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烟花爆竹混合药剂吸湿率的大小,是造成该行业生产、燃放、贮存、运输等环节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近几年广东、广西、湖南、河北等地区烟花爆竹厂发生自燃自爆事故的分析,多属于产品混合药剂或半产品吸湿率大,引起自身大量放热,且又不能及时散发的原因。1990年9月,河北省某花炮厂发生的自燃自爆事故就是一例。该厂将硝酸钾、硝酸钠、镁铝合金粉、铝渣等药剂混合组成的喷花产品药柱,在未干燥的情况下,装入塑料编织袋入库。由于当时天阴有雨,客观上造成相对湿度大。而药柱中的硝酸钠具有较强的吸湿性,所用硝酸钾的主含量经分析为88%,与合…  相似文献   

2.
硫化矿药包自爆,这一课题的研究早在1964年就得出了结论,并对爆破安全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可是,近几年来硫化矿仍有药包自爆事故发生,特别是1978年江西某矿进行露天峒室大爆破时发生的药包自爆事故更为严重。为此,本文基于1964年的研究成果,对近年来搜集、考察得到的资料加以整理,供矿山爆破工作参考。硫化矿药包自爆机理硫化矿药包自爆原因的研究表明,炸药  相似文献   

3.
烟火材料的自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物质自燃现象的一般属性出发,通过对自燃加速曲线的分析,引伸出了烟火材料自燃特有的内涵。按照放热反应的不同形式对可自燃的烟火材料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发生自燃事故的统计规律以及防止事故的一些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石脑油罐硫铁化合物自然原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对一起石脑油罐硫化铁化合物自燃事故的经过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推断出发生在石脑油罐硫铁化合物自燃并非为FeS自燃,并提出了预防同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硫化矿山火区开采过程中,当采用硝铵类炸药进行爆破时,硝酸铵与硫化矿物直接接触后往往产生剧烈的放热反应,随着热量的积聚有可能导致炸药的自燃,继而转向爆轰,严重地威胁矿山的生产安全。据报导,国内外的一些硫化矿山曾多次发生这类自爆事故,有的甚至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这一现实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并对  相似文献   

6.
1989年12月10日凌晨2时31分,醴陵市城关出口花炮厂发生一起重大爆炸、火灾事故,居民2人死亡,250余栋房屋受损,企业被迫停产,直接经济损失达65万余元。 经专家勘察鉴定,此次事故是由于该厂二车间73号药物中转库内所存含有镁铝合金粉的亮子硝受潮吸湿发热,通风散热不良导致的自燃自爆,并殉爆了毗邻仓库内的花炮药物,继而引燃了附近仓库所存的烟花材料及其半成品和操作工棚。 根据事故的技术鉴定材料,自爆原因在于该厂制作“亮子”时掺有一定量的水份,烘烤后缺乏严格的质控指标、检验制度及其规范,无法确保亮子硝药物干燥充分或干湿均匀。此外,…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含硫油品储罐自燃事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含硫油品储罐自燃事故的事故树图,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燃事故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采用线性分布函数的隶属函数,对腐蚀产物引起的自燃事故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储油罐硫腐蚀产物氧化自燃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为了预防和控制含硫油品储罐自燃事故发生,依据硫化铁自燃的三个必要条件,采用鱼刺图分析方法对含硫油品储罐自燃事故中的人-机-料-法-环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发生储罐自燃事故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建立鱼刺图。最后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为含硫油品储罐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石脑油罐硫铁化合物自燃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一起石脑油罐硫化铁化合物自燃事故的经过和原因进行了分析 ,推断出发生在石脑油罐硫铁化合物自燃并非为FeS自燃 ,并提出了预防同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温天气,时有车辆发生自燃,难以扑救,常常导致车辆完全报废,损失巨大。据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仅2004年6~9月期间,该公司共赔付车辆自燃案件达512件,自燃赔款总额高达1546万元。随着2006年夏天的来临,为了让汽车在高温和烈日下安全行驶,避免自燃事故的发生,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吧。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2月19日下午,烟台市一辆轿车行驶时突然自燃,现场浓烟滚滚,一度超过了附近小区33层的高楼,幸亏没有人员伤亡。进入冬季,汽车自燃事故频频发生,因此,加强汽车的消防安全管理,了解汽车自燃事故发生的原因、特点、措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焦化黄血盐系统内的吸收塔在停产检修补充填料——铁刨花期间,经常发生铁刨花自燃现象,这是严重的事故隐患。结合武钢焦化公司黄血盐工艺特点,对其自燃原因作了详细分析,提出了避免此类事故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硫化亚铁自燃是引起石油化工行业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规避此类事故的发生,利用自燃温度测试仪测定了不同粒径硫化亚铁以及硫磺与硫化亚铁混合物的自燃温度。结果表明:随着硫化亚铁粒径比表面积的增大,其自燃温度先减小后增大,之后随着粒径的继续增大,自燃温度基本保持平稳状态;硫磺与硫化亚铁混合物自燃温度彼此具有协同作用,其自燃温度比硫化亚铁自燃温度降低了116.3℃,使硫化亚铁自燃失控危险性大大增加,为采取安防措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相似文献   

