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某大型印染企业生化出水的反渗透法深度处理中试试验中,分别采用三种预处理工艺:盘式过滤、板框压滤、(Flow-split(R)) SMF浸没式超滤.对反渗透系统的三种预处理工艺的运行情况、出水水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和第二种工艺的稳定性低,出水水质差,(Flow-split(R)) SMF系统能够去除大部分颗粒污染物,产水水质较好,产水流量较大,回收率高,大大减轻了RO膜的污染负荷,而且该工艺流程短、占地面积小、能耗低,作为RO系统的预处理工艺,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膜-生物反应器和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比较   总被引:52,自引:4,他引:48  
刘锐  黄霞  刘若鹏  钱易 《环境科学》2001,22(3):20-24
在运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把膜-生物反应器(MBR)和传统活性污泥工艺(CAS)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MBR具有比CAS更为稳定良好的出水水质,其平均出水COD浓度为55.5mg/L,低于CAS工艺(79.7mg/L).MBR系统中由于膜对大分子物质的截留作用,运行前120d出现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积累,但随着微生物的驯化,这些积累的微生物产物最后得到降解.CAS中未发生微生物产物的积累.CAS出水、MBR上清液以及MBR出水中的物质组成差别很大.CAS出水和MBR上清液中分子量大于60000的高分子物质与小于3000的小分子物质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高分子物质在MBR上清液中的含量高于CAS系统;MBR出水中则主要是分子量小于3000的小分子物质.MBR污泥粒径较小,使得氧扩散速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装置原水为大庆油田采出水,经过0.1μm聚四氟乙烯膜处理后要求达到SS≤1.0 mg/L、粒径中值≤1μm和0il≤5.0 mg/L的标准,然后再回注。实验结果表明:在预处理出水稳定在0il≤15.0 mg/L、SS≤5.0 mg/L、粒径中值≤3μm条件下,该水质作为膜系统的进水时,膜的出水水质中粒径中值不达标,SS和oil含量能达到设计要求。在预处理出水水质超出设计范围时,膜的出水水质中SS超标,而oil和粒径中值能达标。  相似文献   

4.
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四期渗滤液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规模为3200 m3/d,经脱氨预处理和膜生物反应器(MBR)生物处理后的出水采用了高清液回收率的"纳滤+纳滤浓缩液3级减量"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实际工程运行表明:控制MBR出水COD、NH3-N、NOx--N、TN分别低于800,5,15,80 mg/L,经深度处理后出水COD、NH3-N、TN可稳定达到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中的表2标准,系统清液得率可达97%。  相似文献   

5.
为了考察投加颗粒活性炭(GAC)对膜生物反应器(MBR)运行过程和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了MBR和GAC-MBR透膜压差、膜通量的变化情况和脱氮性能,并采用ASM1模型对2个反应器进行数学模拟.结果表明,MBR和GAC-MBR的运行周期分别为75,150h,说明GAC的加入能够显著减缓MBR膜污染的速度,延长MBR的运行周期.MBR和GAC-MBR氨氮浓度分别为0.5,6mg/L;硝氮浓度分别为4.5,2mg/L;总氮浓度分别为5,10mg/L,出水COD均低于20mg/L,出水能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采用ASM1进行工艺数学模拟,模拟出水与实际测量值基本吻合,2个反应器中主要微生物为异养菌和氨氧化菌,异养菌在MBR和GAC-MBR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5.5%和97.7%;好氧氨氧化菌分别为4.4%和2.3%,说明投加颗粒活性炭能有效的缓解膜污染,并对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平板膜MBR工艺处理小区生活污水,研究了MBR工艺对COD、BOD、NH4+-N、SS及浊度等去除效果,在进水COD、BOD平均浓度为325mg/L、274mg/L的情况下,出水达到20mg/L和8mg/L,去除率在93%以上,SS及浊度去除率达到100%和98%,NH4+-N去除率79%,出水NH4+-N小于10mg/L。通过研究系统三氮转化可知,该系统没有发生反硝化反应,出水NO2--N和NO3--N浓度较高。通过投加葡萄糖人为改变容积负荷,在容积负荷变化3.2kgCOD/m·3d情况下,系统受负荷冲击影响较小,COD去除率仍能保持在88%以上。通过对膜通量的研究发现,膜通量在连续运行的前3天变化不大,第3天后,膜通量迅速降低,第10天后膜污染达到极限,因此清洗周期设定为3~4天。  相似文献   

