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硫化氢吸收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合评述了硫化氢气的吸收净化方法及特点。净化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大部分干法脱友剂均不能再生,硫容量相对较低,主要适于大气体精细脱硫。吸收净化工艺能适应较高负荷的脱硫要求,应用面广,其中尤以吸收氧化法突出。指出吸收氧化法中的铁基工艺控制方面还有一定难度,但仍可作为一种有较大发展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氧化锌吸收-空气氧化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次氧化锌配制成的悬浮浆液脱除吸收模拟烟气中的SO2,吸收产物亚硫酸锌浆液再通过鼓风湿式氧化成硫酸锌溶液,以验证氧化锌吸收空气氧化法烟气脱硫的效果。通过改变气体流量、SO2浓度、浆液温度及pH值等工艺参数,探索吸收和氧化过程的最佳控制条件。结果表明,氧化锌浆液对含SO2浓度从5800~8600mg/m3的烟气脱除效率均可达到90%以上,吸收容量为39gSO2/15g次氧化锌;氧化过程控制吸收终点浆液pH值为50以及浆液温度在38℃,氧化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3.
烟气中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气中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是烟气净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现有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对活性焦干法、多级增湿半干法、氧化性添加剂湿法以及等离子体湿法这4种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以活性焦为载体添加适当的催化剂能够实现在高效脱硫基础上的同时脱硝;多级增湿半干法技术提高了脱硫剂颗粒在吸收塔内反应全过程的含湿均匀性,通过添加复合促进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强化烟气中SO_2、NO_X等污染物协同脱除;在传统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中,向脱硫剂中加入KMnO_4和NaClO_2等强氧化剂或者采用等离子体前置氧化,能够有效的将难吸收的NO氧化成NO_2、HNO_2和HNO_3,最终实现同时脱硫脱硝.  相似文献   

4.
氧化锌吸收-空气氧化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次氧化锌配制成的悬浮浆液脱除吸收模拟烟气中的SO2,吸收产物亚硫酸锌浆液再通过鼓风湿式氧化成硫酸锌溶液,以验证氧化锌吸收-空气氧化法烟气脱硫的效果。通过改变气体流量、SO2浓度、浆液温度及pH值等工艺参数,探索吸收和氧化过程的最佳控制条件。结果表明,氧化锌浆液对含SO2浓度从5800~8600mg/m^3的烟气脱除效率均可达到90%以上,吸收容量为3.9gSO2/15g次氧化锌;氧化过程控制吸收终点浆液pH值为5.0以及浆液温度在38℃.氧化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5.
贡俊  张肇铭  穆遥 《环境工程学报》2012,6(4):1310-1314
从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分离获得一株硫酸盐还原菌厌氧菌株,依据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该菌株被鉴定为脱硫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 desulfuricans)。在气体吸收的双膜理论和液相中微生物转化的米门方程基础上,建立了搅拌式生物吸收反应器中脱硫脱硫弧菌净化二氧化硫气体的动力学模型,并求解出相应的动力学参数基质转化最大速度Vmax和米氏常数Km,实验结果所得到的线性方程相关性较好,线性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998,而且脱硫脱硫弧菌吸收液具有较高转化二氧化硫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丙酮气体是制药行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选取丙酮气体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双氧水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及其联合UV对丙酮气体的净化性能,并借助气相色谱-质谱仪对净化后气相和液相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吸收氧化体系的pH为3左右,氧化还原电位介于400~450 mV之间,丙酮气体进气浓度为650~670 mg·m~(-3)时,丙酮气体的去除效率最高,达85%以上;辅助UV光照,有利于氧化性极强的·OH的产生,可有效提高丙酮气体的去除率近8%。产物相中除未反应的丙酮和少量乙酸外,无其他中间产物被检出。  相似文献   

7.
PH3液相催化氧化净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n2 和Pd2 为催化剂的吸收液对含低浓度PH3的混合气进行了液相催化氧化净化研究.考察了催化剂配比、混合气中O2浓度、PH3初始浓度、反应温度、气体流量和吸收液pH与PH3净化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催化剂中Pd2 与Mn2 的质量比为1:4时可获得较佳的净化效果;随着混合气中O2浓度的增加,吸收液对PH3的净化效率有所提高;在20~75℃内,低温对PH3净化有利,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20℃;较低的PH3初始浓度和低气体流量均有利于PH3的净化;较高的pH有利于吸收液中催化剂催化效能的发挥.吸收液对PH3的净化效率可达100%,但因吸收液中的金属离子易与催化氧化PH3产生的PO3-4形成沉淀,使金属离子脱离液相催化氧化系统,吸收液失效较快.  相似文献   

8.
硫化氢废气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合评述了硫化氢废气的各类净化方法及最新的研究进展。硫化氢废气的净化有吸收法、吸附法、氧化法、分解法和生物法。本文对超级克劳斯法和分解法研究进展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9.
高温下氧化焙烧细磨后的砷华生产废渣,利用软锰矿浆吸收产生的SO2气体,吸收液经净化除杂、浓缩结晶等工序可制备工业产品硫酸锰.适宜的焙烧条件如下:焙烧温度为650℃,焙烧时间为60 min,废渣粒度为-97μm.选择合适的吸收工艺,Mn的浸出率可达96.20%,此时SO2脱除率为87.20%.  相似文献   

