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BP神经网络人群流量预测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群拥挤踩踏突发性的特点决定了现场的事故救援措施效果较差,事前预防是唯一有效的策略。对商业区人群流量进行预测,对于合理控制商业网点人口,预防人群类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人群流量预测方法,利用Matlab建立了相关模型,并结合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调整,分析了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不同输入-输出结构、不同传递函数等因素对网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对人群流量进行预测时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灰色支持向量机在瓦斯流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灰色预测方法和支持向量机各自的优缺点基础上,提出了将二者相结合的一种新的预测模型灰色支持向量机瓦斯流量预测模型.新模型发挥了灰色预测方法中"累加生成"的优点,弱化了原始序列中随机扰动因素的影响,增强了数据的规律性,同时避免了灰色预测方法及模型存在的理论缺陷,工程实例表明,所提出的瓦斯流量测模型较传统的GM(1,1)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精度都有所提高,为瓦斯流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煤巷突出危险性预测的准确性,基于摩尔库伦准则,建立煤巷突出平衡方程,探究煤巷突出发生条件;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软件探究钻孔瓦斯涌出量和瓦斯压力的关系;利用ZTL20/1000-Z型矿用隔爆型连续流量法煤层巷道突出预测装置,以薛湖煤矿二煤层为试验对象,进行煤巷突出危险性预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钻孔瓦斯涌出量与瓦斯压力呈线性关系,钻孔初始瓦斯流量可以作为预测煤巷突出危险性的敏感指标;最大流量峰面积、钻屑量和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且最大流量峰面积取值范围较广;最大流量峰面积突出临界值取值为59.30 (L·m2)/min。  相似文献   

4.
灰色组合模型在钻孔瓦斯流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孔瓦斯流量直接关系着钻孔抽放煤层瓦斯涌出量及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的判定,因此研究钻孔瓦斯流量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大实用价值。利用"灰色组合预测"思想,提出一种对多种常用预测模型进行熵权法计算权重的组合预测方法,从而可根据有限的实测数据达到预测瓦斯流量发展的目的,结合工程实例,将灰色组合预测模型和单点模型模拟的结果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组合的灰色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对瓦斯抽放设计和矿井安全生产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的钻孔瓦斯流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钻孔瓦斯流量是影响矿井瓦斯抽放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准确预测钻孔瓦斯流量,优化矿井瓦斯抽放工艺,将灰色系统理论与马尔科夫链预测相结合,充分利用两者的优点,通过对瓦斯流量原始数据处理,瓦斯流量状态划分,构建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及Matlab分析软件进行计算的方法,建立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结合现场工程实例,将该预测模型和GM(1,1)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预测钻孔瓦斯流量,能够消除GM(1,1)模型本身固有偏差,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2.16%,最大相对误差仅为5.40%,均优于GM(1,1)模型。  相似文献   

6.
杨大全  熊璐 《安防科技》2008,(3):17-19,13
为了设计一个通用化网络视频监控平台,提供一套具有实时性、实用性、易操作性、高可靠性、可维护性的视频监控管理系统.该文介绍了数字化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原理、架构和主要技术手段.采用DirectDraw和DirectSound技术播放音频和视频,并描述了关于网络视频数据流量的计算过程,通过采用分布式架构管理,降低网络视频数据流量,基于client/server架构、模块化结构,实现了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多变量灰色模型及其在钻孔瓦斯流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钻孔瓦斯流量直接关系着钻孔抽放煤层瓦斯涌出量及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的判定,因此研究钻孔瓦斯流量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大实用价值。钻场中各钻孔瓦斯流量与其周围煤(岩)的渗透性、强度、瓦斯压力和地应力等因素之间是灰色的非线性关系[1]。笔者把钻场中互相影响的各钻孔看作一个系统,建立多变量灰色模型(MGM(1,n));借助MATLAB软件,实现对钻场中多钻孔的瓦斯流量的预测;克服了过去钻场中单钻孔瓦斯流量预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值吻合程度不理想的弊端。