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潮     
1.赤潮的研究状况 1.1 已往的赤潮研究从前所谓赤潮,是指由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它们与水库等淡水里发生的“水花”现象有所区别。但是,最近淡水水域的“水花”现象也称为淡水赤潮。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并不一定都呈现红色,除去夜光藻(Noctiluca mitiaris)和红海赤毛藻(Trichodesmium)等外,蓝把其它微生物分别呈现的黄色、褐色、黑绿色等各种颜色也称为赤潮。因此,“赤潮”一词便缺乏科学性了。但是现在这种叫法不仅  相似文献   

2.
基因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将微生物基因改变,使微生物具有降解和解毒某些有机物能力,然后进行大量繁殖、再释放到污染地,这样就可以使污染物原位降解。然而这些遗传物质经人工改变后的工程微生物的研究和释放是受严格控制的,且危险较大,因为某些微生物遗传物质改变后往往具有致病能力。在美国工程微生物的释放需经美国环保局、食物药物署和美国农业部等部门的严格审查,并曾一度放弃了把工程微生物应  相似文献   

3.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将会对热力设备的运行产生严重的影响,而杀生剂是解决微生物繁殖的最佳办法.本文介绍了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危害,对杀生剂的种类及其特点作了探讨,展望了杀生剂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工业废水生化处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泰安市环保监测站刘玉英用生化法处理工业有机废水是当前工业废水处理常用的方法之一。生物处理就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氧化有机物的这一功能,并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繁殖,以提高其分解...  相似文献   

5.
人自胎儿出生、生长、发育、成熟,直到死亡,无不与微生物休戚相关。在婴儿出生后几小时,消化道便结束无菌状态开始有细菌侵入,定居,繁殖。正常人肠道内存在的各种细菌,其种类、数量以及占据的位置都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互相适应,互相制约,共同形成一个微生态系统。这类细菌我们称为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而且是必不可少的生  相似文献   

6.
<正> 一、基本概况氧化塘是一种和自然水体自净过程十分相似的废水处理设施。其特点是在没有动能的池塘中、微生物依靠溶解于水中的氧气氧化有机物,氧化塘是浅塘.有利于阳光照射促进水温上升而增快微生物的分解,这样可以强化浮游藻类和底部高等植物的繁殖,植物体以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无机物为营养,在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又返回供给微生物繁殖。从另一方面说,可沉的有机物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进行无氧分解产生CH_4、CO_2、NH_3等物质;悬浮物和溶于水中的有机物在好氧菌作用下进行好氧分解,产生CO_2、NH_3、PO_4~(-3)、H_2O,而异氧微生物主要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的物质作为能量合成新的细胞;藻类则以有机物分解产生的CO_2,P,NH_3为营养,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新的细胞,并释放出氧溶解于水体中,使污水得到净化。  相似文献   

7.
钢筋混凝土微生物腐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微生物生存条件的分析,认为水、空气和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基本要素。同时,分析了微生物对钢筋混凝土的侵蚀机理和途径,重点探讨了厌氧菌、好氧菌的形成原因及其对钢筋混凝土侵蚀机理,并总结了预防和控制微生物对钢筋混凝土侵蚀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实验室条件下利用玉米淀粉工业废液生产SCP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淀粉工业废液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可以作为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本研究在试验室条件下进行了以玉米淀粉工业废液为基质生产SCP-单细胞蛋白质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其为原料生产SCP,既可获得微生物菌体蛋白,又可净化淀粉生产废液,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控制水华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华藻的过度繁殖及引发的水生生态系统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随着溶藻微生物逐步发现,以微生物手段治理水华,越发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在概述微生物抑藻研究现状及机理的基础上,从提高微生物对水华藻的控制效率和保障环境安全性的角度对水华的微生物防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实际应用微生物治理水华提供参考,并为微生物抑藻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世界环境》2003,(4):68-70
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的微生物,大多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病毒的结构简单,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由遗传物质核酸及外面的蛋白质壳构成。它不能独立生活,必须靠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1.
固定化细胞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引言固定化细胞(也叫固定化微生物)是指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固定之后繁殖的细胞(微生物),它是生物工程领域中的一项新兴技术。在水处理中采用固定化细胞,有利于提高生物反应器内的微生物浓度;有利于反应后的固液分离;有利于除氮、除去高浓度有机物或某种难降解物质...  相似文献   

12.
一胜 《环境导报》2003,(11):29-29
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的微生物,大多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病毒的结构简单,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由遗传物质核酸及外面的蛋白质壳构成。它不能独立生活,必须靠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3.
废水生物化学处理方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除去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废水生物化学处理方法,简称生化法或生物法。采用这种方法处理有机废水,关键在于提供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得到大量增殖,提高其氧化分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效率。用生物化学处理方法处理有机废水,不仅适于处理呈溶解状态  相似文献   

