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非典型肺炎疫症爆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高密度城市居住的环境卫生管理需要检讨、改善和强化。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病态建筑物、病态交通和病态公共设施的监测、评估安全标准、法规、政策和执行需要全面检讨和管制。因为香港人七成的时间都在户内作息,现时的室内空气质素管制只着重  相似文献   

2.
城市环境风险评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环境风险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相关理论、方法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实践成果和转型趋势;从城市环境风险的成因分析和类型划分、城市环境风险评估的尺度效应、城市环境风险综合评估的方法、城市环境风险管控对策等方面分析了城市环境风险评估的主要研究进展;指出未来应重点研究:环境风险发生的机理和时空格局、城市社会空间系统弹性、环境风险的尺度效应和精细化评估,以及大数据支持下多学科评估方法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3.
关于推行城市屋面绿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最彻底的地带。人工建筑物取代了天然植被,土壤被硬化,导致城市地表性质发生了巨大改变。绿地面积减少,由此引发的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文明病”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城市绿化工作,已经成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由于地面绿化的空间有限,而建筑物表面有着绿化发展的广阔空间,推行城市屋面绿化尤为必要。本文根据生态学原理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提出了推行城市屋面绿化的设想及相应对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绿化率,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香港环保署是1986年4月1日成立的。据1996年3月底统计,香港环保署共有1543名职员.其中26%属专职人员.科技人员占职员总数的43%。虽然近几年香港其他政府部门都在削减人员.而环保署却获准每年增加120“取位。香港环保署的职责和任务,就是要使香港更清洁、更绿化。负责提出环境政策和意见,实施治理计划;负责环境规划和评估,制订、执行环保法规并检查执行情况等。香港所有政府科处和部门都没有环保经理,负责促进本部门职员环保意识的提高。如今,政府部门环保经理已有87名。香港环保署非常重视环境教育,重视向公众传播环境讯息。比…  相似文献   

5.
《城市发展与环境》世界大会,于11月7日~11月12日在香港会议及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近三百名环境专家学欢聚一堂,共同研讨当今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对付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呼吁提高各国人民的环境意识,共同保护世界人民共有的家——地球。  相似文献   

6.
姚红  李勤 《环境科技》2007,20(6):37-39
以南通市为例,探索宏观层面的城市人居环境生态评估方法.通过统计、整理南通市人居环境数据资料,建立城市人居环境宏观评估模型及其评估指标体系(共25项指标),进而分析并评价南通市人居环境整体现状.  相似文献   

7.
借助环境绩效评估,忻州市已成功创建山西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但是,要成功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忻州市政府环境绩效评估现有的理念和方法还需要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基于人居环境系统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珠三角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997、2000和2002年3个时间段对珠三角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测算。评估表明,珠三角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工业化中期阶段特征明显,人居环境建设开始进入软环境主导时代,但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明显较差,同时人居环境的改善还面临着区域产业整合带来的严峻挑战。文章还对珠三角城市人居环境提出了一些相关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企业和城市推行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取得的节能减排和管理水平提高等方面的绩效,阐述何为环境绩效评估,并结合环境绩效评估(ISO14031)与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的关系,列举可选择的常见环境绩效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0.
大型体育赛事举办需要城市生态环境作为支撑,同样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反作用影响,进行城市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实现体育与生态和谐共存发展。提出基于定量递归分析的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估模型,以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绿色植被覆盖率以及城市小气候等因素为评估的约束参量指标,结合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下城市生态的小气候环境进行生态评估指标的回归分析和动态平衡调整,采用样本统计和环境污染指数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11.
The late star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Hong Kong was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problem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egislation in Hong Kong for the past 20 years. The collaboration in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betwee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various governments were descrbed in parallel with the progres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Hong Kong. The developments of new analytical techniques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is given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environmental control described. The joint projects in assessment and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carried out in collaboration with local industrie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within and without the university are given and discussed. The problems and possible solution facing Hong Kong in development control equipment for small scale industries are discussed and areas of development identified. The development and experience in the monitoring assessment and co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高密度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分布的特点,从噪声接受点评价的观点出发,以香港地区为例,研究不同建筑形态道路交通噪声的典型分布。基于方法是采用简化的DoT模型计算道路交通噪声,以基于GIS的道路交通噪声评价预测系统为工具计算不同建筑类型各单元的噪声级,再统计出各型建筑的噪声分布。通过Kolmogorov-Smirnov检验证实这些分布来自于不同总体,具有显著的差异。将上述计算结果运用于香港新界西北地区道路交通噪声的战略环境评价。  相似文献   