7.
采用国产膜对小试规模的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以工业污水为主的城市污水进行研究.在秋冬季,启动培养活性污泥,至出水水质达到CJ25.1-89杂用水标准.试验表明,在进水COD平均大于500 mg/l,BOD5/COD=0.2~0.4并且水温低于20℃的情况下,MBR在16天内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出水效果.并且对三种不同抽吸压力(TMP)下的出水水质、膜通量及膜污染进行比较,得出本系统最优TMP为30 kpa.  相似文献   

8.
JMS-CCDAF-NF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JMS-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的工艺特征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JMS-逆流气浮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时,在最佳投药点(PACl),出水水质符合纳滤系统预处理单元的要求。该预处理系统与纳滤系统组合的集成工艺可以使水中的腐殖酸有机物浓度大大降低,且含TQ56-36FC型纳滤膜的流程比含M-N1812A型纳滤膜的流程效果好。前者出水的TOC值可达0.28 ̄0.70mg/L。后者出水的TOC值在0.59 ̄1.30mg/L。另外,尽管保安过滤/活性炭预处理有利于纳滤膜出水水质的提高,但活性炭柱与纳滤膜能去除的有机物种类是有些重合。  相似文献   

9.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毛纺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采用中试规模(10t/d)的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 MBR)处理毛纺印染废水.当HRT为7h,进水COD、BOD5分别为179~358mg/L和44.8~206mg/L,试验系统对COD、BODs、色度、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1%、98.4%、60.7%、98.9%,出水水质浓度或指标值分别为20.2mg/L、1.6mg/L、25倍、0.51 NTU.出水水质指标达到建设部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A/O MBR工艺处理毛纺印染废水技术可行、操作简单、易于管理,可为工业规模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MBR因其显著的优势成为市政污水深度处理领域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但高昂的运行成本限制了MBR的推广应用。以北方某再生水厂大型MBR污水处理工程为例,探究所采用的新型膜装置以及合理的工艺设计对膜污染及运行能耗的控制效果。实际运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进水污染物浓度虽然有较大波动,但其出水水质稳定,各项指标优于排放标准(DB 11/890—2012《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B标准的要求。2)MBR系统采用PVDF材质,TIPS工艺制造的膜产品,膜丝强度大,组器填充密度高达895 m2/m3。3)MBR工艺采用先进的预处理系统和高强度脉冲曝气系统有效缓解膜污染,节省曝气量约25%。  相似文献   

