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 近年来,业已深入到地质学各个分支领域的活动论思想,在成矿理论和区域或矿方面取得的成就暂时还很小。然而,建立在构造学和岩石学基础上的这一科学方向,似乎经受了相当大的变化。这类试验虽进行了多次,但是,正如评论性分析所指出的,它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现在,苏联的成矿研究,正如从这一科学分支的实用方向自然得出的,是沿着各种矿藏的大比例尺予测的道路发展的。它们是基于对含矿区地质构造的分析,而这种分析并不涉及矿区形成作用的实质。但是,由于包括地槽成矿理论在内的成矿理论基础,在新的地质情报压力下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 这里报道的是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有关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地幔-地壳演化及有关成矿作用方面论文的主要内容。涉及的论文约150篇(我国参加大会的有关论文,由于已有专集,这里未作报道),问题广泛,内容丰富,这里择其重要者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3.
4.
迄今,地球上发现的最古老岩石大约是38亿年。30—38亿年的岩石比过去想象的要更加普遍,在所有前寒武地盾上都可能找到它们,并与常见的27亿年的岩石搀和在一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分析整个世界太古宇和元古宇地区的地震波速模型,发现太古宇地区地壳的厚度为35km左右(碰撞带边缘除外),而元古宇地壳的厚度则显然要大得多,大致为45km,并且在其基底有一较厚的高速层(>7km/s)。我们认为有两种模式可以解释这些差异。第一种模式把这种差异归因于上地幔成分的改变。太古宇地幔中的温度较高,因而导致了科马提熔岩的喷发,结果使得岩石圈过分贫化而不能产生大量的玄武质熔体。元古宇地壳是在富地幔之上发育而成,经后的部分熔融作用造成质武玄岩浆的底侵和地壳膨胀。第二种模式认为,在太古宇高温地幔中的对流作用由于过分的紊乱而不能支撑稳定的长寿命俯冲带。到了元古宙时期,由于地幔已足够冷却,因而形成了大量的岛弧和陆弧,同时由于玄武岩浆的底侵作用而形成了上述的高速玄武岩基底层。 相似文献
7.
在对西秦岭重点地区地质建造、结构构造等研究基础上 ,结合前人工作成果 ,对西秦岭造山带地质结构、构造演化及成矿作用等提出了新的认识 ,包括 :1,首次对前人在西秦岭北带厘定的晚泥盆世磨拉石地层 -大草滩群 (D3dc)进行分解 ,认为它是晚泥盆世滨浅海相砂岩、粉砂岩及碳酸盐岩在不同地段分别逆冲到二叠系、侏罗系及白垩系之上所形成的岩片叠置体系。并根据构造解析的原则 ,结合区域地层结构 ,将西秦岭北带构造 -地层体划分为三个单元 ,即上古生界 -中生界表构造层次准原地系统、古生界浅构造层次推覆岩片及元古界中深构造层次推覆岩片 ,它们相互叠置而成的西秦岭北带的岩片堆垛体系 ;2 ,对西秦岭西成矿田的研究表明 ,西成矿田的容矿地层不仅包括泥盆系 ,而且还包括元古宇 ,其中最大的矿床 -厂坝 -李家沟超大型铅锌矿床产于元古宇而不是泥盆系 ,西成矿田是后生热液矿床而不是海底喷流沉积矿床 ,它的形成完全受元古宇构造岩片由西向东的逆冲 -推覆及其所造成一系列构造效应所控制 ;3 ,西秦岭南带勉略构造带为一构造走滑体系 ,产于勉略带的蛇绿岩与产于勉略宁地块内部的蛇绿岩是同一时期、同一构造背景的产物 ,为中新元古代板快构造演化的记录 ,在南秦岭 ,不存在可靠的晚古生代蛇绿岩 相似文献
8.
9.
<正> 该书由V.A.Krassilov编著,1985年由苏联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计240页。将全球白垩纪的大量资料压缩成薄薄的一册书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工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Krassilov选择了与诸如蛇绿岩、大陆边缘、板块构造、海侵、无冰气候、黑色页 相似文献
10.
11.
