。  相似文献   

11.
韩敬学 《环境工程》2012,(Z2):85-87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能耗结构中,鼓风机房权重约50%,并且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鼓风机房存在严重的电能浪费问题。以采用A2/O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工程为例,通过鼓风机房单位水量电耗与生物系统单位水量需氧量的比较,对2009年12个月鼓风机房的节能潜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鼓风机房单位水量电耗和好氧池需氧量随月份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其年均节能潜力为62%;仅通过鼓风机房的节能,污水处理厂的年均节能潜力就能达到27.2%,污水处理单耗就能由0.219kW·h/m3降到0.159kW·h/m3,可节约运行费用110.8858万元/a。  相似文献   

12.
系统地介绍并分析了污水处理厂流程中各个处理构筑的能耗情况,并针对各个构筑物提出有效的节能途径。指出了常用的污水好氧处理能耗过高的突出问题,建议改用能耗低造价低的好氧过滤等处理方法。污水再生利用也是解决污水处理能耗高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降解污染物的同时能将污染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是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回收环境友好能源的多学科交叉探索,可以为我国有效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提供新的技术途径。水生植物在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中已得到了应用,显示出了良好的污水净化效果和生物产电特性。目前利用水生植物构建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一类是将高等植物根区作为电池的阳极系统,目的是利用根区分泌物解决MFC的燃料问题;另一类是直接将低等水生植物藻类构建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其实质是利用藻类光合作用产氧构建好氧型生物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而还原CO2。文章对水生植物在微生物燃料中的作用机制、调控措施、运行条件、工艺参数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也提出了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中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及其产电效率,在厌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中构建了MFC,并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增加了MFC构建可以使装置的COD去除率从87.67%提高到96.19%,总氮和悬浮物去除率也有一定提高,分别从61.6%和84.6%提高到64.7%和87.9%,但对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影响不明显。稳定期,当外接500 Ω电阻时,装置中MFC的输出电压可达到0.33~0.51 V,总产电功率和库仑效率分别为169.13~192.12 mW/m3和2.50%。微生物分析表明,装置中构建MFC可以提高整个装置中与产电和有机物去除相关的微生物(Trichococcus)、好氧区的脱氮微生物(Dokdonella和Rhodobacter)和除磷微生物(norank_f__Caldilineaceae和Anaerolineaceae)等的相对丰度,从而提高装置的污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5.
水解──好氧混凝工艺处理啤酒厂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用上升流厌氧污泥床(水解)和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池对啤酒厂废水进行的生化处理中试。当上升流厌氧污泥床进水CODer浓度为2000mg/L,经水解─好氧工艺处理后,第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CODcr浓度为220.5mg/L,进一步经混凝沉淀处理后,出水CODcr达80.2mg/L。  相似文献   

16.
电力作为一种二次能源,不同发电方式和发电技术的电力CO2排放系数差别很大。研究发现,上海市2009年电力消费侧的CO2排放高于电力生产侧1 551万t,即上海市净调入电力的CO2排放为1 551万t,可见外来电CO2排放的正确测算对全市及各终端消费部门的CO2排放有重要影响。从排放系数来看,消费侧的CO2排放系数只有生产侧排放系数的81%,得益于外来电中可再生能源比例高于本地电力。2009年由于外来电的引入,上海市电力消费避免了178万t的CO2排放。就火力发电而言,上海市单位发电能耗和CO2排放略低于华东电网平均值,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下降空间。基于以上研究,从提高火力发电的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分布式供能和其他新能源技术、建设智能电网等方面提出上海市减缓电力CO2排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新型酶促厌氧填料、半软性填料、酶促好氧填料和PYC挂膜陶粒填料对两段错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反应器进行污水处理试验研究,分析了4种填料对反应器污水处理效能的贡献并为反应器填料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以半软性填料和酶促好氧填料为组合填料的两段错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反应器污水处理效能均优于其它填料.  相似文献   

18.
杨健 《环境工程》2003,21(6):24-26
废水生物处理是一个能耗密集型过程 ,其能耗费用是废水处理厂运行费用的主要部分 ,所造成的经济费用以及环境影响问题正受到日益严重的关注。本文就废水生物处理过程的运行能耗以及废水生化潜能 (BEP)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 ,对于正确识别不同废水生物处理工艺的能耗与能效 ,正确进行处理技术选择与决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将生活垃圾焚烧厂从整体到局部分为场站-工艺-单元三个层次,通过现场调查,获取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在2009~2011年不同层次耗能排污数据。分析表明,在焚烧工艺中焚烧单元处理单位垃圾的电耗达到60.83 kW·h,余热发电单元水耗最大,尾气处理单元的电耗和水耗相对较小。不同场站在处理单位垃圾时烟气和炉渣产量比较接近,但飞灰排放差异较大,在2.92~24.78 kg/t垃圾之间。渗沥液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水质相对稳定,MBR单元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但其耗电量较大,占渗沥液处理工艺总耗电量的87.55%。焚烧工艺发电最优值为423.77 kW·h/t垃圾,产生的电能除满足自身需求外,还剩余1.8×108 kW·h的电能,可用于渗沥液处理工艺或输向场站外部。每吨渗沥液处理最多可产生中水0.962 t,全北京市每年产生中水196456 t/a,使用潜力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