与此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将多变量模型模拟和单点模型模拟的结果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多变量灰色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对瓦斯抽放设计和矿井安全生产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校园网的出口带宽和安全性,提出了利用基于策略的路由选择和网络地址翻译等技术有效解决网络出口瓶颈的方案,在合理利用现有CERNET网络资源的同时,使用当地网络服务提供商ISP提供的带宽高速安全地上网.本文介绍了基于策略路由的双出口校园网的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了分析、配置,较好地解决了混合IP组网的校园网用户访问INTERNET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移动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安全性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移动Ad hoc网络是一种自组织、多跳的无线网络,由于其独特性能使移动Adhoc网络面临着比现有网络具有更大的安全挑战,其中路由安全对该网络的安全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介绍移动Ad hoc网络主要路由协议及其特点的基础上,笔者深入研究了移动Ad hoc网络路由协议中存在的黑洞、拒绝服务等安全漏洞;详细分析了几种主要的Ad hoc路由协议的安全性增强方案;根据不同路由协议的特点,分别提出了利用单向散列链改进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安全性的两种方案;分析了一种用于改善源路由协议安全性的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指出了移动Ad hoc网络路由协议安全性问题的进一步改进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对化工过程进行在线监测与动态风险预警是降低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时序预测与模糊数学定量风险评估相结合的预警方法。针对化工过程数据的动态性、时序性、非线性强,且预测周期短等问题,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模型结合形成深度学习时序预测模型,实现过程参数108 min的超前预测。将该方法应用于合成氨过程,对温度、压力、流量、氢氮比等6个风险参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其线性回归相关系数及均方根误差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非常高的精度。同时利用三角模糊数对时序预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得到时序风险变化曲线,实现了化工过程风险预警。研究对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实现过程控制和风险预警进行了有益探索,为实现化工过程的超前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AutoCAD煤矿工程立体图软件的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煤矿工程平面图涵盖信息为原始资料,基于AutoCAD平台二次开发了绘制煤矿工程立体图专用软件,该软件模拟城市地下管网模型快速生成煤矿巷道立体图,利用图结构进行数据组织,建立了包含巷道、工作面参数、通风路线等详细信息的属性式数据库。同时,该软件可与已有数据库资源共享和矿图数据库兼容,实现了二维平面矿图向三维立体矿图的转换。三维立体矿图强大的数据平台可以实现井下人员实时定位、煤层瓦斯实时监测和矿井通风网络系统的全方位展示,配合网络集成可实现远程办公的智能管理和决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城市火灾事故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火灾频繁发生,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针对城市火灾事故发生的特点,根据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和特性,建立了城市火灾事故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为了更精确预测城市火灾事故的发生,将城市火灾事故分为了高峰期(春节)和非高峰期两个时段分别进行预测;应用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分时段相结合方法对某城市火灾事故进行了实际预测。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是城市火灾事故预测的有效工具,该模型与时段法的结合能准确预测火灾事故发生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网络攻击工具和方法日趋复杂多样,典型的网络安全技术已无法满足对安全高度敏感的部门需求。笔者在讨论传统Honeypot(密罐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与操作系统无关的Winpcap开发包,设计了一个基于Honeypot技术的信息安全系统。该Honeypot系统通过监控进程的隐蔽以及对事件数据库和关键配置文件的保护,提高了系统的隐蔽性与安全性。系统利用事件数据库记录所发生的攻击行为,使得该系统具有强大的资源监视功能和事后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挥发时间、温度和气流量对农药甲胺磷在水-气界面挥发行为的影响.挥发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利用保留值定性,以外标法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气流量增大,使甲胺磷挥发量增大较快,二者是影响甲胺磷挥发的主要因素;挥发时间在4 h之内对甲胺磷挥发量影响较大,4 h之后基本无影响.通过试验还研究了甲胺磷在水-气界面的挥发动力学.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甲胺磷在水-气界面挥发的动力学模型,比较实验值与动力学模型计算值,二者基本吻合,相对误差≤5%,这表明该动力学模型可以用于预测甲胺磷在水-气界面的挥发行为.  相似文献   

15.