抽水对地壳形变观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抽水引起地面沉降问题早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取用地下水的国家共同面临的严重环境保护问题。我国地面沉降研究工作的开展已有10多年的历史,主要方法是利用沉降模型进行模拟推测,其弊端较多。由于缺少地下水水位和地面沉降的实际观测资料,难以进行细致的研究.蓟县地震台进行地形变监测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地形变观测中,不仅能监视到抽水引起地面倾角的地变化(经换算可得地面垂直方向的变化),还能监视地面因抽水引起地面水平方向的变化.为具体研究人工抽水与地壳形变的关系进行抽水实验。 相似文献
12.
抽水引起地面沉降问题早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取用地下水的国家共同面临的严重环境保护问题。我国地面沉降研究工作的开展已有10多年的历史,主要方法是利用沉降模型进行模拟推测,其弊端较多。由于缺少地下水水位和地面沉降的实际观测资料,难以进行细致的研究。蓟县地震台进行地形变监测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地形变观测中,不仅能监视到抽水引起地面倾角的地变化(经换算可得地面垂直方向的变化),还能监视地面因抽水引起地面水平方向的变化。为具体研究人工抽水与地壳形变的关系进行抽水实验。 相似文献
13.
皖南江南隆起区出露的前寒武系变质杂岩研究的新资料,进一步揭示了岩石成因、时代、地球化学组成和地壳演化特征。重新厘定了上溪群为古元古代,由一套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及层凝灰岩经变质而成,它构成了江南-雪峰隆起高原科马提绿岩的一部分。地球化学组成具原始地幔特征。其上的新元古代蛇绿岩套,是由10亿年左右的一套橄榄-蛇纹岩、辉橄岩、辉长岩、堇青石斜长闪长岩、辉绿岩、细碧角斑岩、硅质-碧玉岩组成。其地球化学组成为亏损地幔,呈典型的活动大陆边缘的大洋盆生长层。不整合覆于老地层之上。上述两套岩层性质的确定.证明了元古宙上、下两套绿岩是组成华南基底的主要生长层。由地幔柱活动所引起的两次突变事件形成的火山物质组成了扬子地块的中下地壳。因此,地球系统的演化主要是由地球内部的物质交替所推动,它强烈的影响气圈、水圈、生物圈,也推动生物的前进演化。鉴于此,皖南元古宙绿岩的新资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对正确认识华南的壳-幔演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整体来看,Nd和Sr同位素在碎屑沉积岩和陆壳中是独立演化的,因为Sr优先从大陆再循环到地幔中去。结果,由陆壳的Sr同位素和平均Rb-Sr年龄推导出的地慢的分异年龄都比其真实年龄要小。 相似文献
15.
<正> 脉状石英的氧同位素组成可以用来作为热液来源的指示剂和在钼和铜钼矿床中划分成矿作用阶段的一种可能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17.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地方相继报道了最老的地球矿物年龄,其最大年龄值可达4276Ma±6Ma。这些在地壳最早期形成时保留下来的信息,为研究早期地壳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 根据所报道的最老矿物的寄主岩石特征,推断地球上有最老的硅铝壳,并且它们在3800Ma以前就存在,从而不支持最早期的地壳都是基性的论点。 根据最老矿物年龄研究,可建立地壳早期演化模式。Krner(1989)根据对南非斯威士兰西北部地质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提出的早太古宙地壳生长、变形和演化史模式,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和典范。世界各地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各具特色,但总体上都不同程度地服从全球演化规律。因此,Krner(1989)建立的模式,对研究世界其它地区前寒武纪地壳的演化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缺气环境中,金属从海水、古卤水或热水溶液中被吸附和沉淀而发生积聚。在后来的变质和岩浆作用过程中,金属重新活化,形成矿床。这种矿化类型主要受缺氧环境的构造背景类型控制。被动边缘的碳质沉积岩只含有铀、钒和钼的次经济富集;含铜黑色页岩和海底喷流型矿化则限于大陆裂谷和拉拗槽环境或活动边缘的弧后盆地;变质矿床主要与碰撞边缘有关,但也出现于其它的构造环境类型。含铜黑色页岩的形成,受地球演化过程中超大陆裂开时低海平面期的控制。在高海平面期,黑色页岩中积聚的铀和钒含量增高;含铜和含铀黑色页岩矿床中岩性控制明显;相反,多金属矿化的产出并不取决于碳质沉积物的岩性成熟性。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