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2.
用八种淡水鱼类监测四种污染物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鲢鱼、鲫鱼、鲤鱼、金鱼、鳊鱼、草鱼、鳙鱼和罗非鱼等八种淡水鱼类为试验生物,研究了丙烯腈、乙腈、硫氰酸钠和二甲基甲酰胺等四种污染物对这八种鱼类的急性毒性效应和不同鱼类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丙烯腈、乙腈、硫氰酸钠和二甲基甲酰胺对八种鱼的96hLC50值分别为561964mg/L,34546346mg/L,10406782mg/L,655116194mg/L,八种鱼类对这些污染物的敏感性基本接近,常用的生物监测试验用鱼(链鱼和鲤鱼)可以较好地代表我国主要的淡水鱼类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4.5%氯氰菊酯乳油、10%苯扎溴铵溶剂和5%马拉硫磷溶剂3种杀虫剂对羽摇蚊四龄幼虫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3种杀虫剂处理羽摇蚊幼虫4天,随着杀虫剂浓度的增加,每天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氯氰菊酯对羽摇蚊幼虫的24h - LC50、48h- LC50、72h- LC50、96h- LC50分别为20.865、3.073、0.801、0.375mg/L,苯扎溴铵对羽摇蚊幼虫的24h- LC50、48h- LC50、72h -LC50、96h -LC50分别为1.358、0.201、0.024、0.013mg/L;马拉硫磷对羽摇蚊幼虫的24h- LC50、48h - LC50、72h- LC50、96h - LC50分别为15.393、3.343、0.613、0.305mg/L.苯扎溴铵对羽摇蚊四龄幼虫的毒性最高,其次为马拉硫磷,氯氰菊酯毒性最低. 相似文献
4.
利用极轨卫星监测、环境监测和实时气象观测资料,针对2002年10月石家庄市出现的严重烟雾污染个例进行了分析,对影响石家庄市环境质量的烟雾污染源区和烟雾扩散输送的范围、强度进行了实时监测;对烟雾污染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华北中南部持续的逆温层阻挡了烟雾的垂直湍流扩散,使得烟雾在水平方向上长距离输送;(2)河北南部地面较强偏南风及低空流场为烟雾输送提供了动力条件;(3)地面及低空风的辐合及太行山地形影响形成的局地环流使得烟雾在石家庄区域汇集;(4)本地不利扩散的气象条件使得烟雾停滞。 相似文献
5.
6.
以国标(GB/T 15441—1995)方法中推荐使用的明亮发光杆菌T3小种(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3 spp.)为测试生物.针对《水质 急性毒性的测定 发光细菌法》(GB/T 15441—1995),从数据处理、参比毒物和测定方法3个角度,对国标方法进行了改进。应用Origin 7.5程序对测试数据进行拟合,并选择出拟合效果较为理想的Sigmoidal函数与国标中使用的线性函数进行了拟合对比。针对国标中使用的剧毒性物质HgCl2,选择了毒性较低的ZnSO4 ·7H2O作为替代参比物,并对2种金属离子的毒性测试数据进行了比较。因为使用的生物毒性测定仪的国标方法要求严格的操作并且步骤繁琐,选择利用酶标仪进行测定,并对2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验证了酶标仪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Hg2+对卤虫无节幼体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卤虫无节幼体在不喂食条件下死亡率对Hg2+的剂量反应关系的离散度较大,相关系数为0.813~0.894,48h-LC50值为0.006~0.016mg/L.在喂食条件下,可降低离散度,相关系数提高至0.918~0.986,死亡率和Hg2+的剂量反应关系可用线性关系描述,24h-LC50值为0.008~0.020mg/L.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实验室乙醛对鲢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乙醛对鲢鱼幼鱼的急性毒性48hLC50为14618mg/L,其安全浓度为1462mg/L。 相似文献
9.
10.
以新月藻为受试生物,研究了阿特拉津、马拉硫磷、草甘膦、甲苯4种有机化合物和HgCl2、NaAsO2、K2Cr2O7 3种金属化合物对新月藻的毒性效应,探讨了新月藻对这些化合物的敏感度差异与特点及其机理,为这些物质的藻类急性毒性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新月藻对阿特拉津、草甘膦、HgCl2、NaAsO2、K2Cr2O7敏感度较高,而且响应大小与化合物浓度呈正相关趋势,对马拉硫磷和甲苯有一定响应,但随浓度变化趋势不明显;基于藻类光合作用的急性毒性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可阻碍或抑制藻类光合作用中电子迁移、氧化还原、自由基等反应的毒物。 相似文献
11.
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对秦皇岛市15个典型入海排污口污水进行生物效应监测,选用发光细菌(费歇尔弧菌)、藻类(中肋骨条藻)、甲壳类(卤虫)、鱼类(海水青鳉幼鱼)4种不同的生物毒性测试生物对污水进行短期急性毒性测试。结果表明:排海污水的毒性大小易受雨水稀释影响;海水青鳉幼鱼对污水最为敏感,其次为卤虫和中肋骨条藻,费歇尔弧菌敏感性最低。对排海污水毒性评估结果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表明,仅仅依靠理化指标来评估污水的环境影响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分析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各大燃煤电厂以及煤化工厂固体废物样品,研究了固体废物中的汞分布规律及环境影响。结果表明:汞易在脱硫石膏、粉煤灰和气化粗渣中富集,汞浓度分别为0.16、0.24、0.15 mg/kg,而炉渣和气化细渣中的汞含量则相对较低,分别为0.05、0.03 mg/kg。通过化学组成及汞含量数据分析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与汞本身易挥发的性质和固体废物的物化性质有关。此外,通过固体废物浸出毒性实验发现,脱硫石膏、粉煤灰、气化粗渣的浸出汞浓度小于浓度限值(0.1 mg/L),而气化细渣因锅炉回用,不参与填埋,汞又不易在炉渣中富集,故总体上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固体废物无汞环境污染倾向。 相似文献
14.
非离子氨对NO-2-N作用于草鱼种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5±1)℃水温条件下,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探讨非离子氨对NO-2-N作用于草鱼种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加非离子氨时,N0-2N对草鱼种48 hrLC50和96 hrLC50值分别为6.76、5.99mg/L,而当非离子氨达0.8 mg/L,其值分别为3.54、2.41 mg/L.这说明非离子氨增强了NO-2-N对草鱼种的致死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