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振华 《环境保护》2007,(2A):43-45
政策创新是开拓环保事业新局面的主要动力和持续源泉,创新一小步,工作有可能迈进一大步。在各省区中,江苏人口密度最大、人均环境容量最小、单位面积污染负荷最高,特殊的省情决定了江苏在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确立环保优先的方针。2004年,江苏省在地方环境立法上率先取得突破,明确了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2005年,江苏省委将环保优先正式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2006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坚持环保优先促进科学发展的意见》,对环保优先作了10个方面的系统阐述:在制定法律法规时,优先进行环保立法;在编制发展规划时,优先编制环保规划;在作出发展决策时,优先考虑环保影响;在调整经济结构时,优先发展清洁产业;在利用有限资源时,优先节约环境资源;在新上投资项目时,优先进行环保评估;在增加公共财政支出时,优先增加环保开支;在建设公共设施时,优先安排环保设施;在进行技术改造时,优先采用环保型技术;在考核发展政绩时,优先考核环保指标。“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委已明确提出,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将生态环境作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4大类指标体系之一,实行“一票否决”,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污染持续下降、环境持续改善。在环保优先方针的指导下,我们主要完善了以下5个方面的环保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事件     
《环境》2006,(12):10-11
国家环保总局与中国保监会联手推环保强制保险;中国2008年起全面实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停贷治污”举措将在全国推广;吉林省环保局长因松花江污染事件被行政记大过;我国循环经济法有望明年人大审议;“帕尔玛模式”在沪推广受关注。  相似文献   

3.
何建国 《交通环保》1997,18(3):39-41
上海港外高桥新港区一期工程1986年完成有单列环保章节的预可行性报告,1990年通过环评报告;1991年动工兴建并执行“三同时”管理;1994年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又进行了半年的限期整改后,通过环保验收。本文对此全过程进行了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4.
“2004香港环保企业奖”近日在中国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开幕典礼,旨在奖励注重环保的企业,并教育各行业认识环境管理的好处。“2004香港环保企业奖”由香港环境保护运动委员会、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总商会和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办,共设有3类奖项,分别为环保中小企业奖、环保建筑承建商奖及环保实践创意奖。自1999年设立“香港环保企业奖”以来,主办机构每年均会根据情况而设立新的奖项及重设旧的奖项。此外,由环境保护运动委员会、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及环境保护署合办的“明智减废计划”颁奖典礼同时举行。计划旨在表扬及嘉奖积极减少废物的机构,提倡减少废物量、收集可回收的废物循环再造及选购或生产含再造物料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2004年是“中国环境标志”颁布十周年。十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中国企业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中环保战略的进程。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办的“环境标志与全球绿色经济暨中国环境标志十周年庆典主题峰会”于2004年5月18至20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6.
日前,上海市环保局下发2004年度“上海市继续开展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环保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各有关单位按照“治、管、防、宣”工作思路,结合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在巩固2003年对不法排污企业开展清理整顿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环  相似文献   

7.
地方传真     
《环境工作通讯》2008,(4):68-69
新疆去年查处300余个违反环评建设项目;广东首次公布164个企业环保信用;江苏开始征收“排污指标费”;安徽将投入358亿元推进节能降耗;贵州省明确今后5年环保七大工作重点;山东:9600万元资金“直补”生态公益林。  相似文献   

8.
广东     
《环境》2008,(12)
“绿色青春”首届高校环保辩论赛燃起战火;省政府将组织“环保百日行动”;新环保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出台;中山: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江门:迎接环保模范城复检  相似文献   

9.
张泽 《环境》2005,(8):34-35
2004年2月举办的国际体育基础设施和场馆技术展览会和2005年5月举办的第8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都相继展示了高科技的环保奥运用品。在”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中关村展区还设立了”科技奥运与绿色环保”专区,推出了一大批将绿色环保产业与奥运项目建设密切相关的园区高新技术产品。随着与奥运会采购结合的环保展会越来越多,绿色奥运的概念也越来越清晰。  相似文献   

