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你有关     
清理一下身边,你会发现循环经济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法律也已经对公民从事循环经济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公民对发展循环经济有控告权,有权举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有知情权和建议权,有权了解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公民有义务形成节能、节水、节材的生活方式;尽量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和再生产品。  相似文献   

2.
一美国的《清洁空气法》与其他的主要环境法规一样,都有一种被称为“公民执行”或“公民诉讼”的特殊规定。这是美国环境法的一项创造。依照这种规定,公民(包括公民团体)成为特殊的执法主体。公民虽不能像行政机关那样直接对污染者采取强制措施,但可通过诉讼,借助法院的司法监督,来推动环境法规的实施和执行。关于公民执行或公民诉讼的法律规定,由《清洁空气法》所首创。它包括了通过司法审查程序,对联邦环保局或州政府的环境行政立法活动,进行监督以及直接对污染者起诉。《空气清洁法》第304条对公民执行或公民诉讼作了专  相似文献   

3.
小知识     
《环境工程》2012,30(5):16
<正>什么是环境权?环境权是指环境法律主体就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公民的环境权,在宪法原有的关于环境规定的基础上增加环境权的规定,"公民享有在良好(或适宜或健康)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权利,有权获取环境状况的信息,有权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相似文献   

4.
王明良 《环境》1997,(12):22-23
环境法律具有强制性,它明确规定了公民和法人在一切生产、生活活动中,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作为,和不作为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环境法律责任有三种形式即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日本总理府发表《关于公民环境舆论的调查》。今年2月对全日本20岁以上5000名男女公民进行直接对话。调查结果,公民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是:以生活污水、垃圾等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最多,占调查人的64.4%;地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热带雨林减少等全球环境问题占55.6%;由工厂产生的大气污染、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占39.7%。提出地球环境问题以  相似文献   

6.
(二)环境保护宏观管理的特点环境保护宏观管理有其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第一、明确的目的性我国环境保护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人民造成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宏观管理是一项高度自觉的管理活动,因此必然要有明确的目  相似文献   

7.
来信照登     
《环境》2009,(4):100-101
东莞市中堂镇一位居民向本刊来信投诉称,中堂镇某村的一洗漂厂正在进行违法生产,污水没有经过处理,便直接外排,由于污水严重超标,所以造成附近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影响村民的正常耕作和生活。这位居民希望有关部门能派人处理,还村民一个清洁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是举世闻名的清洁美丽的国家.新加坡独立后经济飞速发展,环境也越来越清洁和美丽,这与政府在经济腾飞同时重视环境保护是分不开的.新加坡位于热带,高温多雨,这种气候有利于自然净化,但也适宜病原菌和微生物的繁殖.新加坡政府认识到在迅速发展的经济大潮中,若不防污染于未然会给人民的健康和生活带来危害.因此新加坡政府在1967年经济腾飞之初就实施环境清洁化计划,号召“建设清洁美丽的新加坡”.以卫生部为主,民间团体、产业界、政府代表等组成环境清洁计划委员会,共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搞好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2007,(1):1
新年伊始,正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全面展开之际,旨在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切实改善农村生活与生产环境的"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在全国各地陆续启动实施.该"行动计划"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而研究制定的,并在2006年10月向全国印发实施."行动计划"的目标定位于有效控制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趋势,为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与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我们人类本身,每个公民都与其身处的环境保持紧密的联系。于是,就如公民所享有的生存的权利一样,公民也同样地应当享有在生存的环境方面的权利。这就提出了环境权的问题。所谓公民的环境权,是指公民所具有的在良好,适宜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1969年美国“同家环境政策法”规定“国家认为,每个人都应当享受卫生的环境……”这是环境权最早  相似文献   

11.
《环境工作通讯》2014,(7):34-34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资深律师大卫·佩蒂特介绍说,美国的公民环境诉讼和中图的环境公益诉讼目标类似.都是为了促使公民通过诉讼的方式确保环保法律法规得到实施,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美国的公民环境诉讼条款始见于1970年联邦《清洁空气法》。公民诉讼领域的一个关键案例是1972年的塞拉俱乐部诉莫顿案。  相似文献   

