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俊松 《民防苑》2009,(4):20-20
一.电梯出故障停止运行时 1.要保持冷静:不要采取过激的行为,如乱蹦乱跳等,要调整呼吸,尽量平稳、缓慢地吸气与呼气。  相似文献   

2.
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利用电梯疏散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日益增多,高层建筑数量剧增,其所面临的安全疏散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高层建筑火灾中,楼梯疏散是人们常推荐使用的逃生工具,但是它存在疏散时间长的弊端。高层建筑拥有一定数量的电梯,充分发挥垂直交通的优势,已经成为“9.11”之后国际火灾科学研究的热点。事实上,在过去发生的火灾案例中,已经有许多人员利用电梯来进行安全疏散。选取某高层住宅火灾为研究案例,采用电梯疏散ELVAC模型和楼梯疏散SIMULEX模型,分析了电梯数量、人员分布等对电梯疏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楼梯和电梯相结合的混合疏散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3.
无论乘坐火车还是地铁,人们在站台上候车的时候,都习惯于站在一条"安全线"之外,它离站台的边缘有1米的距离(离钢轨外侧3米)。这条用醒目颜色标出的线非同一般,它告诫乘客:在列车通过车站或进出车站尚未停稳时,千万别越过这条"线",否则极有可能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4.
元元 《防灾博览》2011,(5):89-89
1.保持镇定,并且向大家解释电梯不会掉下电梯槽,电梯槽有防坠安全装置。2.利用警钟或对讲机、手机求援,如无警钟或对讲机,手机又失灵时,可拍门叫喊,也可脱下鞋子敲打,请求立刻找人来营救。  相似文献   

5.
文宣 《防灾博览》2021,(3):40-41
近日,一名13岁男孩因电梯故障自救失败坠亡的消息刷屏网络,引起人们对电梯安全的讨论.高楼林立的城市中,电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置.然而,频频见诸报端的"吃人电梯"事件,也让舆论热议电梯安全的监管责任.  相似文献   

6.
正什么是黑匣子飞机的飞行情况千变万化,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更是错综复杂。事故经常发生在短暂的瞬间,当飞行员和乘客遇难的时候,事故的检查工作便会很困难了。要了解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就要了解失事瞬间和失事前的一段时间,飞机的飞行情况、机中设备和机件的工作情况、机上人员情况以及外界发生了什么问题等等,这就需要一种设备来记录这  相似文献   

7.
<正>地震作为具有极大破坏力的灾害之一,其预警与应急处置工作尤为重要。遇到地震时,很多人员会被困在电梯中无法逃生,造成巨大的人身安全财产损失。因此,研究电梯地震预警方法及应急处置系统的应用,对于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第四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研究),旨在探讨电梯地震预警方法及应急处置系统的应用,通过分析现有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一种新型的电梯地震预警及应急处置方案,以期提高电梯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起220 kV GIS断路器在生产制造环节发生的截波故障,用排除法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了截波故障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措施有效防止了在产品制造环节截波故障的发生,同时减少了在电网运行期间发生故障的几率。  相似文献   

9.
《防灾博览》2014,(4):6-7
为提高救援队伍应对大型客车燃爆救援能力,兰州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救援队于2014年7月16日在高温酷暑下开展了一次救援演练。模拟一辆大型客车发生燃爆,车内浓烟弥漫,乘客生命危在旦夕,兰州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救援队紧急出动,在现场控制火势,紧急营救乘客,  相似文献   

10.
仲秋 《防灾博览》2015,(1):52-55
2015年元月一日,当大多数的上海市民从睡梦中醒来,刚刚得悉外滩陈毅广场踩踏事件的新闻时,很多人误以为是虚假新闻,不愿也不敢相信,因为多年来,外滩的跨年活动并未有意外,而且,生活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的人们,对上海这个经济、科技、人文都走在全国前沿的城市,满怀着信心,怎能预料踩踏伤亡这样的原始伤亡事故会在上海发生呢?但是,不幸的是,这是事实!36人死亡,47人受伤,这一噩耗给沪城的2015年带来了挥之不去的阴霾和伤痛。"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悲剧已然发生,逝者已逝,生者在  相似文献   

11.
装设自动重合闸的风机馈线发生永久性故障时,并网点电压会发生两次跌落造成风机低电压穿越失败,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了一种采用快速开关提升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成功率的方法。该方法以国标为基准分析快速开关应用于风机低电压穿越场景的机理,利用快速保护断路器本体与控制系统的配合,较大程度地缩短故障电流对系统的冲击时间。以某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为例,在PSCAD/EMTDC中分别对比了采用传统断路器和快速开关的10 kV馈线发生各种短路故障时并网点电压的跌落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快速开关提升风机低电压穿越成功率的方法能够显著地缩短故障电流对系统的冲击时间,较大程度地保障风机在并网点电压两次跌落的情况下保持并网运行。  相似文献   

12.
《民防苑》2006,(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电梯已经进入了普通居民的生活。今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电梯了。去商务楼上班乘电梯、去商场购物乘自动电扶梯,无论建筑工地、工厂还是医院、宾馆,在  相似文献   

