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讲真话     
巴金先生晚年写了几本小书,被人称为“真话集”。书一出版便引起文坛乃至全社会的一片赞誉声,大家佩服这位世纪老人的勇气与智慧。讲真话,讲心里话、讲实在话,本天经地义,曾几何时,这却成了一件难事。说了多少年“实事求是”,行起来却不易,究其原因,你、我、他都能列出几条,可要让我们在事实面前直言不讳,敢吗?  相似文献   

2.
日常生活中,常会有热心人出面充当“和事佬”。如果将“和事佬”的这种方法无原则地搬到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来,为违章驾车者说好话、讲人情、抹稀泥,极力庇护,那恐怕就会变成“罪人”。大凡有“资格”充当“和事佬”的不处乎有两种人:一种是交警的“熟人”。什么七大姑八大姨、老婆同事的的小舅子等,这些人来“和事”,主要是以私人身份出现,对交警“动之以情,晓之以‘利’”,你就是青天黑老包转世也得放他一马,你说让交警为难不为难?还有让交警更为难的另一种人,就是上级领导,什么这“长”那“书记”,总之是关系到交通管理工作的“婆婆们”,他们  相似文献   

3.
“爸爸,看到你生气时的脸,我就害怕,什么都不知道了,脑袋里一片空白,还怎么能明白你的话!我只能说自己懂了……”韩明耀给初中的女儿辅导家庭作业,一道题讲了两遍,还不会。他深吸了一口气,压着性子又讲了一遍,言语当中有了不耐烦,再问:“会不会?”女儿看了看他的脸,低下头:“知道了。”后来,他去学校开家长会,老师让每个同学写好了一  相似文献   

4.
一个男孩来到路旁的修鞋摊前,他把双手插在口袋里默默地看着修鞋老人给他修鞋。过了一会儿,老人对他说:“我想你该做点什么。”男孩说:“我帮不上你什么忙!”老人间:“为什么?”男孩从口袋里拿出双手:“你看,叫我怎么帮你?”他的两只手残疾了,全部扭曲着。老人看了一眼他的手,摇摇头:“不,我说的不是让你用手帮我做什么,我只是想让你和我说说话,其实这才是我最需要的。孩子,只要有一颗心就可以了,能给我讲讲你的经历吗?”望着慈祥的老人,男孩讲述了童年时高压电怎样夺去了他的双手,这些年来所遭受的歧视以及自己逐渐养成的冷漠……听完男孩…  相似文献   

5.
昨天晚上,我们厂里的锅炉出了点毛病。今天上午,我打电话给区劳动局,请他们派人来修理一下。两小时后,检查锅炉的人来了。 一见面,是两个老头儿,大概都有五、六十岁了。那个干瘦的小老头自我介绍说:“我姓卢,是区劳动局的。”他又指着旁边那个大胡子老头:“这位是赵师傅。”我客气地请他们先休息一下,喝点水。那个小老头说:“不用了,先看锅炉去。”走在路上,小老头问我:“你在厂里干什么工作?”我说是搞技安工作的。他看了我一眼,没作声。 来到锅炉房,小老头一面观察锅炉,一面问这问那,什么安全附件全不全,灵不灵啊……,我一一回答着。他又…  相似文献   

6.
洪水猛兽,让人悚然。有这样一些人,职业要求他们必须与猛兽朝夕相处:和老虎亲密接触、与黑熊拥抱相吻、和“林中之王”狮子打斗嬉闹……“在人性与野性的较量中,不是我把它驯服,就是它把我扑倒……”这就是驯兽师。把快乐、刺激传递给观众的  相似文献   

7.
“法如深涧”故事是这样讲的:春秋时期,有一位长官叫董阏于,有一天他走到山中的一条陡而深的山涧前,对当地百姓问道:“有人曾经无端往深涧跳过吗?”回答说:“没有”。他又问:“有童叟、痴呆之人往里跳吗?”回答:“没有。”他再问:“有牛马猪羊往里跳过吗?”回答还是:“没有。”董阏于听后十分感慨:“如果我们执法森严,让百姓知道违法不赦免,就象跳进深涧必死一样,那么就没有人敢于触独法律了,这样何愁国家治理不好呢。”  相似文献   

