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被称为地震多发国。据日本国家气象厅最新统计.日本从1998-2007年发生震级为6.0以上的地震199次,占全世界的20.7%左右,而地震灾害的死亡人数只占世界的9%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和日本都是地震多发国家,在国民防震减灾教育方面,中日两国各有特点.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2.
日本和中国一样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有“地震国”之称。日本地处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接处,地壳很不稳定,沿海一带多次发生7级以上大震。日本人民尝饱了地震所带来的深重灾难。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曾发生一次8.2级大地震。由于中午时刻发震,家家户户正在准备午餐的火炉被震翻,靠近震中的东京市有344处厂房、仓库、民房同时起火。因交通阻塞,水管震裂,无灭火水源,致使大火延烧了几天,全市85%的房屋化为灰烬,有5万多人被围困在广场上活活烧死。在横滨市有50%的房屋被烧毁,数万人  相似文献   

3.
《灾害学》1995,(3)
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7.2级大震对我们的启示日本版神7.2级大震对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1)必须认真贯彻我国确定的“以预防为主,综合防御”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全面做好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地震救灾与重建这四个环节的工作。(2)...  相似文献   

4.
地震中大多数悲剧是由于墙壁倒塌压在人身上而造成的。如果墙壁造得能抵挡地震波的震动,这就意味着战斗打赢了一半。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日本和美国易受地震袭击的地区,在研究抗震建筑物方面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在地震多发的旧金山,人们将分层的钢板和橡胶块体置于建筑物下面,充作减震器。在日本,科学家创造了“聪明建筑物”,它们配备传感器来探测和对付地震震动。墙脚下的传感器检测到震动并立即将信息传送到一台计算机里,然后由计  相似文献   

5.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灾害损失最大的少数国家之一。尤其是从2008年至今,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北方干旱、广西水患等相然灾害频发.经济和人员损失惨重.因此.综合防灾减灾已经成为摆在“统筹城乡发展”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大中城市由于其地位上的重要性,多已制定了相应的防灾减灾规划及采取了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但据资料显示.我国70%以上的城镇、半数以上的人口、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海洋、洪水、地震等灾害严重的地区,这些小城镇的数量大.防灾基础薄弱.因此,防灾减灾所面临的困难也更大。  相似文献   

6.
有备无患     
2003年9月1日,是日本关东大地震80周年纪念日,也是日本的防灾日。为让国人从历史的灾难中汲取教训,在可能发生的灾难中减少损失,日本东京国立科学博物馆2003年8月1日开始,连续3个月举行规模宏大的地震展。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每天约有300次地震发生。这些地震的震波由气象厅在全国各地设置的地震仪传到展览会现场的大屏幕上,参观者可“目击”地震。日本地震仪研究开发在世界名列前茅,会场上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地震仪,然  相似文献   

7.
金磊 《防灾博览》2011,(2):28-31
2011年日本"3·11"9.0级地震及其所引发的海啸造成的巨灾是全人类的灾难,无论是防灾科技工作者还是建筑师、工程师都该戮力同心。由此我想到2009年元月14日笔者在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讲授“防灾设计”课程时选择的“建筑师该如何构建安全空间”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实物三维振动破裂实验设施是日本防灾科学研究所在兵库县三木市建设的世界最大级的振动台,被赋以爱称“守护地球”计划,期待它对探讨地球规模地震的防灾对策和研究开发保护人类生命财产起积极作用,意在对大规模地震中如何防止建筑物倒塌,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安全进行对象研究。  相似文献   

9.
利用缺震方法对山东南部(鲁南)三个小区的地震分别进行统计处理,观测到发生在西区的三次4.5级(M_L,下同)以上地震在本区均有“缺震”反映,其中1983年11月7日菏泽5.9级地震异常达11月之久;东区有反映邻区较大地震的“窗口”效应;而中区仅对本区的4.0级以上地震对应较好,对邻区地震对应效果不甚明显。最后对缺震方法的预报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的武士时代,地震被认为是大地保护神和异常活跃的大鲶鱼在地下激战引起神对人间的光顾。 现在,地震又与一种新的几乎不可能的原因扯到了一起,这个原因就是雪。日本地震学家早就知道,日本内陆的强地震通常都发生在春天和夏天。最近,他们开始把地震归因于这种白色的东西。这种联系听起来难以置信,但却是有科学根据的,其原理已经获得证实,说明雪在引发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