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生活化,讲究朴实真切。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一直是作文的源泉。本文主要阐述通过各种语文材料,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鼓励学生说自己的话,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作文,从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2.
在作文教学中,有很多学生总是觉得无话可说,只能说些假话、大话、空话敷衍了事,使得作文空洞无物,令人读起来味同嚼蜡。虽然有学生年龄小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学生心中没有"生活",没有可写的素材储备。作文来源于生活,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素材、积累素材,写真话,抒真情。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更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对于小学低年级而言,作文长期以来是困扰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夯实写作基础,设计多样的方法去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能,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是新课标赋予作文教学的新理念。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应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一、贴近实际,多一点真话"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有他们独特的认识生活的方法,也有他们独特的表达手段。"(杨再隋)因此,关注儿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儿童,触摸学生的情感世界,显得尤其重要。在作文  相似文献   

5.
<正>初中作文序列设计要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当然,设计的再周密,执教者教师不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也是徒劳,所以语文教师要在实施的过程中,形成科学有效的以体系为经,训练为纬的教学关系网,在每个环节的作文教学中,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写作、脚踏实地的作文。以下谈点个人在这方面的教学体会。一、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的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是近些年来,小学作文教学成效甚微,逐步演变成了一个不易化解的难题,师生们谈到作文无不千般滋味在心头,学生为不会写、写不好而发愁犯难,教师为作文耗时费力却收效甚微而焦灼,甚而有人对作文教学持不负责任的放任态度。要化解作文教学这一难题,需要下"真"功夫——指导学生观察真实生活,真心感受、体悟生活。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现在的作文教学出现了模式化、虚假化、功利化的元素。作文教学亟待改革。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说真话"的习惯,建立科学、系统的作文培训体系,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正>作文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在高中,我们都没有停止过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随着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越来越丰富,我们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所以,即使我们从未间断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一提到作文,还是有很多学生会感到头疼。只要教师布置作文任务,学生就会十分紧张和恐惧。为什么学生总是进行写作训练却还是不愿意接受写作任务呢?作文需要学生系统地表达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将思想和情感用书面形式呈现。同时,作文也是一种综合性和创造性很强的语言活动,需要学生既有语文基础知识,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总的来说,学生现在思想、情  相似文献   

9.
<正>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最能激发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写作能力。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关注生活,激活学生习作,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一、关注生活,找准源头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每一个学生的生活都是一部丰富的大书。作文指导不只是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的指导,更应该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积累习作素材。作文教学要向生活"开放",回归到丰富生动、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生活。这是作文教学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10.
<正>科举时代,有一篇文章定终身的制度。的确,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过去的作文教学指导课,我们往往是给学生一个题目,在简单地讲解之后就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讲解后,台下立刻显出一片"皱紧眉头,咬断笔头"的习作场面,之后的批改中总是会出现主题轻浅甜腻,思想触角只停留在生活的表象,情感的基调只有欢乐轻松而未探入复杂的深  相似文献   

11.
<正>中学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的本质、教学过程以及作文教学的方法等进行了广泛的探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或进行多写多练的实验,或加强课外多种形式的训练,如鼓励学生办手抄报,培养学生积累语言。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前让学生进行三分钟演讲,还有的教师让学生写读后感悟,做读书笔记等等。不同的训练形式,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这些教师进行的课堂改革不足以改变作文教学的"大气候"。城市学校作文教学改革进展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读、写、听、说能力都以思维能力为基础,并且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不可分割。每一种能力都能影响其他能力的发展以及语文能力的整体效应。"写"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客观反映了一个人的听、读、说的能力。作文教学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的最重要的形式。作文教学进行的是最严格、最规范的语言训练,也是语言学习和运用的最全面的总结和检测。由此可见,作文教学是一种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现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是广大语文教师普遍觉得难教的科目。不仅学生写起来难,就是很多教师拿它也没有办法。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写作没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就无从谈起,更不要说取得好的结果了。所以,如何让小学生爱上写作,如何写出童年的真实感受,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就成了重中之重,当然这也就找到了解决"作文难"问题的突破口。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经验,浅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学生运用书面语言描绘多彩世界、表达真情实感的心灵劳动,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其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教学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挖掘语文教材里所蕴含的资源,引导勤积累、巧练说、仿写作,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借鉴,在借鉴中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高中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不言而喻,而"老师教得苦,学生写得苦"的作文教学现状令人堪忧,根据学情,制定适合学生的作文教学之路才是有效的,笔者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理念和实际操作两方面提出作文教学也可"无心插柳",只有这样,才会有"柳成荫"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正>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阶段的重点教学项目,但是因为作文教学的特殊性,导致一部分学生厌恶作文,甚至害怕作文。因此,作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研究学生的作文动机就具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小学生作文动机既受内在因素的影响,又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是学生学习作文写作的原动力,也是最关键的因素。所以,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细心观察和研究学生的写作动机,找到解决的方法与策略,对于搞好作文教学会起到较大的帮助作用。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教师真正地了解了学生作文的各种动机,才会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下面,笔者根据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对小学生学习作文写作的动机,进行了分  相似文献   

17.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写出好的文章。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一、走出作文"难"的误区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提起作文,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教学中,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让学生望而生畏。写作生活化在小学作文教学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才能从心底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变得乐于表达,乐于作文。  相似文献   

19.
<正>"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农村学生普遍讨厌作文,怕作文,作文内容十分贫乏。习作时出现了写假人假事的"胡编式"作文;或者是东摘西抄的"拼凑式"作文;甚至是全文照抄的"移植式"作文。追究原因,许多老师认为是农村孩子生活较单调,知识面狭窄,学生手中"无米",只能"泡白开水"或"偷"或"剽"。其实不然,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是一个诱人的世界,农村作文教学有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