8.
奇怪,世上还有人的外号叫“对策”的? 确实有过,可怜不久前他已去世了。为了安息在天之灵,也为了活着的其他人,我们用“他”,这个男性的第三人称替代。 他是一个挺标致的小伙子。身高1.75米。体重70公斤,发型、穿着、举止都象电视里的歌星。尤其唱起“冬天里一把火”那一招一式,能让你真假难辨。 他今年27岁。在麻将桌上,称得是“洞庭湖的老麻雀,饱经风浪”。无论是白天,黑夜,他只要一沾桌,绝对要把当天的消费,包括上班违纪的罚款,十倍八倍赚回来。用他的话讲,这是“堤内损失堤外补”。 但是,在桌面上座战久了,钢筋铁骨也会疲劳,何况人呢。…  相似文献   

9.
近期,旅游大巴接连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美好旅行变成噩梦,让人不由追问:旅游大巴这是怎么了?交通事故大多出于意外不假,但旅游大巴事故中存在的非意外因素同样不容忽视。旅游大巴事故频发,与乱象丛生的国内旅游业现状密切相关。出门旅游原本是愉快的事情,但当人们选择了旅行社,情况有时会变得很糟糕。近年来,旅游投诉居高不下。比如,旅行社安排食宿与服务承诺不符,强迫旅客购物、转包游客等。这常常使得预期美好的旅行,  相似文献   

10.
秋日的傍晚.我和老伴正漫步在古朴的台城上.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迎面走来.夕阳的余辉将他银白的鬓发染得金黄金黄的。尽管岁月的风霜在他脸上刻下一道道深深的“年轮”.但我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他就是当年我们单位搞基建时雇请看工地的临时工老李,如今已是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了.我该称他为李老。就是这名不起眼的临时工.曾经给我留下过难以忘怀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闽通长运泰宁分公司有位驾龄23年的老司机,他名叫詹宗让,但人们亲切地称呼他“忍让师傅”,因为他开车至今从未跟人红过一次脸,更无发生过一起事故,是该县有名的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你要问他的秘诀何在?他只会憨笑地说出两个字:“忍”与“让”,久而久之,“忍让”就成了人们对他的尊称。  相似文献   

12.
“怪人”希原是某机关单位的驾驶员。说他“怪”,是因为他行车方面的“怪”吗?不是的。年年受表彰,年年戴红花,在单位是一位无可争议的安全行车标兵。他的“怪”,在于他的做法的确让人不可思议。这不,我说要采访他,他硬  相似文献   

13.
一天,我到工地去。有位基层领导对我发牢骚:“你们那些安技业务干部,工作不主动不深入,不是在办公室抄抄写写,就是到工地走马看花,怎么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近事故不断发生,也不抓紧采取措施……” 过了几天,我再到工地去。有个安技干部找我嘟嘟嚷嚷:“我们工地领导只抓生产,不管安全。开生产会、研究施工方案和设计交底,都不通知我们参加。有时我们找领导汇报安全情况,他也不理不睬。事故不断发生,他还满不在乎,我们搞安全工作可真难……” 两人的话,反映了我们单位安全管理上的一个问题—企业领导和安技干部互相埋怨。这个问题应该好好…  相似文献   

14.
袖标     
我把安全员袖标戴在胳膊上,红底黄字,醒目、庄严。看一眼,安全工作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不过也惹过气。 “嘿!挂军衔啦!”是好听的。“搜索队来啦!遇上他们要倒霉!”这是难听的。袖标啊袖标,我该怎样对待你呢? 一天,一工区三车间冒起一股浓烟,不好,着火啦!我象离弦的箭冲向火场。 刺耳的警笛长鸣,消防车风驰电掣而来,人群呼喊着蜂拥而至。人头攒动。水泄不通。消防车嘶哑地拉着警报,一时进不了火场。厂长喊着:“同志们,快撤出现场,让消防车进来!”回答厂长的是人声喧哗,没人理他。厂长干着急,手足无措。突然,我想起了胳膊上的红袖标,就掏出口…  相似文献   

