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地震是一种不分国界的全球性自然灾害之一。据有关资料报道,本世纪全世界因地震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超过160万人,近50年粗略统计,经济损失已超1000亿美元,居各种自然灾害之首。目前世界上有三分之一大城市和人口高度集中的重要地点位于地震活动带上。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地震学家B.Bllham最近研究了本世纪末全世界100个人口超过200万的大城市,发现有40%的大城市位于板块边缘200km范围,或紧靠曾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区,到2035年将有6亿人口生活在这些城市里。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地震灾害对策。  相似文献   

2.
《民防苑》2006,(Z1)
衡量一个城市是否现代化的标志,从宏观来看,关键在于城市的总体功能是否完善。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重要标志之一。世界人口的迅速膨胀和人类生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资源的渐近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越来越突出的尖锐矛盾。这一矛盾表现为城市扩展的需求与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尤其是我国近年来,以滥用城市宝贵的土地资源换取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恶性势头,已经引起党和国家领导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特别是近50年来,世界城市化进程显著加速。目前,全球约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占地球表面积约3%的城市地区。据预测,到2025年,世界人口的80%将居住在城市。城市化在带给人们富裕便捷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由于人口、财富在有限空间的高度集中,造成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建筑物系统日益庞大和复杂,城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各种灾害事故发生的频度和程度迅速增加,使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空前的挑战,建立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信息系统势在必行。介绍了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开发平台,实现安全规划对象海量数据的可视化、规范化、条理化及可编辑化,并根据城市各类防救灾设施的规划标准与建构模式,建立城市救灾单元区域和危险源区域,得出救灾单位的有效服务范围和危险源的风险范围,利用G IS的分析统计功能,快速统计出区域内人口及资源,依此计算救灾单位应具备的资源量,并合理组织危险源区域内人口的转移搬迁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继续提高,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但城市环境质量却不容乐观。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密集、机动车数量增加、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等都给城市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严重威胁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统计数据显示,至2012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4亿辆。环保专家表示,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来源。机动车排放的污染中,含有已被证实能致癌的物质100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继续提高,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但城市环境质量却不容乐观。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密集、机动车数量增加、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等都给城市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严重威胁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统计数据显示,至2012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4亿辆。环保专家表示,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最近发生的两次惨重的灾害事件,即1993年7月12日北海道地震和7~8月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洪水,表明发达国家并不能避免自然灾害。虽然两次灾害的财产损失是巨大的(后者可能超过150亿美元),但伤亡人数却较类似灾害发生在不发达国家为少。两次灾害(特别是密西西比河洪水)的情景已通过电视展现在全世界亿万个家庭面前,希望通过宣传使公众及  相似文献   

8.
不透水地面面积广阔每年,全世界有大片土地被水泥、沥青和煤渣所填埋,变成大厦、商场、高速公路和停车场。在美国,由于每年要新增约300万人口,因此每年国家要投入4800亿美元,用于建造100万套新住宅和超过10万英里长的道路。大片土地被水泥和沥青覆盖,从而阻挡雨水注入地表,因此它们被科学家称为不透水地面。在美国市郊地区,不透水地面占地表总面积的35%,而在繁华的都市,例如纽约和旧金山,不透水地面占地表总面积的90%以上。使用卫星照片和政府信息高速公  相似文献   

9.
正光污染问题于20世纪30年代由国际天文界提出,缘于城市室外照明使天空发亮对天文观测造成的负面影响,是范围最广的污染形式之一,极易被忽视。目前全世界有超过80%的人口生活在充满各种人造光的环境中。国际上通常将光污染分为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三类。白亮污染主要是指白天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材料反射光线后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国际能源危机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目前全球资源已难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面对人类无节制索取,各种资源或多少地处于捉襟见肘的困境。特别是能源,全世界已面临着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当今世界,石油、煤炭、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占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90%以上,其中石油又占了一半以上。然而,最新资料显示,世界石油总储量为1.15万亿桶仅够人类再使用41年;天然气总储最为176万亿立方米,仅够人类再使用63  相似文献   

