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分散生活污水的土地处理综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介绍分散生活污水的现行处理技术入手,分析了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各种工艺类型,对土地处理系统应用于分散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经济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分散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上土地处理优于传统的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关中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科学模式,对当地自然环境、污水特点进行了调查,结合关中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状况,提出了3种农村污水处理模式:镇带村集中处理、农村集中连片处理和农村分散处理。同时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模式的选用原则进行了分析,指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模式的选用,应与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污水特点、污水排放回用要求、经济发展水平、运行管理水平、居民的风俗习惯等6个方面相适应,部分村庄应采用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我国的污水处理方式现状,认为发展分散式废水处理系统,坚持分散处理和集中处理相结合,中心城区以集中处理外排为主、郊区以分散处理为主的方式,将是提高我国污水处理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分散型污水处理技术及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吕军 《环境保护》2014,(15):30-33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模式是农村水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污水分散处理技术的选择必须遵循经济、高效、节能和简便易行的原则,因地制宜,选用既成熟可靠,又适合农村特点和实际的污水处理适用技术。本文分析了农村污水处理的难点、技术现状,提出农村污水的处理很大程度上不是技术问题,需要从法律法规、环境规划、资金筹措、政策支持、运营管理等多方体系联动共治。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际上集中处理系统占据主流。然而,在可持续发展思潮的影响下,学者和业内人士认为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方式更具有优势和发展前景。本文在集中和分散式废水处理系统作对比介绍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的污水处理方式现状。认为发展分散式废水处理系统,坚持分散处理和集中处理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中心城区以集中处理外排为主、郊区以分散处理排放为主的方式,将是我国提高污水处理率、河流综合治理效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四川省农村示范村镇对生活污水治理效果及村民的环境意识状况,采取问卷调查和取样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对四川省5个市、6个农村示范村镇的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工艺及村民的环境意识进行实地调研。结果表明,大部分人口集中的农村示范村乡镇,建有集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主要污水处理工艺为厌氧-好氧-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而PASG工艺对生活污水中的SS、TN和NH3-N去除率大于90%;人口较分散的农村地区,根据居住区农户数量建有不同规模的人工湿地;在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因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大部分村民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在所调研的农村地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生活污水乱排主要会产生恶臭、环境卫生和水体污染等问题;5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生活污水有必要进行处理,且支付污水处理费用应在10元/(户·月)之内较适宜。而少数偏远农村地区的受访者表示无力支付该费用。此外,对所调研的农村示范村的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经对深圳市河流水环境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深圳市河流水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水环境承载能力不足而污水处理方式滞后.因此,深圳市应着眼于设定自身的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推进污水深度处理,污水处理设施适度分散并提高中水回用率,同时应考虑污水排海工程,这才是解决深圳市河流水环境问题的最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如何搞好城市环境污水的治理探析问题,介绍了中国城市污水治理的现状,同时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的方法,如城市利用活性污泥处理污水方法、利用生物膜处理污水方法、利用氧化处理污水方法,并探讨了如何对城市环境污水进行治理的探究,文中介绍了增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的力度、如何加强污水管网的配套建设、如何对城市污水分散处理回用和采用新的污水处理工艺及提高污水再生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城市的发展,有利于搞好城市环境污水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9.
埋地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在北方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埋地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是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确认的新型实用专利技术[1],其特点是处理效果好、占地少、建设成本小、运行费用低,特别适用于分散区域的生活污水处理,在江苏、湖北、广东等南方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该技术在北方寒冷地区处理分散的生活污水效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减轻分散排放的生活污水对地表水体的污染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乡村污水治理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逐年深入,建管成本和运行效果等多方面考虑因素已经逐渐作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村污水处理分散与集中模式选择作为影响建管成本和运行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成为了焦点领域.本研究成果采用综合评价方法,选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全寿命周期、设施建设难易程度及管理难易程度等因素,建立基于多约束条件下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模式分析算法,建立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成本数据库,实现了设施建设运营成本自动计算.此模型算法应用于美丽乡村污水建设模式选择中,从乡镇尺度解决了农村污水“收集与分散”的问题,为加快推进通州区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分散式小区污水回用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污水回用处理可分为分散式和集中式,本文着重就分散式小区污水回用处理模式进行探讨,比较分析国内外典型国家或城市的技术和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分散式小区污水回用模式当前实施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农村地区生活污水、中小企业生产废水、旅游景区污水、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以及突发事故废水等多种分散式废水类型,传统的大规模集中处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移动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具有投资小、处理效率高、操作管理方便、设备运行灵活的特点,既解决了不能并入城市排水管网的污水源治理问题,又解决了不宜长期投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问题.因此,加强移动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的技术设备研发,是我国现阶段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废水处理中生物填料的应用现状和发展,首先介绍了常用填料,如定型固定式填料、悬挂式填料及分散型填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其次以亲水、生物亲和及生物亲和亲水磁性填料为代表,对新型填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的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宝玉  于慧 《环境工程》1995,13(6):12-16
本文报道了聚合氯化铝铁(PAFC)絮凝剂对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脱色效果和PAFC现场处理石化厂、钢铁厂。煤矿废水的效果。PAFC对分散染料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对石化厂、钢铁厂及煤矿废水也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PAFC是一种高效稳定的新型净水剂。  相似文献   

