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危险源的概念辨析   总被引:4,自引:10,他引:4  
在现代安全科学理论中,危险源是人们认识事故形成机理的重要因素。但在学术研究领域,目前对于危险源的描述和表达并不统一。这不利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应用危险源理论开展事故预防工作。虽然危险源的一些主流概念和分类方法,从不同侧面阐明了危险源的特征和本质,却仍有其局限性。主流的危险源分类方法包括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固有型危险源和触发型危险源、固有危险源和变动危险源、物质性危险源和非物质性危险源等。基本型危险源和控制型危险源是在传统危险源概念和分类方法基础上,对于危险源本质和特征的新的认识。基本型危险源的本质是能量或危险物质,而控制型危险源导致了前者的约束机制失效。从本质上讲,无论是约束机制自身还是约束机制失效,都是一个控制问题和系统问题。  相似文献   

2.
煤矿危险源分类分级与预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关于危险源概念目前尚无准确的理论界定,为此,笔者试图阐明危险源分为固有型危险源和触发型危险源的新观点,提出并说明了对不同类型危险源应采用的不同的辩识与分级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了危险源预警思想和模块设计方法。所有这些,对完善安全管理理论,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企业生产系统危险源的结构、特征及其辨识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根据社会-技术系统理论,企业的生产系统可看作是一个多层递阶控制系统,该系统可能呈现不同的安全状态;应用系统科学理论分析表明,企业生产系统的安全功能缺陷是危险源可能的存在形式,而企业生产系统的集成缺陷是其安全功能缺陷的重要原因,危险源具有层次化的结构和对象化的特征;对比分析表明,要全面认识企业生产系统的危险源,需在对工作场所危险生成和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基本的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生产系统状态和功能进行分析。总之,综合应用多种危险源分析和辨识方法,从系统要素、系统状态和系统功能的角度可更好地认识危险源。  相似文献   

4.
工业生产中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作业过程中人、物、环境存在不安全状态,即作业过程中人、物、环境存在危险因素。这些潜在的危险因素一旦触发,就会造成人员伤亡或生产损失。人们把这些能转化为破坏能量的潜在危险因素称为危险源。为了控制危险源,武钢大冶铁矿对全矿主要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实行了定点控制与管理,一年多来,千人负伤率及设备故障率等显著降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反映化工事故发生过程中事故致因因素的连续变化引起的系统安全状态的突然变化,分别将生产系统中的固有危险源及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作为导致化工事故发生的内因及外因,分析化工事故的致因机制;改进传统的事故致因尖点突变模型,将系统安全性作为状态变量,固有危险源和不安全因素的危险性作为控制变量,综合考虑人-机-管-环-料-能对于系统安全性的影响;利用改进后的事故致因尖点突变模型研究化工事故致因过程和事故致因条件,并通过相关事故案例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化工事故是由固有危险源和不安全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当二者危险性达到一定程度后,系统状态由安全状态突变为事故状态。  相似文献   