11.
最近国际工程地质协会(IAEG)向国际科联及“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提出在“国际减灾十年”期间开展大城市易损性研究的建议。IAEG预计,到2000年世界人口(即65亿人)的50%将集中在不到陆地0.7%的城市中生活.这些城市的土地大部分已使用了许多世纪,有的甚至使用了几千年。而在选址时往往  相似文献   

12.
《民防苑》2006,(Z1)
21世纪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聚集,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向地下发展就成了大势所趋。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肩负着建成“一个龙头,四大中心”的历史使命,但是,上海城市用地的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上海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向地下要空间,有效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以缓解上海城市发展中的多种矛盾,使地上地下协调发展,科学实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主題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结构高度复杂,城市人口超饱和、建筑空间拥挤、城市防灾能力差,城市灾害的危险性和影响有扩大的趋势。近年来,中国城市的灾害频发,既有自然灾害,也有公共卫生灾害和突发公共安全灾害。一旦有灾害发生,会迅速波及城市周边地区,并易形成次生灾害。由于城市人口密集,风险集中,防灾基础设施薄弱,城市承灾体脆弱,灾害对城市的破坏性越来越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世界性城市灾害的加剧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障碍,它也是城市化过程的产物。如何协调城市化过程与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已成为当今世界、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在综述了中国城市灾害及其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薄弱环节的综合分析,依据作者提出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就中国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对策提出了3条政策建议:即完善城市灾害风险管理的信息保障机制,特别是灾害预警体系、信息共享体系和信息公开机制;加强城市综合减灾能力的建设,特别是明确城市建设中减灾工程与非工程设施投入的固定比例,完善减灾教育宣传体系和综合灾害应急响应的科技平台体系;建立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范式,特别是高度重视城市规划中综合减灾规划的改进和完善,加快拓展城市企业灾害保险与再保险和发展适应城市灾害风险的“安全社区”范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城市人口日益增加,造成了用地紧张、土地昂贵,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城市病”日益突出,如果一味地向城市空中发展,多建高楼,不但使用效益差,而且随之带来的负面效应,将加重各种“城市病”的发生。上海地面空间已相当拥挤,城市用地已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上海的进一步发展,固而,向地下要空间,有效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使地上地下协调发展,以缓解上海城市发展中的多种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灾害学》1994,(4)
2000年世界人口与粮食问题当今地球上最突出的一大问题,系粮食严重短缺。几科每年有5000万人被挨饿,另有5亿人处于慢性饥饿,5亿人偶尔饥饿。但人口增长异常迅速,现在为51亿。据1990年世界人口发展报告,到2000年61亿,2050年80亿,210...  相似文献   

17.
污染问题和管理不善使得中国原本已经紧张的用水供应问题更加严重,但是政府已决定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将投资1250亿美元解决此问题。中国在城市用水问题上处于“十字路口”,如果以提高水费来让居民节约用水,低收入家庭对此会有很大意见。在波士顿,一吨水的价格是5美元;在法国,每吨水的价格是2.5欧元;但在中国要实行这样的水价就会行不通。  相似文献   

18.
自然灾害的概念,等级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自然灾害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和消除其影响是世界各国都在努力的目标。自然灾害的系统研究始于本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灾害热”已扩展到整个世界。全世界每年用在灾害科学方面的研究经费在100亿美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民防苑》2006,(2)
21世纪全世界将面临着淡水资源的匮乏,淡水问题日益成为国际战略研究的热门话题,淡水已经升格为与粮食、能源相提并论的三大战略物资之一。我国拥有13亿人口,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值的1/4,是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而且这些有限的水资源的分布极不理想。很大一部分淡水资源分布在人迹罕至的地区,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一些人口密集的地区,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如我国西北、华北的部分地区淡水资源的匮乏已经开始阻碍当地国  相似文献   

20.
吕春 《防灾博览》2010,(3):50-53
<正>水是地球生命的源泉。由于世界人口飞速膨胀,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日益紧缺。在环境污染严重和淡水资源紧缺的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世界其他国家在环保和节水方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好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