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秋耘上个月刚刚去世。人们不会忘记他所透支给大众的爱。他在最后的日子里竟然读了雪波的这部长篇,而且写下“颇有意思”,“使我掉下泪来了”的评语。黄秋耘说过:“我自己是个‘罗兰党’。”他一生从不讳言他的人道主义立场,“也许人到黄昏,更容易伤于哀乐吧。”我相信秋耘。《大漠狼孩》是一部写实的大寓言。写非人之人性或写善性之人性,新作不在少数。前苏联的长篇《白比姆黑耳朵》,动物片《狐狸的故事》等。王蒙的《杂色》,困乏的老马竟然开口说话:“让我跑一次吧!”宗璞的《核桃树下的悲剧》听到核桃村的哀鸣。张承志的黑骏马那眷眷之情总是在“无言地述说着什么”。乌热尔图的《一个猎人的恳求》和《七岔犄角的公鹿》。狗通人性,公鹿像大丈夫一般爱子。前不久在《北京晚报》上读到一篇美国人写的《狼故事》.写一个狼孩带着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绿叶》2005,(4)
《绿叶》编辑部:老师您好,我是北京林业大学一名毕业生,参加过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的培训活动,也很关注《绿叶》杂志的内容。我现在在福建实习,结识了一位朋友,他组织了一个乡村环保小组,调查家乡环境变化。这种从身边实事做起的精神感染了我,所以,我向他约了稿,并向《绿叶》投稿,请老师指正。另外,我有一个建议:我想,我们的《绿叶》不仅需要名人作家、名人环保人士的作品,也需要那些平凡、普通老百姓的一些声音,这样,才能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刊物才会越办越好。祝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木辛 《环境教育》2016,(4):78-79
正陈哲,是一个过于普通的名字。然而,陈哲却不是一个普通人。如果你听过《血染的风采》、《让世界充满爱》、《黄土高坡》、《走西口》、《地球的故事》,还有讲述一位女孩拯救丹顶鹤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歌在1988年6月北京首都体育馆举行的《地球的孩子》大型环保主题晚会上,让朱哲琴一夜成名。你会马上恍然大悟,就是那个陈哲啊。可是,他的作品仿佛在一夜之间断片了,十几年过去,主流舞台上不见他的作品。陈哲去哪儿了?他去山区了,去少数民族聚居地了,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流行音乐第一人郭峰.十多年前,他是在中国内地第一个举办流行音乐个人作品演唱会的音乐人。十多年后.从北京“永远的郭峰”到“我为申奥万里歌”全国巡演,太多的奇迹由他带来,太多的音乐因他而震撼。  相似文献   

5.
神来之笔     
在李青松作品研讨会上.我落座后,忽然有一本瓦蓝布面烫金字的小书.擦过我左肩到我桌前.我悔不该回头看,认识了丽人方敏。回家后,我一口气读完了《大迁涉》、<大拼搏>、《大毁灭》,享受得一塌糊涂,累得我七荤八素.半夜做梦都梦见小红蟹、褐马鸡和旅鼠。这本书1994年已震撼文坛.我竟全然不知不晓。接着又收到我嘱方敏寄我的《大绝唱》,我又悔不该看了180字的“作者介绍”.清醒地明白作者是可以填在表格里的一位中国公民。灵长类,智能种,是个人。一个人若演戏、若作画、若为文,画绝了、写绝了的时候。连自己也觉得若有神助,觉得不是自己在写,写出来。自己也吓一跳.不太闹得清那笔笔墨墨是怎样聚拢怎样排列出来。如果我未曾见方敏之面,看了作品。我会猜作者或是一个幼年淘气的  相似文献   

