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地球各种灾难不断。地震、火山喷发、洪水、泥石流、大火、雪灾、大旱、高温、飓风……频发肆虐,至少夺去将近26万条生命,超过了过去40年来因遭遇恐怖袭击而死亡人数的总和.是自1976年以来遇难者最多的一年。美国联邦救难总署署长傅格特惊呼:灾难“仿佛是接踵而至.一波一波地袭来,‘百年一遇’一词在2010年失去意义。”美国媒体把2010年称之为“地球反扑年”。  相似文献   

2.
2010年,地球各种灾难不断。地震、火山喷发、洪水、泥石流、大火、雪灾、大旱、高温、飓风……频发肆虐,至少夺去将近26万条生命,超过了过去40年来因遭遇恐怖袭击而死亡人数的总和,是自1976年以来遇难者最多的一年。美国联邦救难总署署长傅格特惊呼:灾难"仿佛是接踵而至,一波一波地袭来,‘百年一遇’一词在2010年失去意义。"美国媒体把2010年称之为"地球反扑年"。  相似文献   

3.
《民防苑》2011,(1)
2010年被称为是地球向人类发起的反击年。地震、热浪、洪水、火山、超强台风、暴风雪、泥石流和干旱至少夺去了26万人的生命——是数十年来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1月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发生里  相似文献   

4.
杨先碧 《民防苑》2009,(3):29-31
2008年11月5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了年度报告《生命的星球》,这份报告的主题就是生态危机,报告声称,因为人类过度使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世界正在迈向比目前金融危机更糟的“生态食用危机”。  相似文献   

5.
徐文耀 《防灾博览》2005,(6):10-10,13
人类生存的地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频繁地向我们发出严重警告: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散应、全球变暖、臭氧空洞、地震、洪水、火山……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上至国家元首,下至黎民百姓。2004年12月25日地震引发的海啸殃及印度洋沿岸许多国家;2005年8月29日墨西哥湾的卡特里娜飓风引起美国南部海堤溃决,海水淹没了新奥尔良市80%的土地。人们忧心忡忡地谈论着“地球的可居住性”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 1.触目惊心:“地震潮”十面埋伏…… 1966年后半年,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大革命轰轰烈烈地在中华在地上展开.“砸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打倒“阎王”,解放“小鬼”;造反、夺权、大字报、大辩论、红卫兵大串联……仿佛一夜之间,国家机器在它的缔造者面前突然失灵,难以驾驶了.与此同时,大自然也徒然在人类面前忽然变得陌生起来.地球仿佛发疟疾似的颤抖,“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一个又一个新名词,像幽灵一样在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上徘徊游荡,兴风作浪.  相似文献   

7.
正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地球,她是宇宙的奇迹,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这里曾经生活着很多独特而神奇的生命,霸王龙,剑齿虎……它们逐渐被地球所淘汰而消失;这里曾经也有很多美好的生命,渡渡鸟,恐鸟,因为人类的行为而消失;这里仍然生活着美好而灵动的生命,它们多姿而独特,它们顽强又脆弱。它们的命运,在你我手上,让我们善待地球,从我做起!  相似文献   

8.
亓玲 《防灾博览》2007,(2):10-12
人类生活的地球目前大约已有46亿年.而人类的文明生活从有文字算起也有约6000年的历史.地球是人类之家,没有地球也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反之人类更应了解地球.且应爱护倍加。我们知道科学家把地球分为四个圈层: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他蕴藏了人类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并养活着地球陆地上60多亿人口和其它所有的生物。成为人类永恒的需求.那末.就目前所知道的地球各种主要资源都有那些呢?  相似文献   

9.
记得法国伟大的文学家雨果曾经说过:"地球是一个善良的慈父,同时又是一个凶恶的屠夫。"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一方面赐予人类宜居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使人类得以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另一方面,地球上频发的自然灾害,严重威胁和伤害着人类,地震、火山喷发、海啸、飓风、洪水、干旱等等,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相似文献   

10.
自然灾害与风险管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林蓉辉 《灾害学》1991,6(2):84-87
80年代以来,地球上异常气候频繁出现,自然灾害此起彼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在经历了本世纪最热的5年(1980、1981、1983、1986和1987年)以后,1988年达到人类有可靠气象记录以来气温最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美国遇到了百年罕见的干旱,面积相当于罗得岛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化为灰烬;飓风袭击了墨西哥沿岸;非洲等地蝗虫蔓延;中国云南发生6.2级、6.7级澜沧—耿马地震;苏联亚美尼亚共和国的第二大城市——列宁纳坎发生7.1级地震……毫无疑问,这一切对世界保险业的冲击是十分清楚的。对仍处于恢复发展中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来说,更需要正视自然灾害的存在以及自然灾害带来的巨额赔偿,那种“重展业、轻防灾”的错误倾向必须纠正。加强风险管理,切实地制定一些防灾防损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