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我国事故原因调查报告显示,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人身伤、亡事故占年度事故总数的70%-80%。因此控制不安全状态,必须联系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管理控制。检查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的消除生产中的各类不安全行为,对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导致生产作业事故的原因可能是人的因素、机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也可能是人与机、人与环境、机与环境的相关因素。人在生产作业中起主导作用,人的因素是诸因素中的第一要素。因此,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事故比其它因素所致的事故多得多。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一般认为人为失误事故占总事故数的70~85%,有些作业可能更突出。图1为美国机动车事故致因调查分析结果,可见事故原因主要出自与人有关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人的行为失误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活动过程总是在各种各样、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中进行,在这样一个系统中,人是主要因素,起着主导作用,但同时也是最难控制和最薄弱的环节。大量的事故统计资料表明,70%~80%的事故与人的失误有关。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与人失误有关。我国煤矿中的“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是导致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它是典型的”人的行为失误“。由此可见,人的行为失误是导致许多事故的直接原因。人对于安全的主导作用。贯穿于企业安全的所有方面。因此,在安全生产中研究人失误的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有不安全的思想和行为,就会有不安全的隐患,也就可能演绎出安全事故”。这是建筑行业常说的一句话。它说明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说明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的当时意识、心理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据统计,全国80%以上的伤亡事故都与违规指挥、违章作业有关。通常由于操作者的心理状态不佳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探讨、研究安全心理学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无疑是避免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王文先 《安防科技》2004,(10):17-19
“安全工作大于天,安全责任重于山”。安全生产对我们矿山来说尤为重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行为安全管理模式理论认为“一切事故(事件)都是由于人的行为失误造成的,如能避免人的行为的失误就不会发生任何事故(事件)”。从事故致因理论上讲.造成事故的原因有人、机、物、环境与管理,但从根本上可归类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轨迹交叉论认为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有人的失误和物的缺陷,而两者轨迹交叉时就可能发生事故。从对国内和本企业事故原因分析也说明了这一点。据统计我国因管理不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与违反劳动纪律(即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事故  相似文献   

6.
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间接原因是环境及管理上的缺欠。据资料介绍,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工伤事故占80%左右。我区工矿企业1986~1987年间共发生死亡事故35起,其中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26起,占74.3%。这26起中,直接因违章引起的有24起,占94%。可见,在现阶段认真分析违章致因,研讨预防对策,对实现安全生产是十分重要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这“三违”是违章的主要表现形式。怎样才能有效地控制乃至消灭违章,达到减少人为事  相似文献   

7.
"有不安全的思想和行为,就会有不安全的隐患,就可能演绎出安全事故".这句建筑行话不仅道出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同时说明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的当时意识、心理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据权威机构统计,全国80%以上的伤亡事故都与违规指挥、违章作业有关,造成事故往往不是操作者不会操作,而是操作者的心理原因在作祟.因此,探讨、研究安全心理学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无疑是避免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由于施工作业的特殊性,建筑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在施工作业中,常常伴随一些伤亡、伤残等事故的发生。事故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事故的统计分析看,70%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如何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降低施工作业风险,是审核员在审核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  相似文献   

9.
调查表明,85%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是由人失误或"违章"原因造成的,其中很多情况是由于员工在实际作业中难以找到真正的操作标准。实行安全标准化作业卡制度可以有效减少人的失误行为和消除"违章"现象,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作业,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一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据事故统计,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80%以上,因此,要确保生产安全必须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而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必须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人员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构成事故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有4类(即事故的4M 构成要素):人的错误推测与错误行为(统称为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危险的环境和较差的管理。由于管理较差,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1.
煤矿生产是井下作业,由于工作条件及环境条件差,地质构造复杂,给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1979~1990年,我矿共发生各种工伤事故1447人次,其中死亡16人,占事故总数的1.11%,重伤133人,占事故总数的9.19%,轻伤1298人次,占事故总数的89.70%。其12年中,1979~1983年发生的事故较多,占68.4%,其中死亡事故占68.75%,重伤占61.6%,轻伤占69.1%。  相似文献   

