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强渗透性的特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深圳市创意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6.7%,已成为深圳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本文在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未来5年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基于矿产赋存特点、矿业经济区发展阶段、主体功能区划分等标准,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75个矿业经济区中选取30个重点典型矿业经济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矿业经济区发展阶段特点以及资源型城市分类标准将30个矿业经济区分为成熟型、衰退型、再生型、成长型四类,运用保证年限、经济承载力、矿山经济对经济发展、人口就业贡献四个关键指标,比较分析不同类型(成熟型、衰退型、再生型、成长型)、不同区域(东部、中部、西部)矿业经济区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差异特征。从类型层面看,平均保证年限较长的矿业经济区多为成熟型、再生型;平均经济承载力较高的矿业经济区多为成长型、再生型;矿山经济对经济发展、人口就业贡献较高的矿业经济区多为成长型、成熟型。从区域层面看,经济承载力高的矿业经济区多为经济发达的东部矿业经济区及矿产资源丰富的中部矿业经济区;保证年限偏长、GDP贡献度高、就业人口贡献度高的矿业经济区位于中部、西部地区。研究结果表明:1成长型、成熟型矿业经济区矿业发展相对比较稳定或向好发展,矿山经济对经济发展、人口就业贡献较高;再生型矿业经济区转型较好,矿产资源平均经济承载力、保证年限处于相对较好的状态;2我国中部、西部矿业经济区矿产资源开采潜力较大;3以能源为主导矿种的成熟型、成长型中部矿业经济区发展潜力大。各矿业经济区应结合发展类型及区域特点,明确发展方向及重点任务,并注重矿业经济区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东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地区最为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该区是我国东部沿海最大的石油、天然气产区,三次产业之间极不协调,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其中石油工业占东营市经济总量的70%,第三产业偏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缓慢.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协调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该文在分析东营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协调度计量模型计算得出:2008年东营市经济发展指数为1.89,相应的环境质量指数为1.04,综合环境经济发展指数为1.82,环境经济协调度为0.35,表明东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处于失调状态.因此,提出东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建议:①依靠现代农业技术,推进生态农业建设;②以产品对环境危害最小化、生产工艺清洁化、排放物低“三废”化、技术高科技化为目标,加快绿色油田建设;③依托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推动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三产发展.  相似文献   

4.
由空间集聚引起的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是空间经济学关注的重要主题。在全球化、市场化以及分权化的背景下,中国各省对于各自区域的发展战略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同时,各省首位城市往往意味着更强大的政治资源,因而导致其发展过快,吸收外围城市的各种要素,从而拉大省域地区差距。基于中国各省份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试图分析各省份首位城市规模对于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即首位城市过大是否会在刺激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扩大地区差距。首先计算了各省份首位城市GDP占所在省份比重,从宏观上得出中西部省份比重较高的结论,进一步通过生产函数构建经济增长和首位城市规模的模型,并运用OLS估计和IV估计,回归结果表明,首位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间呈现倒U型的关系,即存在最优的首位城市规模使得经济增长最快。同时,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规模均会影响其最优数值,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建成区面积越小以及劳动人口越多的省份其最优首位城市规模越大。另一方面,对地区差距和首位城市规模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首位城市规模的增加会拉大省域内部地区差距。因此,政府在促进省域经济协调发展时,不应将重点放在平衡地区空间分布的政策上,而是构建完善的制度和规划以增强首位城市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是目前学者们探讨的重要学术议题之一.其中较多的是对EKC曲线的验证,近几年部分学者从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产业自身特征、产业结构、技术进步、FDI效应等方面考察产业发展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然而以上研究议题中学者均没有讨论污染物的发生主体-各产业部门与排污的直接关系.故本文将从宏观尺度下的综合水平测度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中观尺度下的产业属性特征与排污关系的研究视角转移至分析具体产业部门的污染物排放效应,同时将产业置于产业链的结构形式中,研究产业链上产业发展与污染物排放的关系.发现:第一,通过借助复杂网络思想的社区划分方法,将山东省39个产业部门分为3个社团.其中社团I主要由制造业部门组成,共有18个产业部门,社团II包括了15个部门,主要是第三产业,杜团III由6个产业部门组成且内部异质性高.第二,选择其中以制造业为主的社团I,并在社团I内识别出一条彼此间联系最为紧密的产业链,包括农林牧渔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一种定量的方法获取了通过价值流传递而串在一起的产业链条.该产业链的经济规模、污染物规模在山东省均有重要地位.