11.
MBR处理微污染河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絮凝沉淀+缺氧/膜生物反应器(Anoxic/Membrane Bioreactor,A/MBR)工艺对劣Ⅴ类微污染河水的处理进行了中试研究,探讨了该工艺对低碳高氮磷河水处理效果的保证措施. 结果表明:系统处理规模为10 m3/d,在曝气量为8 m3/h,平流沉淀池、缺氧池和膜池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25 min,0.8 h和2.5 h,污泥ρ(MLSS)为6.0~6.5 g/L的运行条件下,向缺氧池投加约为理论量2倍的甲醇,在平流沉淀池与膜池分别投加10和5 mg/L的聚合氯化铝(PAC),出水ρ(CODCr),ρ(BOD5),ρ(NH3-N)和ρ(TP)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标准,ρ(TN)<15 mg/L.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臭氧-膜式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对某工业园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达到企业回用水要求。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低于100 mg/L、色度为40倍的条件下,当臭氧投加量为15~20 mg/L、MBR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6 h、气水比为15∶1时,出水COD<40 mg/L、色度为2倍,出水水质可满足企业对回用水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印染废水含有难降解有机物,处理难度较高,仅通过生化处理难以实现达标排放的特点,对该废水先进行生化处理,经过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系统出水,再采用三相Fenton催化氧化工艺对MBR出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生化段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为22h时,MBR出水COD平均值为100.3 mg/L;出水NH3-N、TN、TP均达到GB 1891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调节MBR出水pH=3,H2O2投加量为200 mg/L,FeSO4投加量为200 mg/L条件下,反应HRT为2 h,Fenton催化氧化工艺出水COD为28.1 mg/L,色度为10.8倍,此时Fenton工艺吨水成本为1.01元/t。对进出水的三维荧光分析显示,污水含有较难生化降解的类芳香蛋白质物质,但Fenton催化氧化后仍能被有效分解。从处理效果和处理成本上看,生化处理和Fenton催化氧化组合工艺适宜该印染废水的处理,可为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A~2O-MBR工艺的脱氮除磷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厌氧/缺氧/好氧,A2O)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构建具有强化脱氮除磷作用的A2O-MBR工艺。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A2O-MBR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的跟踪监测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非常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出水总氮、氨氮及总磷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69 mg/L、1.32 mg/L和0.18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85%、94%和97%,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另外,硝化速率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释磷/吸磷效果较好,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气升循环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再生回用厕所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徐慧芳  樊耀波 《环境科学》2003,24(2):125-129
研究了分体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于厕所污水的再生回用.试验结果表明,在人水浓度COD440~970mg/L、BOD5 307~612mg/L、NH3-N59~111mg/L的情况下,出水水质稳定,平均COD<47mg/L、BOD5<8.5mg/L、NH3-N<20mg/L,处理水质达到建设部颁布的生活杂用水回用标准.研究了动力学参数污泥负荷、容积负荷和HRT对出水COD的影响,确定本试验较佳的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分别为0.1kg/(kg·d)和1kg/(m3·d),HRT为7~8h.本文对污泥浓度、温度和产水时间与间歇时间比对膜通量的影响进行了测定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浙江某处理规模为100 m3/d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后加碳源两级A/O复合MBR工艺在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复合MBR工艺对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的去除效率较高,均在98%以上。经过该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可降低至200 mg/L以下,出水氨氮低于5 mg/L。与普通MBR工艺相比,两级A/O复合MBR工艺有机污染物和氨氮去除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7.
基因工程菌生物强化MBR工艺处理阿特拉津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刘春  黄霞  孙炜  王慧 《环境科学》2007,28(2):417-421
以生活污水为共基质,考察了基因工程菌在MBR和活性污泥反应器中对阿特拉津的生物强化处理效果,以及生物强化处理对污泥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工程菌在MBR中对阿特拉津具有很好的生物强化处理效果,阿特拉津平均出水浓度为0.84 mg/L,平均去除率为95%,最大去除负荷可以达到70 mg/(L·d).生物强化的MBR对生活污水中COD的平均去除率为71%,COD平均出水浓度65 mg/L,COD容积负荷增加对COD去除效果有一定影响;对生活污水中的氨氮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氨氮平均出水浓度为1.1 mg/L,平均去除率为97%,最大氨氮去除负荷为143 mg/(L·d).与普通MBR污泥相比,生物强化MBR污泥的硝化活性和亚硝化活性略高,碳氧化活性略低,因此表现出氨氮处理效果很好,COD处理效果略差.阿特拉津的存在会对污泥性状产生影响,可能是造成污泥碳氧化活性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膜生物反应器与传统活性污泥反应器内生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欧阳科  刘俊新 《环境科学》2009,30(2):499-503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和传统活性污泥法(CAS)2种反应器处理相同的生活污水,考察了MBR和CAS的运行和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MBR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率均比CAS高, MBR和CAS出水COD的平均值分别为39.6 mg/L和62.9 mg/L,出水氨氮的平均值分别为6.8 mg/L和14.5 mg/L,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于有机物还是NH+4-N,MBR的去除效果都比CAS要好.由于MBR的污泥处于大的曝气剪切力、过低的污泥负荷、以及长SRT导致的各种惰性物质积累等环境中,使MBR中污泥的群落及其变化与CAS相比有明显的不同.随着反应器运行时间的增加,DGGE的结果表明MBR的种群数量始终高于CAS, MBR群落相似性系数的变化也比CAS要大很多,在第15、 124、 186和230 d时,MBR的条带数分别是22、 25、 24和20条,而CAS在相应的运行时间时条带数分别为19、 14、 17和20条.MBR污泥与种泥的相似性系数分别是54.1%、 63.7%、 63.9%和66.8%,而CAS污泥与种泥的相似性系数分别是71.8%、 61.4%、 9.1%和65.9%.说明CAS的排泥导致非选择性的微生物流失,同时,也说明MBR的群落具有更好的适应环境因素变化的能力,这是MBR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的原因之一.从戴丝系数来看,尽管群落相似性越来越高,但群落始终处于变化状态,说明环境的微小变化(进水水质、环境温度等)都会引起生物群落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