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硝基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SR)中温处理含硝基苯废水,研究了工艺条件和硝基苯的降解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浓度为2088mg/L,硝基苯浓度为16.8mg/L,反应温度为35℃,停留时间为24h条件下,ABR能有效处理硝基苯废水,COD去除率为86.4%,硝基苯去除率为91.1%;在厌氧条件下,硝基苯降解为苯胺,但苯胺很难再进一步分解;硝基苯的去除历程推断为先吸附后分解。  相似文献   

2.
采用改进的好氧-厌氧方法处理苯胺废水,研究了各个操作变量梯度包括苯胺浓度、硝基苯浓度等对苯胺废水处理的影响,并加入硝基苯作为影响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各个变量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苯胺废水的处理。经过厌氧-好氧处理后,COD降到200 mg/L以下;提高苯胺浓度时,COD值增大;进水TOC浓度为167.80 mg/L,去除率为79.6%;加入硝基苯与苯胺的降解具有协同作用。在厌氧温度35~40℃,好氧温度28~32℃条件下,进水COD在4 000~6 000 mg/L,苯胺浓度180~250 mg/L左右,处理后出水COD值达到200~500 mg/L,苯胺4.5~6.5 mg/L左右,去除率约85%以上。出水水质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对新型厌氧反应器(ABR)处理化纤厂棉浆粕综合废水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ABR厌氧处理该废水,可以有效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在HRT为1d、进水COD为3360mg/L、有机负荷(OLR)为3.36kgCOD/(m3·d)的条件下,COD去除率为71.5%,出水COD降至958mg/L;利用浆粕黑液和纺丝废水混合调节pH,可以减少碱的用量,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工园区综合化工废水的水质特征,拟将零价铁(ZVI)还原与厌氧折板反应器(ABR)、前置反硝化(A/O)工艺耦合对其进行处理,考察了系统的运行效果,并对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对氯硝基苯的降解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ZVI预处理后化工废水中残留的对氯硝基苯在ABR中厌氧微生物作用后得到进一步降解,且在ABR处理过程中COD去除率较单独ZVI或微生物作用时大幅提高,虽然ZVI对难降解有机物无矿化作用,但可将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毒性较小的有机物,明显改善废水的生化性;通过控制合适的混合液回流比、有效补充碳源和碱度,可以提高A/O系统的运行效率;在较佳的工况(ABR系统HRT为24h,A/O池污泥回流比为100%、混合液回流比为3∶1,碳源投加量为3.5g)下运行连续2个月,整个系统的COD平均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COD质量浓度基本低于100mg/L,NH3-N去除率在80%~90%,出水NH3-N质量浓度在20mg/L以下,出水对氯硝基苯、对氯苯胺质量浓度分别在0.58~4.08、0.68~5.88mg/L,出水水质符合《江苏省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  相似文献   

5.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ABR)处理玉米秆纤维浆粕废水 ,研究了工艺条件和工艺特征。试验结果表明 ,在HRT为 2 4h ,OLR为 6 .5 6kgCOD/m3 ·d条件下 ,ABR能有效处理浓度为 6 5 6 0mgCOD/L的玉米秆纤维浆粕废水 ,COD去除率为 75 .1% ;ABR对负荷冲击有良好的适应性 ,且具有推流式和两相式反应器的双重特点。  相似文献   

