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造地质学家普遍认为:“板块构造”作用大约是在20亿年前随大规模地壳物质运动而发生的,当时地壳变得非常坚硬。从而分裂成板块。 К.伯克(Берк)和Дж.Ф.季尤伊(Дъюи)对岩石圈的发展提出一种新的假说,即岩石圈的发展是通过三个主要阶段来实现的。 27亿年前为第一阶段,作者称之为《最活动》的阶段(пермобилъная фаэа),这个阶段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2.
<正> 在探讨地壳发展各个阶段过程中亲石稀有元素聚集及其矿床形成的历史时,发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普遍规律。1.锂、铯、铍、钽、铌、锆和稀土这些亲石稀有元素,在地球发展史上的构造-岩浆活动的整个时期内都在发生聚集,这是从地球成核阶段,即在形成了原地槽-地槽谷体系时开始的也就是在约30—28亿年以前。同时,与地壳形成的不同时期有关的这些元素的相对富集及其  相似文献   

3.
新疆北部地壳的发展演化历史十分复杂,从太古宙至今,经历了30亿年的长期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矿产资源和矿床分布格局。本交通过对该区地壳演化历史的研究,划分出四个成矿阶段,着重探讨了各阶段的构造、岩石和成矿作用特征,论述了部分贵重、有色金属矿产在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的分布规律,指出了新疆北部有色金属矿产的主要类型及我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迄今,地球上发现的最古老岩石大约是38亿年。30—38亿年的岩石比过去想象的要更加普遍,在所有前寒武地盾上都可能找到它们,并与常见的27亿年的岩石搀和在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目的在于讨论一些与热液矿床成因有直接关系的流体动力学方面的问题,这些矿床是在漫长的时间中(大约为10~4—10~5年)由热水溶液通过地壳局部部位进行富集形成的。热液矿床便成为液体流——Q体系的遗留痕迹。 这里我们着重介绍二种热液成矿方式和一个实例: 一、热流体注入到干的透渗环境中 这种成矿方式是与火成——热液说的矿石成因概念是一致的。在花岗岩浆结晶的过程中释放出的金属卤水溶液是成周期性地沿可渗透带注入到围岩中,并  相似文献   

6.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什么叫环境?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所有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只有地球上有生物有人类,为什么?因为地球这样的环境适宜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或者说地球提供了生物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球离太阳距离适中,地球的自转也比较适度,地壳变迁相对稳定,地球的气候适合生物生存。地球外层有一层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射来很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了生物和人类。地球的形成大约已有45亿年的历史,它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环境。地球开始时是没有生命的,经过漫长的演变才适宜于生物生存,到了大约32亿年前才开始出现生命。5~6亿年前出现大量的生物,真正出现  相似文献   

7.
<正> 苏格兰西北部刘易斯杂岩中的太古界麻粒岩相片麻岩,在早远古代期间广泛地发生了退变质。在距今大约29亿年时,这些片麻岩最初来自地幔,它们的成分在从超镁铁质到酸性间变化,並以中性成分为主。在距今大约27亿年时,它们发生了变质,並形变为水平带状麻粒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人们还把地壳活动带花岗岩浆出现的地区看作是产生稀有金属矿化的唯一有利的环境,同时.花岗伟晶岩则被认为是稀有金属矿床基本的和主要的工业类型。近十五年来,发现了许多从前不知道的稀有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和新的含矿建造。如碳酸岩、交代-蚀变花岗岩(变花岗岩)、古老变质岩层中含稀有金属矿化的碱交代带、碱性岩周围含矿的长  相似文献   

9.
<正> 据美国《地质时报》报道,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研究人员在距厄瓜多尔海岸660公里的东太平洋底,发现了一个价值至少为20亿美元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这个水深2.4公里的矿床,估计矿石储量在2500万吨以上,矿体至少有43米厚,大约218米宽和1公里长。去年夏天科学家们对这个矿床填了图,当时他们在那里研究加拉帕戈斯洋脊断裂带矿物形成的动力学。他  相似文献   

10.
建造的特点、岩石和矿石基瓦金型(火山一硅质建造)基鲁纳型(斑岩一长英变粒岩建造)位太古界太古界或下元古界元古界年龄25一30一35亿年 19 .5一2弓亿年(近30亿年一一科拉半岛) 18一20亿年士100万年(瑞典)到27亿年(卡累利亚)19一27亿年大地构造 从地壳的“塑性”状态向地平曹系过渡.“有核阶段” 复杂的优地槽拗陷.具有原始的中间地块有关的拗陷同形成地槽发育的中间阶斑岩一长英变粒岩的J段拗陷一样 主要是基性辉绿岩玄武岩;以及妥山岩角斑岩、粗而岩、流岩。有大量凝灰岩一挥绿凝灰岩主要是酸碱性的斑主要是酸碱性的;岩、正长斑岩、火山岩…  相似文献   

11.
<正> 引言恩珀勒金-银的碲化物矿床是产于环太平洋第三纪火山带中的矿床的代表。它位于距斐济维提岛北海岸约8km处的内陆瓦图科乌拉(图1)。1934年以来,瓦图科乌拉地区已经生产了大约112吨金和大约40吨银。现在金和银的年产量分别为1.8吨和0.9吨。1975年至今,每年提炼出大约4000kg碲。矿脉中金的总平均品位大约为7.5g/t,虽然一些矿脉中金的平均品位  相似文献   