Because of its highly flammable nature, any accidental release of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could possibly pose significant fire hazard. In this study,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is hazard around an existing LNG station. By assuming an LNG pool fire occurring in an impoundment area, dynamic simulations of flame development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reliable simulation results, a study was first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mesh independence and suitable time step. The results of CFD simulations were also compared with those using the commonly-used phenomenological mode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LNG tanks in the neighbor dike area could withstand the received radiant heat flux, and the areas involving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security office and public area, were also secure enough for people to escape from the hazards. LNG vaporizers, which are often located close to tank area, could possibly receive relatively higher radiant heat flux. High temperature achieved on vaporizers could cause material failure. CFD calculations have also indicated that increasing the spacing distance or using flowing water curtain could reduce this temperature. It is concluded that CFD method is significantly more effective to account for LNG hazard analysis and provide realistic results for complicated scenarios, thus providing meaningful information for safety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管网系统数据量大不利于传统模型方法诊断故障的问题,设计了1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管网故障诊断算法。首先,对管网数据结构以及管网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分析,选取管网主要数据作为故障诊断网络的输入,确定相应运行状态作为诊断网络输出;其次,设计了基于多个受限制玻尔兹曼机与Softmax分类器级联的深度置信网络,并且利用对比散度算法和BP算法对模型进行预训练与调优,使模型参数达到全局最优;最后,通过实验测试确定所设计的深度置信网络的训练迭代次数与网络层数,使算法诊断准确率达到最优。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管网故障诊断算法对管网故障诊断可以达到良好的诊断结果,泄漏预测准确率在验证集样本上可达96.87%,在管网泄漏检测方面,相较于传统基于模型的方法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基于OPC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控制网接入上层管理网难和各个安全监控系统互不兼容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OPC技术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通过各种工控设备配有的OPC服务器,与矿井下各安全监控分站建立通讯关系,并遵循统一的OPC协议,将采集的井下实时状况数据整合到SQL Server2005关系数据库中,借助工业以太网上传给企业的安全管理平台,经过数据分析和图表显示,可以快捷直观地了解井下具体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网页W eb在整个煤矿企业内部办公网络中进行发布,让安全信息得到全矿的分享。这里以煤矿注浆监测系统为例,重点介绍了利用OPC技术实现上层网与终端注浆监控网通讯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测量燃烧区温度的变化过程,研究了超细微粒灭火剂在单室火灾模型下与4种不同类型火焰的相互作用、灭火时间和效果。结果表明,超细微粒灭火剂具有较好的全淹没灭火能力。当1 000g超细微粒灭火剂施放后,位于微粒灭火剂流动路径上的无遮挡火焰(中央火和角落火)能够被迅速扑灭,灭火时间分别为3.9 s和7.2 s;对于火源功率较小的顶棚火,由于火羽流及热泳力的作用,微粒灭火剂能迅速扩散到顶棚,从而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扑灭,灭火时间约6.3 s;对于遮挡火,其灭火时间较长,约14.3 s。微粒灭火剂浓度对灭火时间有较大影响。当微粒灭火剂的喷射质量为500 g时,虽然中央火、角落火和遮挡火均能被扑灭,但灭火时间都较喷射1 000 g灭火剂时有较长的延长,灭火时间分别为8.1 s,13.9 s和22.2 s。对于需要灭火剂微粒扩散较远距离后灭火的顶棚火,虽然灭火剂在热羽流和热泳力作用下能扩散到顶棚,但因浓度太低,同时由于其他3处火焰熄灭后,灭火室内的氧气消耗速率降低,从而使顶棚火得到足够的氧气,燃烧反应进一步加强,温度反而逐渐升高,不足以将其熄灭。  相似文献   

19.
金川公司二矿区通风系统风流非定常流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际上 ,矿井的风流状态受多种因素影响 ,金川公司二矿区井下风流就处于非定常状态 ,为了保证生产安全 ,控制风流状态 ,采取相应的通风措施 ,开设课题研究 ,建立了井巷内空气非定常流动能量方程和通风网络中非定常流动的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可以模拟出矿井通风系统内非定常状态下任意时刻、任意位置通过风量。通过对金川公司二矿区井下机站风机开停和风门开关引起通风系统风流的非定常流动过程的数值模拟 ,得出了受其影响区域内风流状态的变化规律 ,并为其采取通风措施和控制风流状态 ,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入侵检测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入侵检测作为一种动态的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对计算机网络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提出了采用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相结合入侵检测技术。遗传算法具有计算简单、优化效果好的特点。利用遗传算法来避免BP算法的局部极小点,从而达到均方根误差全局最小点,也解决了BP算法的收敛慢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单独利用GA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寻找到接近最优解的这一问题。通过计算机实验验证了入侵检测的效果,提高了识别率,使得误报率和漏报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