6.
李景平  傅菲  贾江涛 《绿叶》2023,(11):38-50
<正>自然文学或生态文学现象李景平:傅菲散文在当今文坛可谓无所不在,在《人民文学》《作家》《天涯》等各大重要文学期刊,以及《光明日报》等报纸副刊,都可以看到傅菲作品。一个人创造一种自然文学或生态文学的风景,这种现象称得上“傅菲现象”。请从生活、职业和创作经历,谈谈您走向这种现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师源 《绿叶》2006,(11)
现年89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关君蔚,是中国水土保持学科的奠基人。作为我国首批水土保持和生态控制系统工程的专家之一,他与“三北防护林”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感动世界的“绿色长城”那还是在30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关君蔚突然接到上级指示,要他去接待外宾。就在新华社新闻中心的外宾接待室里,他见到了来自英国《泰晤士报》的一位副主编。原来,这位副主编在媒体上获悉了中国即将启动“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消息后,深感不解,便跑到中国来向工程专家组“要答案”。听完关君蔚介绍“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大致情况后,副主编起身对关君蔚说:“我…  相似文献   

8.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初春的一个夜晚,一艘行驶在北部湾的邮轮卡拉 OK 厅里,传出这么一曲优美动听的歌声:《绿叶对根的情意》。唱歌的是几位参加绿叶理事会会议的代表和《绿叶》杂志编辑部工作人员,他们唱的这首歌,最恰当不过地表达了他们之间这么一种“情意”关系:如果把《绿叶》杂志从事的绿色文化事业比做一棵大树上的树叶,那么绿叶理事会成员则是大树的树根——没有“根”的支撑和滋养,哪里谈得上“叶”的繁茂和存活!囿于这种“支撑”“滋养”的深情,《绿叶》杂志每年都要举办  相似文献   

9.
“感谢大地,正是大地上的山脉、森林、河流与荒原,引领我们走向崇高并保有一个作家和诗人不可或缺的思考和想像。”“为了生命的广大和美丽,我们的路还很长很长。”这是著名作家徐刚在首届全国环境文学作品奖颁奖大会上满怀深情的话语,代表了所有关注人类生存家园——地球命运的人士的心声。提起环境文学,人们自然会想起美国著名女作家蕾切尔·卡逊和她的《寂静的春天》,还有著名作家徐刚和他的报告文学《伐木者,醒来》。《寂静的春天》是环境保护运动的第一声号角,引发了现代世界范围内的群众性的环保运动,“她惊醒的不但是我们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伐木者,醒来》对中国的环境发出了强劲的棒喝之声,惊醒国人。“我们的同胞砍杀的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肌体、血管,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是一个天天在流血的国家。”“我仍要在地球上放号——无论我的声音是多么细小——伐木者,醒来!”这是作者向人们敲响的大自然的警钟。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有这样的感召力,不仅冲击人们的视觉,还冲击人  相似文献   

10.
夏奇 《环境教育》2009,(5):77-78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出资8万美金购买一张野骆驼照片,先后有两支队伍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去拍摄,但都没有成功,可见野骆驼的珍稀程度。“野骆驼也是一种骆驼,为什么在前面加了一个‘野’字,其照片就值8万美金,那一峰活野骆驼不就是一座金山吗?”我儿子如此惊讶地对我说。我点点头,以示对他的“重大发现”给予肯定。接着我给孩子讲了两则关于野骆驼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为培养青少年对环境保护的兴趣 ,充分调动他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提高青少年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 ,由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与香港环境保护运动委员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节目中心、《环境教育》杂志联合举办 ,香港蚬壳有限公司赞助的全国中小学生“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环保活动方案设计比赛日前在北京揭晓。这次比赛评选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 ,共有106篇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其中 ,小学组贵州省赵多同学的《“退耕还林 ,绿我家乡”结对活动方案》和中学组上海市徐晓菲等同学的《段浦河水系统污染治理的生态治理》方案分获一…  相似文献   

12.
凡是读过“钗头凤”的人都知道,痛失亲人的陆游,在他词作的结尾,悲愤地发出“错错错”的千古绝唱。如今,饱含悲天悯人情怀的唐锡阳老先生,巧借这三个字,字字血、声声泪地推出一部环保力作《错错错》。我认识唐先生是在十多年前,那年,他为支持奚志农保护滇西北金丝  相似文献   