12.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由特种作业人员违规违章操作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占生产经营单位事故总量的80%,这让人更加关注特种作业。特种作业之所以特,因为它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而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就称为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焊工等17种相关人员。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特种作业  相似文献   

13.
安全认知观念的研究与决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当前石油石化企业发生的事故数据,发现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给企业安全生产造成重大影响。为了深入了解造成事故发生的人为因素产生根源,笔者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利用系统论研究方法,得出了企业员工和管理者普遍存在的安全认知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推荐的共同安全认知观念,从观念上让员工和管理者对不安全行为形成一致的认知,并在减少员工不安全行为、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方面给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即在企业推行行为安全管理工具-HSE观察卡。应用结果表明,通过推行HSE观察卡,可有效提高企业员工在现场作业活动中的安全作业意识,从而避免或减少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发生率,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4.
油田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与人心理行为有很大关系,了解油田作业现场人员违章的心理原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是油田安全管理研究的重要任务。通过对辽河油田兴隆台工程技术处油田作业现场64起真实有效事故进行回顾和原因分析,认为员工的不安全心理是油田作业现场造成事故最主要原因。总结出事故发生原因,分析其中人的员工不安全心理对事故发生的影响,提出对员工不安全心理的预防措施,提高作业工人安全心理水平来保障行为安全,才能有效防止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通过提出相对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把员工安全心理行为训练、员工安全心理团体辅导与讲座和个体心理咨询有机结合,落实安全心理行为管理措施,不断改进心理干预手段,尤其是心理干预采用综合手段,可以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对油田作业现场事故的预防和生产安全有序的运行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新工人进厂,不少中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劳动组织不断出现,抓好全员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水平尤为迫切。 开展全员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是: (1)事故大多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而全员安全教育是杜绝不安全行为的最好办法。我们对工伤事故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人为因素占88%,违章作业占46%,劳保装置不齐或使用不正确占20%。由此可见,防止事故的根本措施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出现,而这些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全员、全过程的安全技术教育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6.
一些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伤亡事故,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发生在直接操作的工人身上。而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因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因此,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分析掌握人的心理变化,加强教育与管理,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或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是当前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对大量的事故调查分析中看到,事故通常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对于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来说,人的不安全行为通常是指从业人员在进行生产操作时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有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行为,或者可以简要概括为可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不安全行为主要反映了在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中,"人"这一方面的原因,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相关人员出现了可能引起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动作,以及应该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而没有遵守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作为石油勘探开发生产过程中的首要环节,物探作业能否顺利完成,对于后续的钻井、采油等环节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物探作业进行安全分析。通过整理发生在石油行业的重特大事故可以总结出,人导致的事故大约占80%~90%,由此可见人的因素在物探作业中的重要性。人因HAZOP是从传统的HAZOP发展而来的,主要分析在关键操作或者维护活动过程中出现人因失误的可能性,从而确定人的因素对于风险的影响。结合事故案例对典型物探作业进行必要的危害辨识,并应用人因HAZOP对部分典型物探作业进行安全分析,重点找出与人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而提出预防和减少物探作业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安全活动是班组的主要活动。保障生产者的安全是每日、每时乃至瞬间的事情。统计资料表明,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约占总事故的90%以上,并且,95%以上的事故都发生在班组。因此,班组安全活动搞得如何,不仅对班组建设关系极大,而且对企业的建设关系极大。我国现在较为成功的班组安全活动,有“班组级安全教育、班组安全活动日,标准化作业班组活动,安全信得过班组活动”等。实践证明,这些活动对于提高职工的安全第一思想和安全技术水平,实现文明生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石峥  黄旭  杨伟峰  杨自华 《安全》2014,35(4):47-48
正引发事故的因素主要有偶然因素、环境因素和人的行为因素3种,其中人因则是事故产生的关键原因。据统计,以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设备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消除)为主要致因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80%。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安全行为受哪些方面的影响,如何有效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很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导致人不安全行为的因素分两类,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