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灾博览》2011,(3):48-49
世界环境日由来: 世界环境日,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环境日1972年6月5—16日,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1300多名代表出席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讨论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会议,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重大里程碑。斯德哥尔摩会议提出的口号是"只有一个地球",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相似文献   

3.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已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世界首次环境会议,这是人类第一次共同研究和讨论人类生存环境的盛会。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议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在第27届联合国大会上这个提议获得确认。  相似文献   

4.
2005年2月18日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经投票通过一项反对任何形式克隆人类活动的《联合国关于人的克隆宣言》。3月8日第59届联合国大会又经投票批准了这一“宣言”,要求各国禁止各种形式的克隆人研究活动。在这两次投票表决中,我国的代表都投了反对票。这是多少年来从没有出现过的罕见情况。在联合国大会上多数国家投票赞成并获得通过的文件,我国却连续两次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大事,它直接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个问题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得到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广泛关注,始终是个热门话题。今天,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共识,为了唤起全世界人民的环保意识,保护好生态环境,以联合国大会、联合国下设机构和一些世界性组织通过决议,或者以世界上主要国家共同签定公约的形式,规定每年的某一天作为指定的一项环境保护内容的宣传日。在每年的这一天里,全世界各地共同进行这项环保内容的宣  相似文献   

6.
世界水日     
《民防苑》2014,(3)
正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由于全球淡水资源分布不均、管理不善、环境变化以及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原因,全球目前约有1/5的人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40%的人缺乏基本卫生设施。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许多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11亿人用水短缺,每年有310万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到2025年,水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35亿人为水所困。为了唤起公众的水意识,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  相似文献   

7.
《民防苑》2006,(3)
6月5日,一年一度的“世界环保日”即将到来,世界各国在这一天将都会举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如今,环境保护已是我国人民耳熟能详的话题,正在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我国党和政府正带领全国人民为建设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强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3月22日是第十八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三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的2010年"世界水日"主题是"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意在强调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面临着威胁。"世界水日"来历为了唤起公众的水意识,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  相似文献   

9.
《防灾博览》2012,(6):36-39
2005年10月26日,联合国大会邀请会员国和国际社会确认每年11月第三个星期日为世界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纪念日,以适当体恤道路交通碰撞事故受害者及其家属(第60/5号决议)。今年世界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纪念日的活动主题是"汲取教训,时不我待"。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出倡议:"值此世界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纪念日之际,我们要动员所有方面——从城市规划者到汽车设计师,从决策者到道路使用者——尽其  相似文献   

10.
紧接着在日本横滨召开的世界减灾大会之后,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94年5月27日在日本横滨举行了一次非正式会议,讨论“国际减灾十年”下一步的工作以及科技委在实现减灾大会目标中应起的作用。并讨论了即将向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及联合国大会提交的中期评估报告。本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是探讨“国际减灾十年”后半期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