第三,采用岭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6个制造业与产业链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的关系模型,6个制造业中对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相对贡献度最大的部门分别为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这是由于上游产业排污的链式传递效应与产业自身污染物排放效应的共同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跨区域产业转移已成为中国区域政策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根据中国各区域碳排放的差异性,合理设计有差别的碳减排目标,促进区域产业有序转移与协调发展,是当前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本文首先采用工业部门市场份额指标来反映地区产业转移状况,并按产业转移情况和工业化水平把中国划分为净转入、净转出和其他中西部三类区域;然后运用改进的LMDI模型,从碳排放系数、碳排放强度、经济结构及经济规模四个方面对不同区域碳排放效应进行分解,明确了不同区域碳排放的差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未来中国区域碳减排政策应坚持"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建立了新的区域碳减排指标分配框架,即对净转入、净转出和其他中西部三类区域分别实行以结构调整为主的强制减排、以降低能源强度为主的强制减排和发展减排的差异化目标,促进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与中西部地区跨越式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等政策背景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合理配置产业空间布局是承接产业成功转移的基础,转移企业对于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土地供给指标和地方产业转移政策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促进产业转移需要中部地区合理利用和保障土地资源,不同类型产业对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需求也存在显著差异。如何协调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寻求多类别、多层次的产业用地空间引导与配置方案,协调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对政府和转移企业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本文围绕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土地利用的紧密联系,基于动态系统协调理论,建立了包含动态修正的空间协调评估模型,从产业转移、土地利用与企业耦合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产业转移的具体空间引导方案,并以皖江城市带及滁州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某汽车制造企业为例模拟了承接企业转移的综合协调评估过程。结果表明:滁州市承接产业转移与土地利用空间协调度在皖江城市带处于中度协调等级,承接产业类型具有显著空间分异特征;最适宜承接汽车制造企业x转移的地区为滁州市辖区郊区,第二、三位分别为全椒县与天长市,各地区承接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提供了综合协调的空间平台和政策平台。文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我国产业转移与区域土地利用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资源利用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产业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但产业不同其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也不同。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受自然资源直接影响的程度减弱。当代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存在自然资源结构、自然资源开发结构、资源开发导向经济结构、技术导向经济结构等区域类型。当前我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资源消耗大、浪费严重。这与产业结构陈旧落后,一、二产业比重大,重工业比重大,加工业水平低,产业规模结构不合理以及技术经济条件差等有密切关系。实现资源节约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等政策背景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合理配置产业空间布局是承接产业成功转移的基础,转移企业对于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土地供给指标和地方产业转移政策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促进产业转移需要中部地区合理利用和保障土地资源,不同类型产业对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需求也存在显著差异。如何协调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寻求多类别、多层次的产业用地空间引导与配置方案,协调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对政府和转移企业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本文围绕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土地利用的紧密联系,基于动态系统协调理论,建立了包含动态修正的空间协调评估模型,从产业转移、土地利用与企业耦合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产业转移的具体空间引导方案,并以皖江城市带及滁州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某汽车制造企业为例模拟了承接企业转移的综合协调评估过程。结果表明:滁州市承接产业转移与土地利用空间协调度在皖江城市带处于中度协调等级,承接产业类型具有显著空间分异特征;最适宜承接汽车制造企业x转移的地区为滁州市辖区郊区,第二、三位分别为全椒县与天长市,各地区承接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提供了综合协调的空间平台和政策平台。文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我国产业转移与区域土地利用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选择"十一五"末期国家区域发展规划的战略重点——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增长趋同性研究的视角出发,利用上述三大经济区所涵盖的3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作为样本,采取Onestep-System-GMM方法对动态面板趋同模型进行回归,考察三大经济区在2000-2009年之间经济增长的趋同性质,并计算出大致趋同速度。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条件趋同特征,趋同速度大约为-3.3%-2.0%,即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内部的经济增长出现了缓慢的趋异。由于政策时滞的存在,且西部地区投资多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投资以及经济增长的滞后一期对当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初始经济状态和教育事业费支出对当期经济增长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促进西部经济基础薄弱地区的发展是未来西部大开发深化推进的关键,而在保持物质资本投资规模的同时加大教育及人力投资的比重则可以有效缩小西部地区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11.
