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劳动保护》2009,(1):I0012-I0013
2008年11月中旬以来,广东、湖南、山东三省接连发生3起因非法生产烟花爆竹引发的伤亡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10人受伤。目前,正值烟花爆竹生产经营旺季,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现象有所抬头,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为了坚决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遏制事故多发势头,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劳动保护》2009,(1):80-80
为了坚决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遏制事故多发势头,2008年11月28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发出《关于遏制非法生产烟花爆竹事故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相似文献   

3.
邓友  胡衡 《劳动保护》2010,(8):49-49
山西省政府于2010年6月18日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严防煤矿在兼并重组、煤矿复产验收等过程中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规定》涉及煤矿兼并重组、煤矿复产验收、各类灾害事故防治等12条具体措施。要求进一步推进煤矿兼并重组工作,推动兼并主体切实到位,严禁非主体企业以任何名义组织生产。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严禁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和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严格煤矿复工复产验收程序和规定,坚持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严禁不经验收、不经签字擅自生产作业。严禁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队伍进入煤矿承揽工程。  相似文献   

4.
《劳动保护》2008,(11):78-78
本刊讯 为解决当前安全生产领域比较突出的非法违法问题,9月28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出《关于集中力量深入开展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相似文献   

5.
《现代职业安全》2005,(12):I0018-I002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排查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紧急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6.
新华网消息.近日出台的《陕西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规定,如发现身边存在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非法违法行为,瞒报、谎报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举报人可以通过安全生产举报投诉客服电话“12350”,或者以书信、电子邮件、传真、走访等方式举报身边存在的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7.
《现代职业安全》2008,(11):I0002-I000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 最近,部分行业领域事故多发,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一些因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酿成的恶性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教训极为深刻。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和9月24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决定,在全国开展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在开展的为期6个月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目前已进入第二个阶段。相关部门严密部署,认真谋划,我省“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成效初显。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到6月14日,全省共打击非法违法、治理违规违章行为68.1万起,其中,查处无证、证照不全或过期、超许可范围从事生产经营建设、非法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等非法违法行为4.7万起;  相似文献   

9.
《现代职业安全》2005,(10):i0015-i00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7月份以来,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山西、陕西、新疆、河南、河北、贵州、广东等地相继发生停产整顿煤矿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矿非法生产造成的特大、特别重大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其中,8月7日,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大兴煤矿发生的特别重大透水事故,造成123名矿工涉难。为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遏制煤矿事故频发多发的势头,现就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案情】2008年2月1日,某县安监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某村村民王某非法生产爆竹。经调查核实,查明当事人的全部违法事实:王某R2007年10月份起,截止到2月16日,私自制造烟火药80千克,用于生产爆竹。鉴于王某的违法行为已达到追诉标准,涉嫌构成非法制造爆炸物罪。  相似文献   

11.
韩颖 《劳动保护》2011,(12):18-19
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历来是导致烟花爆竹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共发生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引发的事故导致死亡共435人,占这期间全国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事故死亡总人数的39.2%。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行为隐蔽性、流动性和顽固性强,不法分子容易获得氯酸钾等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12.
韩颖 《劳动保护》2009,(3):77-77
2月20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在京召开了烟花爆竹“打非”工作专题会。会议通报了2008年四季度以来全国因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发生的较大以上事故情况并分析了主要原因,部署了下一步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林业劳动安全》2010,23(2):39-41,48
1以打击非法违法、治理违规违章为重点,深化安全生产执法行动,着力加强安全监管 非法违法、违规违章严重,仍然是当前安全生产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强安全监管,就要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依法严惩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一是要对近年来造成重特大事故的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进行归纳分类,明确2010年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执法行动重点打击对象。工矿商贸领域要继续依法严厉打击无证或证照不全进行生产经营等非法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4.
安全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7日说,安全监管总局将实行生产安全“企业黑名单”制度,把打击非法生产与建立企业诚信机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劳动保护》2009,(5):76-76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通知》精神,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4月3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一、上半年全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一)伤亡事故情况。 上半年,全区发生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死亡事故1起(非法),死亡1人,与上年持平。发生各类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8起,死亡5人,伤8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4起,上升100%:死亡人数减少2人,下降28.6%:受伤人数减少8人,下降47.1%。其中:非法生产5起,死亡2人,伤7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3起,上升150%;死亡人数减少3人,下降60%;受伤人数减少10人,下降58.8%.  相似文献   

17.
桂平市在2011年春节前开展了全市打击烟花爆竹领域非法生产经营专行行动,市政府制订“打非”工作方案,在市政府办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组织了公安、工商、安监等部门人员组成的联合执法队,统一行动,开展了声浩大的打击烟花爆竹领域非法生产经营专项行动。此次行动重点是对城镇烟花爆竹非法生产和经营行为进行打击整治,对非法生产烟花爆竹引线的非法行为,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全面排查,同时对已停产的三家爆竹生产企业全天候盯防。  相似文献   

18.
为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下,2006年12月10-26日,广西全区集中开展了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以下简称“打非”)专项行动并取得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9.
实干兴安     
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安全生产工作实干的一年. 2012年,全国各类事故总量、较大事故、大部分行业领域和因非法违法行为导致的较大以上事故同比下降,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由升转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源自实干. 2012年4月中旬至2012年9月底,全国集中开展了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2012年10月,国务院安委会为进一步深化"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又集中开展了"回头看"活动.为使"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目标清晰,专项行动归纳了13种带有共性的非法违法行为,同时分出行业领域,提出其中比较典型、比较突出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在专项行动期间,全国打击非法违法、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达到了1800多万起,责令整改、限期整改、停止违法行为300万起,责令停止生产、停止建设、停止经营的单位达到了7.8万家,依法关闭取缔了3.2万家非法企业,使由于"非法违法"导致的较大事故比重由2012年初的71.6%降到了42.1%,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8月9日,广东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督查情况汇报会。广东省副省长刘志庚在会上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为抓手,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