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对酸性矿井水的处理一般用碱中和的方法。石灰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因此常用石灰作中和剂来阋整酸性矿井水的 PH 值,以使酸性废水达标排放。但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常常出现投加等量石灰却得不到相同结果。如何确定达标排放所需的石灰量,笔者在永定矿务局瓦窑坪煤矿马东污水处理站进  相似文献   

2.
酸、碱废水的中和絮凝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酸、碱矿水的中和絮凝作用,并对酸、碱矿水中和絮凝过程中的最佳混合比、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尾矿砂颗粒的作用,以及凝聚颗粒的沉降规律等进行较详细的论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碱性矿水中和酸矿水及去除金属污染物,对于恢复矿区污染河流的水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用二氧化碳气体中和炼油含碱污水代替用硫酸中和法预处理。该装置是在原来硫酸中和含碱污水的基础上改建,增加了一座二氧化碳中和塔和一间中和后隔油池。具有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对设备腐蚀少,运行正常,能长周期生产。二氧化碳气体为厂内自产,除生产用外剩余部分用来中和炼油含碱污水,能以废治废,降低成本。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较高。中和反应完全,出水水质稳定,平均pH值6.74。  相似文献   

4.
化学法处理不锈钢酸洗废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法处理不锈钢酸洗废水.去除其中的重金属离子,中和后使PH值呈中性,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对比,对五种pH平均值计算方法进行分析,表明对单一稳定体系进行多次测量的均值宜直接采用各pH测定值进行算术平均,而对于其它pH值极差较大或既有酸又有碱的样本,如天然降水,则应采用酸碱中和原理同时考虑水的电离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酸、碱废水的中和絮凝作用矛栗兆坤(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卜·//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7,17(1)一87~91环信X一58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酸、碱矿水的中和絮凝作用,并对酸、碱矿水中的絮凝过程中的最佳混合比,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尾矿砂颗粒的作用,以及凝聚颗粒的沉降规律等进行较详细的论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碱性矿水中和酸矿水去及除金属污染物,对于恢复矿区污染河流的水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图10表l参8X753.5 9702999尾矿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及效益分析/赵建英…(山东招远市水保办)//中国水土保持/水利部黄了河水利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酸雨     
正常的雨水,由于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其PH值约为6左右。国际上规定,凡PH值低 于5.6的雨软头酸兩。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处理导弹氧化剂废水的方法和工艺 ,用碱中和酸、尿素除NO- 2 、絮凝沉淀法除F- 和PO3- 4 ,探索了最佳处理条件 ,确定了较为合理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9.
介绍碱法草浆黑液采用膜技术处理的各种方案,着重介绍了碱法草浆黑液资源化全回收技术并提出了新的技术方案,该方案是先用硫酸中和酸析黑液中的木质素,或用纳滤方案回收木质素,然后采用双极膜电渗析法回收已去除木质素的黑液中的酸和碱,最后经蒸发和喷雾干燥回收其中的糖、其他营养成分及大部分水,达到无污染排放的目的。该方案碱回收率在50%~80%,取决于黑液中碱的浓度,回收1 t碱的耗电量低于2 500 kW.h。该法的基本投资比同规模碱回收法节省60%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粉煤灰处理模拟酸性矿井水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研究粉煤灰处理酸性矿井水的工艺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含碱性氧化物并具有一定吸附特性的粉煤灰不仅可中和酸性废水,而且对二价铁离子的去除率较好。在PH值为3.0和4.0时,对二价铁离子的去除率分别达95.7%和1O0%,但当PH值为2.0时,去除率仅为12.9%。粉煤灰对二价铁离子的饱和去除量可达42.0mgFe~(2 )/g粉煤灰。由作者提出的PH—时间经验公式及去除量—时间经验公式经统计检验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定pH值下垃圾焚烧飞灰酸中和容量与元素浸出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峰  王伟  万晓 《环境科学》2008,29(2):529-534
采用定pH值滴定实验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垃圾焚烧飞灰的酸中和容量和元素的浸出行为.实验中将浸取液的pH值分别控制在4、5、6、7,持续滴定150 h,在不同时刻测定溶液中主要元素和重金属等多种组分的浓度.研究表明,在每个pH值条件下,在滴定最初阶段,累积的消耗酸量迅速增加,随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加,酸的消耗速度逐渐下降,在20 h左右,飞灰的中和反应趋于稳定.随着滴定的pH值由7下降到4,飞灰表现出的中和能力也相应加强.由于形成机理和在飞灰中的存在形式不同,滴定过程中,各种组分表现出不同的浸出行为,K、Na、Ca和Cl的浸出不受中和反应的控制,Si和SO24-的浓度在滴定初期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Cd和Zn的浸出速度与酸的消耗速度基本相同,Cu、Pb和Cr的浸出慢于酸的消耗.利用定pH值滴定实验能更好地研究飞灰浸出的过程和重金属的潜在浸出性,为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准确预测和评价重金属的浸出行为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12.
Wang W  Ye TM  Wang Q  Gao XB  Wan X 《环境科学》2007,28(12):2867-2872
选取2种代表性垃圾焚烧飞灰,通过常规酸中和容量浸出实验和多级浸取实验,研究了酸中和容量消耗和浸出液pH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现有的单批次浸出毒性鉴别程序对飞灰的酸中和容量消耗程度低,浸出液pH值高,不利于评价飞灰中重金属的潜在危险性.对比常规酸中和容量浸取实验和多级浸取实验结果,得出在垃圾焚烧飞灰与生活垃圾共处置情景(过流系统)下,中和过程与洗出过程同时发生,飞灰中有1/3左右的碱性物质参与了中和反应.在合理设定卫生填埋场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模拟计算,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卫生填埋场飞灰共处置情景的浸出程序,其主要参数为:浸取液为乙酸溶液,酸度(以H+计)为0.3 mol·L-1(pH=2.64),液固比(L/S)为20.该浸出毒性鉴别程序可为我国垃圾焚烧飞灰的安全处置提供有效管理和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3.
大庆市北盛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 BSOEM01型酸碱性污水“专家”优化中和排放装置,是为解决以往人工加酸加碱调整酸碱污水 pH值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研制的 (由于 pH6~ 9是中和反应的突变区,微量的酸、碱就会使 pH值突然升高降低,实际生产中难以达到合格排放 )。该装置是一套完全自动控制的装置,污水 pH值在 1.5~ 12.5的范围内。处理后达到 6~ 9,符合 GB8978— 96规定的排放标准,合格率 95%以上。 ●该装置控制功能优越,节省酸碱用量; ●控制系统的互联器采用国际通用标准设计,便于网络管理; ●软件采用组态模块设计,可自由…  相似文献   