13.
The growing concerns over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buildings have led to increasing demands for more environmental friendly buildings and building materials. Hitherto, there are not any comprehensive studies that show the overall environmental impact profiles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building services components for buildings. This paper intends to bridge this gap by reporting overall lifecycle environmental profiles of buildings as well as the ranking order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ll the building materials and building services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for commercial buildings. Twenty-five commercial buildings in Hong Kong, which include three Grade A office buildings, four Grade B office buildings, one Grade C office buildings, four retail centers and three hotels, have been selected for our study. Based upon these collected sample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average lifecycle environmental impacts for different building types despite some minor variations were detected. Subsequently, 10 types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10 types of building services components have been identified for their significant lifecycl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n commercial buildings. Among all, concrete, reinforcement bar, copper power cables, and copper busbars were ranked to be the four most significant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to the total lifecycle environmental impacts. These should form the major targets for improvements i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uildings.  相似文献   

14.
湿地泥沙环境动态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Ⅱ)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1994年和1995年对深圳湾潮间带湿地沉积物进行的基线调查结果为基础,结合1996年至1999年间每年于1、4、7、10月对该湿地9个采样点的沉积物和底栖动物的20次定期采样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深圳湾湿地1996年以来的环境质量变化状况。评价结果表明,深圳福田一侧的环境质量状况保持良好,而香港米埔一侧的环境质量则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退化。  相似文献   

15.
建筑材料隐含环境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开发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严重负荷.以上海市为案例,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基于北京工业大学和Ecoinvent数据库中的建筑材料生产数据,采用ReCiPe法对上海市建筑物的材料隐含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对未来的环境影响潜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上海市居住建筑和非居住建筑所产生的各类环境影响中人类毒性、金属损耗最为突出,约占总环境影响的45%和20%;环境影响主要来源于钢筋和木材的生产,对各类环境影响贡献度分别约为47%、17%;高层居住建筑和非居住建筑中的工厂建筑物化环境影响在各自类型中所占比例最高.按现有趋势发展,2020年上海市居住建筑开发规模和环境影响潜值均将达到2014年的1.52倍,非居住建筑则可达到2014年的1.14倍.针对上海市建筑材料环境影响分析结果,为有效减轻上海市建筑物的环境影响,需重点关注钢筋、铝材、木材以及混凝土的生产,识别生产过程中污染物转移环节进而改进工序;在设计阶段考虑选择环境影响负荷低的绿色建材,如混凝土砌块、高性能混凝土等,从而降低环境影响;同时,应重点关注隐含环境负荷高的高层居住和工厂建筑类建筑,通过降低建材使用量等方案降低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陈茂生  宁平 《云南环境科学》2001,20(Z1):134-137
垃圾焚烧厂是一类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在建设焚烧厂之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借鉴国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垃圾焚烧厂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步骤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建筑物生命周期评价初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对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的各阶段进行了初步分析 ,通过Athena模型比较了不同结构建筑物环境影响因子 ,找出建筑结构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 ,得到了有意义的结果 ,从而为优化建筑结构及推行新型环保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应该注意的问题 ,同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出了几点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9.
针对青岛市建设宜居幸福国际城市战略目标,研究选取了新加坡、旧金山、大阪、香港、上海、深圳等10个国内外港口城市,对比分析了青岛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与典型国际发达国家污染物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进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青岛市PM_(10)、PM_(2.5)、SO_2年均浓度与国际城市差距较大,改善任务艰巨;NO_2年均浓度相对较低,已达到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并优于大部分国际对比城市。从国际大气污染物减排及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进程来看,预计青岛市将在2025年全面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青岛市需加快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进程,为建成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优良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20.
GIS辅助矿区环境质量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提高环境质量评价的空间信息处理能力和检索查询功能为目的,提出应用 GIS ARCVIEW软件和空间信息管理和分析技术对矿区环境质量因子进行分析,建立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的方法,在矿区实践应用,使环境质量评价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评价结果形象、直观,为矿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