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国外海军舰船装备环境试验军用标准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综述了海洋环境对海军舰船装备的影响,阐述了世界主要国家海军舰船装备环境试验标准体系及标准的基本概况,对海军舰船装备冲击与振动试验、电磁环境试验、材料腐蚀和氧化试验等核心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对国外海军舰船环境试验标准的整体技术水平、优缺点和适用性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和健全我国海军舰船装备环境试验标准体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舰船设备振动试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舰船设备振动试验中的几个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分析GJB 150.16A,GJB4.7—83和MIL-STD-167-1A等振动试验标准,找出其中存在的缺点。阐述实验室模拟与实际环境的差异,提出改进建议。结果 GJB 150.16A中没有明确说明随机部分和正弦部分是单独试验还是叠加试验,GJB 4.7—83和MIL-STD-167-1A中没有给出随机振动的条件,只有正弦振动部分。结论对于标准中存在的缺点,在每个轴向,首先进行一半的功能试验,再进行随机叠加正弦/随机振动,最后进行另一半功能试验。对于实验室模拟与实际环境存在差异的问题,通过采用力谱控制、采用模拟舰船结构的夹具、规定安装方式、对环境条件进行反复迭代等方法改进。  相似文献   

3.
加强装备环境工程管理提高装备环境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装备环境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了我国装备研制生产中在环境工程认识、试验质量、试验手段及专业技术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问题,提出装备的环境工程管理在体系和专业试验室建设、环境试验技术、基础理论和新技术研究与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内外装备环境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了我国装备研制生产中在环境工程认识、试验质量、试验手段及专业技术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问题,提出装备的环境工程管理在体系和专业试验室建设、环境试验技术、基础理论和新技术研究与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舰船电磁环境特性及预测的常用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电磁环境数据采集与预测方法,并进行了系统设计与实现.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不仅能对舰船电磁环境进行预测分析,还可为其它装备电磁环境的模拟与分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对舰船装备进行冲击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战时环境下装备承受核武器和常规武器产生的冲击载荷的能力。论述了冲击环境效应,舰船装备的抗冲击级别、安装类别、冲击试验类型、安装部位分类、冲击试验设备与试验、冲击试验用安装架、抗冲击设计和安装等要求。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航空装备的特点、航空装备环境适应性现状和航空装备环境适应性试验鉴定工作的特点,分析了航空装备环境适应性试验鉴定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航空装备环境适应性试验鉴定工作的改进思路,并对航空装备环境适应性试验鉴定工作的改进举措进行了总结展望。  相似文献   

8.
综合考虑舰船装备系统的复杂性和海洋环境的严酷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产品把控的舰船装备环境适应性设计对策分析方法.该方法在分析装备环境适应性设计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按产品层次逐级进行环境适应性分析,根据其对上一级产品或整个装备系统功能的影响,层层剥离出环境适应性关键产品,通过识别环境适应性薄弱环节,消除环境适应性风险或隐患,建立了环境适应性设计关注点、环境要求、影响因素、薄弱环节、控制措施、具体方法等之间的映射关系,形成了环境适应性设计解决对策,建立了基于关键产品把控的舰船装备环境适应性设计对策分析方法,给出了方法应用示例.该方法为舰船以及其他装备开展环境适应性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基于共享平台的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信息分类方法。方法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结合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的特点,从全系统、全寿命周期角度对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信息涵盖的内容进行分析。根据相关信息分类标准,以标准化工作为基础,结合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信息特征,对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信息分类体系的要求与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依据线面结合的信息分类方法,构建了基于共享平台的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信息分类体系。结论提出了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信息分类体系的原则要求及分类方法,设计了基于共享平台的舰船装备腐蚀与防护信息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装备环境工程标准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国外装备环境工程标准化的发展现状。从标准化体系、标准制定和修订、新技术新方法标准化3个方面,对国内外装备环境工程标准化水平进行了比较。针对我国装备环境工程标准体系不够完整,现有标准修订不及时,新技术新方法的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等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以进一步促进我国装备环境工程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现行防静电服带电电荷量检测相关标准对比分析,发现存在一些操作难点,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建议。试验表明,宜选用尺寸略大、配有腈纶摩擦标准布的自动式滚筒摩擦机作为摩擦装置,选择自动式试验方法。控制试验中试样的耐洗涤程序,洗涤次数为100次,测试环境温湿度据不同行业要求选择,温度的偏差≤±1℃。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我国湿热沿海风电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维护及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湿热沿海风电机组服役环境条件的监测,包括风电机组运行环境温湿度数据、腐蚀数据等,分析湿热沿海地区主要环境因素对风电机组的影响。结果针对我国湿热沿海环境条件提出了关键设备和材料的环境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结论对风电机组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美军用飞机及武器装备部分底漆标准差异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了我国军用飞机及武器装备用底漆标准与美军标存在的差异,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综述了中美现有的军用飞机及武器装备用底漆的相关标准,从标准体系和技术指标两方面入手分析了二者存在的差异。由于时间、经验不足等原因,我国现行军用飞机及武器装备底漆标准体系尚不完善,性能指标尤其是耐盐雾和丝状腐蚀性能与美军标有较大差距。提出了我国军用飞机及武器装备用底漆产品研发以及建立和健全我国军用飞机及武器装备底漆标准的建议,有助于全面提升海洋环境下军机及武器装备腐蚀防护与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4.
电子设备地下环境适应性分析是后勤保障装备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分析总结地下环境特性及电子装备材料与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电子装备的各类环境效应,得出其环境适应性特点。结合后勤保障电子装备在地下环境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项改进措施,为下一代后勤保障电子装备地下环境适应性设计给出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铝合金结构件应力腐蚀裂纹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舰船电子装备铝合金结构件在焊接加工、安装中余留了大量应力,并且长期工作于恶劣的腐蚀环境,导致出现应力腐蚀裂纹,使结构件强度或密闭性严重降低。分析了应力腐蚀裂纹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工艺控制及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化学品环境管理技术支持体系中的标准和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化学品环境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化学品环境管理技术支持体系的构建原则及基本内容。着重论述了化学品环境管理技术支持体系中化学品测试标准、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标准、新化学物质危害评估标准、现有化学物质风险评价标准和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等5个重要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意义、作用、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结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研究的进展,提出了持续性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优化研究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现行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是在以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核心标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根据当时我国土壤环境研究水平并结合土壤环境管理要求而制定,在一定历史时期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壤环境问题日益复杂化,该标准逐渐暴露出土壤类型和污染物控制项目覆盖面不全,与其他相关标准有部分重复、衔接性差,以及在实际工作中适用性差等问题.因而,以该标准为核心的整个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在完整性、系统性、协调性和适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在系统梳理我国现行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构成及存在问题,分析其他国家和地方土壤环境管理制度、制订方法和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土壤环境特点和土壤环境管理需求,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框架结构优化方案,主要由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土壤修复目标值和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土壤环境污染防控标准体系、土壤相关配套标准体系和土壤环境基础标准体系四大类标准体系组成.此外,基于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的污染物土壤环境基准是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系列标准制订的基础.作为环境管理的基础手段,优化的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可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和《土壤环境保护法》的制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根据土壤环境具有地域性强、差异性大的特点,建议尽快出台《土壤环境保护法》,明确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各自的定位与关联,推动制订地方土壤环境保护标准,国家则应集中开展土壤环境基准、标准制订技术规范等相关研究,为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完善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