14.
胱氨酸是氨基酸中最难溶解于水的,可根据这一溶解特性,从人发、猪毛等角蛋白的酸水解液中分离精制胱氨酸。工艺过程水解:用计量槽量取10N HCL720kg于水解釜中,加热至70~80℃,迅速投入人发或猪毛,继续加热到100℃,并于1~1.5小时内升温到110~117℃,水解6.5~7小时(从100℃起计),冷却、放料、过滤。中和:滤液在搅拌下加入30~40%的工业氢氧化钠溶液,当PH值达  相似文献   

15.
采用树脂分离方法对合肥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的溶解有机质进行分离,得到憎水性碱、憎水性酸、憎水性中性物质、亲水性碱、亲水性中性物质和亲水性酸等共6种物质。分析结果表明,憎水性组分荧光相对较强,而亲水性组分荧光则较弱。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各区域荧光强度积分(FRI)值分析可以得到类蛋白质、类富里酸和类胡敏酸等3种主成分的荧光积分标准体积值,出水的3种主成分荧光标准体积值比进水低,憎水性碱、亲水性碱、亲水性酸和亲水性中性物质亦呈现类似规律,说明它们在生化过程中经过微生物降解以后,荧光物质发生了降解和转化。憎水性酸中的类蛋白物质和憎水性中性物质中的3种组分相对浓度均强于进水,说明生物反应有助于生成上述2种物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定性分析进出水中各组分中官能团特征峰。结果显示,进出水中溶解有机物主要有多糖、脂类和蛋白质等物质,经过生化处理这些物质得到了显著的降解。  相似文献   

16.
张敬东 《环境与开发》1995,10(4):16-19,40
提出了处理火电厂高pH灰水的一种新方法,即用生物法氧化硫铁矿产酸,用该酸性水中去中和高pH值的灰水,在实验室内研究了初始,pH值温度和硫铁矿的投加量等因素对产酸速度的影响,中和试验表明:用该酸性水处理高pH灰水,可以达到排放或回用要求,且成本低廉。新方法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XB—Ⅳ复合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XB—IV是一种复合型无机絮凝剂,兼备化合反应、电中和、吸附架桥作用,对各类印染废水均有一定的絮凝作用。其主要成份为某废渣和废液,制作、使用简便。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给出了通常情况下的最佳投加量、搅拌时间和PH值,并分析了它与常用市售混凝剂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软硬酸碱(SHAB)原则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金属废水的治理已提出了多种方法,如中和法、硫化法、离子交换法等。这些方法虽然都有各自的优点,但是,由于重金属性质的多样性,每种方法又有自己的局限性或问题。本文拟从软硬酸碱(SHAB)原则对现行几种方法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我们的工作说明该原则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软硬酸碱(SHAB)原则 Lewis的酸碱电子理论认为,凡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原子、分子或离子)是酸,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原子、分子或离子)是碱。酸与碱的作用实质上是碱提供的电子对给予接  相似文献   

19.
柠檬酸中和废水回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了柠檬酸中和废水回用工艺技术。中和废水经碱(NaOH)沉淀和酸(H2SO4)中和预处理措施,直接用于发酵配料。实验用菌株C-98自黑曲霉CBX-12分离获得。最佳发酵条件:总还原糖14% ̄16%,麦麸2.5%,初始pH6.5,乙醇1.5%,同传统的柠檬酸废水处理工艺比较,该工艺在投资和运转成本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松树近旁土壤酸化的二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土壤酸中和能力的一种新定义方法:土壤水的pH值降低到4.7时100g土壤消耗的H+量,研究了土壤断面的酸化特征。选择了南方的红壤和北方的褐壤,详细研究了松树近旁土壤pH、酸中和能力、以及对SO24吸附等断面的二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松树近旁土壤的pH、酸中和能力、SO24吸附能力在水平层变化不明显,在垂直深度方向逐渐变大,表层小于下层。从土壤断面ANC的特征揭示出我国南北方土壤表层均受不同程度的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