Acting a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change of the regional land use,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lso has some influence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assessment and mechanism analysis of these influences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 and earth. Taking Chuzhou City in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industry on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builds the influence factor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influence index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natural environment, makes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chang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ts comprehensive influence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Chuzhou City from 1974 to 1995. Studies show that, during the analysed period, Chuzhou City's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changed markedly, having undergone two transformations.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natural environment from 1974 to 1995 increased as a whole, while from 1996 to 2004,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natural environment decreased year-on-year. These changes indicate that the regional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results in better ecological effects. Finally, we propose appropriate regulatory measures according to our research results.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Acting a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change of the regional land use,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lso has some influence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assessment and mechanism analysis of these influences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 and earth. Taking Chuzhou City in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industry on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builds the influence factor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influence index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natural environment, makes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chang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ts comprehensive influence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Chuzhou City from 1974 to 1995. Studies show that, during the analysed period, Chuzhou City’s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changed markedly, having undergone two transformations.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natural environment from 1974 to 1995 increased as a whole, while from 1996 to 2004,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natural en­vironment decreased year-on-year. These changes indicate that the regional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results in better ecological effects. Finally, we propose appropriate regulatory measures ac­cording to our research results.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重视发展服务业不仅对促进江苏省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提高江苏省制造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运用改进后的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市和浙江省为参照系,实证分析了1990~2002年江苏服务业的结构效益和竞争力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服务业在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效益上略优于上海和浙江,但竞争力显著低于上海和浙江,这将是今后制约江苏服务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江苏省服务业产业结构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服务业发展,今后应努力解决服务业的发展定位、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竞争力提高以及服务业的深化改革等4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当前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通过对经济增长核心要素及约束条件变迁的考察,明确了可持续发展是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拓宽了产业竞争力的视域,提出了产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复杂系统动力学理论,探讨了产业核心资本变迁与产业可持续竞争力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文章得出结论,在资源环境成为经济发展根本约束条件的前提下,环境质量的改善可以内化于产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过程中,途径就是增强产业对核心资本的使用程度。基于理论推导和实际数据的支持,本文最后从贯彻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理念、运用循环经济相关理论优化生产经营行为、推进面向资源环境的生态创新、加强人力资源投资、提高产业核心资本构成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运用索洛余值法量化测度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设置前后(2000~2006年和2007~2012年)各县区的TEP以及资本、劳动、土地、中间投入品等生产要素供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促进武汉城市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提升土地要素产出效率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技术进步,土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低,中间投入品的影响微弱;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实验区的规划设置提升了土地要素供给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城市土地扩张的产出效率有所增强,但在要素投入中仍显微弱、增幅较小,ΔES与ΔTEP的差距与对应区域产业结构对土地投入的依赖性呈反比。研究发现:武汉城市圈在经济发展中需要继续推进技术革新,加大对劳动力素质的培训及优质人才的吸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转向集约;大力推行政策扶持以提高土地对经济的参与程度,以城市圈为整体统筹规划城市用地的供给,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和资源优势制定差别化的土地供给与经济发展政策,从"供给侧改革"出发在作用原理及机制上集约利用土地。  相似文献   

16.