13.
正减少飞机火灾对机上人员形成的威胁程度有两种方法:改进飞机的设计,使飞机更加具备防火性能,并配有足够的自动灭火设施;设有足够的现代化机场救援和消防设备以及训练有素的消防人员。飞机火灾的救援与控制飞机地面事故一般可分为两种来考虑:一种是重撞击事故——地面碰撞事故。当飞机主要结构发生故障时会导致重大伤亡,并即刻对所有乘客构成生命威胁。另一种为轻撞击事故。此种事故的发生率较高,但如果在火灾没有蔓延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高层住宅建筑火灾疏散安全性及提升其疏散效率的策略,将某一栋26层装配式住宅为研究对象,采用Revit建立其物理实体模型,结合火灾模拟软件(Pyrosim)和疏散仿真软件(Pathfinder)对高层住宅建筑火灾疏散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工况下火灾烟气蔓延特性对安全疏散的影响,并探讨电梯协同楼梯疏散策略的可行性与科学性。结果表明:考虑火灾烟气蔓延影响下,晚上高层住宅内人员将在8 min完成疏散,超过了安全疏散允许时间6 min;电梯协同楼梯疏散时,电梯的最佳停靠层为23层,使用电梯人员比例最佳为80%,疏散总时间约为6 min,相较于仅使用楼梯疏散时,疏散效率提升了约15%,表明电梯协同疏散效果提升显著,可为高层住宅应急疏散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非线性负荷的线路发生故障时,常规方式故障测距往往误差很大,不利于故障判断。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端不同步数据,从滤波算法分析、线路参数在线测量方面进行修正的高压输电线路双端测距修正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测距准确、可靠、稳定,能够满足现场运行需要。  相似文献   

16.
通过1995-2016年广东雷电灾害汇编记录的雷灾伤亡事件资料和1999-2016年广东省电力雷电定位系统数据对广东省雷电伤亡事故特征进行分析,(1)1075起雷灾伤亡事件中,死亡人数约是受伤人数的1.2倍,1起雷灾事件最多伤亡数为17个,2人以上的多人受伤概率要远大于多人死亡;雷灾伤亡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农村地区政府更应重视防御工作;(2)每月的雷电灾情特征与闪电活动年变化相关;雷电灾情的时间特征与人们的作息时间相关,尤其对于户外活动较集中的农村地区更应关注雷电频发时段。(3)雷灾伤亡事件发生在农田的最多,造成群死群伤事件主要是发生在未做雷电防护措施的建筑物内和大树旁。(4)雷灾伤亡人员中男女比例相当,但男女同时遭受雷击时女性更易遭受身亡。由于不同年龄段从事不同种类的工作,导致壮年年龄段(25-64岁)男性伤亡高于女性,但是在伤亡最多的31-40年龄段中女性伤亡是男性的1.46倍。总之,雷电引起的伤亡事故大部分发生在农村地区,提高农村农民防雷减灾意识和加强乡村振兴防雷减灾服务的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综合计算分析影响很大,负荷模型考虑不恰当,会成为电网运行控制的潜在危险。基于自动故障拟合法的原理,分析了自动故障拟合法、节点法辨识的参数仿真曲线与实测曲线的拟合效果,最终通过对7种方案进行自动辨识,给出了宁夏电网不同类型负荷的模型参数。结果表明:自动故障拟合法拟合效果接近真实值,能很好地模拟实际系统的动态响应,其在大电网下辨识得到的参数是可靠、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正> 路透社东京4月18日电:在东京,电梯里都有这样的标牌:“万一发生地震,请把开关拨向左方。”地震学家们说,导致1923年关东大地震的地下扰动并没有消失,有可能再次发生那样强烈的地震。1923年的地震灾害,使得东京和周围的关东平原有100,000人丧生,大约半个东京和毗邻的整个横滨港被夷为平地。这样的悲剧会重演吗?日本经济奇迹的高层堡垒会倒塌  相似文献   

19.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电梯按钮作为典型的传播途径被广泛关注。2020年3月2日,首台无接触电梯按钮终端在安徽省高新区正式投用,借助这项"黑科技",乘梯人可以在空气中完成楼层选择操作,无需接触实体按钮,避免"人-物-人"式的交叉感染。据了解,该终端由合肥高新区种子基金、中科创星投资企业安徽  相似文献   

20.
张雯 《防灾博览》2016,(3):68-69
正安全带是用来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安全的装置,安全带是生命的保护神,这一点相信每个入都很清楚。但还是有不少司机在驾驶过程中不系安全带,对其态度是用时则信手拈来,不用时则顺手一丢。甚至有个别私家车主只有在遇到交警时才勉为其难、装模作样地系一下,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入却在安全带使用上走入了误区,安全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摆设。误区之一:可用可不用其实,这完全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冒险。当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发生碰撞或紧急制动时,巨大的惯性会使车内乘员与方向盘、挡风玻璃等发生二次碰撞,从而造成对乘员的严重伤害。而安全带能将人束缚在座位上,它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