10.
资讯     
《环境》2006,(3):90-91
200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公布;我国土壤污染植物修复研究喜获突破;首届“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评选揭晓;我国将大力进行环境科技创新;“五色标签”为企业环境行为评级;环保高速电动汽车大连亮相;发改委发文促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世行贷款力挺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国水周”宣传主题确定;中国环保事业开通公众参与通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2月31日,汕头没有通过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环保模范城复检,被亮“黄牌”警告。这是国家开展环保模范城创建工作8年来,近50个环保模范城市中,第一个被“黄牌”警告的城市。汕头,中国最早设立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却一下被推到了环保风暴的风口浪尖。时至2009年,汕头环保整改已四年,整改情况如何?各项指标能否达标?本刊记者深入汕头调查采访,为您讲述汕头环保模范城保卫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环境》2006,(8):62-62
“十五”期间,梅县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改善环境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2002年到2004年环保责任考核工作均获优秀。  相似文献   

13.
事件     
《环境》2006,(11):10-11
40%以上过亿新开工项目未环评;黑吉黔因环保工作不力受批评;我国2007年实施国家新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十一五”中国将制定4部生态保护法律;浙江将环保否决权纳入名牌产品认定;宁夏对环境友好企业免征三年所得税。  相似文献   

14.
王卓超 《环境》2009,(6):50-50
惠州市环保局强化为民理念,打造服务型机关。创新利民便民机制。实行了窗口服务前移,主动深入基层为群众提供环保零距离服务:实行限时办结制,严格按照承诺时限办结业务;缩短业务办理时限,部分业务办理时限缩短至一半;成立环保宣讲服务队,送环保理念“上山下乡”;为企业开设“绿色通道”、“民生通道”、“优先卡通道”;积极做好“万众评公务”、“行风热线”、“惠民在线”、“网络问政”等活动,深入了解群众的环保诉求。  相似文献   

15.
绿风拂南粤     
叶之林 《环境》2005,(4):48-48
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2004年12月30日第一次提到“绿色广东”这个新概念的时候,和煦的春风已开始荡漾在广东这个经济强省;当许德立副省长在2005年2月全省环保工作会议上强调:“我省环保工作重点要以建设‘和谐广东’、‘绿色广东’为主线。”此时,广东已是处处生绿而春满南粤。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于1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4年环保工作进展,研究部署2005年环保工作。解振华局长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作了2004年全国环境状况汇报,5个省、自治区环保局局长和贵阳市副市长作了典型发言。为便于各地环保部门全面领会解振华局长的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会议精神实质,努力完成好“十五”计划的各项环保任务。本刊全文发表解局长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全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十五”环境保护计划,在全区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越来越关注,环保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的形势下,全区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基本稳定,局部地区环境质量有所好转;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力度加大,部分河流、湖泊、水库水质好转。  相似文献   

18.
《环境》2011,(6):41-41
2011年5月25日晚,“第二届广东环保志愿者行动周之环保工业论坛”在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隆重举行。据了解,此次活动由省环境保护厅、省环保志愿者指导委员会主办,省环保基金会和省环保宣教中心承办;中华环保联合会能源环境专业委员会,广东工业大学节能环保协会协办举行。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惠州市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环保工作成效显著。2002年29J7日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03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广东省文明城市”称号,2002-2004连续三年环境保护责任考核成绩均排名广东省第二。  相似文献   

20.
张泽 《环境》2006,(10):40-42
近几年来,部分地方政府因执行环保政策“阳奉阴违”,致使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人们开始质疑传统的GDP核算方法,认为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不仅导致经济发展落入“三高一低”的增长怪圈,更是环境每况愈下的祸根。 9月7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披露,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118亿元。有评论者指出,国家开始着手清算多年来的环保欠账,绿色GDP核算有望成为传统GDP核算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