13.
“在我的作品里你可以看到,山中有水,水中有人,高山流水式的幕天席地之游与天人合一式的和谐一致。”著名画家舒建新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幅水墨山水画对我说:“这次巴中采风,给了我很多灵感,这种灵感不是来自某座山、某条河、某个片断,而是我对整个巴蜀地区的印象。”“你看,高山流水,游人对答,纵然你很难判断这是哪座山,但已经无所谓了,人与自然融洽地形成了一种和谐之美,这就是我要表达的。”坦白地说,我是怀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去拜访舒建新先生的。他是中国画研究院美术馆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而我,则是一个对美术作品毫无鉴赏力可言的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那么几本写得较好的环保书。我最珍爱的,是唐锡阳先生的《环球绿色行》。这部被称为是"自然生成"的环保作品,是唐锡阳先生亲临一个一个现场之后的倾情之作。徐刚的《伐木者,醒来》我一看就非常喜欢,因为我对中国天然林的命运,一  相似文献   

15.
《绿叶》2006,(7)
日前,北京市海淀法院一审判决,演员柯蓝针对影片《惊情神农架》所发表的言论并不构成侵权,驳回原告制片方的全部诉讼请求。“拍这部电影我最大的体会是尊重自然,不要去打扰它,不要去猎奇。片子有一个耸人听闻的名字,但我不知道自己在片子里干吗。”2005年6月,柯蓝在上海电影节的新闻发布会上,曾向媒体批判《惊情神农架》摄制组在神农架拍摄期间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的行为。随后,《新民晚报》等多家媒体相继刊登了《“剧组造孽,我是帮凶”——柯蓝昨向自己主演的〈惊情神农架〉开炮》等文章。《惊情神农架》的制片方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湖北省…  相似文献   

16.
我与《绿叶》相识只有短短三年,1000多个日子,但《绿叶》洒下雨露,一直滋润着我的心田。2002年春,我“改行”成为一名环卫干部。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面对新的行业,我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筹莫展。这时,办公室的同事递给我一本《绿叶》,让我闲时翻看。哪知,这一翻就上了“瘾”。那精致大气、充满大自然盎然生机的封面,让我心驰神往。直入深处,“特别关注”,让我振聋发聩;“国内动态”,让我纵观九洲;“人与自然”,让我回归和谐;“环境与法”,让我聪慧理智;“国际博览”,让我了解世界;“文苑史海”,让我“绿趣横生”;“时尚生活”,让我绿…  相似文献   

17.
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中国少年报社、中国中学生报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我需要地球,地球需要我’环保作文比赛”日前在北京揭晓。这次评选分小学组和中学组,共有100篇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和纪念奖,其中小学组刘春华同学的《“娘水”给我?..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08,(10):22-22
在《环境教育》创刊100期之际,我作为一名从教20年的地理学科带头人,发自肺腑地说“感谢!感谢《环境教育》伴我成长、伴我成功!”《环境教育》是我教学生涯中的好帮手,给我带来收获。  相似文献   

19.
以笔为旗     
“啊!我要歌唱,我要赞美, 歌唱这大自然的景色,赞美这绿色的宝,绿色的光辉。”这是我多年以前的作品《大森林的早晨》中的歌词。这首歌是献给那些热爱绿色、拥抱绿色、享受绿色并赞美绿色的人们的。后来,这首歌流传开来,至今还有人在唱。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生活中,懂得珍惜绿色的人越来越多的缘故吧!  相似文献   

20.
“您认为,除了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没有疼痛、焦虑和苦楚的感觉吗?”这是美国动物学家马克·贝托夫在他新出版的《与我们的动物朋友相伴》一书(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策划,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10出版)中所提出的发问,而书的副标题则直截了当地呼吁:“尊重无言的动物并为它们说话!”2002年11月23日晚,我在林业大学参加、主持女科学家珍妮·古道尔“关爱动物”演讲会时,认识了马克并请他在他的这本力作上为我签字留念。回家仔细翻阅,竟在书的第二章看到马克抨击一家我熟悉的动物实验机构——美国科斯顿(COULSTON)。我曾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