6.
混凝-Fenton氧化-Fe0还原预处理高浓度硝基苯生产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混凝-Fenton氧化-Fe0还原工艺预处理高浓度硝基苯废水,考察各反应阶段硝基苯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聚铁混凝性能优于聚铝;初始COD为17 350 mg/L、硝基苯浓度为10 050 mg/L的废水,在pH=4,聚铁投加浓度3 300 mg/L时,COD和硝基苯去除率分别为63%和62%;混凝沉降后的上清液用Fenton试剂氧化,可在较宽pH(3~6)范围内降解硝基苯,当H2O2(30%)浓度为6 000 mg/L,Fe2+浓度为168 mg/L时,氧化效率最高;聚铁混凝-Fenton氧化后的出水用Fe0还原,最佳还原条件为:pH=3,Fe0浓度1 500 mg/L。原水经聚铁混凝-Fenton氧化-Fe0还原后,COD和硝基苯总去除率分别达90%和98%,总药剂成本约12.4元/t。处理后废水硝基苯浓度为168 mg/L,适宜进行后续的厌氧-好氧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氧条件下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处理硝基苯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曝气量为600mL/min的条件下,反应器对硝基苯的平均去除率为100.00%,对其共存污染物COD、氨氮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78%和78.55%,对TN和TP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差,其平均去除率仅为24.18%和19.09%。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表明,硝基苯降解的主要中间产物为苯胺,说明反应器中硝基苯首先是通过还原途径降解为苯胺,苯胺再进一步被降解为CO2、H2O和NH3。考察了不同曝气量(200、400、600mL/min)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量的降低直接导致了反应器中DO浓度的降低,导致COD、苯胺的去除效果变差。曝气量由600 mL/min降低至200 mL/min,COD平均去除率由97.78%降低至82.09%,出水苯胺平均质量浓度由0mg/L升至15.04mg/L。  相似文献   

8.
UASB处理甲醇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在中温条件下处理高COD浓度的甲醇废水。当反应器稳定运行,进水COD=36 000 mg/L时,容积负荷可达到70~74 kg COD/(m3.d),COD去除率可以达到95%以上,出水COD2 000 mg/L。通过实验取得的良好实验效果,为利用厌氧技术处理甲醇废水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序批式气升环流反应器(SAR)处理硝基苯废水,研究了硝基苯浓度和COD/N对处理过程的影响,分析了缺氧段COD和硝基苯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硝基苯在缺氧段被还原为苯胺,而苯胺在好氧段得到快速降解。硝基苯与基质(葡萄糖-COD)最佳质量比为1∶35~1∶25,该条件下反应器对硝基苯和COD去除率分别可达99%~100%和92%~94%。由于受传质限制,进水需要维持106 mg/L的氨氮(葡萄糖-COD/N比值为100∶10)以满足缺氧段微生物对氨氮的营养需要。缺氧段COD的降解符合二级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k2为2.7×10-4L·mg/h;硝基苯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k1为0.14 h-1。研究表明,序批式气升环流反应器可作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反应器用于处理硝基苯废水。  相似文献   

