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述了鞍山市区地势及地质构造,分析了隐伏岩溶及塌陷分布的基本规律,探讨了岩溶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过程,及其表现的主要特征,指出了岩溶塌陷的形成机理及对建筑物的威胁,划出了防范区,最后,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骊山滑坡的现状及其监测目的,论述了地壳变形三维监测方案,分析了骊山滑坡监测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些特殊技术问题,简要叙述了三维变形监测的应用情况及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ArcSDE的地震紧急救援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建设地震紧急救援数据库的必要性,阐述了地震紧急救援数据库的建设目标,分析了ArcSDE的基础原理,以四川省紧急救援队为例,介绍了利用ArcSDE技术构建地震紧急数据库的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防灾研究的进展,提出了防灾信息发布的迫切要求。通过分析WebGIS技术功能,提出了用ASP结合ActiveX控件技术实现防灾信息网络发布的方案。结合唐山市灾害特点,探讨了唐山市防灾信息发布系统的体系结构、实现方法,分析了网络HTTP协议与Session对象的使用,及系统ASP应用程序开发等。开发了客户端应用程序,实现了防灾信息的实时发布与客户端的实时浏览。最后根据应用情况得出了几点结论,分析了系统在应用中尚存在的不足之处,为防灾信息的数据共享和网络发布系统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简要分析了转移、安置在应急管理与救灾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在分析转移、安置要素的基础上,结合灾害脆弱性分析提出了转移、安置规模和程度模型,讨论了人为决策影响因素对模型的影响,较好地体现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根据对转移、安置的发生进程的分析,提出了转移、安置分级的概念并进行了简单的分级,阐述了转移、安置中的资源需求。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当前转移、安置财政补助机制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上述模型和分级标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峰 《防灾博览》2010,(5):50-51
<正>今年夏天,中国北方奇热,很多地方超过了40℃。在北京,气温创下了60年来的新高。地面的温度达到了63℃,北京电视台的记者现场做了一个实验,把一只鸡蛋打碎了,泼在马路的井盖上,三分钟后,鸡蛋被烤熟了。看看中国的城市,几乎是千篇一律,都是钢筋水泥筑成的森  相似文献   

7.
暴雨型地质灾害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概述了江西省暴雨型地质灾害的背景,对江西省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铅山县港东乡进行了实地考察,总结与分析了该县防御暴雨型地质灾害工作的经验、困难,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防御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震害信息遥感获取技术历史、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回顾了基于遥感进行的震害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各个遥感技术发展阶段所采用的震害识别技术,对震害识别技术进行了分类,给出了每种分类方法的划分标准和原则,并对每一种震害识别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指出了其各自的技术关键、优势和不足.根据现行各种识别技术的特点,结合遥感技术发展状况和地震灾害的特点,分析了震害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泥石流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当前泥石流灾害评价研究中的问题,论述了引入风险概念的重要性。简要介绍了泥石流危险度的研究方法。根据人的价值理论改进了泥石流灾害易损度评价体系,提出了社会易损度的定量化方法。将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在风险评价的成果中单列出来,解决了对人的社会价值评价难题。改进了泥石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对今后泥石流灾害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温下高强混凝土的爆裂规律与柱截面温度场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的整理和分析 ,总结了高温下高强混凝土的爆裂规律。编制了柱截面温度场的计算程序 ,并考虑了高温爆裂对温度场的影响 ,对高强混凝土柱的截面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分析 ,给出了截面中轴线上由于爆裂所引起的温度变化的回归公式。  相似文献   

11.
航空遥感影像上震害解译的结构模型与几何特征的获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丹  丁军 《灾害学》1997,12(1):1-6
首先给出了基于航空遥感影像的震害分类方案及各种震害在遥感图像上的主要特征,提出了一种震害解译的结构模型。然后讨论了震害的几何测度指标,并研究了震害几何特征的获取,最后对遥感影像震害解译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山东枣庄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该市各级对防震减灾工作十分重视。围绕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防震减灾工作的全面开展。进一步提高了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特别是2006年以来.进一步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印发了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全市地震应急预案和加强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的意见。其次是加大了资金投入.在陶庄地震台增加了GDQJ-2型数字化强震仪.鲁-15井安装了数字化水位观测设备.增强了监测能力。三是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强化了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对新城区20平方公里地震小区划.与省地震工程院签订了工作协议。四是开展了矿区城市地震减灾对策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参加了中国东部10省市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研讨会。五是在熊耳山建成了地震科普馆.作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申报了熊耳山地震遗址,编制了《中小学生防震避震知识》。六是编制完成了《枣庄市地震志》。  相似文献   

13.
震后地震灾情的快速获取是地震应急救援的关键,将多源异构灾情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与编码,对增强灾情信息的处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不同地震灾情获取方法的现状与特点,介绍了几种新兴的灾情获取方法。分析了地震灾情的分类原则与方法,研究了多源异构地震灾情信息的分类体系。阐述了灾情信息的编码方法,提出了多源异构地震灾情的编码结构与编码存储。  相似文献   

14.
成像雷达遥感地质灾害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发展状况,对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机理及特征做了简要介绍。结合SAR技术的发展阶段,简述了成像雷达遥感地质研究的技术理论,总结了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同时对新兴起的新型成像雷达技术(极化雷达、干涉雷达)及其发展趋势也做了简单描述,重点突出了新型成像雷达技术在地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新型成像雷达技术在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当前研究的改进措施,展望了他们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从2月14日开始,我们就迎来了农历的虎年。超市商场都摆满了各种老虎玩具,各种造型十分喜气。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人人熟知的老虎在野外已经十分稀罕了,曾经威风凛凛的山大王已经被人类逼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  相似文献   

16.
在现有预报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天气预报技术,研究、建立了数字化天气预报系统,并突出了灾害性天气预报,概述了其接口标准和区域自动合成技术,介绍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数据流模型,并阐述了系统的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火灾下多高层钢结构的破坏机理,考察多高层钢结构在火灾下的反应规律,基于ABAQUS建立了整体钢结构的火灾反应数值模型,对不同层数的钢结构以及相同结构不同火场位置的钢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计算了局部火灾条件下钢结构的变形与破坏过程,分析了钢结构在火灾和荷载共同作用下的破坏机理,探讨了局部火灾对整体结构的影响范围与因素,给出了钢结构在高度和荷载变化时的破坏规律并分析了引起这种破坏规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地震灾害风险因素和风险评估指标的模糊算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提出了影响地震灾害风险的主要因素 ,分析了地震震级、烈度、人口密度等因素与某些震害现象之间的相关性 ,以及建筑物的地震破坏程度与其它风险因素的关系。筛选出了地震灾害模糊风险分析指标———震损度DA(其用于风险评估的指标值为 (da) 0 )。给出了一种多变量信息分配算法的公式。在建立因果律模糊关系矩阵时 ,以归并、排序的方法解决了自变量在其样本空间组合后的重叠与错序问题 ,并简化了矩阵运算。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震损度指标值 (da) 0 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叶明海  嵇方 《灾害学》2006,21(4):108-113
分析了我国大型社会活动安全事故的成因,研究了组织、环境、设备、人等因素在大型社会活动安全事故中的作用,得出了大型社会活动安全事故成因机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大型社会活动安全事故预警模型的组织、监控系统,并规范了各组织的职责,最终设计了大型社会活动安全事故预警系统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20.
南充市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段浩  杨军  苏智先  张亚爽 《灾害学》2004,19(3):34-38
本文阐述了南充市主要土壤类型及水土流失的特点,分析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着重对降雨量、地形坡度与土壤侵蚀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水土流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