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要闻     
<正>视野美科学家发现月球北极含有6亿吨水冰法新社3月2日消息美国宇航局科学家3月1日说,美国雷达发现,月球北极40多个陨石坑含有6亿吨水冰。据报道,美国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时间12月12日晚,史上第一份覆盖近200个国家的全球减排协议——《巴黎协定》达成。协议指出,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21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联合国官员称,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这一协议的意义不逊于一次人类复兴。这使我们投身于共同努力,以实现全球升温幅度控制目标。这一结果说明,无论在协议达成过程中经历了怎  相似文献   

3.
田松 《绿叶》2011,(4):126-131
一今年二月下旬这几天,北京的天空就像扣了一个灰盖子,连太阳都看不见。《环球时报》转述法新社的报道说,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在2011年2月21日的独立检测显示,当天北京的空气污染超过了可检测的最差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境管理》2014,(4):43-43
据法国《解放报》8月27日援引法新社报道,世界卫生组织预计从2030年起,每年或将有25万人因气候变化死亡。世卫组织称,如果各国政府行动起来,更大程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每年将可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薄燕 《绿叶》2008,(4):65-69
在现行全球环境治理体制下,从提供全球环境政策论坛、建构合作框架和发挥协调的功能以及促进多边环境协议的履行方面来看,有效性是"中等";从环境治理资金的筹集和分配来看,有效性比较低;在调解和仲裁环境冲突的功能方面,则基本上是失效的。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脆弱性和成本分摊问题,是国际环境正义中突出的问题。出路在于国际谈判者立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并愿意为此做出一定的牺牲。  相似文献   

6.
国际动态     
正立即行动保护海洋生态全球海洋委员会近日在香港召开委员会议,呼吁人类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保护海洋,否则全球食物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本次会议达成实施恢复海洋生态环境及推进捕捞监管改革等一揽子协议的共识,并将在今年6月向联合国提交这一揽子协议。会议提出需要采取优先行动措施的领域包括:过度捕捞及非法捕捞,捕鱼补贴,海洋酸化,塑料制品污染以及海洋监管和保护。  相似文献   

7.
图片新闻     
《环境教育》2009,(11):84-84
据法新社消息,南美洲国家巴拉圭近日出现罕见旱情,许多河流、池塘相继干涸,大量植物枯死。由于水源和食物短缺,目前已经有约5000头牲畜死亡,尸体遍野。  相似文献   

8.
微博     
<正>中国气象局:【全球二氧化碳水平创新高】据英国《卫报》报道,今年3月全球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月平均浓度首次达到千分之零点四。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在上周三发布了该数据,并将其称为地球气候变化的一个"显著里程碑"。据科学家估计,消除80%的化石燃料排放量将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9.
环球扫描     
正全球化石燃料若耗尽地球将比预测更不宜居研究人员近日发现,全球已知的化石燃料储备若燃烧耗尽,将导致地球比科学家先前所推测的更加不适于居住。据报道,到时世界平均气温将攀升高达9.5℃,这比去年12月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定下要将全球升温幅度限制在2℃以下的目标,还要高出四倍;同时在气温高于全球平均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业:被忽视的气候变化推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未来的12个月很可能是全球在遏制气候变化上的努力的成败关键。明年此时,各国代表将齐聚巴黎,达成旨在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新协议。在此之前,各国政府必须解决彼此在技术和法律问题上的分歧,并对2020年以后他们愿意承诺的减排量作出规定。实际上,这一进程已经展开了。今年10月,欧盟宣布,到2030年其减排目标比1990年的水平下降至少40%;数周后,中美联合发布气候变化声明称,美国计  相似文献   

11.
缤纷资讯     
《绿色视野》2013,(2):70-71
南非和越南近日签订反偷猎协议,以遏制日益猖獗的非法偷猎犀牛行为。协议将专注于7个重点合作领域,包括保护南非生物多样性和遵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目前全球仅有约2.5万头犀牛,其中约85%生活在南非。由于市场对犀角的需求不断增加,今年在南非被偷猎犀牛的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618头。  相似文献   

12.
全球日益关注环保,各地媒体聚焦频频。然而,眼下有些传媒抢新闻,炒热点,片面追求轰动效应,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某些偏颇,比如:报道打私行动时,渲染烧毁涉私物品的场面,没有注意污染大气;讲市场整顿时强调阻碍交通,  相似文献   

13.
前沿动态     
黎以战火引发环境灾难施瓦辛格、布莱尔携手应对气候变暖日前,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和美国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绕开布什政府,宣布达成一项协议,旨在探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和方法。协议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针对汽车、卡车以及其他交通工具排放的二氧化碳。这是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后首次由州政府采取的减排行动。近日,两名联合国环境保护专家已抵达叙利亚,对以色列轰炸黎巴嫩电厂导致燃油泄漏污染地中海的严重情况做出评估,地中海沿岸现已有140多公里海域遭到污染,但目前仍无法开展清理,众多海洋生物可能将受到污染影响。据乐观估…  相似文献   

14.
郇庆治 《绿叶》2015,(3):43-46
经过哥本哈根峰会之后的短暂低落或停滞之后,全球气候变化政治正重新趋于活跃。国际社会对于即将到来的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的相对乐观预期,更是让许多人对后京都时代的全球环境政治与合作产生了一种新的憧憬。但正像不久前结束的利马气候会议所表明的,无论从一个新全球性协议的国际谈判还是从全球气候变化的实际应对来说,我们还面临着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需要付出更多的理论与实践努力。正是在上述意义上,青年学者华启和教授  相似文献   

15.
环境要闻     
《绿叶》2006,(6)
全球烟民数高达13亿 5月31日,据香港《大公报》报道,目前全球烟民数目高达13亿,世界卫生组织谴责全球烟草商至今仍然用误导性的卷标来促销,致使数以百万计的人养成吸烟习惯。根据世卫估计,目前全球烟民数目为13亿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国环境标志认证机构间加强了交流与合作,日韩、韩澳等国环境标志认证机构相继签署双边合作与互认协议,环境标志国际互认已成为全球环保新的发展趋势。环境标志在中国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并接受,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企业的环境行为朝着不断规范的方向改进;它同时对中国许多行业的国际贸易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正逐步成为消费和贸易领域中一张有效的绿色“通行证”。  相似文献   

17.
<正>第21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简称巴黎气候大会,拟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召开。眼下,世界各国都在考虑如何为这次国际性会议献礼。各国将达成减排新协议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居全球环境问题之首,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各国的利益,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各国在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共同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  相似文献   

18.
杨通进 《环境教育》2009,(12):10-12
2009年是一个"气候变化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商讨《京都议定书》第一个承诺期(2008年~2012年)结束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何去何从,为后京都时代定下行动的基调。哥本哈根达成的协议将影响人类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进而影响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土地以及食物。在伦理层面上,温室气体减排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杨通进给我们做了解答。  相似文献   

19.
<正>进入2010年,全球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不断。数十年甚至半个多世纪不遇的暴雪、寒流、暴雨、洪水、大旱,分别肆虐各大洲,灾情报道充斥媒体,灾难破坏触目惊心。1月1日至3日,中国迎来了自1951年进行气象观测以来最大的暴雪天气。中国北京近60年来的最大暴雪,使城市功能几近瘫痪。从新年第一  相似文献   

20.
视野     
《环境教育》2009,(12):82-82
北极冰川融化 地球或被淹没 据美国《新科学家》网站报道,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冰雪融化得越来越快。近日,《新科学家》网站通过关于北极的图片来证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地区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