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2010年4月14日上午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震中位于青海玉树州玉树市结古镇附近,地表破裂带长约51公里。地震造成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组织全国地震系统技术力量,第一时间赶赴玉树地震灾区开展应急救援、震害与损失调查、科学考察等,积极协助灾区政府抗震救灾,也为灾后恢复重建奠定了扎实的地震安全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玉树"4·14"地震发生后,地震造成山体松动、沟道堵塞,引发了许多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然而对于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其空间分布则主要还是受发震断裂的控制。选取巴塘河-结古镇地质灾害集中发育区进行了研究,发现玉树地震断裂对地质灾害发育有以下影响作用:(1)地震断裂两侧地质灾害发育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地震地质灾害的强发育区是在断层两侧2500 m范围内,而500 m范围内地质灾害最为发育。(2)玉树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7度以上烈度区。(3)玉树地震滑坡、崩塌的优势主滑方向为东北—西南,近似垂直于发震断层走向。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4月14日上午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次地震受灾总面积3.58万平方公里,涉及7个县27个乡镇24.6万人,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受伤12135人,倒塌民房21.0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28亿多元。地震震级高、烈度大、震源浅,震中靠近  相似文献   

4.
正难以忘却的记忆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地区发生7.1级强烈地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涉及玉树州玉树、称多、治多、杂多、囊谦、曲麻莱6县和19个乡镇,受灾面积30445平方公里,受灾人口223176人。这是每个玉树人心中永远都难以忘怀的痛,痛定思痛后,英雄的玉树人民  相似文献   

5.
地震是群灾之首,全球自然灾害损失有50%以上是由地震灾害造成的。地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威胁经济社会发展。从汶川到玉树再到日本宫城县,强震频发的背后,一再警示着人们必须提高防震减灾意识。据统计,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6.
快速和准确地评估建筑区域地震脆弱性,对把握区域尺度的地震风险和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改进的脆弱性指数模型(VIM),在区域尺度上选取建筑物的修建时期、结构类型、建筑面积、楼层高度和建筑层数等7种属性作为修正指标,对玉树藏族自治州建筑物区域地震脆弱性曲线进行修正。并以2010年4月14日的玉树7.1级地震为情景,对玉树地区建筑物区域地震脆弱性进行评估,并分析其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改进的VIM模型可以显著提高玉树地区建筑物区域地震脆弱性的评估结果(13%)。玉树地区建筑物区域地震脆弱性在空间上呈现出以震中结古镇为中心向四周辐射递减,和以甘孜—玉树断裂带为“脊线”向两侧递减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从地震报告死亡人数与震后时间关系的角度来定义救灾效率;研究了近20年发生在世界各地的震级大、伤亡严重、破坏性极大的34个地震。采用多元素分析法,探讨了地震救灾效率与死亡人数、地震震级、烈度、人均GDP、人口密度以及最大救灾效率发生的时刻等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死亡人数是影响救灾效率的最主要的因素,随着死亡人数的增加,救灾效率会越低;震级以及最大救灾效率发生时刻与救灾效率之间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震区的经济水平和人口密度对救灾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比较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和2010年玉树7.1级地震,发现玉树地震的人均救灾效率较汶川地震有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地震频繁多发的国家,自1900年至20世纪末,我国已发生6-6.9级地震460余次,7-7.9级地震99次,8级以上地震9次。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2013年芦山雅安地震,近几年的三次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国家  相似文献   

9.
龚宇  陈峻 《防灾博览》2007,(4):18-19
2007年6月3日5时34分57秒,云南普洱市宁洱县发生6.4级地震,地震造成村镇民房破坏,生命线工程及水利等基础设施损坏。地震造成3人死亡,28人重伤,391人轻伤,94286户、403128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20亿元。地震发生后,云南省地震局第一批  相似文献   

10.
<正>唐山地震伤痛依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又不期而致。我们无法阻止地震的发生,也没有足够能力预测它的到来,但为了防御它,我们需要找到它的踪迹,锁定它出没的区域。寻找震源的理论方法地震的踪迹——出露的震源体地震发生在地壳的深处,我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了解主要来  相似文献   

