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污水处理厂排到受纳水体标准的不断提高及区域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已建的污水处理厂需要提标改造提高排放标准。本文所提工程对现有的CASS池进行改造,通过投加悬浮填料形成CASS+MBBR工艺,其中TN污染物的去除率可提高到8%~15%间,其它污染物也能达到预期的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2.
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是提高我国污水处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本研究分析了目前污水处理各阶段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可以采取的提标改造工艺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不同工艺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对预处理设施的运行优化、生物处理段强化改造、深度处理单元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污水厂提标改造的技术选择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合肥市某污水处理厂原有一期工程主体工艺为A_(2)/O工艺,出水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在对一期工程进行更换设备、投加外部碳源和优化运行参数的基础上,进行提标改造,新建高密度沉淀池、曝气生物滤池、反硝化深床滤池深度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巢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4/2710—2016)中城镇污水处理厂Ⅰ类标准。系统连续运行6个月,COD、NH_(3)-N、TP、TN平均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10.522、0.258、0.195和6.907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1%、98.4%、92.3%、73.6%,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甚至优于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某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介绍了环保提标改造的方案,并比较改造前后环保和经济效益,对生活垃圾焚烧厂烟气处理系统提标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活性污泥法工艺污泥产量大的缺点,研究了投加微生物制剂对SBR系统中的污泥减量效果。在其他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向3套系统中分别投加0%、0.006%、0.012%的微生物制剂,研究了3套系统中的污泥减量效果,并且考察了出水水质。结果表明,相对于未投加生物制剂的系统,投加了制剂的两个系统污泥减量比例分别为71.85%和74.42%,MLVSS/MLSS分别提高了0.08和0.12,浮游生物数量提高了33.64%和32.71%,同时其内源呼吸作用也得到了加强,并且投加微生物制剂后,出水COD、NH3-N、TP都有了明显降低,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污泥减量化为目的,将污水处理厂浓缩污泥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絮凝剂CPAM、PAC和PAC-CPAM联合使用的三种情况对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单独投加PAC、CPAM,最佳投加量分别为4%PAC 8 mL、0.2%CPAM 1 mL,污泥比阻从7.5×1012 m/kg分别降到2.24×1012,2.46×1012 m/kg,含水率分别降到81.2%、80.0%;两种絮凝剂联合使用时,先投加2 mL4%PAC,再投加0.33 mL0.2%CPAM,污泥比阻从7.5×1012 m/kg降到2.32×1012 m/kg,含水率降到76.39%。综合比较,PAC-CPAM联合使用时污泥脱水效果优于单独投加PAC,CPAM。  相似文献   

7.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絮凝、污泥比阻和过滤实验,研究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投加絮凝剂可以降低污泥比阻,改善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首次将预荷技术与传统袋式除尘器有机结合的新技术及其在球团烟气提标改造中的应用情况,着重阐述了预荷电袋滤技术的原理、关键技术与结构及效益分析等内容。工程应用表明,该项技术可实现超低排放,运行阻力降低30%以上,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对于同类项目的提标改造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碳源(PBS、PHB和陈米)条件下的反应器为研究对象,投加PBS和PHB后,系统对NH3-N的去除效果明显,去除率分别为PBS-14.29%~96.55%和PHB-57.89%~96.55%,而投加陈米后,出水NH3-N浓度比原水有所增加,均小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投加PBS和PHB的TN去除效果不佳,去除率分别为-35.49%~69.42%和-26.12%~64.64%,而投加陈米后对TN的去除效果显著,TN去除率为33.43%~93.37%。结果表明,采用陈米作为低C/N污水生物处理中反硝化的碳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天然和改性硅藻土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的实验研究,考察了天然硅藻土处理水样时,搅拌时间、投加量和动静态实验对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硅藻土改性前后对水样的去除效率和出水水质.结果表明:天然硅藻土处理水样,搅拌时间30min,投加量300 mg/L时,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满足排放标准的一级B标准;相同条件下,投加改性硅藻土,去除效率优于天然硅藻土,去除率提高了20% ~ 40%,其处理后出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能够满足回用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多次的现场调研、收集资料和水质监测,分析了引进天然气净化厂生产的产污环节,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的有关设计图纸及污水处理的运行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式,针对现有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该厂的污水处置适应性改造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黄艳 《环境与发展》2020,(2):212-212,214
本文以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行管理为例,总结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3.
对具有代表性的系统优化模型进行分析比较,选用动态规划法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和运行的最优决策,为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和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金旭东 《环境与发展》2020,(4):107-107,109
本文主要介绍了CAST工艺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和相关特点,在低温条件下的运行成果分析,并且探讨了设计和运行过程当中的各种问题,目的就是为北方CAST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冬季低进水温度的条件下的应用,提供相关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花生壳粉对分散黄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花生壳粉作吸附剂对分散黄染料进行吸附试验研究.研究了花生壳粉用量、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分散黄染料吸附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分散黄染料溶液质量浓度100 mg·L~(-1),花生壳粉用量10 g·L~(-1),pH值2,吸附时间36 h时,脱色率可达97.85%以上.通过测定常温下花生壳粉对分散黄染料的吸附等温线,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花生壳粉对分散黄染料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其饱和吸附量达54.64 mg·g~(-1),说明花生壳粉可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吸附分散黄染料.  相似文献   

16.
关于污水处理厂质量监理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水处理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以此为契机,通过对阳江市第一净水厂工程监理工作的回顾,初步探讨了污水处理厂质量监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不足,结合垃圾生物处理特点,设计了集混合菌群降解、生物过滤除臭、污水回用及植被绿化于一体的立体处理体系。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城市生活垃圾的“三化”处理中具有显著的潜势:既使生活垃圾在食物链外形成安全的闭路循环,防止有害物质向人居环境入渗;同时,处理设施的立体化、终产物的生物转化以及即刻的市场效应,有效地增强了系统的消纳能力,缓解了传统处理方式对城市空间的压力。该系统对我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技术经济综合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国内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技术性和经济性单方面的评价方法介绍较多,对两者的综合评价则报道不多.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方法的特点,比较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从而指出,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技术经济综合分析与评价方法还不够完善,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某矿山企业为研究对象,以企业现行排污执行标准和升级标准为依据,分析了企业"十三五"环保达标的难点问题,提出重点解决球团竖炉烟气脱硫;球团车间配料、转运布袋除尘系统改造;选矿车间粗、细碎除尘系统改造等。共计改造和新增除尘设备9台,新建脱硫系统1套,概算投资5 455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