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6家典型铅锌选矿企业铅锌尾矿产生情况的调研及现场采样测试分析,掌握典型企业铅锌尾矿的产生、理化性质及综合利用情况,推算出不同品位铅锌原矿吨产品铅锌尾矿的产生系数,并结合我国铅锌选矿行业及铅锌尾矿综合利用现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透水砖在性能和工艺方面存在的问题,以铅锌尾矿为主要原料的新型玻璃透水砖进行了研究。采用二次烧结法,先将铅锌尾矿等原料熔制成基础玻璃,再将基础玻璃在不同温度和不同荷载条件下进行烧结,得到玻璃透水砖试样,并对试样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透水系数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680 ℃、荷载为0.82 kN/m2时,试样各项性能较为理想。此时试样的抗压强度为1.90 MPa,抗折强度为2.60 MPa,透水系数为0.6 cm/s。采用热压烧结法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透水性能和力学性能的铅锌尾矿基础玻璃透水砖,为铅锌尾矿综合利用提供了1条有效途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铅锌尾矿重金属耐受细菌分析和质粒检出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含不同铅锌浓度的重金属选择性平板,对堆积时间为20a的铅锌尾矿中细菌重金属耐受性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质粒检出率进行测定,为深入了解细菌对重金属的适应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显示:尾矿中重金属(Pb、Cu、Co、Cd)总量及EDTA提取态含量均显著性地高于对照土壤,而可培养细菌的数量要极显著性地低于对照土壤。尾矿与对照土壤均有一定的重金属耐受细菌群体,但总体上,铅锌尾矿重金属耐受性细菌数量要略多一些。耐锌细菌的质粒检出率分别为74.07%(尾矿)和70.59%(对照),耐铅细菌的质粒检出率分别为93.1%(尾矿)和90.3%(对照),尾矿土壤耐性细菌质粒的检出率要高于对照土壤。  相似文献   

4.
铅锌尾矿极端贫瘠、重金属含量高,不利于植物生长,难以进行生态修复。该研究通过玉米秸秆改良铅锌尾矿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不同秸秆施加量在不同阶段对铅锌尾矿速效氮、钾以及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秸秆能够增加铅锌尾矿速效氮、钾含量,随着施加浓度的增加改善效果增强;秸秆腐解对Pb、Zn、Cu和Cd 4种金属有不同程度的活化作用,4种金属对秸秆活化作用敏感顺序表现为Cd>Zn>u>Pb。随秸秆施加浓度的增加,秸秆对尾矿重金属的钝化作用逐渐大于活化作用。同时考虑不同用量秸秆对铅锌尾矿速效氮、钾改善效果以及4种金属有效性水平,研究认为秸秆施加浓度为2%时效果较优,有利于促进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矿石的性质、铅锌尾矿综合回收铅锌硫的生产流程以及针对生产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工艺改造,希冀能为铅锌矿选厂的铅锌尾矿综合回收铅锌硫资源带来一些参考以及借鉴。  相似文献   

6.
尾矿处理和综合利用大有可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大量详实的资料,分析了选矿尾矿的排放和废弃而带来的严重危害,提出了尾矿危害的防止方法和加强综合利用的途径,论述了尾矿处理和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程潮铁矿的废石和尾矿堆放量在武钢矿业公司所辖4座铁矿山中是比较大的,探讨程铁废石和尾矿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程潮铁矿废石和尾矿的基本特性,分析了废石和尾矿再利用的可行性,探讨了振动筛分法筛选废石的可行性,进行了尾矿制作混凝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振动筛分法可有效解决废石堆放和运输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利用程潮铁矿尾矿的低硅铁特性,加入一定比例的掺料,制成普通水泥混凝土,可以达到综合利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铅锌尾矿极端贫瘠且通常含有较高的有毒重金属,难以进行生态修复。该研究以剩余污泥作为改良剂施加于铅锌尾矿中,通过室内动态平衡实验,研究污泥在4种不同施加剂量(0.5%、1%、2%、5%)条件下,在不同时期对铅锌尾矿中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剩余污泥施加剂量为5%时能够明显降低尾矿中Pb、Zn、Cu、Cd有效态浓度,施加剂量为2%时可明显减低Zn、Cd有效态浓度。剩余污泥能显著增加尾矿中速效氮及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剩余污泥有助于降低铅锌尾矿中重金属有效性;相对于0.5%、1%和2%的施加剂量,剩余污泥用量为5%时对尾矿重金属的稳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氰化尾渣多元素资源化回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青岛地区氰化尾渣,进行了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分析,确定该氰化尾渣中方铅矿和闪锌矿具备资源化回收的潜力.针对方铅矿、闪锌矿的浮选特点,优化回收条件.可得到ω(Pb+Zn)≥56%的铅锌精矿,尾矿中硫质量分数达到25.56%,回收精矿、尾矿均可作为工业生产原料,实现了氰化尾渣的资源化利用,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铜尾矿作为代表性的工业大宗固体废弃物,其利用徘徊在较低水平,对资源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如何摆脱铜尾矿利用的技术瓶颈,是目前尾矿利用的关键问题。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铜尾矿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粒度构成、赋存状态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当前铜尾矿利用现状;并指出铜尾矿综合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