11.
<正>1923年9月1日,日本的关东地区发生8.1级大地震。东京都、神奈川、千叶、静冈和山梨地区遭受严重破坏。地震共造成10.5万人死亡,其中由于建筑倒塌造成的死亡人数为1.1万人,地震引发火灾造成9.2万人死亡,其他次生灾害造成0.2万人死亡。1923年关东大地震是发生在首都圈大都市地区的一次灾难性事件。虽然这次地震事件已经过去100年,但造成这次地震灾难的教训仍然需要人们深刻反思,并针对近百年来社会经济巨变及未来发展对大都市地区大震巨灾风险进行科学预判,防抗救相结合,将巨灾消弭于发生之前。  相似文献   

12.
《防灾博览》2013,(4):13
2013年7月8-13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调研组赴青海省开展《防震减灾法》实施情况调研。调研组先后赴西宁市、海南州、海北州、玉树州和海东市等地,深入调研各级政府落实防震减灾法律规定,加强工作领导和条件保障,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建设,落实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制度,以及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情况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严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2003年,强震活动接连不断,先后发生数次。在年初的1月21日,墨西哥中西部科利马州发生里氏7.6级地震,造成至少20人死亡,100多人受伤。2月24日,中国新疆伽师-巴楚发生6.8级地震,造成268人死亡及重大财产损失。5月1日,土耳其宾格尔省发生6.4级地震,造成至少167人死亡,500多人受伤。5月21日,阿尔及利亚北部发生6.2级地震,近  相似文献   

14.
强烈地震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是巨大的。本世纪以来,全世界死于地震的人多达260余万,占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死亡总人数的58%以上。地震对城市的破坏更为严重。唐山地震中仅民用建筑倒塌和严重破坏的就有65万余间,1050余万平方米,城市建筑破坏高达96%。这次地震共死亡24.2万人,伤16.4万人,分别占我国解放以来11次7级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地震12人死亡 2008年10月11日,俄罗斯南方5个地区发生了5.3级地震.此次地震已造成12人死亡,伤105人.  相似文献   

16.
天灾     
《民防苑》2009,(2):45-45
印尼西巴布亚省地震造成至少4人死亡;阿富汗兴都库什地区发生6.2级地震;危地马拉高速公路发生山体滑坡造成22人死亡;印度北部酷寒至少80人死亡;越南大量降雨造成8人死亡或失踪  相似文献   

17.
《民防苑》2006,(2)
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江西省九江县、瑞昌市之间发生5.7级地震,地震共造成13人死亡、8000余人不同程度受伤,1.8万间房屋倒塌。地震和日常所见的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自然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不过99%以上的地震是微小地震,人们不容易感觉到。但强烈的突发性地震往往使人猝不及防,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专家调查发现,13名遇难者中,直接被倒塌房屋压死的很少,绝大多数是地震发生时跑出房屋,被掉落的女儿墙、屋瓦、砖块等砸死。死因暴露出当地居民避震知识缺乏,房屋抗震性能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地震应急管理有助于震后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传统的灾损评估需要有关人员进入现场根据地震破坏情况进行评估,这会影响评估的时效性。通过对地震灾损参数进行统计学研究,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以统计指数、数据包络分析为理论基础,将现有的基于不同房屋结构类型、不同破坏等级的震害矩阵进行降维,确定了灾损参数,并以青海玉树地震为例,运用灾损参数实现了灾损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19.
2011年3月11日,当地时间14点46分,日本宫城县以东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根据日本警视厅资料(截至3月23日18时),此次地震已造成9452人死亡,14672人失踪,为日本自二战以后死伤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灾害。但是,大部分的伤亡主要都是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海啸造成的,地震后的核泄漏,更是引起全球关注。这次地震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不足200人,究其原因,日本2006年后建立的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来临前数秒至数十秒发出的预警大幅降低了地震伤亡人数。  相似文献   

20.
对玉树地震灾区的应急避难情况进行了实际考察和问卷调查,基于所获取的数据分析了应急避难及紧急疏散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多次地震灾区经验教训和国内外部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设计及运营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