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宝安区域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基本是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需进行深度处理才能再生回用.以固戍污水处理厂为例,分析了实施固戍污水处理厂再生回用水工程的必要性,论证了再生回用水水质、规模和工艺方案,介绍了工程实施后的实际效果.论证的结果表明,采用二级处理加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来改造宝安区域内的污水处理厂尾水成为再生回用水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河源城南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源市城南污水处理厂利用垂直流人工湿地对该厂A2-O工艺处理的尾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了人工湿地对尾水中TN、NH4+-N、TP、COD、BOD5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污水处理厂尾水具有较好的深度处理效果,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对尾水中TN、NH4+-N、TP、COD和BOD5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7.4%、97.8%、95.06%、91.87%和95.87%以上,其出水水质基本达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地表水Ⅲ类标准。  相似文献   

3.
根据洛阳市水处理发展现状,分析了洛阳市水环境及水处理发展中存在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中水回用规划与政策、水体环境净化及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以及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处理等方面问题;最后指出了洛阳市应积极转变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机制,积极引入和采纳BOT模式,大力开展中水回用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走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发展道路,以期为洛阳市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的良好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江苏省已在多地推广深度处理低污染水的人工湿地工程。该研究参考国内外各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的设计参数,以一级动力学去污模型为基础,考虑水质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人工湿地的非线性规划模型。针对太湖湾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的现状,进行不同季节的情景分析并设计了优化方案,结论如下:(1)该技术对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净化方案的优化有很好的适用性;(2)应增加垂直流面积并减小表面流和生态塘面积以保证湿地出水水质达标;(3)为低污染水人工湿地净化方案优化和应用技术推广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江阴市新桥镇人工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生化组合湿地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研究生物-生态组合湿地的运行状况和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的进一步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生态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尾水中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COD、氨氮、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9%、31%、18%和8%,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35.54,0.97,10.77,0.11 mg/L,完全符合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研究结果能够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处理技术和管理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为以后湿地生态系统的推广和示范研究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以福州市洋里污水处理厂达标出水回用为例,阐明福州市中水回用对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和前景意义,从技术、经济、政策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福州城市污水处理厂达标出水是稳定、安全、充足的中水水源,回用于农田灌溉、市政杂用、冲洗车辆和冲厕等多种途径是切实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7.
以福州市洋里污水处理厂达标出水回用为例,阐明福州市中水回用对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和前景意义,从技术、经济、政策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福州城市污水处理厂达标出水是稳定、安全、充足的中水水源,回用于农田灌溉、市政杂用、冲洗车辆和冲厕等多种途径是切实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小城镇污水处理是中国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通过介绍人工湿地的概念、类型、机理,并结合永川市某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果得出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在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中具有投资低、操作简单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组合工艺对CODcr、BOD5、SS、NH3-N、TP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对CODcr、BOD5、SS的去除率均在90%左右,对NH3-N、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3%和72%,表明人工湿地对N、P的去除效果较其他处理工艺更为显著.该人工湿地出水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A类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前,小城镇污水处理是中国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通过介绍人工湿地的概念、类型、机理.并结合永川市某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果得出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在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中具有投资低、操作简单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组合工艺对CODCr、BOO5、SS、NH3-N、TP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对CODCr、BOD5、SS的去除率均在90%左右,对NH3-N、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3%和72%,表明人工湿地对N、P的去除效果较其他处理工艺要为显著。该人工湿地出水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A类标准。  相似文献   