10.
硫化氢废气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综合评述了硫化氢废气的各类净化方法及最新的研究进展。硫化氢废气的净化有吸收法、吸附法、氧化法、分解法和生物法。本文对超级克劳斯法和分解法研究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1.
焦化废水脱氮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焦化废水脱氮处理方法,包括蒸氨法、折点加氯法、吸附法、催化湿式氧化法、烟道气治理法及生物法,介绍了传统处理方法的改进措施及其适用情况,并对生物脱氮领域最新研究理论及工艺发展方向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基于AHP的POPs污染控制技术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POPs污染控制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是削减POPs排放的重要手段,对最大限度地控制我国POPs污染,提升国家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筛选出适合我国发展需求与经济水平的技术,在对POPs污染控制技术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POPs污染控制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同时,选择钢铁行业的两种烟气POPs控制技术进行案例分析,证明了建立的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此外,评价结果表明,高炉煤气干式除尘余压压差发电技术优于转炉煤气干法烟气除尘及尘泥压块技术,应优先考虑在钢铁行业进行应用与推广,以提升行业POPs污染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含MTBE废水处理的工艺进展以及一些新方法、技术在实验以及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如氧化、气提、吸收、降解和自然衰减等 ,同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 ,对未来的工艺进步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膨润土吸附-微波催化氧化协同处理葡萄酒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膨润土吸附-微波催化氧化技术处理葡萄酒生产废水,考察了膨润土用量、H2O2用量、微波辐照时间、微波功率、pH等5个单因素对葡萄酒生产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终反应条件为:膨润土用量2.6 g、H2O2用量2.1mL、功率720 W、加热时间25 min、pH为3.5。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了80%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有效地处理葡萄酒生产废水。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水解 -二段生物接触氧化以及二段生物接触氧化两种工艺 ,通过接种高效蔗糖降解菌对蔗糖厂洗布水的生化处理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填料采用煤渣较好 ;加适量的氮源和磷源能提高生化处理效果 ;两种工艺处理都能使废水达标排放 ,但从经济角度考虑认为水解 -二段接触氧化工艺较优。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湿式氨法烟气脱硫生成不稳定亚硫酸铵((NH4)2SO3)副产物的问题,设计了以不锈钢弹簧和溶液分别作为高压和低压电极的沿面放电系统,对液相(NH4)2SO3的氧化进行了研究。空气从反应器上方进入后经放电区域形成活性物质,再由底部的曝气头鼓入溶液并与(NH4)2SO3发生反应。比较了沿面放电处理与传统曝气处理的氧化效率,考察了放电电压、载气气量和初始浓度等因素对(NH4)2SO3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沿面放电对(NH4)2SO3有显著的氧化效果;优化条件下的(NH4)2SO3氧化率接近100%;溶液中(NH4)2SO4与(NH4)2SO3的浓度比小于1时有利于(NH4)2SO3的氧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水体中铁锰季节性超标的问题,提出一种既能够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又能有效去除铁锰的经济有效的方法。研究了单一方法(二氧化氯氧化法、接触催化氧化法)及两者联合对铁锰的去除效果,提出用二氧化氯氧化-锰砂过滤联合方法解决。研究表明,用ClO2氧化去除水中Fe2+的反应先发生、速率较快且效果较好,而与Mn2+反应则较慢并且不能完全转化为沉淀。单纯接触催化氧化法需要较长时间,过滤层才能达到稳定且较好的处理效果,培养过程中其除锰效果并不理想。两者联合时,利用过滤层的吸附作用去除部分铁锰,减少了氧化剂的使用。初期3个柱的除Mn2+效果都比较好,去除率均大于80%;然而采用石英砂或纤维束滤料的滤柱去除Mn2+的效果随时间变差,但采用锰砂的除锰效果在实验期间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催化湿式过氧化法处理蒽醌-2-磺酸钠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渡金属Cu为主活性组分,通过加入第2活性组分Mn和稀土元素Ce,研制出适用于催化湿式过氧化法(CWPO)处理含高浓度蒽醌-2-磺酸钠有机废水的复合催化剂。考察了活性组分配比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SEM和XRD表征手段,研究了掺杂Ce对催化剂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Mn和Ce的质量比为-时,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佳,在100 min内,废水COD的去除率能达到95.3%;掺杂Ce能有效提高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程度从而改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并能有效抑制Cu的溶出。通过LC-MS分析该催化剂催化氧化蒽醌-2-磺酸钠降解过程中的代谢产物,推断出了催化氧化降解蒽醌-2-磺酸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对氯乙酸氨解法生产甘氨酸所排放的工业废水首先运用多效真空蒸发兼热泵技术回收氯化铵,然后对蒸发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蒸汽冷凝水采用一次吹脱-催化氧化-二次吹脱的工艺进行处理,可使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有效去除。通过实验确定了冷凝水处理过程中的吹脱及氧化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