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监测规定是美国空气固定源运行排污许可证中的核心内容。基于\"个案管理\"原则,每个运行许可证中的各个产排污单元分别执行不同的监测规定。获得\"连续\"的监测数据需足够判定固定源排放是否合规,且成本有效。\"固定源制定和提交监测方案-管理机关审核-监测方案载入排污许可证中-依方案监测-数据处理-排污许可证守法报告-管理机关合规监测和评估\"的系统化监测程序,使得固定源监测更具可操作性,监测数据更规范。建议中国排污许可证制度中建立类似的监测规定。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美国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的类型及适用范围、申领门槛及流程、内容及执行情况,指出美国通过实施预建许可证与运营许可证制度,实现了对新、改建固定污染源及现有固定污染源的全过程监管。结合我国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法律支撑、加强计量体系建设、加大许可证执行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0,2(4):1-4
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已把“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列为加强我国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环保局于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四日以(88)环水字第230号文件批准徐州市为全国《排污许可证》试点城市.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在浓度控制的办法尚不能立即 相似文献
4.
程念章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89,1(3):1-3
随着环境管理改革的深化和提高,排污许可证制度已为人们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当前环保工作上新台阶的五项管理制度之一。常州市作为全国试点城市,于88年实施这一制度。一年多的实践表明,许可证工作必须抓好两头,即发证前的准备工作和发证后的监督检查。 监督监测是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排污许可证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其关键是要能及时准确的反映各污染源排污动态,工作量很大。虽然常州市环境监测站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历来比较重视,但和许可证管理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促进排污许可证试点工作开展,我们对污染源监督监测室在人力物力上进行调 相似文献
5.
按照机制设计理论,提出了排污许可证实施监督管理的发展阶段,以及政府在不同阶段的关键作用。基于排污许可证行政许可的属性,归纳了不同层级政府监督管理的框架和内容,包括监督性监测、许可证执行监督和守法系统监控。从公众参与、政府和企业信息公开两个角度,总结了排污许可证实施的社会监督管理内容。 相似文献
6.
7.
排污申报登记和许可证制度是我国环境管理工作由单一的浓度控制迈向总量控制的有效的管理制度之一。武威地区环保局在实施许可证的的全过程中,认真抓水功能区划,申报登记、总量规划分配、发放许可证,许可证运行管理各个环节,使排污许可证试点工作顺利进行,这对尚未实施许可证制度的地区有很好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针对固定源废气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关于监测仪器使用方面(包括传感器、内置泵及日常的校准),监测参数(包括动压、过量空气系数),采样位置不符合要求、烟道面积过大,运行负荷如何确定等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与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寿宝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8,10(5):3-4
分析了《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规范(工业废水部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夯实监测基础,优化监测唾弃,解决技术难题等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固定污染源监测体系在管理制度、监测技术、信息平台、业务体系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但随着排污许可制度的全面实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改全面完成,减污降碳全面提级,我国固定污染源监测体系面临着专项制度不完善、自行监测数据质量监管压力大、基层执法监测高需求与低能力矛盾突出、减污降碳监测体系有待系统设计等突出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管理需求,建议:健全制度体系,研究制订《固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完善技术体系和质控体系,加快快速、便携、智能化的污染源监测新技术体系及基于物联、信息技术的全流程、全链条质控体系的研究应用;优化业务体系,推动污染源执法监测与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帮扶规范化和监测信息平台改造提升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企业环境监测工作有其自身特点,本文从监测对象、监测项目、监测职能、监测手段、监测信息处理等方面论述了强化企业环境监测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美国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载体的废水污染源自行监测制度;自行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内容、监测指标、监测点位、监测频次、采样方法等,依据排污许可证中关于污染物及其排放限值的规定而设计;自行监测数据用于污染源监督检查和制定国家排放限值。对于我国企业自行监测,提出了进一步明确自行监测的主体地位与自行监测数据的法律地位、分行业制定自行监测指南、建立污染源监测数据信息综合平台、加强与企业自行监测相关内容的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废气固定污染源监测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从工况的确定、断面的选择、间断排放的监测时间、滤筒及过剩系数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17.
18.
针对国内固定源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的现状及不足,通过对资料总结发现国内固定源排放颗粒物的监测技术现状中存在国标精度要求较低和技术细节不足等问题,并重点从分级采样和大气低浓度颗粒物检测方面深入剖析相关技术的不足与需求,并结合国内外的经验,从国标的修订与补充、分级采样技术体系的建立和低浓度大气颗粒物采样方法的改进等3个方面提出技术与设备方面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