12.
<正>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是指公民或公民组成的团体直接或间接参与环境保护立法、政策及决策、环境管理和监督、环境维权等活动,实现环境治理和善治。它是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延伸和拓展。从参与主体看,公民或公民组成的团体是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主要主体;从参与范围和途径看,既有立法、政策、决策制定中的源头式参与,也有法律、政策及决策实施中的过程式参与和监督式参  相似文献   

13.
某日,笔者担任一场关于“企业公民责任”活动的主持人。在当前不景气的外在环境下,原本预期来的人不会太多,结果现场两百个座位全部坐满,还有不少人站在走道上听。听众都是来自各大企业的高管和老板,有不少是来自金融业,这或许与最近民众对他们的观感不佳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一、清洁生产概念提到环境保护,使人马上想到污染治理,即处理处置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嗓声等污染,这种对污染物的常规治理被形象地称为“尾部”控制,如今,许多国家正在设法改变这种消极被动的办法,改为“源头”控制,即采用即有利于环境,又有利于经济的积极主动的“清洁技术”.清洁生产——采用清洁技术的生产活动,从严格意义上讲,是指在工艺和技术上使生产过程不产生废物,这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清洁生产的合理含义是采用能够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并有效地阻止污染物和其它废物产生的工艺和技术的生产过程.实现清洁生产,不仅可使产品在生产中尽量产生的工艺和技术的生产过程.实现清洁生产,不仅可使产品在生产中尽量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减少有害于环境的副产品的产生,而且可使产品在使用期终结时,容易被处理处置,使其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相似文献   

15.
《世界环境》2008,(3):62-65
环境信息公开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必要意义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得到认可。于2001年生效的《奥胡斯公约》“确认每个人既有权在适合其健康和福祉的环境中生活,又有责任单独并与他人共同为今世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并且“考虑到公民为了享受上述权利并履行上述责任,在环境问题上必须能够获得信息、有权参与决策和诉诸法律。”  相似文献   

16.
2003年6月23日,即将卸任的美国环境保护局长Christine Todd Whitman发表了美国环境状况报告,指出了许多积极的趋向.她称该报告为第一份完整的全国环境状况描述,记录了空气质量和饮用水方面的实在的进步,但是该报告不对气候变化影响作出详细讨论. 报告中说过去30年中由清洁大气法规定的6个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了约25%,虽然同期人口和车辆行驶里程都增加了.在2002年,94%美国人有符合健康标准的自来水系统服务,而在1992年是79%.自1988年以来,有毒化学物质排放减少了48%. 据说该报告原先曾有几页内容描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但在白宫“…  相似文献   

17.
力争全国环境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自然生态基本达到良性循环,城乡生产生活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全国环境状况基本上能够同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  相似文献   

18.
《沿海环境》2002,(8):20-20
开发商:选择房子=选择生活城市里住宅林立,选择哪里安家,自觉或不自觉都是选择了生活方式。如果事业还在继续发展,小家庭成立不久,又希望生活过得健康而丰富,特别需要慧眼来决定安家的地方。首先是车的问题,上班、拜访、出行,有车当然方便,但总不能永远全家一起行动,公交系统就显得重要。城市人每天留出半小时左右散步、活动,见一见绿色,舒缓一下心情,对小孩和老人,这样的时间更长,所以住宅小区内的环境格外需要考虑。理想的环境是小区里有全面的安防系统,有勤快的保洁和善意的保安,美丽的绿地,孩子的笑脸。还有,花园里…  相似文献   

19.
袁兴中 《环境保护》1990,(12):16-17
人生活于环境之中,人类的一切活动无时无刻不受到环境的影响,也无不影响着环境,而环境因素又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随着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环境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和复杂。近年来,随着环境污  相似文献   

20.
由于清洁能源属于新兴能源,在发展的道路上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阻力,政府应该加大对新清洁能源开发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对清洁能源开发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经费补贴,为此类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后盾,并在此基础上尽量排除清洁能源开发中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为清洁能源开发行业发展带来信心和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