14.
含硫油品储罐自燃机理及事故原因分析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39  
通过企业现场调研并结合若干事故案例的剖析分析了含S油品储罐自燃事故的发生原因,总结了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建立含S油品储罐自燃的事故树(FTA)图的基础上,通过最小割集的计算与分析,探讨了事故的主要原因及发生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唐义宏 《劳动保护》1992,(10):38-38
我矿79号、84号矿体含硫高,硫品位在18~20%,最高可达40%以上,属高硫化矿体。矿石易氧化发热,工作面空气温度一般可达到3O~40℃,“最高可达50~60℃,孔内温度高达 80~90℃,自爆征兆出现频繁。 1962~1983年期间,在采掘过程中,曾先后6次发生炸药自爆事故。 几年来,根据试验和在实际工作中的摸索、总结,我们发现,引起自爆因素有三点。一是矿石中黄铁矿、硫酸铁和水份是引起药包自爆的主要物质,即自爆三要素。二是药包周围(炮孔)温度对药包自爆及其延滞时间有很大影响。三是矿石中所含水份的含酸量(pH值)的多少对引起炸药自爆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谢添禄 《劳动保护》1996,(11):45-45
井下急性一氧化碳群体中毒事故浅析福建省漳平煤矿谢添禄1995年1月8日15时,福建省龙岩市某联办煤矿主平峒与建运巷交叉点发生煤层自燃,导致井下工人急性一氧化碳群体中毒事故,死亡1人,重度中毒8人,直接经济损失约30万元。尽管这起事故发生在乡镇煤矿,且...  相似文献   

17.
今年1月14日,湖南某有色金属矿在向炮孔内填充硝铵炸药后,发生了炸药自爆事故。经调查,事故是矿石中含的硫化物造成的。 早在60年代安徽某金属矿就曾发生过同类事故。当时已查明,矿石中硫化铁含量大于30%,硫酸铁,硫酸亚铁等可溶解铁盐含量大于0.3%,矿石水分在3──14%之间,炸药与矿石直接接触时,就具备了自发引爆的条件,经过一段时间孕育就会自爆。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金属矿山和非金属矿仍存在着这种隐患,但是多数矿山对其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未加重视。 希望硫化矿领导从这次事故中吸取教训,认真执行《冶金矿山爆破和炸药生产规程》,高硫…  相似文献   

18.
1961、1962年,铜官山露天矿及铜山矿井下爆破时,发生过药包自爆事故。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冶金安全》曾两次作过介绍(1979,№.6,P.12及1982,№4,p.40)。据了解,此后不少硫化矿矿山虽采取  相似文献   

19.
高硫矿床开采中的炸药自爆是硫化矿山生产中可能面临的典型灾害之一。基于灾害演化网络分析理论,从硫化矿山炸药自爆事故灾害系统中的事故隐患和事故隐患灾害演化链出发,对事故隐患的节点出入度、灾害演化链进行分析,并提出断链控制。结果表明:集中链和循环链是硫化矿山炸药自爆事故灾害中的关键演化链;炮孔温度超过爆燃点、炸药与矿石快速反应、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为系统中的重要隐患;断链控制重点为炸药的选型、爆破作业环境调查以及安全管理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20.
在煤粉的气体输送管道和储存煤粉的粉仓中,往往发生煤粉的自燃事故,尤其是炼铁厂的煤粉制备、气体输送、煤粉收集和储仓系统中的自燃问题,成为高炉喷煤的一个不安全隐患。因此,对煤粉的自燃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