10.
采用建筑废砖为填料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以常规碎石床湿地为对照,研究了建筑废砖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生活污水经废砖湿地系统处理后,出水比较稳定。废砖湿地系统对TP、TN和NH+4-N的去除效果显著高于常规碎石床湿地系统,其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1%、66%和78%。废砖湿地系统与常规碎石床湿地对COD的去除率均较高,去除率可达90%左右。废砖湿地系统出水水质可满足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一级B及以上限值。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中水回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污水处理工艺,近年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在景观水处理中采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对污废水进行处理后再回用,可以完美地将“中水处理”和“水景绿化”结合在一起。本文即是以上水湾东湖山领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为例,对人工湿地处理景观水的工艺流程、工艺特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并对人工湿地在处理景观水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技术关键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探讨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过程中的技术关键问题,提出系统水力停留时间、水传导、表面负荷率、系统深度、处理单元长宽及其比例、进出水系统布置、防渗材料等七点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设计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3.
人工湿地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黄锦楼  陈琴  许连煌 《环境科学》2013,34(1):401-408
人工湿地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生态处理工程技术,它将污水处理和环境生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有效处理污水的同时也美化了环境,创造了生态景观,带来了环境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人工湿地自发展以来,以其独特的优势广受人们关注,并广泛应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矿山及石油开采废水等.但是人工湿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易受气候条件和温度的影响,基质易饱和易堵塞,易受植物种类影响,占地面积较大,管理不合理,设计不规范,生态服务功能单一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果,缩短了人工湿地的使用寿命,阻碍了人工湿地的推广应用.针对目前人工湿地在应用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期望能够为人工湿地的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苏州工业园区第二污水厂在冬季低温下的实际运行为例,重点分析了低温生物脱氮的影响因子,并探讨影响低温生物脱氮的因素.根据污水处理厂冬季水温特征和低温脱氮影响规律,结合污水厂运行经验和数据分析提出太湖流域污水厂低温生物脱氮的适合措施,以达到低温下保证运行效果使出水达标,并结合冬季低温下太湖流域污水厂的特点,为保证总氮出水达标提出来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目前均采用二级处理工艺,主要去除碳源污染物,而消解氮、磷类污染物的效果较差.在传统二级处理工艺基础上,对中水进行三级深度处理,BOD5、SS以及COD类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但运行成本较高,处理量受限.人工构造湿地利用基质-植物-微生物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与沉淀等作用,以及微生物同化分解和植物吸收转化等途径,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氮、磷、SS、有机物及重金属等污染物,且具有低投资、低运转费、低维持成本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cold climate — A review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onstructed wetlands (CW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for treating various wastewaters for decades and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a sustainable wastewater management option worldwide.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CW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frigid climate presents special challenges. Wetland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relies largely on 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liable treatment is often a function of climate conditions. To date, the rate of adoption of wetland technology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cold regions has been slow and there are relatively few published reports on CW applications in cold climate. This paper therefore highlights the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s of treatment wetlands in cold climat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taminant removal in different wetland systems including: (1) free water surface (FWS) CWs; (2) subsurface flow (SSF) CWs;and (3) hybrid wetland systems, is presented. The emphasis of this review is also placed on the influence of cold weather conditions on the removal efficacies of different contami-nants. The strategies of wetland design and operation for performance intensification, such as the presence of plant, operational mode, effluent recirculation, artificial aeration and in-series design, which are crucial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treatment performance in cold climate, are also discussed. This study is conducive to further research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CW design and treatment performance in cold climate.  相似文献   

17.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is a typical ecological sanitation system for sewage treatment.The removal rates COD,BOD5,SS,TN and TP were 60%,80%,74%,49%and 79%,respectively,when septic tank effluent was treated by vertical flow filter.So the concentration of COD and BOD5 in the treated effluent could meet the quality standard for irrigation water.After that the treated effluent was used for hydroponic cultivation of water spinach and romaine lettuce,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the whole system for COD, BOD5,SS, TN and Tpwere 71.4%,97.5%,96.9%,86.3%,and 87.4%,respectively.And it could meet the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for secondary biological treatment plant.It was found that using treated effluent for hydroponic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could reduce the nitrate content in vegetables.The removal rates for total bacteria and coliform index by using vertical flow bed system with cinder substrate were 80%-90% and 85%-96%,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中有机物的去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城市污水地下水回灌为回用目的 ,研究不同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及对二级生物处理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研究结果表明 ,原水若未经深度处理 ,直接由土壤含水层处理的出水不能满足推荐的回灌水水质要求 .对原水分别采用混凝沉淀、过滤、臭氧氧化、粉末活性炭和粒状活性炭吸附等处理单元及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效果的对比 ,最终选用由混凝沉淀 ,砂滤 ,粒状活性炭过滤与土壤含水层处理相结合的工艺流程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经该工艺处理后 ,出水中的 DOC可降至 3mg/L以下 ,且活性炭柱的产水床体积可达 350 0 BV.  相似文献   

19.
铁岭市位于辽宁省北部,主城区人口约40万人,城区污水排放量约14万m2/d,由城市排水管网收集后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城区污水处理厂出水首先排入莲花湖湿地,经湿地生态系统净化后入凡河Ⅳ类水域,最终入辽河V类水域。利用人工湿地净化铁岭城市污水,对治理辽河水流域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城市污水在莲花湖人工湿地的走向以及莲花湖人工湿地的单元构成,对湿地主要构建单元的水质进行监测,分析莲花湖人工湿地净化城市污水中氮、磷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探求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