15.
生物膜系统的微生物特征和运行管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废水的生物膜处理法,是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法中除活性污泥法之外的又一大类方法,亦称之为固着生长法,该文分析了生物膜系统中微生物的种群及其分布特征,详细探讨了生物膜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其防治方法,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运行管理较简易,方便剩余污泥量少等优点,在处理规模不大的场合颇受欢迎。  相似文献   

16.
新型纳米材料光催化反应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发挥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制了一种带有旋转叶片且可负载光催化纳米材料的光催化反应器.并以制备的纳米TiO2/硅藻土复合材料作为光催化剂、TNT生产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催化材料附载量、废水浓度和多次重复使用对反应器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附载有光催化纳米材料的反应器经过6次6h重复使用,对TNT生产废水催化降解效率仍然保持在75%以上,远高于直接分散在废水中纳米材料的处理效率(47.25%),即多次重复使用并保持高降解效率;而且可较好地避免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团聚.避免因回收造成的纳米材料光催化效率降低以及回收不完全造成的水体二次污染等现象.  相似文献   

17.
施耀  王强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10):495-498
黄磷与氧气在潮湿空气中反应诱发臭氧等活性粒子,可应用于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聚乙烯废水、乙醇废水脱色率可达77%-87%。对分散染料废水脱色率仅达26.3%。半黄磷直接投加入聚乙烯废水,乙醛废水诱发反应产生的臭氧等活性粒子通入废水的实验结果表明,以废水体积1L计,投加黄磷5g,脱色反应基本完成,脱色率达80%;CODCr去除量与黄磷投加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18.
海藻酸钠/蒙脱石联合负载型纳米Fe0对Cu(II)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蒙脱石负载型纳米Fe~0(Mt-n ZVI)在使用中易随水迁移,造成出水水质混浊和Fe~0流失.因此,本研究制备了海藻酸钠(SA)和蒙脱石(Mt)联合负载型纳米零价铁(SA/Mt-n ZVI),探究其对水中Cu(Ⅱ)的去除效果,并考察了Cu(Ⅱ)初始浓度、pH值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质量分数)SA和6%(质量分数)Mt-n ZVI条件制备的SA/Mt-n ZVI小球对Cu(Ⅱ)处理效果好,反应24 h后,SA/Mt-n ZVI小球对初始浓度为40 mg·L-1Cu(Ⅱ)的去除率达到92.11%,与游离的Mt-n ZVI颗粒相比,其活性并未降低;Cu(Ⅱ)的去除率随其初始浓度升高而降低;在pH为2~6之间,Cu(Ⅱ)去除率随pH升高而升高.SA/Mt-n ZVI小球可有效净化污水中的Cu(Ⅱ),将其重复使用3次后,对Cu(Ⅱ)的去除率仍维持在59.52%.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我国现阶段印染生产的现状以及危害性进行分析,从印染产生的污水的特点以及印染污水处理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究,并且分析了印染污水治理的难点,并提出了制定印染废水治理的技术路线,将印染行业废水治理作为一系统工程进行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20.
小城镇污水处理实用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污水治理不仅是小城镇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小城镇污水的特点以及小城镇污水处理的要求,指出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必须经济、高效、节能和简便易行。对适合于小城镇的几种常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分析对比,并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