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地震灾害的突发性和破坏性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和财富的集中,地震造成的灾害将更加严重.分析了陕西省城市地震灾害现状、历史强震给城市带来的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探讨了防震减灾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针对性地提出了陕西省城市防御地震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平 《防灾博览》2009,(5):54-57
面对严重的地震灾害,我国人民一直在努力探索减轻地震灾害的途径和对策。在地震灾害面前,我们需要一个富有应变能力的决策系统,  相似文献   

3.
黄谦 《防灾博览》2012,(4):64-66
震害经验告诉我们,地震灾害的大小等于地震力的大小减去社会防御能力的大小。因此,加大社会对地震灾害的防御能力,构建地震安全社会,政府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4.
地震灾害过程的仿真建模方法和再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通过探讨基于仿真建模方法和再现技术进行地震灾害模拟的可行性,提出利用虚拟三维仿真建模技术、动力学动画技术和场景渲染技术来再现地震灾害形成的全过程,及其引发的一系列次生灾害。再现的虚拟地震灾害过程可以使各级地震应急管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相对逼真地感受地震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从而增强其防震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5.
浅谈拓展地震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我们这个面临人口剧增、能源短缺、环境破坏三大威胁的星球,自然灾害及其向人类的挑战从来没有象今天这么强烈。以地震灾害为例,人类迄今对其孕育和发生过程的认识依然十分肤浅,而地震灾害的隐患却始终存在,且一旦发生便会造成人畜伤亡、财物损失,还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地震灾害的潜在危险性、地震灾害损失的不定性以及人们对地震灾害保险的需要,无疑将促使保险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大陆新的地震活跃期的来临,拓展地震保险业务则更加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6.
编辑寄语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也日趋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地震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和人类社会的破坏也呈愈演愈烈的趋势,对于地震灾害的应急救援,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徐鹏飞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3,(2):后插1-后插2
地震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且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以及严重的危害性,不论是具有严重危害性的地震还是轻微地震都会对人们产生严重的身心影响,同时对社会经济、建筑也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由于地震灾害会对人类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使人们处于被动状态中,因此,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案去克服自然灾害.据研究统计,地震灾害造成死亡率占我国全部因 自然灾害死亡率的50%以上.在相同情境下,不同的逃生方式会直接决定最后的伤亡率,并且人类的身体素质、体能也会对逃生效率产生影响,正确的逃生方案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地震灾害逃脱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要认识自然灾害,首先要有一套科学的描述自然灾害的方法。地震灾害指标是反映地震灾害这一自然现象在某一方面情况的统计数据,是对灾害程度的客观描述和量度;地震灾害指标体系则是由若干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地震灾害指标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是对地震灾害全面、系统的反映和描述。本文是“地震灾害经济社会指标体系”课题组的研究报告。作者在对以往各次重大地震灾害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并考虑到所设计的地震灾害指标应尽可能与现有的国家统计部门的统计指标保持一致,以及根据适用性、可行性和科学性等原则,研究并建立了这一套“地震灾害经济社会指标体系”。同时给出了指标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王秀文 《灾害学》1991,6(3):42-46
本文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依据政治经济学原理,阐述了地震灾害在天津市发展和建设中带来的巨大损失;指出:城市发展必须兼颐增产与减损两个方面,以确保投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地震灾害的特点及其社会经济影响,讨论了地震灾害的地震社会学的含义、由来和发展,地震灾害对策及其历史回顾,分析了我国开展地震灾害的地震社会学研究工作的概况、特点和基本任务等。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快速平息地震发生后现场的混乱情况,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科学、系统、高质量的决策,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及时有效,对我国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在理论分析和国内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案例的基础上,参照《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相关法律法规和文献资料,对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概念进行了界定,划分了参与地震灾害救援过程中的应急协同决策主体,构建了决策主体间的关联关系,建立了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测度模型,并结合问卷调查确定了属性参数,应用多主体仿真软件进行了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仿真,得到了社会公众满意度的变化趋势。这种方法为度量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提供理了论根据,并具有实际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一批大型重点工程和成片城镇园区开发相继建成。人口密度的急剧增加,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各种生命线网络工程的陆续建设,使得社会物质财富总积累愈来愈大,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显著改善。但从国内外大量的地震灾害实例来看,在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当今和未来社会发展中,地震灾害的潜在威胁将更加严重,一旦遭受破坏性地震袭击,对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重大影响将难以估量。  相似文献   

13.
列出了2011年中国境内5.0级以上地震目录,总结了当年我国大陆地区各次地震灾害事件的基础数据信息和灾害信息,结合该年度我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事件发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的地震灾害评估资料,总结、归纳了2011年我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的主要数据和特性。最后,列出了1990年以来我国大陆地震灾害的相关数据,并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王曦  周洪建 《灾害学》2015,(2):70-74
灾害年度风险评估是对未来一年区域灾害风险的分析与评价,目前此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以地震部门确定的年度地震危险区为基础,重点讨论区域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中的情景分析,包括地震要素情景分析、地震灾害区域情景分析和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情景表达等3个方面,旨在为规范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技术提供借鉴,同时为推动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的业务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灾害学》2016,(3)
针对地震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价中指标权重赋值的主观性和传统突变级数评价方法存在冗余指标的问题,首先建立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地震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粗糙集属性约简方法改进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地震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突变级数法对地震灾害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价;最后以四川地震灾害为例,通过对四川省各地区社会脆弱性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风险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 第二讲城市环境岩土工程及其研究方法0 序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是不稳定性问题,所以不稳定性问题已成为我国都市建设研究的热点。在上一讲中我们对城市不稳定问题进行了论述,它主要包括地震灾害与地面变形二个基本方面。地震灾害造成的伤亡与经济损失为各种自然灾害之首,对人口密度大的大都会  相似文献   

17.
未曾想,1976年7月28日一场震惊世界的灾难降临在我国冀东大地,瞬间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唐山在睡梦中被夷为平地,24万余人罹难,经济损失高达百亿元(当时值),这是20世纪世界上最为惨重的大劫难。 唐山大震灾距今已过去27年,血的教训怎能忘记?痛定思痛,我们越来越充分的意识到,在我们这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要想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必须努力提高全民族的防震减灾意识,坚持以“预防  相似文献   

18.
《灾害学》2016,(3)
列出2015年中国大陆5.0级以上地震的目录,结合2015年地震发生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上报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报告的相关结论,分析了全年各次地震灾害事件的特点,以及导致的经济损失结果,总结了2015年地震灾害的主要特性。最后列举了自1990年以来,中国大陆历年地震灾害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数据。  相似文献   

19.
福州市区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福州市区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地质灾害区划、建筑物和生命线易损性分析及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本文介绍了在设定地震、历史地震、盲估地震和实时地震等4种不同地震参数输入下福州市区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损失预测成果,提出了依据地面数据精度和设施类型划分的大城市地震灾害损失预测城市核心区、城乡结合部和乡村三个层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地震灾害损失的预测评估单元,即在城市核心区,地震灾害的损失评估单元可以是建筑物、居委会或区;在城乡结合部,地震灾害的损失评估以居委会或区为单元;在乡村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以乡镇和自然村为单元。根据系统模块,本文预测了8度地震烈度下福州市区地震灾害的总损失及其空间分布,其中全市区人员死亡约123人,重伤约654人,无家可归者约417100人,直接经济损失156.1亿元,并分析了地震灾害损失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标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信息的表达对规范和协调救援力量的行动具有重要意义;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标识系统是地震紧急救援工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阐述了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标识的定义及内涵;探讨了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标识的分类、设计以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