10.
对厌氧滤池反应器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厌氧滤池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HRT)在8.1~14.6 h之间,进水COD浓度波动较大(500~1 000 mg/L)时,对COD平均去除率为20%。印染废水的BOD5/COD由0.23提高到0.35,废水可生化性明显改善。印染废水中硫酸根浓度略有下降,去除浓度为70 mg/L左右。厌氧滤池进出水颜色明显变化,由紫红色变为蓝黑色,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废水中的有机物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废水中2,6-二硝基酚厌氧毒性和降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多组源自实验室和工业反应器厌氧颗粒污泥样品主要特征参数的实验室研究和全面的理论分析,对于众多反映颗粒污泥性质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筛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组与工业反应器运行状况关系密切且测定方法简便易行、适宜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颗粒污泥品质评价参数。所建参数体系能够较好地反映生产操作条件下厌氧反应器的运行状况,并能为高效厌氧反应器的运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认识石油烃的厌氧降解过程,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了大庆油田采油废水处理系统厌氧池和进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基于DGGE和克隆文库的分析结果均表明,厌氧生物膜中存在的古菌源自于采油废水。厌氧生物膜和采油废水中的古菌主要是产甲烷菌,包括嗜甲基的Methanomethylovorans thermophila和利用氢和甲酸的Methanolinea tarda。值得注意的是,氢营养型的M.tarda在厌氧生物膜中得到了富集。进水和厌氧生物膜中的细菌群落结构明显不同。进水中的主要细菌类群为Epsilonproteobacteria,而生物膜中的主要类群为Nitrospira和Deltaproteobacteria。在厌氧生物膜中发现许多与产甲烷古菌(尤其是氢营养型产甲烷菌)协同降解石油烃类物质的细菌相关克隆:其中一个克隆与Syntrophus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该类菌是产甲烷菌介导的厌氧烃降解微生物区系中的关键细菌;许多Deltaproteobacteria克隆属于group TA类群,该类群细菌主要参与芳香族化合物产甲烷菌介导的厌氧降解过程。这些结果表明,在大庆油田采油废水厌氧处理系统中已经建立起由产甲烷菌所介导的厌氧石油烃降解的微生物区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灭活厌氧污泥和活性厌氧污泥对问二氯苯(m-DCB)的吸附,考察了吸附平衡时间、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吸附热力学、污泥投加量和pH对吸附m-DCB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污泥对m-DCB的吸附在1h内达到平衡。应用伪一级、伪二级反应动力学对实验数据进行验证,表明厌氧污泥吸附m-DCB更符合伪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2种污泥对m-DCB的吸附都可以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拟合,但Langrnuir吸附模型的拟合结果要好于Freundlich模型,且活性厌氧污泥的吸附性能显著高于灭活厌氧污泥。从吸附热力学上看,该吸附为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pH值对2种污泥吸附m-DCB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5.
利用2级厌氧处理实验,为中小型养鸡场的鸡粪处理提供了一种处理工艺和新的一体化装置,特别研究了鸡粪卫生无害化处理方法.实验在HRT为3.01 d,有机负荷7.85kg COD/m3·d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了75.77%,COD产气率0.381 m3/kg COD·d,出水卫生指标符合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固定床厌氧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禽畜粪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展高效厌氧生物技术处理家禽粪便的应用研究,试验依据固定床厌氧反应器(anaerobic pecked bed reac-tor)的特点,设计了一个有效容积为20 L的高效厌氧反应器,以猪粪尿为发酵原料,进水COD浓度范围在4 820~54 000mg/L,实验过程为55 d。按进料的水力停留时间可将实验划分为2个阶段:前期(44 d)和后期(11 d),前期通过提高进料浓度直接提高反应器处理浓度,水力停留时间保持为2 d,每7~8 d为一个周期;后期通过缩短水力停留时间间接提高反应器处理浓度,进料浓度保持不变,每2~3 d为一个周期。通过对厌氧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COD、pH、挥发性成分、TN、TP和NH3-N含量的测定,分析了该系统运行特点。结果表明:在发酵的第1~55 d,整个厌氧处理系统能够稳定运行,COD去除率稳定在67%~88%之间;对TN、TP、NH3-N都有很好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炭纤维(CF)和活性炭纤维(ACF)作为固定床厌氧反应器的生物膜载体,以不加任何载体的相同规格的反应器为对照,在中温(35±1)℃、连续进料条件下处理高浓度糖蜜废水,实验历时 165 d ,比较评价了2种不同性能的炭纤维作为载体的固定床厌氧反应器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CF 和 ACF 均是较好的微生物附着的载体材料,具有较强的处理高负荷有机废水和抵抗pH冲击的能力,能显著地提高反应器运行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高比表面积的 ACF 较之 CF 更易于微生物固着并挂膜。对照在进水 COD超过 20 000 mg/L,相应 OLR为 8.35 kg COD/(m3·d)时,系统开始酸化。而以 CF 和 ACF 为载体的反应器能在进水 COD 高达 70 000 mg/L ,相应的 OLR 分别为 36.85 和 39.06 kg COD/(m3·d) 的高有机负荷下运行,且系统的pH更稳定。对照及以 CF 和 ACF 为载体的反应器的最高容积产气率分别为4.33、17.12和16.12 m3/(m3·d);165 d 的累积产气量分别为5 665.4、22 675.8和26 112.8 L,后2者的产气量分别是对照产气量的 4.0 和 4.6 倍。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行设计的复合式厌氧反应器在常温下对啤酒废水进行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实验研究,将进水COD控制在5 000 mg/L左右,采取逐步缩短HRT的方法来提高进水有机负荷,结果表明,启动运行41 d之后,产气量上升速度加快,反应器成功启动运行;在稳定运行过程中,随着负荷的升高,产气量呈阶梯式渐次上升,COD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出水pH值维持在7.0左右,TSS去除率达到60%以上,出水水质较好,说明该反应器具有较好的厌氧消化处理有机废水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