14.
邓蓉  夏斌 《地球与环境》2008,36(1):19-25
热液系统微生物能适应海底极端环境,通过化能合成自养过程,利用多种无机能量生长繁殖。海底热液生态系统的运转主要依靠地球化学和矿物学体系维持,热液系统地球化学和微生物活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耦合关系。一方面,硫化物矿物、金属离子和溶解气体为热液体系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提供所需能源、碳源和微量元素。热液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群落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地球化学能量向有机体的转移过程。另一方面,微生物对热液流体化学和矿物学也产生重要的影响,生命对热液系统无机部分的改造同样不可忽视。作为一种"复杂的地质生物体系",海底热液体系中各种有机和无机单元是通过多种生化控制和反馈作用相互联系起来的。本文评述了海底热液系统中微生物活动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研究的若干进展。  相似文献   

15.
在氯酚污染的土壤中接种氯酚降解菌,研究了受污染土壤的生物强化修复.利用传统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了生物强化修复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的动态变化情况.在受氯酚污染的土壤样品中,以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分离出了多株对氯酚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部分微生物进行了种属鉴定.土壤中存在的土著的氯酚降解菌可以对低含量的氯酚(100mg·g-1)进行降解;但是当土壤中氯酚含量较高(500 mg·g-1)时,土著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受到限制,这可能是高浓度的氯酚对土著的氯酚降解菌会产生毒性作用.接种外来微生物后,土壤中可以培养的氯酚降解菌的总数从开始的106CFU·g-1增加到108CFU·g-1,并且,在氯酚含量为100 mg·g-1的土壤样品中,微生物数目的增加比在氯酚含量为500 mg·g-1土壤样品中更快.这表明接种的外来微生物可以在土壤中很好地生长繁殖,有效地促进土壤中氯酚的生物降解.接种外来微生物可以减轻土壤中氯酚对土著微生物初期产生的不利影响.土壤中的氯酚可能会改变微生物种群结构.DGGE分析结果表明,在未受氯酚污染和受氯酚污染的土壤样品中,存在一些共同的DNA谱带,但谱带强度有明显的差异.在受污染的土壤中接种外来微生物进行生物强化,可以促进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是生物修复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在我国受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然界中到处有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在繁殖。细菌分有害、无害、有益,种类很多。细菌应用于酿造、发酵过程中,废水处理中也应用了微生物。用人工培养的实用性微生物称为Culture。单一菌种的人工培养菌可称为纯培养Pure Culture,几种菌种混合的人工菌叫Mixed Culture Mixed Culture是废水活性污泥处理中使用的混合培养菌,其中有细菌、霉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水被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利用生物化学作用进行河流的自净作用,利用微生物(特别是细菌)对河流的自净作用,今天已没有什么异议了。可是关于细菌的活动是在河流中何处进行的?明确的测定不用说,理论研究也很少。多是假设由“河水中(浮游的)和河床上(附着的)微生物”的作用,特别是以哪个作用为主?未作为问题研究。 作者以前关于河流自净作用的微生物是作为在河流中浮游下流的微生物,曾发表了考虑同类微生物繁殖公式的论文。这是在以前的自净作用理论中内在的分析,或者笼统的说应该  相似文献   

18.
日本Taisei公司设计了一种用污水处理厂污泥生产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方法。将污水厂的污泥在120℃温度和202.65kPa压力下进行处理,以改进污泥供养微生物的能力,然后用一种在体内能贮存可生物降解聚酯的特种微生物与污泥混合,使微生物繁殖。最后回收微生物和分离聚酯。本方法不同于以前提出的培殖微生物的简单方法,可使聚酯塑料的生产率提高60倍。  相似文献   

19.
日新电机公司(公司经理山胁正滕)与日本味精中央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资源化学研究所一起用“微生物”作中心感传器的“BOD”连续测定装置”,最近获得成功。其特点是:把一种酵母菌,即丝孢酵母接种到多孔质膜上,使形成一个电极(感传器),只用大约30分钟时间便可以测定出表示水污染程度的BOD。微生物感传器和遗传工程同样是举世关注的  相似文献   

20.
利用微生物评价水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生物由于生长迅速,繁殖周期短,运转费用低,故以其作为对象来评价水质的研究较为广泛,利用微生物评价水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测定法,即分析本地物种的各项指标,包括各大类微生物的数量,对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研究水体中微生物生理类群的结构和功能,其二是间接测定法,指将正常培养的已知微生物或装置置入采回的水样中,依据一定时间内微生物的变化来判断水样的受程度,如发光细菌法,微生物传感器法及致突变法等,该文分别叙述以此两类方法监测水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