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市生命线系统暴雪冰冻灾害链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预防和减轻城市生命线系统的灾害危险性是防灾减灾中的热点问题.随着自然灾害突发强度、频度和广度的不断增长,自然灾害预防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城市作为人口集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区域和战略中心,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是剧烈、致命的,亟待开展城市生命线系统灾害风险研究.通过对低温暴雪冰冻灾害特点的分析和总结,提出用灾害链理论来研究城市生命线系统的暴雪冰冻灾害问题.介绍了城市生命线系统灾害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城市生命线系统暴雪冰冻灾害链的致灾原因、形成过程和主要灾害链类型,最后论述了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2.
山东是经济发达地区,但也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本文概述了山东省多种气象灾害及其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以及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3.
防灾减灾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进展概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人类社会是在对自然灾害的不断斗争中得到发展。近代由于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自然灾害的损失也在急剧增加。防灾减灾是减轻灾害损失、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当前灾害监测技术、灾害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灾情评估方法、灾害管理及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已有了不小的进展。本文概括地介绍了这些进展,并指出了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美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基本理念是软件重于硬件、平时重于灾时、地方重于中央。气象防灾减灾战略是提高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减少人员伤亡;减少灾害经济损失;减少灾害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破坏。战略的重点是自然灾害评估、减灾技术开发、气象灾害预警和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5.
上海城市灾害分析与减灾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肖功建  韦晓 《灾害学》2001,16(2):70-75
随着人口越来越向城市集中,城市灾害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针对上海市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现状,分析了这些城市灾害的主要特征及其潜在的致灾防患,并总结论述了上海市防灾减灾建设的措施和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主題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结构高度复杂,城市人口超饱和、建筑空间拥挤、城市防灾能力差,城市灾害的危险性和影响有扩大的趋势。近年来,中国城市的灾害频发,既有自然灾害,也有公共卫生灾害和突发公共安全灾害。一旦有灾害发生,会迅速波及城市周边地区,并易形成次生灾害。由于城市人口密集,风险集中,防灾基础设施薄弱,城市承灾体脆弱,灾害对城市的破坏性越来越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国气象灾害的分类与防灾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郭进修  李泽椿 《灾害学》2005,20(4):106-110
本文根据气象灾害特征、致灾因子和天气现象类型,将我国的气象灾害划分为7大类20种.为了适应科学防灾减灾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必须加快大气监测、信息加工和气象灾害预警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强气象灾害的机理研究;制定科学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湘江流域2006年"7·15"暴雨-洪水巨灾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自然灾害系统论,结合灾区实地调查结果和部分适时气象、水文资料,从降雨、洪水、灾情以及减灾模式等对湖南省湘江流域2006年"7·15"暴雨-洪水巨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的主要致灾因子是洪水、内涝、滑坡、泥石流,而城市主要为内涝;此次巨灾是在强热带风暴引发的暴雨、湘江流域中上游多山的地形条件等自然因素,和工程建设不合理、灾害预警机制不够完善、人们防灾意识薄弱以及灾害风险转移机制不够成熟等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的.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建立综合减灾范式、提高巨灾应急管理能力等应对巨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灾害防御协会自然灾害研究会,为了响应“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倡议,提出了《陕西省重大自然灾害的综合研究与防灾减灾对策》研究课题,已经省科委批准立项,目前已正式开题研究。该项从今年开始至1991年提交成果,计划投资22万元。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城市灾害的一般属性,着重分析了宝鸡市几种主要城市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防灾减灾对策;同时结合宝鸡"全国发展与综合减灾示范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指出了加强城市灾害风险管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研究:定位、理念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一行  刘兴业 《灾害学》2019,(4):172-175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发布了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文件,实施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重大改革举措。落实防灾减灾救灾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契合国家发展改革的现实需要,应加紧推进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的定位是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法、应急管理的特别法、公共安全的支撑法。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应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风险防范理念、综合防治理念、权利保护理念的基础上,确立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危险区避让及搬迁转移、自然灾害科普、自然灾害防治社会参与、自然灾害保险等制度,为推进我国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2.
面向21世纪的上海城市综合减灾管理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管理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综合减灾体系目前尚不够完善,城市抗灾能力仍较薄弱,本文通过对国外大城市减灾管理模式的比较和研究,分析了目前沆减灾管理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上海市综合减灾管理模式框架和由目前灾害管理模式向理想模式过渡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代数这一数学工具,该文创新建立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描述理论架构,包括面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灾种建立的救援灾害轴,面向村、社区、街道(镇)、区(县、市)、市、省等区域建立的救援区域轴,面向准备、响应、处置、保障、善后等时间建立的救援时间轴,由此构成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描述三维坐标系;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应急救援能力途径通用表达式模型。研究出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内容,包括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内容的通用表达式,以及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内容的通用表格;基于这些研究成果,就可根据实际的救援灾害轴、救援区域轴、救援时间轴等实际情况,得出具体的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内容。  相似文献   

14.
2003-2008年河北省雷电灾害特征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掌握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对做好雷电防御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根据2003-2008年河北省雷电灾害的统计结果,揭示了河北省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并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了雷电灾害发生的可能原因,为全省防雷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大城市防灾减灾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翟永梅  韩新  沈祖炎 《灾害学》2002,17(1):62-69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管理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综合减灾体系目前尚不够完善,城市抗灾能力仍较薄弱。本文通过对国外大城市减灾管理模式的比较和研究,分析了目前上海市减灾管理模式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改进目前上海市灾害管理模式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40年自然灾害总况与减灾对策建议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马宗晋  赵阿兴 《灾害学》1991,6(1):19-26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大陆地震的频次和强度居世界之首,占全球地震能量的十分之一以上;台风登陆的频次每年达七次;旱、涝灾害,山地灾害,海岸带灾害连年不断;危及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安全相当严重。本文介绍了中国近40年自然灾害总况,现有的受灾害威胁的状况和防御能力,最后提出了监测、预报、抗灾、防灾、救灾和援建为要点的减灾系统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17.
《Environmental Hazards》2013,12(2):33-43
Abstract

China frequently experiences natural disasters, of which flooding is the most serious. How to monitor and control natural disasters, assess damage, and provide relief is the most urgent problem f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disaster experts. A national integrated system using remote sen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and other technology for monitoring and evaluating flood disasters has been assembled and tried out for 3 years. The system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flood mitigation during the trial and has become a key part of the flood management system at China's National Flood Control Headquarter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system and its use in China.  相似文献   

18.
对城市规划中抗震与应急救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张芝霞 《灾害学》2002,17(1):37-40
根据国内外震害教训和抗震经验,从震灾防御和应急救灾诸方面讨论了城市规划建设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首先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分析了这些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概念,采用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震后恢复时间作为衡量城市防震减灾能力强弱的3个最基本的要素。围绕这3个基本要素,列举出影响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6大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日本阪神震害的主灾区神户市与中国沈阳市在人口、经济发展状况及地震背景等方面的对比,指出了沈阳市潜在的地震灾害危险,并参考神户在防震灾规划中所存在的失误,提出了沈阳市应采取的防震减灾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