12.
目前人们认为,矿床中的硫至少来自下列来源之一,即: 1.直接由地壳初始岩浆冷却而沉积的初生硫; 2.在地壳最上部带的沉积或结晶岩层中形成的沉积硫; 3.沉积岩层变质或熔融时分离出的再生硫。 下面我们将根据矿床的硫同位素成分来讨论上述来源的某些特征。 初生硫 产在地壳深部或上地幔的岩石可能是初生硫的来源。组成这些岩石的矿物成分从未参与沉  相似文献   

13.
<正> 地壳背景与成矿作用 从地壳整体看,矿床是一种异常岩石,因为它们含有一种或多种含量远高于地壳平均值的金属。成矿事件就其出现的时空关系而言,必然是稀有事件。从广义上讲,沉积、成岩和  相似文献   

14.
本义从产于石炭纪地层小的含银黄铁矿矿床的土要地质特征、侵入岩与成矿关系以及稳定冈位索特征等人面的研究提出,该类矿床具有明显的沉积特征;成矿元素流主要来自石炭纪海水,成矿金属元素主要来自下优地层,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成矿热动力主要是岩石中积累的热能和穿切地壳易透区下面而来的热能(包括海西期火山活动所形成的地热场);矿床属海底喷气(热水)沉积成国.燕山期侵入岩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叠加改造。同时阐述了该类矿床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划分普查各种矿床的远景区是越发必要的了。地质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查明普查岩浆的、沉积的和风化残留矿床的远景区。本书阐明了造成有利于陆地和海洋中形成矿床的地质因素。阐明了沉积和风化残留成矿作用的某些特征,特别阐明了沉积地层和地壳主要构造单元中矿产的分布规律。综合了关于  相似文献   

16.
近10多年来东南沿海找矿具突破性意义的一批矿床中,有5个各具特色的矿床及与之相类似的一批矿床(点)和矿化层位,集中分布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面积约为8万km2的永定一梅县-会昌地区(简称永梅会地区),构成一成矿集中区.其特点是矿床集中且规模大、埋藏浅、多类型和多层性。该区处于不同构造单元的交接、叠置地带,自晋宁期至晚燕山期漫长的地质历史为形成多层、多类型矿床提供了良好的成矿环境;频繁的火山一侵入活动揭示了壳幔分离、地幔物质多次注入、地壳物质多次循环,特别是石炭纪以来(C1、J1、K1)三次双峰式火山活动所反映的位张环境,造就了本区成矿元素多、丰度高的地球化学场和构造应力环境;可能存在的地幔热流柱对地壳的作用是构成矿床集中的深部构造因素;区内石炭系岩相古地理特征显示本区具有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石炭系铜矿含矿层位相当的合矿层位;本区中等剥蚀程度有利于寻找火山根部带或基底中的矿床。在分析该区上述成矿远景基础上,提出了该区有可能成为我国南方继德兴之后及维长江中下游地区之后的另一个铜、多金属成矿区。  相似文献   

17.
<正> 始生宙远太古代 1.45(50?)—≈44亿年 地球和太阳系从原始行星系星云中形成。行星内部物质强烈分异,形成各圈成份不同的同心圈状地球,包括局部为似花岗状成分(“初始花岗岩”建造)的地壳以及基本为氢组成的大气圈,这时的大气圈因受逃逸作用而不稳定。刚形成的地壳受  相似文献   

18.
<正> 地壳中物质以气、液、固三种基本状态存在,也以三种状态进行相互的化学反应及物质迁移。就矿床成因而论,则认为有岩浆矿床,热液矿床、气成矿床和沉积、变质矿床等等。过去对气成矿床争论较大,主要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实验研究,加之常把物质的三  相似文献   

19.
世界级金银铜铅锌矿床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已探明的资源总量,计金19.3万吨,银174万吨、铜15亿2千万吨、铅3记个千9百万吨、锌7亿1千3百万吨。如果把上述所探明的每种金属本积成立方体,则金,边长为22m的立方体;银,边长为55m的立方体;铜.过长为550m的立方体;铅,边长为310m的立方体;锌,边长为460m的立方体。世界级矿床,即本文定义的规模巨大、占矿床数10%的那些矿床。世界级金矿床,至少含有100哈以上的金;世界这银矿床。至少含有2400吨的银;世界级铜矿床,至少含有200万吨钢;世界级铅、锌矿床,至少分别含有100万吨铅和170万吨锌。据统计,世界级金、银、铜、铅和锌矿床,分别拥有超过总探明储量的86%的金89%的银、84%的钢、73%的铅和71%的锌。矿床在地壳中本来就不常见,而世界级矿床就更难见。研究表明、只有世界级的矿床才会影响金属市场的供应。  相似文献   

20.
放牛沟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早元古代晚期的火山作用无明显的直接联系 ,矿床和华力西早期后庙岭花岗岩具有共同的物质来源。矿床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 :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上地幔或下地壳 ,部分来自上地壳。后庙岭花岗岩以I型为主 ,并兼有S型特征。成岩物质主要来自深部地壳同熔岩浆 ,有部分火山~沉积岩系的同化重熔物质加入。 (87Sr) / (86Sr)初始化比值0 .70 5也表明成岩物质以深源为主。后庙岭花岗岩物质来源的双重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放牛沟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的双重性———以下地壳为主并兼有上地壳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