15.
对人与对己     
小韦要测试电源,没带电笔,怎么办?灵机一动,伸手就要用手背往电源上靠。小章看到了急忙拉住他,批评说:“你不想活了!”小韦毫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手背触电源,肌肉一收缩,就弹开了。这是我的土经验……”小章板起面孔,一本正经地向小韦大讲了一番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事隔不久,小韦看到小章拿把扳头往接线箱上扔,禁不住问道:“你这是干嘛呢?”小章张口结舌。原来小章也没带电笔,用这种办法去测电源。如有电,接线箱就会冒火花。好一阵,他才答道:“我这……也是土经验嘛!”说着,脸红得象个卞萝卜。对人与对己@张有义  相似文献   

16.
有很多朋友说我车开得好。是人都爱听好话,我又不是大干部大人物什么的,当然不能免俗,所以就很沾沾自喜。然而静下心来,我倒怀疑这些朋友们大约是打算坑我。我与许多数十年驾龄的老司机聊天的时候,从来就没有听这些高人们夸过海口,就是你不要命地死吹他,说他或他开车开得如何如何的出神入化怎样怎样的,这些身怀绝技的好汉们决不上当,总是淡淡一笑,然后正色道:“千万不可大意!开车永远都要小心再小心,决没有什么绝技不绝技的!”经验如此丰富的职业司机尚且这般自律,我算什么东东?福州人爱说:“过头饭可以吃,过头话不可以讲“,因此务必请记住:万万不可接受人家的高帽子而忘乎所以。  相似文献   

17.
二十年来,在夏开“三伏”,冬开“三九”的运营路上,“的哥”杜建琛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Hello,What can I do for you?”“你好,我能为你做点什么?”紧接着一连串的英语,让一位来榕洽谈生意的美国华侨非常高兴地坐上了杜建琛的车。这是在今年三月福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商贸交易会中,杜建琛为美国华侨服务的一幕。他的英语之流利,让众多人投入羡慕和钦佩的目光。后来才知道,杜建琛除了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外,日语和韩语也朗朗上口,  相似文献   

18.
飙车手     
我在担任三福段高速公路巡警的日子里,一辆车号为99999的小轿车引起了我的注意。起初,我并不知道这辆车是蓝是白是黑是红,我只是在超速驾驶的违章通报栏中注意到了它,确切地说,是这个让人看一眼就忘不了的车号使我记住了它。这个车号被爆光已经不是三番五次了, 我不理解,是处罚太轻了呢,还是这位车主不可救药?无疑,车主属于“飞车族”,可这是公路,有  相似文献   

19.
许多朋友一过35岁,就颇 能体会到“岁月催人老”的味 道。不管你有多不情愿,你的 脸已经记得上了岁月的痕迹。 如何才能让衰老放慢脚步,让 年龄与美丽携手并进呢?我们 请教了有关专家。 眼睛 一般人从40多岁开始, 便会出现“老花眼”的症状, 看不清楚近处的东西。日本 庆应大学医学院的眼科教授 坪田一男说:“其实,最先体 会到衰老的,就是我们的眼 睛。有六成以上的人都有这 种感觉。”  相似文献   

20.
提起这样一首歌,我们都不陌生:“你的心情,现在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为什么一首《祝你平安》会响彻大江南北?为什么会唤起亿万老百姓的共鸣?就是因为它反映了我们寻常百姓的心声,在咱们老百姓的心里,认准了一理,那就是“平安是福”。我给大家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深秋的一个夜里,一对夫妇骑着一辆摩托车去给年仅五岁的儿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