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是提升经济增长速度和水平的有效途径。青海省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省份之一,不仅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而且生态环境也十分脆弱。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青海省经济加速发展,由此产生的污染风险也日趋提高。因此,研究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对提炼西部生态脆弱区协调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的关系并实现污染风险的有效监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依据经济增长-环境质量回归模型研究了青海省产业结构升级与污染物排放的关系,发现青海省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研究发现,青海省仍然处于污染物排放随经济增长而增长的阶段,且距离拐点仍有一定的距离。此外,本文分析了青海省不同产业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虽然三大产业均有增长的态势,但是各占GDP比例变化却各不相同。其中,第一产业的比例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例不断增长,而第三产业在增长到一定比例后,有小幅减少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青海省不同产业占全国相同产业的比例,分析了青海省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利用环境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物排放量,评价了产业结构升级可能带来的污染风险。虽然青海省第一产业占该区域GDP比例呈减少态势,但占全国比例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这表明了青海省农林牧渔业的发展趋势和速度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第二产业占全国比例大部分呈减少的态势,而第三产业却有一定的增长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海省产业发展正在向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并控制污染较严重的第二产业的发展的方向转变。产业结构的提升对不同产业污染物的排放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中,机械电子设备制造业、住宿餐饮和零售业和房地及租赁产业的提升导致了污染物排放小幅增长,而其他产业尤其是建筑业、金属制品业等的扩张则对污染物排放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因此,虽然其经济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环境污染风险,并且污染排放量会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断加大,但2002-2007年青海省产业结构变化对废水、废气等污染的排放产生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从而降低了青海省环境污染的风险。研究结论为青海省调整产业结构以抑制环境污染风险并保障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7.
长株潭地区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变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长株潭地区1990~2006年经济与工业污染数据,分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相互关系,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计量模型。研究表明:作为一个重化工业城市群,长株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其环境恶化程度逐步得到局部控制。其中,长沙市部分环境指标与人均GDP演替轨迹呈现显著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而株洲市和湘潭市工业污染排放量与人均GDP呈“U”形特征,即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先是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随即有较大幅度的反弹。为了进一步促进长株潭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三地政府一方面应采取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工业布局,另一方面,还应尝试实施"排污权交易"和"受益者支付"原则等积极的环保管理手段和政策。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论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在产业间和产业与环境间的循环流动。发展循环经济要落实到具体的产业和企业上。需搞清具有物质循环利用关系的产业及其间的关系。为区别传统经济产业间的关系,避免走入用传统产业理论指导循环经济建设的误区,本文提出产业体系和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概念。并将若干与某种生产要素有关的产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整体称为产业体系。以物质要素循环利用关系为纽带的产业体系称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根据物质在环境社会系统中的流动模式。将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中的产业分成物资产业、人的产业和环境产业三大类。要在传统(线性)经济的基础上发展循环经济。需理性地按生态学原理规范经济活动。重点强化废弃物再生和回用的环境产业。使之同物资产业和人的产业相协调。产业体系是对产业结构概念的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是循环经济理论和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出台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是循环经济建设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运用熵值法研究了宜昌市工业结构调整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宜昌市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首位,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应大力推进其发展;食品产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较前,属于第二梯队产业,也是朝阳产业,应得到有效支持促进其健康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大部分位列前10位,属于第三梯队产业,是传统支柱产业和工业中坚力量,在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的前提下,应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发展;宜昌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纺织等轻工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也比较靠前,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轻工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其竞争能力;宜昌市化工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靠后,对其应采用产业调整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手段;宜昌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造纸业和金属冶炼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最低,排名最后,应对其实施调整归并政策,逐步减少其企业数量和规模  相似文献   

20.
跨世纪江苏沿江地区产业结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江苏沿江地区包括南京、无锡、苏州、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八市,社会经济发达,人口和城镇密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地区之一。通过对该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区位优势条件物社会经济基础的分析,拽出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开放格局下本地区产业结构重组与升级所面临的机遇,及地区矿产资源缺乏、自然条件相似、产业结构趋同等不足。提出该地区跨世纪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是在维持第一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