6.
所谓危险源就是指生产系统中存在着的导致伤害、疾病或财物损失可能性的因素,变化着的环境状态,以及可能产生不良结果或有害结果的活动、状态等等。企业中危险源可分方固有危险源和人为危险源两大类。人为危险源的含义广泛,且与家庭、社会、环境、身体、技能等因素密切相关,是个动态变量,不易控制,本文不讨论。这里重点对固有危险源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价分级。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安全生产理论与实践中基本概念不统一导致双重预防机制不完善、安全管理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在理论研究与生产经营单位试点的基础上,首先明晰了危险有害因素、事故隐患、危险源、安全生产风险等基本概念的内涵,分析了危险有害因素与事故隐患、危险源的关系,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固有危险有害因素和派生危险有害因素两类,明确了事故隐患就是派生危险有害因素,结合固有危险有害因素重新定义了危险源。其次,在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完善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最后,提出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辨识标准化数字化体系建设等4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安全科学技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不统一问题,基于公理化方法,阐明危险源、隐患、风险、安全等基本概念的内涵,归纳安全生产领域的4个安全技术公理。研究表明:危险源实质上是高能量、危险物质、危险状态的载体,包括装置、场所、过程、活动等,危险源的固有风险是确定的。隐患实质上是生产系统中控制危险源的安全措施(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的缺陷或失效。隐患增大现实风险。成熟技术的现实风险是可接受的,隐患排查治理是保证现实风险不增大的关键。基于风险分级的安全管理/监管策略,是实现安全目标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危险源理论研究及在事故预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提高事故预防和控制水平,以现代安全科学的观点及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运用事故案例分析研究方法,从危险源概念辨析入手,认为,危险源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能量、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而不具有能量的隐患不是危险源。进一步探讨危险源的分类、层次结构及基于危险源理论的事故预防控制模型;同时,分析各类危险源在事故预防控制模型中的地位,指出事故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结果表明,事故是由直接危险源、第一触发危险源和初始触发危险源等不同种类的危险源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加强对不同危险源的研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可有效提高生产安全管理水平及事故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0.
危险源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某种潜伏危险的设备、岗位、场所。例如,汽油库、重油库、煤气发生站潜伏着爆炸危险;成型压砖机潜伏着伤人压手的危险;各种行驶中的电拖车、干燥车、配料车潜伏着压伤人的危险。这些设备、岗位、场所均可视为危险源。 危险源具有危险性,而危险又具有潜在性。危险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灾害。平时不被注意的现象,一旦具备了触发条件,这种潜在的危险瞬间就可变为事故。例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判断化工园区事故风险演化进程,基于风险熵理论分析化工园区系统风险状态,从影响园区系统风险熵的不同因素出发,根据化工园区公共区域和企业端的各自特点建立风险熵指标;利用尖点突变理论,用矩阵表征多参数多时刻的风险熵增和熵减值,建立化工园区熵增、熵减计算模型;根据计算结果判断事故风险状态。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某化工园区,结果表明:在该园区某危化品储存企业丁二烯泄漏情况下园区系统风险熵发生突变,由泄漏引发二次事故的风险骤升,需要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12.
We identify environmental risk sources within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with a bow-tie analysis, evaluate environmental risk sources with an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index, and classify environmental risk sources considering both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and management costs. Furthermore, we develop a routine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risk sources based on browser/server model and web-GIS technology. The system has four main functions: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 registration and declaration, environmental risk source information correction and confirmation, environmental risk source evalu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risk source management. The system runs with the following sequential steps. (1)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register and declare their environmental risk source information. (2) The registered environmental risk source information is checked, corrected and confirmed by local environmental officials. (3) The probability and intensity of environmental risk are calculated for all registered petrochemical factories. (4) All environmental risk sources are classified into high, medium and low risk sections based on their potential regional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impacts. (5) The system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on the routine risk management based on empirical expert opinions. The software provides an effective tool for safety production of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and can be applied by local governments for environmental risk source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3.
重大危险源计算机监控与预警系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探讨了重大危险源计算机监控与预警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各部分实现的功能,介绍了 两例监控与预警系统,并就监控与预警系统的网络设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危险源辨识是煤矿风险预控管理过程中关键的一步。为提高煤矿危险源辨识的准 确性和效率,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危险源能够及时处理,提出了基于三维可视化 危险源和危险源反馈闭环处理的解决思路,应用Java 技术,MySQL 数据库和Android Studio开发工具,构建了基于C/S架构的三维可视化危险源风险预控智能手机管理系统 。通过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系统的实施,能够使煤矿危险源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减 少或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这种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为提高风险预控管理工作的效率 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促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向科学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2,他引:7  
分析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的现状,指出重大危险源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体系包括的子系统,即:重大危险源的普查与辨识系统、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估系统、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系统、重大危险源事故的应急救援系统,并对其子系统的概念、构成和内容进行分析和阐述,提出了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的思路、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及时、合理评价生产系统安全状况,促进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依据生产现场日常隐患排查的安全管理机制,将反映生产现场系统安全属性的安全要素集,根据行业特点进行归类来提取评价指标,形成一个表达系统安全状态的逻辑结构,研究以诸多安全要素风险值来量化评价指标的方法,用以刻画系统安全逻辑结构中指标层的安全状态。采用适用于多样本关联分析的熵权法,客观、动态地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法,描述评价样本接近于系统安全目标的程度来确定评价等级,实现了生产现场系统安全动态、定量评价。实例分析表明,通过系统安全状态量化与动态评价能及时甄别反映系统薄弱环节的系统安全主控因素,为现场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对我国安全生产基本情况的全面掌握和风险评估分析,按照“风险优先”原则,实现对重大事故风险的重点监管与控制,研制了全国安全生产调查信息系统。系统采用Struts结构,运用XMLHTFP组件,应用Ajax技术等关键技术和普遍受欢迎B/S模式,实现了企业端信息填写和数据卜报,政府端审核评分、查询和统计分析等功能。系统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便于维护,实用性强,为建立全国安全生产基本情况数据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海船避碰专家系统知识库领域知识的来源;对反映船舶碰撞危险程度的特征值进行了分析,认为取两船距离作为判别值是简明可行的,经比较,提出以王逢辰划分的船舶行动阶段与具体赋值后的动界和船舶领域模型相结合,是知识库判断碰撞危险和避让时机的基础;在考虑了能见度、船舶种类、相对方位和动态的基础上,提出了专家系统避让决策的初步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